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础理论与疾病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基础理论与疾病](https://www.shukui.net/cover/59/33077421.jpg)
- 宋一伦,杨学智主编;张慧,于红,费宇彤,刘峰,侯中伟,时宇静,禄颖,杨德强,张丽华,邱浩,黄幼民,王晶,徐立军,吕晓燕编写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 ISBN:7801743679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04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482页
- 主题词:中国医药学-词典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基础理论与疾病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七节1
七传1
一画1
一之气1
一元三歧1
一气致一病1
一生二1
一阳一阴1
一阳二阴1
一阳三阴1
一阳生1
一阳来复1
一阴一阳1
一阴二阳1
一阴三阳1
一指禅推拿学派1
一毒一病1
乙1
乙庚化金1
二画1
丁1
七十二日1
七月属申1
九星2
九宫八风2
七伤2
七冲门2
七神2
七损八益2
七窍2
七情2
七情内伤2
七情发于心2
七情伤五脏2
七情应于五脏2
七椎2
七焦2
七曜2
九月属戌2
九气2
人中疔3
人与天地相参3
九窍3
九脏3
九焦3
九道3
二十七气3
二十八脉3
二十八宿3
二十五变3
二十四节气3
二之气3
二分3
二月属卯3
二生三3
二至3
二阳一阴3
二阳三阴3
二阳并病3
二阴3
二阴一阳3
二阴二阳3
二阴症状3
十二地支4
十二皮部4
人气4
人以胃气为本4
人胞主持月经4
儿门4
入里出表4
八月属酉4
八正4
八节4
八纪4
八极4
八纲4
八纲证候4
八段锦4
八虚4
八廓4
八溪4
八髎4
十一脉4
十二井穴4
万全论小儿生理特点5
万全儿科学说5
十二时5
十二官5
十二经之海5
十二经水5
十二律5
十二脏相使论5
十三窍5
十三脏腑5
十干5
十五间5
十五络5
十六郄穴5
十天干5
十月属亥5
十四络脉5
十四焦5
三画5
三因6
三合为治6
万全论小儿病理特点6
万全论五失6
万全论治疗6
万全论法时6
万全论寡欲6
万全学术思想6
万物之纲纪6
万物之能始6
万物负阴而抱阳6
三才6
三才一体6
三之气6
三元6
三月属辰6
三水6
三世医学6
三生万物6
三伏6
三光6
三合6
三虚7
三陷证7
三因学说7
三百六十五穴7
三百六十五节7
三百六十五会7
三百六十五络7
三阳合病7
三阳经7
三阳病7
三阴合病说7
三阴经7
三阴病7
三员7
三形7
三实7
三舍7
三垣7
三结交7
三候7
三部九候7
上为阳8
上丹田8
三椎8
三焦8
三焦为大腑8
三焦气化8
三焦主决渎8
三焦传变8
三焦证候8
三焦实热8
三焦经病证8
三焦总司全身气机8
三焦总司诸气8
三焦相浑8
三焦病证8
三焦虚寒8
三焦最大8
三等8
三管8
上七节8
上下病机8
上厥下竭9
上虚下实9
上气9
上气不足9
上牙床9
上牙床骨9
上右9
上左9
上正9
上传9
上吐下泻9
上羽9
上角9
上附上9
上弦9
上者右行9
上肢骨9
上宫9
上胞下垂9
上损及下9
上热下寒9
上热下寒证9
上窍9
上商9
上盛9
上盛下虚9
上盛下虚证9
上脘9
下为阴10
下丹田10
上喘为水10
上寒下热10
上寒下热证10
上焦10
上焦主纳10
上焦如雾10
上焦证候10
上焦怫郁10
上焦宣发卫气10
上焦病10
上焦湿热证10
上焦敷布精微10
上睑下垂10
上廉10
上腭10
上腭痈10
上膈10
上徵10
下焦11
下棱骨11
下毛11
下气11
下牙床11
下加11
下右11
下左11
下石疽11
下传11
下合穴11
下汲肾阴11
下阴11
下完骨11
下弦11
下者左行11
下肢11
下肢生疽11
下肢骨11
下损及上11
下疳11
下窍11
下盛11
下脘11
下厥上冒11
下厥上竭11
久热伤阴12
久逆12
下焦不阖12
下焦主出12
下焦如渎12
下焦证候12
下焦病12
下焦湿热12
下焦湿热证12
下廉12
下腭12
下膈12
下膊12
下横骨12
丫痈12
久立伤骨12
久行伤筋12
久坐伤肉12
久泻12
久疟12
久齿12
久咳12
卫虚证13
卫表不固证13
久病多瘀13
习惯性流产13
亡血失精13
亡阳13
亡阴13
卫分证13
卫分病13
卫气13
卫气不固13
卫气同病证13
卫气营血13
卫气营血传变13
卫气营血证候13
卫气营血病证13
卫气剽疾滑利13
卫主卫外而属于阳13
卫在脉外13
卫阳13
口唇皲裂14
口唇淡白14
口14
口干渴14
口中生疮14
口为脾之官14
口气14
口吃14
口角14
口苦14
口咸14
口疮14
口骨14
口唇干裂14
口唇红肿14
口唇证14
口唇肥厚14
口唇青紫14
口唇疱疹14
土15
口糜15
口唇湿烂15
口唇焦裂15
口唇颤动15
口流涎15
口臭15
口淡15
口甜15
口盖骨15
口眼歪斜15
口眼斜15
口颊溃烂15
口腻15
口酸15
口鼻瘘15
口噤15
大头瘟16
大风苛毒16
土不制水16
土为湿16
土五行之中16
土亢乘水16
土气不调16
土生万物16
土生金16
土在天为湿16
土在藏为脾16
土位16
土克水16
土极似木16
土运16
土运临四季16
土郁夺之16
土爰稼穑16
土虚木乘16
土喜温燥16
大分16
大气16
大风16
大肠虚寒17
大肠虚冷17
大节17
大关节17
大刚风17
大吕17
大肉17
大邪17
大肠17
大肠主传导17
大肠主津17
大肠以通降为顺17
大肠证候17
大肠实热17
大肠经病证17
大肠热结17
大肠热结证17
大肠液亏17
大肠液亏证17
大脚风18
大晨18
大肠寒结18
大肠湿热18
大肠湿热证18
大谷18
大实有羸状18
大经隧18
大便下血18
大便失禁18
大便艰难18
大便变形18
大便秘结18
大便脓血18
大便溏18
大脉18
大骨18
大骨节病18
大凉18
大弱风18
子母19
子气19
大雪19
大寒19
大暑19
大筋19
大腘19
大腹19
大瘕泄19
女子以系胞19
女子以肝为先天之本19
女子胞19
女主阴受19
女阴白斑19
女阴损伤19
女阴湿疹19
子19
子门19
子午之上,少阴主之19
子午流注19
子午寅申主火19
子户19
寸口脉20
寸口20
子甲相合20
子死腹中20
子时20
子夜一阳生20
子岩20
子宫下垂20
子宫出血20
子宫脱垂20
子宫颈糜烂20
子病及母20
子痈20
子配黄钟20
子盗母气20
子隐20
子痰20
寸20
小儿异嗜21
小儿多汗21
寸白虫病21
寸脉21
小儿口疮21
小儿丹毒21
小儿丹痧21
小儿五软21
小儿五硬21
小儿心悸21
小儿手足心热21
小儿木舌21
小儿水肿21
小儿水痘21
小儿风疹21
小儿发热21
小儿发黄21
小儿厌食21
小儿多动21
小儿麻痹症22
小儿惊厥22
小儿低热22
小儿呕吐22
小儿尿白22
小儿尿频22
小儿鸡胸龟背22
小儿乳蛾22
小儿性早熟22
小儿抽动22
小儿股骨头缺血坏死22
小儿肥胖22
小儿青盲22
小儿重舌22
小儿音哑22
小儿流涎22
小儿浮肿22
小儿消渴22
小儿脐突22
小肠23
小邪23
小儿啼哭23
小儿暑温23
小儿痞块23
小儿紫癜23
小儿蛔虫症23
小儿蛲虫症23
小儿遗尿23
小儿鹅口23
小儿痴呆23
小儿痿证23
小儿腹泻23
小儿腹痛23
小儿舔舌(弄舌)23
小分23
小心23
小产23
小便疼痛24
小便挟精24
小肠升清降浊24
小肠气痛证24
小肠主受盛24
小肠主液24
小肠证候证24
小肠实热24
小肠经病证24
小肠虚寒24
小肠虚寒证24
小肠瘅24
小便不利24
小便不通24
小便不禁24
小便失禁24
尸厥25
小腿骨25
小便混浊25
小便清长25
小便黄赤25
小便频数25
小络25
小逆25
小柴胡汤证25
小理25
小雪25
小寒25
小暑25
小溪25
小满25
小腹25
小腹痛25
小腿25
小腿肌萎缩25
小腿肌瘫痪25
干燥病26
干德符26
山根26
山廓26
己26
己亢过极,反似胜己之化26
己分26
巳26
巳午属火26
巳亥之上,厥阴主之26
巳亥主木26
巳时26
巳配仲吕26
干26
干支26
干支甲子26
干呕26
干胁痛26
干咳26
干疳26
不退位27
不相得则病27
广化27
广肠27
广明27
门牙27
飞扬喉27
飞阳之脉27
马刀侠瘿27
马口异位27
四 画27
不内外因27
不及者后天27
不孕27
不孕症27
不对称脉27
不生不化27
不传27
不妄作劳27
不迁正27
不和27
不育27
中风后遗症28
中风先兆症28
不适感28
不射精28
不寐28
不精28
丑28
丑未之上,太阴主之28
丑未主土28
丑时28
丑配大吕28
专精28
专题发挥诸家28
中丹田28
中气28
中气下陷28
中气不足28
中风28
中医体质学说29
中医耳疾病29
中外29
中央之气29
中央戊己土29
中石疽29
中节29
中州29
中血堂29
中西医汇通29
中西医论29
中阳29
中阳溜经29
中阴溜腑29
中医儿科流派29
中医儿科疾病29
中医口齿科疾病29
中医五官科疾病29
中医内科疾病29
中医各家学说29
中医妇产科疾病29
中焦主化30
中焦化生气血30
中医学术流派30
中医咽喉疾病30
中医骨伤科流派30
中医骨伤疾病30
中医基础30
中医眼疾病30
中医筋伤疾病30
中医精神疾病30
中医鼻疾病30
中运30
中附上30
中府30
中指30
中剥苔30
中恶30
中脘30
中暑30
中焦30
中焦不治30
五十营31
五入31
中焦如沤31
中焦证候31
中焦病31
中焦湿热证31
丹天之气31
丹田31
丹毒31
丹痧31
乌风内障31
乌头类中毒31
乌白癞31
云气31
云出天气31
云雾移睛31
云翳31
互根互用31
五夺32
五决32
五不女32
五不男32
五不足32
五中32
五之气32
五化32
五心烦热32
五方32
五月属午32
五气32
五气化火32
五气经天32
五火32
五风32
五主32
五发32
五阳33
五邪33
五有余33
五色33
五色五味所入33
五色主病33
五色命脏33
五色带33
五行33
五行之气33
五行生克33
五行学说33
五行相生33
五行相克33
五行相侮33
五行相乘33
五行顺布33
五行乘侮33
五过33
五诊34
五步推运34
五阳干34
五阴干34
五乱34
五位34
五体34
五劳34
五劳所伤34
五声34
五形志34
五志34
五志之火34
五志化火34
五志过极34
五志过极化火34
五志所伤34
五志所胜34
五志损气34
五时34
五更泻34
五态35
五府35
五谷35
五走35
五运35
五运三纪35
五运六气35
五迟35
五里35
五使35
五味35
五味所入35
五味所伤35
五味所合35
五味所禁35
五味偏嗜35
五官35
五宜35
五实35
五音别为太少36
五音36
五果36
五治36
五苦六辛36
五败36
五轮36
五轮八廓36
五轮学说36
五软36
五变36
五宫36
五度36
五指骨36
五星36
五疫36
五神36
五绝36
五脉36
五逆36
五阅37
五臭37
五音建运37
五恶37
五损37
五畜37
五病37
五脏37
五脏之长37
五脏六腑之海37
五脏开窍37
五脏气37
五脏合体37
五脏坚固37
五脏所恶37
五脏所藏37
五脏苦欲补泻37
五脏相关37
五脏病机37
五脏藏神37
井疽38
井穴38
五阅五使38
五常38
五液38
五菜38
五虚38
五趾骨38
五善38
五喘恶候38
五椎38
五焦38
五硬38
五禽戏38
五裁38
五痰38
五禁38
五精38
五精所并38
六月属未39
六壬年39
亢阳39
亢害乘制39
从39
仓廪之本39
仓廪之官39
元气39
元阳39
元阴39
元神39
六乙年39
六丁年39
六入39
六十甲子39
六己年39
六之气39
六元正纪39
六六之节39
六化39
六经病证40
六经病机40
六气40
六气升降40
六丙年40
六戊年40
六甲年40
六节40
六合40
六吕40
六字诀40
六纪40
六阳支40
六阳律40
六阳脉40
六阴支40
六阴律40
六阴脉40
六辛年40
六庚年40
六经40
六经传变40
六经证候40
六经标本40
内外障学说41
内外传变41
六经提纲41
六变41
六律41
六癸年41
六脉41
六脏41
六淫41
六淫邪气41
六淫证候41
六椎41
六腑41
六腑气41
六腑以通为用41
六腑所合41
六腑病机41
内41
内为阴41
内风41
内功推拿派41
内翻倒睫42
内臁疮42
内生五邪42
内生五邪病机42
内伤发热42
内因42
内有久寒42
内闭外脱证42
内府42
内经42
内肾42
内毒42
内毒外毒42
内热42
内陷42
内寒42
内湿42
内廉42
内踝42
内燥42
升降失调43
升降出入43
冈上肌腱炎43
凶风43
分43
分气43
分肉43
分肉解利43
分至43
分经审证派43
分清泌浊43
分理43
分腠43
化气43
化火43
化火伤阴43
化风43
化学伤43
化物出焉43
化热43
化湿43
化源43
化燥43
天门44
天干属性44
升降失常证44
升降息44
升降息则气立孤危44
午44
午时44
午配蕤宾44
双重诊断说44
双重治疗说44
反关脉44
反阳44
反克44
反侮44
反胃44
壬癸属水44
天人本一44
天人合一44
天人相应44
天干44
天干纪运44
天疱疮45
天癸竭45
天气下为雨45
天气始于甲45
天气通于肺45
天以六为节45
天玄45
天刑45
天地之气45
天地之道45
天地气交45
天地合而万物生45
天行赤眼45
天行赤眼暴翳45
天灵盖45
天枢45
天宦45
天度45
天庭45
天柱45
天柱疽45
天癸45
太阳经病证46
太阳经证46
天符46
天象46
天廓46
太46
太乙46
太乙天符46
太少相生46
太冲脉衰少46
太冲脉盛46
太羽46
太羽生少角46
太阳46
太阳中风46
太阳中风证46
太阳为开46
太阳之人46
太阳六传46
太阳伤寒46
太阳伤寒证46
太阳经46
太始47
太和47
太阳病47
太阳病证候47
太阳随经47
太阳腑证47
太阴47
太阴为开47
太阴之人47
太阴经47
太阴经病证47
太阴脉47
太阴病47
太阴病证候47
太初47
太极47
太极生两仪47
太极拳47
太角47
太角壬统五运47
太角生少徵47
少阳经48
少阳之人48
太易48
太者有余48
太者属阳48
太宫48
太宫生少商48
太息48
太素48
太商48
太商生少羽48
太虚48
太虚即气48
太溪48
太徵48
太徵生少宫48
太簇48
夭疽48
少气48
少火48
少火生气48
少羽48
少羽生太角48
少阳48
少阳为枢48
少者属阴49
少者不及49
少阳经病证49
少阳病49
少阳病证候49
少阴49
少阴入腑49
少阴为枢49
少阴之人49
少阴经49
少阴经病证49
少阴脉49
少阴热化49
少阴热化证49
少阴病49
少阴寒化49
少阴寒化证49
少角49
少角丁统五运49
少角生太徵49
少林学派49
心50
开阖枢50
少宫50
少宫生太商50
少商50
少商生太羽50
少理50
少腹50
少腹气滞证50
少腹血瘀证50
少腹热滞证50
少腹湿热阻滞证50
少腹痛50
少腹瘀热证50
少腹瘀滞证50
少精50
少徵50
少徵生太宫50
尺50
尺寸50
尺肉50
尺泽50
尺肤50
尺脉50
心气虚证51
心气虚血瘀证51
心下悸51
心下痞51
心与小肠病机51
心中懊?51
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51
心为汗51
心为阳脏而主阳气51
心之华在面51
心之官则思51
心开窍于舌51
心气51
心气不固51
心气血两虚证51
心气阴两虚证51
心气热51
心气通于舌51
心气盛51
心气虚51
心包52
心主脉52
心气滞血瘀证52
心火52
心火上炎52
心火上炎证52
心火亢盛证52
心火内炽52
心主之阴52
心主汗52
心主舌52
心主血52
心主血脉52
心主言52
心主神志52
心主神明52
心阳虚脱证53
心阳虚血瘀证53
心包与三焦病机53
心包络经病证53
心生血53
心合小肠53
心合南方53
心合脉53
心在志为喜53
心有所忆谓之意53
心死脏53
心色赤53
心血53
心血虚53
心血瘀阻53
心血瘀阻证53
心邪53
心阳53
心阳推动53
心阳虚53
心肝阴虚证54
心肝血瘀证54
心阳温煦54
心阳暴脱54
心阳暴脱证54
心阴54
心阴血虚证54
心阴阳两虚证54
心阴虚54
心阴虚火旺证54
心阴虚血瘀证54
心坎54
心应夏54
心志喜54
心系54
心系证候54
心肝气血两虚证54
心肝气虚血瘀证54
心肝火旺证54
心肝血虚证54
心肝血虚挟瘀证54
心肾阴阳两虚证55
心肾阳虚证55
心味苦55
心和小肠证候55
心实55
心的生理功能55
心的生理特性55
心的生理基础55
心经病证55
心肺气阴两虚证55
心肺气虚55
心肺阳虚证55
心肺阴虚血瘀证55
心肺阴虚证55
心肺热盛证55
心肾不交证55
心肾气阴两虚证55
心肾气虚证55
心肾火热证55
心肾阳虚55
心肾阳虚水泛证55
心悸56
心衰56
心肾阴虚阳亢证56
心肾阴虚证56
心肾相交56
心神不宁56
心神不宁证56
心胃火燔56
心胆气虚证56
心脉气滞证56
心脉洪56
心脉痹阻证56
心音徵56
心恶热56
心烦56
心热血瘀证56
心热阴虚证56
心胸汗出56
心脑病证56
手三阴经57
手三阳经57
心移热于小肠57
心营过耗57
心虚57
心虚胆怯57
心厥57
心善57
心属火57
心脾气血两虚证57
心脾气虚证57
心脾阳虚证57
心脾两虚57
心脾两虚证57
心脾积热证57
心痹57
心瘅57
心藏神57
手57
手阳明络脉58
手阳明标本58
手太阳之筋58
手太阳标本58
手太阳络脉58
手太阴之筋58
手太阴气绝58
手太阴标本58
手太阴络脉58
手少阳之筋58
手少阳标本58
手少阳络脉58
手少阴之筋58
手少阴气绝58
手少阴标本58
手少阴络脉58
手发背58
手阳明之筋58
支节59
手颤59
手阴阳59
手足同名经穴相配法59
手足汗出59
手足逆胪59
手足部疔疮59
手足脱屑59
手足厥冷59
手足紫绀59
手鱼59
手指挛急59
手背59
手骨59
手厥阴之筋59
手厥阴标本59
手厥阴络脉59
手锐59
手舞足蹈59
月经60
月建60
方上60
方骨60
方颅60
无子60
无头疖60
无头疽60
无名肿毒60
无名指60
无汗60
无汗症60
无极60
无极而太极60
无胃则死60
无射60
无精60
日60
日中阳气隆60
日月星60
日食60
月60
月事以时下60
木在天为风61
木生火61
月经61
月经先期61
月经后期61
月经过少61
月经过多61
月经病61
月经提前61
月相61
月食61
月骨缺血性坏死61
木61
木为风61
木五行之始61
木亢乘土61
木曰曲直61
木火刑金61
气上62
气一物而两体62
木在藏为肝62
木舌62
木位62
木克土62
木极似金62
木运62
木运临卯62
木郁土虚62
木郁化火62
木郁化风62
木郁生风62
木郁夺之62
木虚金乘62
木喜条达62
毛62
毛发62
毛际62
毛脉62
气62
气主推动63
气主固摄63
气下63
气门63
气不足63
气不固证63
气不摄血63
气不摄血证63
气为血帅63
气为阳63
气为阴阳之体63
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63
气之升降出入63
气从少腹上冲63
气分证63
气分热63
气分寒63
气分湿热证63
气化63
气化无权63
气化而形63
气化运动63
气化流行63
气反63
气月63
气止则血止63
气主防御63
气血两燔64
气血两虚证64
气主煦之64
气功64
气布而蕃育64
气归精64
气交64
气关64
气收64
气有余就是火64
气有胜复64
气机64
气机不利64
气机失调64
气至病所64
气血64
气血不和64
气血不和证64
气血失衡64
气血同病证64
气血同源64
气血两虚64
气血两虚动风证64
气轮65
气质65
气血学说65
气血津液病证65
气血精津液65
气行则血行65
气论65
气闭证65
气闭神厥证65
气-阴阳-五行65
气阴两虚65
气阴两虚证65
气乱65
气味阴阳65
气始而生化65
气旺则血充65
气者人之根本也65
气肿65
气舍魄65
气陷证66
气能摄津66
气轮风热证66
气轮血瘀证66
气轮阴虚证66
气轮证66
气轮热毒证66
气轮湿热证66
气迫66
气郁66
气郁化火66
气促66
气烁66
气胜形66
气逆证66
气弱则精走66
气息异常66
气海66
气病证66
气耗66
气能生血66
气能行血66
气能行津66
气能摄血66
气虚邪恋证67
气虚血瘀证67
气淋67
气淫67
气痔67
气脱67
气脱证67
气营两燔证67
气虚67
气虚下陷67
气虚不摄67
气虚中满67
气虚气滞证67
气虚水停证67
气虚发热证67
气虚外感证67
气虚则血少67
气虚则寒67
气虚夹实证67
气虚耳窍失充证67
气虚血瘀67
气街68
气缓68
气虚余热证68
气虚齿动证68
气虚咽喉失充证68
气虚毒滞证68
气虚神怯证68
气虚寒凝证68
气虚湿困证68
气虚痰结证68
气虚鼻窍失充证68
气随血脱68
气随血脱证68
气随液脱68
气喘68
气散而有形68
气滞68
气滞水停证68
气滞血瘀68
气滞血瘀证68
气滞证68
气滞湿阻证68
水火既济69
水火未济69
气道69
气数69
气聚则精盈69
气瘤69
气瘿69
气臌69
水69
水亏火旺69
水土不服69
水不化气69
水不涵木69
水为阴69
水亢乘火69
水曰润下69
水气凌心69
水气凌心证69
水轮水湿停聚证70
水轮气滞血瘀证70
水生木70
水在天为寒70
水在藏为肾70
水克火70
水极似土70
水沟70
水谷之气70
水谷之海70
水谷之精70
水谷精微70
水运70
水运临子70
水饮70
水宗70
水性流下70
水疝70
水肿70
水轮70
水轮气虚血亏证70
水轮气虚血瘀证70
水轮气虚证70
水臌71
水精71
水轮火邪伤络证71
水轮血脉痹阻证71
水轮阴亏证71
水轮证71
水轮实热证71
水轮络痹精亏证71
水轮痰火证71
水轮痰湿证71
水轮痰瘀互结证71
水郁折之71
水俞五十七穴71
水液停聚71
水虚土乘71
水寒射肺71
水湿中阻71
水湿内生71
水痘71
水道71
水廓71
火性炎上72
火运临午72
火72
火[邪]热炽盛证72
火[热]毒窜[入]络证72
火不生土72
火为阳72
火为暑72
火亢乘金72
火化72
火化少阳72
火曰炎上72
火气72
火生土72
火在天为热72
火在藏为心72
火邪72
火位72
火克金72
火极似水72
火证72
火赤疮72
火运72
牙齿酸弱73
牙齿焦黑73
火旺刑金73
火郁发之73
火毒73
火毒犯齿证73
火毒犯鼻证73
火毒犯龈证73
火毒流窜证73
火热[热盛]伤阴证73
火热?生73
火热?阴73
火热论73
火疳73
火虚水乘73
火斑疮73
火廓73
牙关紧闭73
牙床73
牙岩73
牙齿浮动73
王泰林方剂歌诀74
王泰林方剂学74
牙宣74
牙疳74
牙痈74
牙痛74
牙龈74
牙龈出血74
牙龈肿痛74
牙龈萎缩74
牙龈溃烂74
牙?痈74
牛皮癣74
牛皮癣性关节炎74
王士雄温病学说74
王气74
风木之脏75
风化厥阴75
王泰林学术思想75
王清任气血理论75
王清任论中风论治75
王焘学术思想75
王维德学术思想75
王熙论寸口脉法75
见形期75
认知障碍75
长脉75
长骨75
长夏75
长夏土宫75
长夏气湿75
长夏属土75
风土疮75
风中经络证75
风化75
风轮阴虚证76
风轮风热证76
风气76
风气内动76
风水76
风火[热]犯齿证76
风火犯齿证76
风火相煽76
风火热毒证76
风伤肠络证76
风关76
风邪76
风邪犯表证76
风邪犯唇证76
风阳上扰证76
风证76
风赤疮痍76
风轮76
风热犯肺77
风热犯耳证77
风轮证77
风轮赤豆77
风轮热毒证77
风轮湿热证77
风毒77
风毒入络证77
风毒犯表证77
风毒证77
风毒蕴肤证77
风牵出睑77
风牵偏视77
风胜行痹证77
风重于热证77
风家77
风热77
风热中络证77
风热外袭证77
风热犯头证77
风热犯目证77
风眩78
风疹块78
风热犯肺证78
风热犯表证78
风热犯鼻证78
风热血燥证78
风热闭肺证78
风热乳蛾78
风热郁滞肌肤证78
风热侵咽证78
风热挟湿证78
风热疫毒证78
风热疮78
风热俱盛证78
风热喉痹78
风湿化热证79
风湿79
风袭水泛证79
风袭表疏证79
风厥79
风寒79
风寒化热证79
风寒犯头证79
风寒束肺79
风寒束肺证79
风寒束表证79
风寒袭肺证79
风寒袭咽证79
风寒袭鼻证79
风寒喉痹79
风寒湿79
风寒湿凝滞筋骨证79
风温79
丘疹80
五画80
风湿犯头证80
风湿犯表证80
风湿性关节炎80
风湿挟毒证80
风湿凌目证80
风湿病证型80
风湿袭表证80
风湿蕴肤证80
风痧80
风廓80
风痰80
风痰内闭80
风痱80
风鼓80
风瘙痒80
风燥80
代脉81
代心受邪81
丘疹性荨麻疹81
丙81
丙丁属火81
丙辛化水81
东方七宿81
东方之气81
东方甲乙木81
东方苍龙之象81
丝虫病81
丝状疣81
丝状脉81
主不明则十二官危81
主气81
主色81
主运81
主明则下安81
主客81
主胜逆81
乍疏乍数81
他虚我侮81
出疹期82
出血中风82
以下行为顺82
以父为楯82
以母为基82
以情胜情法82
冬月属子82
冬气寒82
冬水羽82
冬至82
冬至一阳生82
冬应中权82
冬季瘙痒症82
冬脉如营82
冬属水82
凸凹舌82
出入废82
出入废则神机化灭82
出牙延迟82
出血82
发83
厉疽83
击仆83
功能属阳83
北斗星83
北方七宿83
北方之气83
北方壬癸水83
北方玄武之象83
北极83
北极星83
北政之岁83
半身不遂83
半身麻木83
半表半里83
半面痉挛83
卯83
卯时83
卯酉之上,阳明主之83
卯酉主金83
卯配夹钟83
可见经络现象84
发癫84
发为肾之外华84
发生84
发汗84
发汗祛饮法84
发作期84
发狂84
发际84
发际疮84
发陈84
发病84
发痒84
发蛀脱发84
发黄84
发颐84
发瘤84
发癍84
四时之风85
四时之气更伤五脏85
右为阴85
右间气85
叶桂论络病85
叶桂学术思想85
叶桂理虚大法85
叶桂温病学贡献85
司天85
司天在泉85
司气85
司眼睑开合85
四之气85
四太85
四月属巳85
四气街85
四末85
四关85
四时85
四时不正之气85
四时之气85
四肢瘫86
四肢瘦削86
四时之序86
四时之变86
四时之脉86
四季86
四性86
四直承岁86
四经86
四肢86
四肢为诸阳之本86
四肢抽搐86
四肢拘急86
四肢肿胀86
四肢疼痛86
四肢症状86
四肢麻木86
四肢厥冷86
四肢强直86
外伤络损证87
外伤性突眼87
四弯风87
四政87
四畏87
四脉87
四根三结87
四海87
四维87
四象87
四象生八卦87
四傍87
四椎87
四联脉87
处暑87
外为阳87
外火87
外风87
外风证87
外伤87
外伤目络证87
外格88
外荣88
外伤瘀滞证88
外因88
外耳道异物88
外耳道乳头状肿物88
外耳道硬性结节状隆起88
外邪88
外阴肿痛88
外阴疣赘88
外阴混合型营养不良88
外阴臊疣88
外吹乳88
外肾88
外毒88
外科学派88
外科症状88
外臁疮89
外燥证89
外热内寒89
外痔89
外维89
外寒89
外寒内热89
外湿89
外廉89
外感89
外感发热89
外感病证89
外鼻局部肿痛89
外鼻缺损89
外鼻脓疱89
外鼻部皮肤深溃疡89
外鼻部结节状隆起89
外踝89
外壅89
头目胀痛90
头皮静脉怒张90
外翻足90
失神90
失荣90
失语90
失语症90
失音症90
失眠90
失眠症90
失嗅90
失精家90
头大畸形90
头白秃90
头皮疖肿90
头皮脱屑90
头皮麻木90
头痛91
头颅骨91
头汗91
头冷91
头昏91
头胀91
头盆不称91
头重91
头面91
头面瘙痒91
头项面骨91
头项症状91
头骨91
头倾91
头晕91
头热91
头部内伤91
头维透额角91
头颅血肿91
巨洪脉92
巨洪促脉92
头摇92
奶麻92
奶癣92
孕痈92
对化92
对立制约92
对应取穴法92
对脐发疽92
尻92
左为阳92
左右有纪92
左间气92
左肾右命门92
巨口疮92
巨大胎儿92
巨分92
巨气92
巨屈92
巨指92
巨指畸形92
未病93
未时93
巨脑畸形93
巨脾93
巨髎93
平93
平人93
平气93
平肩畸形93
平脉93
平滑舌93
幼稚人格93
归藏93
戊93
戊己属土93
戊分93
戊癸化火93
未93
正邪94
正色94
未病先防94
未破损期94
未配林钟94
末94
本94
本节94
术后遗毒证94
正94
正不胜邪94
正中神经损伤94
正中菱形舌94
正化94
正月属寅94
正气94
正水94
正风94
正立而待94
正岁94
正羽94
玄武95
玄天之气95
正邪分争95
正角95
正宗学派95
正宫95
正胜邪退95
正骨95
正能御邪95
正商95
正常体质95
正盛邪衰95
正虚未复95
正虚邪实95
正虚邪恋95
正虚邪恋证95
正虚毒恋证95
正虚毒陷证95
正虚脓毒证95
正徵95
母气95
母病及子95
母脏95
汁沫95
生我96
生克制化96
玉顶疽96
玉梁骨96
瓜藤缠96
生中有制96
生之本,本于阴阳96
生化96
生化不息96
生化之源96
生化聚散96
生气96
生气之源96
生长化收藏96
生长壮老已96
生发之气96
生生不息96
生生化化96
生杀之本始96
生阳96
白疕97
白肉97
生我者为母97
生髓化血97
田螺疱97
由里出表97
由表及里97
由热转寒97
由寒化热97
甲97
甲乙属木97
甲子97
甲己化木97
甲介骨97
申97
申时97
申酉属金97
申配夷则97
白内障97
白气97
白水疔97
白膜侵睛98
白睛溢血98
白驳风98
白苔98
白虎98
白带98
白带异常98
白屑风98
白涩症98
白喉98
白斑98
白道98
白睛生疳98
白睛红赤98
白睛青蓝98
白睛鱼胞98
白睛疾病98
皮肤皲裂99
皮肤脓疱99
白露99
皮99
皮毛内传脏腑99
皮水99
皮肉破损99
皮肤干燥99
皮肤为阳99
皮肤水疱99
皮肤风疹99
皮肤发红99
皮肤白斑99
皮肤红肿结节99
皮肤红斑99
皮肤色素沉着99
皮肤肥厚99
皮肤变色99
目上网100
目100
皮肤粟疹100
皮肤紫斑100
皮肤黑斑100
皮肤黑痣100
皮肤瘙痒100
皮肤瘙痒症100
皮肤褐斑100
皮肤瘢痕100
皮肤糜烂100
皮部100
皮痔100
皮痛100
皮痹100
皮腠100
目痒101
目偏视101
目上弦101
目下网101
目下弦101
目干涩101
目为肝之外窍101
目内眦101
目生椒粟101
目闭不开101
目系101
目纲101
目昏101
目视无神101
目畏热101
目倦101
目珠自胀101
目羞明101
石瘕102
石榴疽102
目眶骨102
目锐眦102
目睛102
目窠102
矢102
矢气102
石女102
石水102
石疖102
石阻气机证102
石阻气闭证102
石阻证102
石脉102
石骨症102
石疽102
石淋102
石棉状糠疹102
石蛾102
亥时103
亥子属水103
石瘿103
穴位特异性103
穴法学派103
立冬103
立春103
立秋103
立夏103
艾灸康复法103
节阴阳103
节欲保精103
节解103
记忆障碍103
闪光暗点103
饥饱无度103
饥饿痛103
六画103
交叉感染103
交骨103
交接出血103
亥103
产后血崩104
产后血晕104
亥配应钟104
产门104
产后大便难104
产后小便不通104
产后小便失禁104
产后小便难104
产后小便淋痛104
产后小便频数104
产后小便频数与失禁104
产后出血104
产后发热104
产后发痉104
产后多汗104
产后汗症104
伏兔105
伏发105
产后身痛105
产后乳汁自漏105
产后胁痛105
产后恶漏不下105
产后浮肿105
产后病105
产后病症状105
产后痉证105
产后眩晕105
产后腰痛105
产后腹痛105
产褥中暑105
仲吕105
任主胞胎105
任脉105
任脉络105
任脉病证105
伏火分类105
伤风鼻塞106
传统保健体育康复法106
伏兔骨106
伏兔疽106
伏明106
伏毒106
伏脉106
伏热在里106
伏梁106
伏暑106
休息痢106
众人106
会气106
会阴106
传化106
传化物而不藏106
传化糟粕106
传本106
传经106
传经尽106
传变106
传变转归106
光剥舌107
先天遗传基础107
伤阴化燥107
伤津107
伤津证107
伤食107
伤损筋骨证107
伤寒六经研究107
伤寒蓄血107
伤暑107
伪胎107
先天107
先天不足107
先天之精107
先天之精气107
先天之精所化107
先天因素107
先天性尺桡骨骨性连结107
冲任虚热108
冲任损伤证108
全生学派108
关108
关门108
关元108
关内108
关外108
关节108
关阴108
关枢108
关脉108
关格108
关蛰108
再经108
冲为血海108
冲气以为和108
冲任不固108
冲任不固证108
冲任失调证108
冲任实热108
合邪109
合穴109
冲任虚寒109
冲任瘀阻证109
冲脉109
冲脉病证109
刘完素论泻痢109
刘完素论消渴109
刚风109
刚柔109
动为阳109
动气109
动脉109
动输109
动静109
动静适宜109
华佗学术思想109
协调阴阳109
印堂109
合109
吐血110
吐舌110
合阴110
合谷110
合骨110
合病110
同天符110
同岁会110
同阴之脉110
同身寸110
后110
后山骨110
后天之本110
后天之精110
后天之精气110
后天之精以养110
后天失养110
后天因素110
后囟110
后肋110
后阴110
因虑而处物谓之智111
因思而远慕谓之虑111
吐血论治111
吐弄舌111
吐纳111
吐蚘111
吐酸111
吕为阴111
回乳111
囟111
囟门111
囟门不合111
囟门凸起111
囟门早闭111
囟门晚闭111
囟顶111
囟骨111
因志而存变谓之思111
壮热112
壮火食气112
在泉112
地仓透颊车112
地化112
地户112
地支112
地支纪气112
地支始于子112
地支配律吕112
地支属性112
地方病112
地气上为云112
地以五为制112
地刑112
地运112
地图舌112
地阁骨112
地道不通112
地廓112
地数112
壮士112
壮火112
孙思邈论食治113
孙思邈论养性113
多生牙113
多胎113
多寐113
夷则113
夹钟113
夺113
夺汗者无血113
夺血者无汗113
如雾露之溉113
妇人阴冷113
妇人腹痛113
妇科杂病113
孙一奎论三焦113
孙一奎论命门113
孙一奎论治血证113
孙一奎论治肾消113
孙思邈方剂学113
孙思邈论中风113
孙思邈论养生113
孙思邈论养老113
异物入耳114
异物入目114
孙思邈论健身摄养114
孙思邈论虚损114
孙思邈养性十要114
孙络114
宇宙114
安谷114
导引114
尖锐湿疣114
尽根牙114
岁立114
岁会114
岁谷114
岁运不及114
岁运太过114
岁物114
巡经得度传114
年寿114
并月114
并阴114
并病114
廷孔114
朱震亨痰证论治115
朱震亨郁证论治115
戌115
戌时115
戌配无射115
收气115
早泄115
曲骨115
曲颊115
有胃则生115
朱小南学术思想115
朱肱以方类证115
朱砂掌115
朱雀115
朱震亨中风论治115
朱震亨火证论治115
朱震亨杂病论115
朱震亨血证论治115
朱震亨论阴升阳降115
朱震亨论养生115
朱震亨论痰证治疗115
朱震亨阳有余阴不足论115
百节116
牝脏116
机关116
死脉116
汗116
汗为心之液116
汗孔116
汗出偏沮116
汗血116
汗血同源116
汗证116
汗家116
污秽之血116
汤火伤116
灰色舌116
灰苔116
耳为肾窍117
耳门117
红丝疔117
红丝赤缕117
红舌117
红疹117
红斑117
红蝴蝶疮117
红癣117
约117
羽为水运117
老花眼117
老视117
老痰117
耳117
耳衄118
耳窍证118
耳内流脓118
耳孔118
耳闭118
耳壳流痰118
耳疔118
耳疖118
耳垂118
耳垂珠118
耳胀118
耳胀闷118
耳轮118
耳疮118
耳脉118
耳根118
耳根毒118
耳眩晕118
耳窍118
肉瘿119
肉痉119
耳痒119
耳痔119
耳聋119
耳膜119
肉119
肉人119
肉为墙119
肉里之脉119
肉轮119
肉轮气虚证119
肉轮风热证119
肉轮血瘀证119
肉轮证119
肉轮热毒证119
肉轮湿热证119
肉轮痰湿证119
肉度119
自复120
自受120
肋骨120
肋骨串珠120
肋疽120
肌肉120
肌肉若一120
肌肤失养证120
肌肤甲错120
肌肤疼痛120
肌肤麻木120
肌痉挛120
肌衄120
肌痹120
肌痿120
肌腠120
自汗120
舌色121
舌红绛121
自病121
至阳121
至阴121
至脉121
至虚有盛候121
舌121
舌下瘀血121
舌干121
舌干燥121
舌不知味121
舌为心苗121
舌本121
舌生芒刺121
舌生瘀斑121
舌边121
舌边齿痕121
舌光121
舌红121
舌胖122
舌绛122
舌形122
舌纵122
舌卷122
舌卷睾缩122
舌肿122
舌苔122
舌苔白122
舌苔白腻122
舌苔灰黑122
舌苔黄122
舌苔黄腻122
舌苔腐垢122
舌质122
舌青122
舌柱122
舌歪122
舌疮122
舌缘齿印123
舌缓123
舌胖大123
舌面如镜123
舌骨123
舌剥123
舌旁123
舌痈123
舌衄123
舌起芒刺123
舌淡白123
舌痒123
舌萎123
舌麻123
舌强123
舌痛123
舌短123
舌紫123
虫毒124
虫咬皮炎124
舌裂124
舌痹124
舌痿124
舌瘦薄124
舌缩124
舌震颤124
舌蹇124
舌颤124
色复124
色部124
色随其华124
芒种124
虫证124
血不归经125
血125
虫毒风热结肤证125
虫毒犯肺证125
虫毒证125
虫毒侵袭肌肤证125
虫毒湿热结肤证125
虫毒蕴肤证125
虫积125
虫积化火125
虫积化疳证125
虫积肠道证125
虫积证125
虫兽所伤125
虫湿壅络证125
虫臌125
血疝126
血证126
血不养筋126
血为气母126
血为阴126
血分证126
血分热126
血分热毒126
血分病126
血分寒126
血分瘀热126
血气和调126
血气精神126
血风劳126
血风疮126
血主于心126
血生于心126
血汗症126
血劳126
血热动风证127
血热伤络证127
血舍魂127
血贯瞳神127
血轮127
血轮证127
血轮实热证127
血轮虚热证127
血变127
血室127
血络127
血统于脾127
血脉127
血脉和调127
血海127
血热127
血热化燥证127
血热风盛证127
血热伤阴证127
血虚风燥证128
血虚风袭征128
血热动血证128
血热扰神证128
血热肠燥证128
血热证128
血热挟湿证128
血热瘀滞证128
血疸128
血衰则气少128
血淋128
血盛则气旺128
血脱128
血脱气脱128
血脱证128
血虚128
血虚化燥128
血虚唇燥证129
血虚津亏证129
血虚发热129
血虚外感证129
血虚生风129
血虚动风证129
血虚夹实证129
血虚耳窍失养证129
血虚耳燥证129
血虚邪恋证129
血虚肝郁证129
血虚肝瘀证129
血虚肠燥证129
血虚肤燥生风证129
血虚齿槽失养证129
血虚挟痰证129
血虚挟瘀证129
血瘀舌下证130
血瘀耳窍证130
血虚寒凝证130
血虚鼻窍失养证130
血虚龈肉失养证130
血随气陷130
血厥130
血寒证130
血痣130
血溢病130
血痰130
血痹130
血瘀130
血瘀化热证130
血瘀气滞证130
血瘀水停证130
血瘀风燥证130
血瘀动血证130
许叔微论气中131
许叔微创制新方131
血瘀证131
血瘀齿龈证131
血瘀津停131
血管性头痛131
血精131
血瘤131
血燥生风131
血翳包睛131
血臌131
血藏于肝131
血灌瞳神131
行令131
行脏131
行痹131
西方七宿131
西方之气131
西方白虎之象131
西方庚辛金131
邪害空窍132
邪毒炽盛证132
许叔微论病机132
许叔微论脾肾132
许叔微论脾胃132
迁正位132
过饥132
过劳132
过经132
过经不解132
过饱132
过度安逸132
过期不产132
邪132
邪入少阳证132
邪干132
邪中三阴132
邪气盛则实132
邪未尽除132
邪正盛衰132
邪犯少腹证132
邪犯清窍证132
邪扰胸膈证132
邪郁化火132
阳中之阴133
阳中之阳133
邪恋耳窍证133
邪留三焦133
邪陷正脱证133
邪盛正衰133
闭证133
闭经133
闭经溢乳133
闭藏133
阳133
阳人133
阳干133
阳不足133
阳中之太阳133
阳中之太阴133
阳中之少阳133
阳中之少阴133
阳证134
阳邪134
阳中伏阴134
阳中求阴134
阳为阴之主134
阳亢134
阳化气134
阳支134
阳气134
阳气亏虚证134
阳气过盛化火134
阳气胜134
阳气虚衰134
阳气微上,阴气微下134
阳水134
阳火134
阳风134
阳主热134
阳生于阴134
阳生阴长134
阳杀阴藏134
阳损及阴135
阳乘阴135
阳陇135
阳明135
阳明为阖135
阳明经135
阳明经证135
阳明经病证135
阳明脉135
阳明病证候135
阳明腑证135
阳者卫外而为固135
阳复135
阳络135
阳络伤则血外溢135
阳绝135
阳胜135
阳胜则阴病135
阳脉之海135
阳乘135
阳虚水泛136
阳虚气滞证136
阳损及阴证136
阳根于阴136
阳消阴长136
阳窍136
阳常有余136
阳得阴助136
阳盛136
阳盛则外热136
阳盛则热136
阳盛阴伤136
阳盛格阴136
阳维阴维病证136
阳维脉136
阳维维于阳136
阳脱证136
阳虚136
阳虚内寒证136
阳痿137
阳暑137
阳虚水泛证137
阳虚外感证137
阳虚则外寒137
阳虚夹实证137
阳虚耳窍失煦证137
阳虚血瘀证137
阳虚邪恋证137
阳虚阴盛137
阳虚饮停证137
阳虚肾寒证137
阳虚寒凝证137
阳虚湿困证137
阳虚鼻窍失煦证137
阳黄137
阳强137
阳强不密137
阴支138
阴户138
阳跷脉138
阳精138
阳?阴?病证138
阴138
阴人138
阴干138
阴门138
阴中138
阴中之太阴138
阴中之少阳138
阴中之少阴138
阴中之至阴138
阴中之阳138
阴中之阴138
阴中求阳138
阴为阳之根138
阴之绝阴138
阴阳为气之用139
阴阳亡失139
阴气139
阴气盛139
阴气微上,阳气微下139
阴水139
阴火139
阴主寒139
阴处139
阴头139
阴头痈139
阴平阳秘139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139
阴在内,阳之守139
阴地流泉139
阴廷139
阴成形139
阴血亏虚证139
阴邪139
阴阳139
阴阳二十五人139
阴阳两虚证140
阴阳两虚140
阴阳之人140
阴阳之气140
阴阳之征兆140
阴阳之道路140
阴阳互用140
阴阳互动140
阴阳互损140
阴阳互根140
阴阳互根互用140
阴阳五态人140
阴阳失调140
阴阳对立140
阴阳对立制约140
阴阳对峙140
阴阳平衡140
阴阳交合140
阴阳交感140
阴阳合和140
阴阳并损肝失濡养140
阴阳自和140
阴阳感应141
阴阳盛衰141
阴阳证候141
阴阳乖戾141
阴阳制约141
阴阳学说141
阴阳转化141
阴阳相关141
阴阳胜复141
阴阳俱溢141
阴阳格拒141
阴阳消长141
阴阳消长平衡141
阴阳离决141
阴阳离决,精气乃绝141
阴阳调和141
阴阳偏衰141
阴阳偏盛141
阴阳清浊141
阴部水疱142
阴窍142
阴阳跷四穴142
阴冷142
阴吹142
阴证142
阴陇142
阴者藏精而起亟142
阴肿142
阴茎142
阴毒证142
阴津亏虚证142
阴疮142
阴络142
阴绝142
阴胜则阳病142
阴脉之海142
阴乘阳142
阴损及阳证142
阴根于阳142
阴消阳长142
阴虚火旺证143
阴虚火旺143
阴常不足143
阴得阳升143
阴液143
阴痒143
阴盛生内寒143
阴盛则寒143
阴盛阳虚143
阴盛阳虚证143
阴盛格阳143
阴维阳维143
阴维脉143
阴维维于阴143
阴虚143
阴虚内热143
阴虚内热证143
阴虚内燥143
阴虚气滞证143
阴虚水停证143
阴虚阳浮证144
阴虚阳亢证144
阴虚风动144
阴虚发热144
阴虚外感证144
阴虚生热144
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