图书介绍

应用光学 第3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应用光学 第3版
  • 安连生,李林,李全臣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459120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48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57页
  • 主题词:应用光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应用光学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几何光学基本原理1

1-1 光波和光线1

1-2 几何光学基本定律3

1-3 折射率和光速4

1-4 光路可逆和全反射5

1-5 基本定律的向量形式7

1-6 光学系统类别和成像的概念8

1-7 理想像和理想光学系统11

第二章 共轴球面系统的物像关系14

2-1 共轴球面系统中的光路计算公式14

2-2 符号规则15

2-3 球面近轴范围内的成像性质和近轴光路计算公式17

2-4 近轴光学的基本公式和它的实际意义19

2-5 共轴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主平面和焦点22

2-6 单个折射球面的主平面和焦点24

2-7 共轴球面系统主平面和焦点25

2-8 用作图法求光学系统的理想像26

2-9 理想光学系统的物像关系式28

2-10 光学系统的放大率30

2-11 物像空间不变式32

2-12 物方焦距和像方焦距的关系33

2-13 节平面和节点35

2 14 无限远物体理想像高的计算公式36

2-15 理想光学系统的组合37

2-16 理想光学系统中的光路计算公式40

2-17 单透镜的主平面和焦点位置的计算公式42

第三章 眼睛和目视光学系统49

3-1 人眼的光学特性49

3-2 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工作原理52

3-3 望远镜的工作原理55

3-4 眼睛的缺陷和目视光学仪器的视度调节58

3-5 空间深度感觉和双眼立体视觉59

3-6 双眼观察仪器61

第四章 平面镜棱镜系统66

4-1 平面镜棱镜系统在光学仪器中的应用66

4-2 平面镜的成像性质67

4-3 平面镜的旋转及其应用68

4-4 棱镜和棱镜的展开69

4-5 屋脊面和屋脊棱镜73

4 6 平行平板的成像性质和棱镜的外形尺寸计算74

4 7 确定平面镜棱镜系统成像方向的方法77

4-8 棱镜转动定理80

4-9 共轴球面系统和平面镜棱镜系统的组合85

4-10 棱镜的偏差86

第五章 光学系统中成像光束的选择90

5-1 光阑及其作用90

5-2 望远系统中成像光束的选择91

5-3 显微镜中的光束限制和远心光路96

5-4 场镜的特性及其应用99

5-5 空间物体成像的清晰深度——景深100

第六章 辐射度学和光度学基础103

6-1 立体角的意义和它在光度学中的应用103

6-2 辐射度学中的基本量104

6-3 人眼的视见函数105

6-4 光度学中的基本量107

6-5 光照度公式和发光强度的余弦定律111

6-6 全扩散表面的光亮度113

6-7 光学系统中光束的光亮度114

6-8 像平面的光照度116

6-9 照相物镜像平面的光照度和光圈数118

6-10 人眼的主观光亮度119

6-11 通过望远镜观察时的主观光亮度120

6-12 光学系统中光能损失的计算122

第七章 色度学基础127

7-1 颜色视觉127

7-2 颜色匹配129

7-3 CIE标准色度系统130

7-4 CIE标准照明体和标准光源138

7-5 颜色测量141

7-6 孟塞尔表色系统144

8-1 概述146

第八章 光学系统成像质量评价146

8-2 介质的色散和光学系统的色差147

8-3 轴上像点的单色像差——球差149

8-4 轴外像点的单色像差150

8-5 几何像差的曲线表示154

8-6 用波像差评价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158

8-7 理想光学系统的分辨率160

8-8 各类光学系统分辨率的表示方法162

8-9 光学传递函数163

8-10 用光学传递函数评价系统的像质166

第九章 望远镜和显微镜170

9-1 望远镜的光学性能和技术条件170

9-2 望远镜物镜175

9-3 望远镜目镜179

9-4 望远镜的外形尺寸计算183

9-5 显微镜概述和显微镜的光学性能192

9-6 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194

第十章 照相机和投影仪197

10-1 照相物镜的光学特性197

10-2 照相物镜的基本类型198

10-3 变焦距照相物镜202

10-4 取景系统和调焦系统204

10-5 投影仪的作用及其类别207

10-6 投影仪中的照明系统208

10-7 投影物镜210

10-8 投影系统中的光能计算212

第十一章 光纤光学系统216

11-1 概述216

11-2 全反射光纤的光学性质216

11-3 全反射光纤的应用219

11-4 梯度折射率光纤221

第十二章 激光光学系统226

12-1 概述226

12-2 激光束在均匀介质中的传播规律226

12-3 高斯光束的透镜变换230

12-4 激光谐振腔的计算233

12-5 激光扫描系统和?镜头235

12-6 光学信息处理系统和傅立叶变换镜头237

第十三章 红外光学系统241

13-1 概述241

13-2 红外光学系统的功能和特点241

13-3 红外物镜242

13-4 辅助光学系统245

13-5 典型红外光学系统24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