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计算机辅助教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孙启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69484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50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266页
- 主题词:计算机辅助教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计算机辅助教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2
上篇 计算机技术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2
第一节 计算机技术3
一、计算机技术3
二、计算机发展简史4
三、计算机技术的应用6
第二节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8
一、媒体8
二、多媒体8
三、多媒体计算机技术9
四、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关键技术10
五、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特点10
第三节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12
一、多媒体计算机的硬件系统12
二、多媒体计算机的软件系统13
第四节 数据压缩技术15
三、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系统15
一、视频压缩的可行性16
二、数据压缩技术16
三、静止图像压缩标准JPEG18
四、活动图像压缩标准MPEG19
第五节 超媒体技术22
一、超文本和超媒体概念22
二、节点及类型23
三、链及类型24
四、网络及分类27
五、宏节点27
第六节 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效果28
一、信息载体的多样性、集成性有利于学习者获取知识29
二、交互性有利于发挥学习者认知主体作用31
三、信息非线性可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32
四、多媒体计算机可作为认知工具实现最理想的学习环境32
第二章 计算机辅助教育34
一、计算机辅助教育及分支领域35
第一节 计算机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概述35
二、人类教育史上的四次教育革命37
三、计算机在教育中应用的发展阶段37
四、计算机辅助教育在我国的发展情况40
第二节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41
一、计算机辅助教学41
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点41
三、CAI的相关术语42
四、计算机辅助教育未来发展方向43
第三节 课件44
一、课件的概念44
二、课件的分类45
三、课件的性质47
四、课件的发展过程47
一、积件的概念和构成50
第四节 积件50
二、积件的特点51
第五节 计算机管理教学52
一、计算机管理组织教学53
二、CMI系统提供的教学管理活动54
三、计算机辅助教育行政管理55
第六节 教学监控系统56
一、教学监控系统的功能56
二、教学监控系统的控制应用形式57
三、教学监控系统的信息收集和处理59
四、教学监控系统的检测方式60
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61
第一节 计算机网络发展概述62
一、计算机网络发展历史62
二、Internet63
三、我国计算机网络建设情况65
一、计算机网络的功能66
第二节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及构成66
二、网络硬件组成67
第三节 网络技术69
一、计算机网络的分类69
二、局域网技术71
三、广域网技术72
第四节 校园网络74
一、什么是校园网74
二、校园网络的基本功能74
三、校园网络的设计原则76
第五节 多媒体网络教室77
一、多媒体网络教室的构成78
二、多媒体网络教室的分类79
三、多媒体教室的教学功能81
二、数字图书馆的作用83
一、数字图书馆概念83
第六节 数字化图书馆83
三、数字图书馆资源建构84
第四章 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86
第一节 虚拟现实概述87
一、虚拟现实概念87
二、虚拟现实的应用领域87
三、虚拟现实技术89
四、两种虚拟现实技术90
第二节 虚拟现实系统91
一、虚拟现实系统的一般构成91
二、虚拟现实系统的分类92
三、虚拟现实系统接口设备94
第三节 桌面虚拟现实系统97
一、桌面虚拟现实系统概念97
二、桌面虚拟现实系统特性98
三、桌面虚拟现实系统基本配置99
一、虚拟现实建模语言VRML100
第四节 教学中常用的虚拟现实技术100
二、基于静态图像的虚拟现实QTVR102
三、Cult3D105
四、Viewpoint106
五、Flash106
六、全景环视技术107
第五节 虚拟现实的教学功能108
一、虚拟现实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108
二、虚拟现实的教学功能110
第六节 网络虚拟现实在教育中的应用111
一、虚拟学社111
二、虚拟教室111
三、虚拟图书馆112
四、虚拟校园112
第七节 虚拟实验室113
一、虚拟实验室113
二、网络虚拟实验室114
三、构建虚拟实验室常用方法115
第五章 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120
第一节 人工智能概述121
一、人工智能121
二、人工智能发展简史121
三、人工智能的研究领域123
二、专家系统的结构124
三、新一代专家系统124
一、专家系统的定义与类型124
第二节 专家系统124
第三节 机器学习126
一、机器学习定义127
二、机器学习的策略127
第四节 智能代理128
一、Agent概念128
二、多智能代理系统129
三、基于MAS的信息检索系统130
二、智能导师系统132
第五节 智能计算机辅助教育132
一、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概述132
三、智能导师系统的设计模型133
四、范例介绍135
第六章 流媒体技术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138
第一节 流媒体技术概述139
一、流媒体概念139
二、流媒体技术原理140
三、流媒体传输协议141
四、流媒体的播放142
第二节 流媒体文件格式143
一、压缩媒体文件格式143
二、流式文件格式144
三、媒体发布格式145
第三节 流媒体系统145
一、RealSystem系统145
二、Windows Media Service系统146
三、Apple Quick Time系统148
四、其他流媒体系统149
第四节 流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150
一、远程教育150
二、宽带网视频点播151
三、Internet直播151
四、视频会议152
第五节 流媒体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152
一、网上教学资源库152
二、网上教学直播153
三、课件点播154
四、交互教学155
五、电视转播155
六、远程监控156
七、视频会议156
第七章 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模式与结构类型160
下篇 计算机辅助教育原理与方法160
第一节 课件的分类161
一、根据教学组织的结构划分161
二、根据课件的功能划分161
三、根据教学模式划分162
四、根据使用环境划分163
五、根据使用对象划分163
第二节 课件的模式163
一、操练和练习型164
二、个别辅导型165
三、模拟型166
四、指导型167
五、游戏型168
六、电子书169
七、课件模式选择的原则170
一、固定结构型课件171
第三节 课件的结构类型171
二、自动生成型课件172
三、信息结构型课件172
四、数据库型课件172
第八章 课件的教学策略174
第一节 媒体的选择呈现策略175
一、媒体的教学特性175
二、媒体的选择策略175
三、教学媒体的呈现策略176
四、媒体组接策略177
第二节 问题的设计、应答与反馈策略179
一、问题的设计179
二、应答策略179
三、反馈与补习180
第三节 课件的控制策略与交互策略181
一、课件的控制策略181
二、课件的交互性策略182
二、导航的策略185
一、导航工具185
第四节 课件的导航策略185
第九章 课件设计与编写188
第一节 课件的教学设计189
一、教学内容的分析189
二、教学目标190
第二节 课件的结构设计190
一、线性结构191
二、树状结构191
三、网状结构——超媒体结构192
第三节 课件的界面设计192
一、界面元素193
二、界面设计规则195
第四节 课件的屏幕设计195
一、屏幕版面设计196
二、显示、色彩、字体及美工设计196
第五节 脚本编写197
三、封面与片头设计197
四、声音处理与解说词197
第六节 课件的开发流程198
一、课件开发流程198
二、课件的制作过程199
三、课件开发组人员构成200
第七节 课件的评价201
一、课件评价的分类201
二、课件评价的主体202
三、课件的评价过程203
四、课件的评价体系203
第十章 网络课程的原理与开发205
第一节 网络远程教育206
一、网络远程教育的基本概念206
二、网络教学过程的四个关键环节207
一、几个有关的概念211
第二节 网络课程211
二、网络课程212
三、网络课程的设计原则214
第三节 网络课程的设计216
一、教学设计216
二、结构设计217
三、交互设计217
四、控制设计218
五、导航设计219
六、反馈设计220
七、学习活动设计220
第四节 网络课程的开发过程221
一、网络课程的开发步骤221
二、典型的网络课程开发的基本过程223
三、“信息技术与教育”网络课程案例223
一、视频点播VOD226
第五节 视频点播技术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226
二、VOD在教学中的应用227
第十一章 计算机辅助教育测量230
第一节 完整的CAT系统231
一、完整的CAT系统231
二、CAT系统的构成231
第二节 题库系统233
二、题库管理系统及其基本功能234
一、试题库234
三、试题库的建立236
第三节 试题库的分析与评价237
一、题库的建立依据教育测量理论237
二、成绩分析237
三、试题分析238
四、测验的整体分析243
五、经典教育测量理论的局限性245
参考文献247
计算机辅助教育调查问卷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