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土资源部“十五”重大科技成果汇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国土资源部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7116046763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177页
- 文件大小:75MB
- 文件页数:193页
- 主题词:国土资源-科技成果-汇编-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国土资源部“十五”重大科技成果汇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理论创新显著提高资源预测能力2
区域成矿理论的创新与实践——中国成矿体系与区域成矿评价2
矿产资源篇2
地震新技术揭示出大型矿集区深部精细结构——大型矿集区深部精细结构与含矿信息4
流体蚀变填图新技术揭示出矿集区成矿系统时空结构——大型矿集区深部精细结构与含矿信息5
大型矿床集中区的形成与探测——大规模成矿作用与大型矿集区预测研究取得重要进展6
大陆碰撞可以成大矿——印度与亚洲大陆主碰撞带成矿作用取得重要进展8
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取得重大成果9
陆相成钾新理论建立实现我国找钾新突破——罗布泊及外围钾盐资源评价研究10
科技先行 取得找矿重大突破10
成矿理论与勘查技术的有机融合实现找矿重大突破——西南“三江”铜、金、多金属成矿系统与勘查评价11
新方法、新技术为矿产资源评价和发现提供重要支撑12
破解特殊景观区区域化探扫面难题显著提高找矿效果12
地球化学填图技术体系继续国际领先13
地球化学块体理论广泛应用于矿产资源潜力预测14
航空物探和遥感新技术加速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勘查进程15
利用综合物探方法技术实现深部找矿重大突破16
高原油气新发现20
青藏高原重点沉积盆地综合研究为油气资源潜力评价提供科学依据20
油气资源篇20
新能源探测新进展21
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取得重要进展21
海洋油气远景新证据22
南海油气资源调查评价取得丰硕成果22
北黄海海域油气资源勘查与评价具有重要战略意义23
土地资源篇26
土地资源调查监测步入业务化运行26
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技术方法日臻成熟和完善26
中国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系统为政府决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28
环北京地区土地资源与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全面完成30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土地由数量管理向质量管护、生态管护转变提供科学依据31
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与应用研究全面展开31
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LUCC)研究为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科学依据32
土地整理生态评价研究为当地土地整理规划的制定实施奠定了基础34
土地利用制度和政策前期研究35
土地利用制度和政策创新向前推进一大步35
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篇38
地质灾害研究为国家重大建设工程顺利实施提供保障38
三峡库区监测预警工程建设初见成效38
长江三峡库区移民迁建新址重大地质灾害及防治研究取得重大进展39
奉节县的生命线——奉节县新城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网40
崩塌滑坡实时无线监测预报系统成功应用于滑坡监测工程40
中国西部重大工程地壳稳定性调查与评价取得新进展41
地质灾害评价在西气东输工程中发挥重要作用41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初步建立 42
建立了三峡库区常见多发型滑坡预报模型及预报判据42
卫星通讯技术在滑坡监测中发挥重要作用43
地质灾害远程会商和应急指挥系统提高地质灾害应急处置能力44
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取得显著成效45
华北平原地面沉降调查与监测顺利实施46
开展地质生态环境评价47
北京水、土环境污染机理与调控原理取得新突破——地球科学与环境科学相结合的范例47
遥感技术为矿山、土地利用和环境快速调查提供技术支撑48
西部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研究取得重要进展49
揭示典型内流盆地水循环规律为西北地区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49
西南岩溶生态系统研究取得新认识50
石笋氧同位素研究为石漠化地区的生态重建提供依据51
大陆科学钻探工程胜利竣工54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54
基础研究篇54
大陆动力学研究获新认识56
中国岩石圈研究揭示大陆地壳深部三维结构56
青藏高原地壳与上地幔构造运动的新格架——西藏矿产分布和地震预报研究的基础58
中国中央巨型超高压变质带的建立及对南北板块会聚新认识59
自主开发了中国地学大断面与深部探测数据库共享平台60
青藏高原南北缘深部动力学过程的重要发现61
地球生命起源和地质年代学研究有新突破62
辽西中生代热河生物群研究闻名世界62
关岭生物群研究取得一系列成果64
元古代古生物化石有重大发现65
地层学研究成果达到国际水平66
SHRIMP锆石U-Pb微区年代学研究成果丰硕67
基础图件编制深化地质科学研究68
新出版《中国地质图集》等为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68
全国地球化学系列图为我国地学研究提供重要基础资料69
航磁资料基本实现覆盖全国陆域面积70
高新技术篇74
对地观测技术74
成像光谱矿物填图技术和干涉雷达地质灾害监测技术日趋成熟74
成功开发新一代航磁仪和航空电磁系统75
低空无人遥感系统研制成功并推广应用76
深部资源探测技术78
金属矿地震方法与高温超导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78
成功研发野外快速分析仪器79
钻探设备研制成果显著80
复杂地层用射流式取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81
痕量超痕量微量元素分析测试新技术新方法——认识地球物质世界的新工具82
地质灾害环境监测技术83
地下水动态自动监测与数据无线传输技术全面推广应用83
滑坡形变监测高效率自动化84
GPS快速解算技术取得突破广泛应用于滑坡监测85
D-InSAR技术应用于地表沉降动态监测取得成效86
海洋资源探查技术87
深水油气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效果显著87
我国自主研发成功的6000米深海彩色主体摄像系统88
天然气水合物模拟实验技术为勘探与利用提供技术支撑89
天然气水合物探测和保真取样技术取得重大进展90
资源综合利用技术91
我国锂工业的曙光——西藏扎布耶盐湖锂资源评价和提锂产业化的重大突破91
非金属矿综合利用技术得到显著提高92
非金属矿提纯设备成功研制93
金属矿综合利用技术提升明显94
资源调查监测现代化95
地质调查现代化95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3S集成技术系统研制及应用示范顺利完成96
信息技术篇100
标准先行,构建国土资源信息化基础框架100
国土资源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基本形成100
数字土地数据库(DLDB)标准体系框架奠定了土地信息化应用标准体系基础101
网格系统(NGG)成功应用于国家地质调查中102
开发新技术、提高信息整合和挖掘能力102
多元地学空间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GeoExpl2005全面推广应用103
三维地质体模拟技术广泛应用于地质工作中104
利用空间数据多级平台和交换技术实现国土资源分布式管理105
以信息化带动资源监管、政务管理现代化106
国土资源部电子政务基础平台初步建成106
矿业权管理信息系统得到广泛应用107
国家资源与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数据管理与应用服务系统实现资源环境监测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共享服务108
规模化高效率土地资源遥感监测业务运行系统提高了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效率109
(863)重大行业3S应用示范——国土资源形成了可推广的3S应用技术体系110
国家级建设用地审批管理信息系统得到全面应用111
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提高了信息资源共享和服务水平112
数据库建设和信息社会化服务取得重要进展113
中国地质调查基础数据库建设成果显著113
矿产资源储量数据空间集成取得新进展114
国际合作篇118
合作开展地学基础研究118
中俄哈蒙韩国际合作编图项目取得重要成果118
国际合作大陆动力学取得一批重要成果119
中国-荷兰两国政府联合资助项目《中国地下水信息中心能力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120
新技术新方法引进和交流120
中美矿产资源评价合作研究进展顺利121
中德地下煤层自燃探测成果意义重大122
中德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联合调查取得重大突破123
国土整治技术创新取得新进展——UNDP国土整治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项目124
地方国土资源科技成果128
北京市国土资源局128
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130
河北省国土资源厅132
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134
辽宁省国土资源厅136
吉林省国土资源厅138
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140
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142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144
安徽省国土资源厅146
福建省国土资源厅148
山东省国土资源厅150
河南省国土资源厅152
湖北省国土资源厅154
湖南省国土资源厅156
广东省国土资源厅158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160
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162
四川省国土资源厅164
贵州省国土资源厅166
云南省国土资源厅168
甘肃省国土资源厅170
青海省国土资源厅17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资源厅174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