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代诗歌研究论辩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古代诗歌研究论辩
  • 费振刚,韩兆琦主编;檀作文,唐建,孙华娟著 著
  • 出版社: 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ISBN:7807420138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575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597页
  • 主题词:古典诗歌-文学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古代诗歌研究论辩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诗经》研究论争9

一、《毛诗序》的作者和时代问题9

(一)20世纪以前关于《毛诗序》作者及成本年代研究的论争10

(二)20世纪前半叶关于《毛诗序》作者及成年书代研究的论争13

(三)20世纪80年代关于《毛诗序》作者及成书年代研究的论争19

(四)20世纪末与21世纪初关于《毛诗序》作者及成书年代研究的论争25

(五)结语30

二、“《国风》民歌说”是否成立之论争33

(一)“《国风》民歌说”的由来33

(二)“《国风》非民歌说”派学人对“《国风》民歌说”的质疑35

(三)对“《国风》”非民歌说派学人批评“《国风》民歌说”的反批评40

(四)“《国风》民歌说”与“《国风》非民歌说”之争的意义43

第二章 《楚辞》研究论争49

一、“屈原否定论”相关之论争49

(一)围绕廖平、胡适的“屈原定论”所展开的系列论争50

(二)何天行、朱东润的“屈原否定论”及相关批评63

(三)三泽玲尔的“屈原否定论”及相关批评74

(四)结语81

第三章 汉代诗歌研究论争84

一、乐府机构的初设年代问题之论争84

(一)主张乐府设置不始于汉武帝时期的一派意见84

(二)坚持乐府机构始于汉武帝时期的一派意见86

(三)结语88

二、《孔雀东南飞》写作年代之论争89

(一)二三十年代关于《孔雀东南飞》写作年代的论争90

(二)二三十年代之后关于《孔雀东南飞》写作年代的论争95

(三)梅祖麟:从诗律和语法来看“焦仲卿妻”的写作年代98

第四章 魏晋诗歌研究论争102

一、建安诗歌研究论争102

(一)对“建安风骨”的不同理解102

(二)关于曹操的评价问题107

(三)“抑丕杨植”与“抑植杨丕”112

(四)三曹游仙诗的评价问题115

(五)蔡琰诗的真伪论争119

二、阮籍《咏怀诗》主题论争125

三、玄言诗的评价问题129

第五章 南北朝诗歌研究论争134

一、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成绩与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134

二、鲍照《拟行路难》研究143

三、庾信研究146

四、“永明体”研究154

五、宫体诗及其评价162

六、《木兰辞》的创作年代与主题思想之论争173

第六章 隋及初唐诗歌研究论争180

一、隋及初唐诗歌的总体评价问题180

二、初唐四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185

三、沈、宋诗的评价问题189

四、陈子昂诗论及诗歌成就的评价问题193

五、《春江花月夜》主题之论争199

第七章 盛唐诗歌研究论争205

一、“盛唐气象”的论争205

二、边塞诗的评价问题及相关论争214

三、山水田园诗派的评价问题及相关论争231

四、杜甫研究论争246

(一)杜甫生平事迹论争246

(二)杜甫思想作风及评价249

(三)杜甫晚期诗的评价问题253

(四)杜甫若干作品理解的分歧及所涉及的问题256

附:李杜优劣论260

第八章 中唐诗歌研究论争266

一、大历诗风的评价问题266

二、韩孟诗派艺术成就的评价问题271

三、李贺诗歌研究论争280

(一)李贺诗风的评价问题280

(二)对若干重要作品主题的不同理解284

第九章 晚唐诗歌研究论争291

一、杜牧研究论争(卒年,《赤壁》题旨)291

二、李商隐研究论争291

(一)生平事迷(与令狐关系;与女冠的爱情等)294

(二)思想研究(在牛李党争中的倾向性等)298

(三)诗歌风格的评价问题299

(四)无题诗题旨论争(包括《锦瑟》等在内)303

三、罗隐、陆龟蒙、皮日休诗的评价309

第十章 唐五代词研究论争314

一、词的起源和李白词真伪的论争315

(一)长短句的形式:源于乐府抑或绝句315

(二)所配合的音乐:燕乐是否词起源的根本原因317

(三)民间说:不断变化的内涵和最终集大成的地位321

(四)关于李白《菩萨蛮》《忆秦娥》词真伪的争论324

二、温庭筠词研究的论争329

(一)温、韦高下之争329

(二)温词有无比兴寄托331

(三)关于温词在词史上的地位和影响332

三、关于李煜词研究的论争335

第十一章 宋词研究论争(上)342

一、关于豪放派、婉约派提法的论争342

(一)肯定宋词分豪放、婉约二派说342

(二)反对宋词分豪放、婉约二派说344

(三)作为补充、代替的其他流派划分345

(四)对婉约、豪放二分法的反思,对“体”、“派”的辨析346

二、关于柳永词研究的论争349

(一)关于其生平仕履350

(二)关于柳永歌妓词的论争352

(三)关于柳词的雅俗之辨354

(四)关于柳词在词史上的地位和影响356

三、关于苏轼词研究的论争359

(一)苏词是否协律360

(二)关于“以诗为词”362

(三)关于苏词的主导风格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与影响365

(四)关于《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讨论366

四、关于周邦彦词研究的论争371

(一)周词有无寄托及周词所用乐调是否大晟新声372

(二)周词的风格、成就及艺术技巧374

(三)周柳、周姜之比较及周邦彦在词史上的地位及影响376

(四)王国维与清真词378

第十二章 宋词研究论争(下)383

一、李清照词研究论争383

(一)词风及成就383

(二)关于李清照《词论》的讨论386

(三)关于李清照生平387

二、关于岳飞《满江红》词研究的论争391

(一)关于《家集》不收及后代宋元载籍亦无称引391

(二)关于贺兰山的争论394

(三)其他问题的论争395

三、辛弃疾词研究论争398

(一)生平经历的论争399

(二)苏辛异同辩401

(三)辛弃疾与陶渊明、庄子403

(四)辛词在词史上的地位和影响405

四、关于姜夔词研究的论争408

(一)生平行实之辩409

(二)关于姜词风格、流派及词史地位之争411

(三)对其咏物词的评价之争412

(四)关于姜夔词音乐的论争415

五、吴文英词研究的论争419

(一)行谊及人品气格之辩420

(二)作品内涵及意义之争423

(三)艺术特性及成因424

第十三章 辽金元诗歌研究论争429

一、辽诗的文学史地位429

二、元好问研究论争432

(一)元好问的思想433

(二)《论诗绝句》的评价问题437

三、元诗“四大家”的评价问题444

四、元曲研究论争448

(一)元散曲起源的讨论448

(二)对元曲“本色当行”的理解452

(三)关汉卿籍贯、行迹考辨455

(四)马致远散曲艺术风格之评价458

第十四章 明代诗歌研究论争465

一、明代诗歌价值论465

二、高启诗歌成就评价469

三、“台阁体”之评价471

四、前后七子的评价(复古思潮;创作实践与成就)474

五、对公安派文学主张及创作实践的评价481

六、徐渭评价485

第十五章 清词研究论争490

一、对清词成就的总体评价490

二、关于清词流派的论争492

三、关于纳兰词研究的论争495

第十六章 近代诗歌研究论争500

一、龚自珍诗研究500

二、同光体评价问题504

三、黄遵宪与诗界革命509

四、南社诗评价519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524

后记571

编辑后记57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