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型塑料包装薄膜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型塑料包装薄膜](https://www.shukui.net/cover/56/33068362.jpg)
- 高学文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87888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36页
- 文件大小:5MB
- 文件页数:348页
- 主题词:包装材料:塑料薄膜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型塑料包装薄膜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包装用塑料薄膜的常用原料1
1.1 常用热封性包装材料1
1.1.1 聚乙烯及其共聚物1
1.1.2 聚丙烯21
1.2 常用黏合性聚合物26
1.2.1 聚合物的黏合机理26
1.2.2 添加剂38
1.3 常用阻隔性包装材料40
1.3.1 聚偏二氯乙烯及其共聚物(聚偏二氯乙烯)40
1.3.2 聚乙烯醇及其共聚物41
1.3.3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的等级43
1.3.4 聚乙烯醇及其共聚物的性能44
1.3.5 聚酰胺树脂50
1.3.6 聚碳酸酯64
1.3.7 不饱和聚酯65
1.3.8 丙烯腈树脂67
1.4 其他树脂68
1.4.1 聚苯乙烯68
1.4.2 K树脂68
第2章 包装用塑料薄膜的成型方法70
2.1 熔融挤出法70
2.1.1 T形模头法71
2.1.2 吹胀法79
2.2 拉伸法93
2.2.1 双向拉伸法94
2.2.3 单向拉伸薄膜95
2.2.2 双向拉伸薄膜的特征和种类95
第3章 塑料薄膜的性质96
3.1 塑料薄膜的力学性能96
3.1.1 拉伸强度及延伸性能98
3.1.2 延伸及结晶对拉伸性能的影响99
3.1.3 撕裂强度100
3.1.4 冲击强度101
3.1.5 刚性、挺性102
3.2 塑料薄膜的尺寸稳定性103
3.2.1 可逆的或瞬间的尺寸变化103
3.2.2 不可逆的或永久性的尺寸变化103
3.3 塑料薄膜的阻透和热封性能104
3.3.2 塑料薄膜的阻渗透性能105
3.3.1 塑料薄膜的吸水性105
3.3.3 包装用塑料薄膜的热封性能109
3.4 塑料薄膜的电性能112
3.5 塑料薄膜的表面性质114
3.5.1 塑料表面的界面化学性能114
3.5.2 塑料薄膜表面的物理性质115
3.6 塑料薄膜的光学性质118
3.7 包装用塑料薄膜的外观均一性119
3.7.1 厚度测定119
3.7.2 长度、宽度120
3.7.3 外观120
3.7.4 晶点120
3.8 塑料包装材料的结晶度与性能125
3.8.2 密度与光学性质126
3.8.1 力学性能126
3.8.4 加工成型127
3.8.5 合适的冷却速度127
3.8.3 热性能127
3.9 塑料薄膜的卫生性能128
第4章 各种塑料薄膜的成型方法、性能及市场130
4.1 聚乙烯薄膜的成膜法130
4.1.1 吹胀法130
4.1.2 T形模头法132
4.1.3 拉伸法133
4.1.4 聚乙烯薄膜的性能133
4.1.5 聚乙烯薄膜的市场134
4.2.2 T形模头法136
4.2.3 拉伸法136
4.2.1 吹胀法136
4.2 聚丙烯薄膜的成膜法136
4.2.4 聚丙烯薄膜的性能137
4.2.5 聚丙烯薄膜的市场139
4.3 聚苯乙烯薄膜的成膜法142
4.3.1 吹胀法142
4.3.2 拉伸法143
4.3.3 聚苯乙烯薄膜的性能144
4.3.4 聚苯乙烯薄膜的市场145
4.4 聚偏二氯乙烯薄膜的成膜法146
4.4.1 熔融挤出吹胀法146
4.4.2 熔融共挤出法147
4.4.3 K涂布148
4.4.4 聚偏二氯乙烯薄膜的性能及应用150
4.4.5 聚偏二氯乙烯薄膜的市场155
4.5 聚乙烯醇及其共聚物薄膜的成膜法156
4.5.1 溶液流延法156
4.5.2 聚乙烯醇的熔融挤出法157
4.5.3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的熔融挤出法157
4.5.4 聚乙烯醇薄膜及其共聚物的市场162
4.6 聚碳酸酯薄膜的成膜法163
4.6.1 T形模头法163
4.6.2 溶液流延法164
4.6.3 聚碳酸酯薄膜的性能164
4.6.4 聚碳酸酯薄膜的市场165
4.7.1 平膜法166
4.7 聚酯薄膜的成膜法166
4.7.2 管膜法167
4.7.3 熔融挤出法167
4.7.4 聚酯薄膜的改性167
4.7.5 聚酯薄膜的性能170
4.7.6 聚酯薄膜的市场172
4.8 聚酰胺薄膜的成膜法173
4.8.1 拉伸法173
4.8.2 吹胀法173
4.8.3 流延法180
4.8.4 共挤出涂覆工艺182
4.8.5 聚酰胺薄膜的性能182
4.8.6 聚酰胺薄膜的市场188
4.9.1 单层薄膜190
4.9.2 铝箔190
4.9.3 真空镀铝薄膜190
4.9.4 镀硅薄膜190
4.9 其他包装用塑料薄膜的功能、性能及应用190
4.9.5 高阻隔性薄膜191
4.9.6 无菌包装薄膜片191
4.9.7 高温蒸煮袋191
4.9.8 降解塑料薄膜192
4.9.9 复合包装材料192
4.10 复合包装材料的应用194
5.2 塑料薄膜的表面处理196
第5章 塑料薄膜的二次加工196
5.1 塑料薄膜的胶黏剂及其溶剂型贴合法196
5.2.1 表面氧化197
5.2.2 表面喷砂199
5.3 塑料薄膜的热封方法200
5.3.1 热熔封合200
5.3.2 脉冲封合200
5.3.3 高频封合、磁性封合和感应封合201
5.3.4 超声波封合201
5.3.5 辐射封合201
5.4 塑料薄膜的复合加工方法202
5.4.1 挤出复合203
5.4.2 热熔复合与蜡复合205
5.4.3 干式复合206
5.4.4 无溶剂复合207
5.4.5 湿式复合207
5.4.6 共挤出复合208
5.5 塑料薄膜的涂布加工208
5.5.1 塑料薄膜的涂布方法208
5.5.2 影响涂布质量均匀性的加工因素209
5.5.3 挤出涂布法210
5.5.4 辊筒涂布法210
5.5.5 辊筒涂布的上胶方式211
5.5.6 涂布的种类214
5.6 塑料薄膜的真空蒸镀215
5.6.2 连续真空蒸镀装置216
5.6.1 蒸镀适应性216
5.6.3 蒸镀薄膜的应用221
5.7 塑料薄膜的印刷加工223
5.7.1 凹版印刷224
5.7.2 柔性版印刷230
5.7.3 塑料薄膜印刷用油墨234
5.7.4 塑料薄膜复合用胶黏剂241
5.8 塑料薄膜静电的防止243
5.8.1 静电的防止243
5.8.2 外部的静电防止244
5.8.3 内部的静电防止245
5.8.6 塑料薄膜结构的影响246
5.9 塑料薄膜的真空成型加工246
5.8.4 测试方法246
5.8.5 表面的凹凸化和亲水化246
5.9.1 真空成型装置247
5.9.2 真空成型的应用248
5.10 热收缩薄膜259
5.10.1 热收缩率259
5.10.2 收缩薄膜的主要功能要求260
5.10.3 收缩薄膜的分类260
5.11 拉伸薄膜263
5.11.1 拉伸薄膜的主要功能要求263
5.11.2 拉伸薄膜的种类及用途263
5.11.3 拉伸套管包装264
5.11.4 收缩包装与拉伸包装的比较与选用265
6.1 包装用塑料薄膜的应用269
第6章 包装用塑料薄膜的应用及应用领域269
6.1.1 包装形态和包装方法272
6.1.2 包装用塑料薄膜的必要性质274
6.2 包装用塑料薄膜的应用领域275
6.3 食品包装275
6.3.1 食品包装的内在要求275
6.3.2 食品包装技术的发展趋势280
6.3.3 食品包装材料的发展趋势280
6.3.4 可食性包装薄膜283
6.3.5 活性包装286
6.3.6 微波用包装288
6.3.7 果蔬包装290
6.4 UHT及其奶包装292
6.5 动物类食品的包装294
6.5.1 冷鲜肉的包装295
6.5.2 高温肉的包装296
6.5.3 热成型包装297
6.5.4 真空包装299
6.6 医药包装300
6.6.1 药品包装的要求300
6.6.2 泡罩包装301
6.6.3 条形包装304
6.6.4 输液剂包装305
6.7 生态包装305
6.7.1 塑料包装生态化306
6.7.2 纳米技术308
6.8.1 辐射交联313
6.8 其他功能性包装技术及包装材料313
6.8.2 易剥离封口材料316
6.8.3 透气薄膜320
6.8.4 高阻湿的新型塑料包装材料321
6.8.5 透明导电薄膜321
6.8.6 化妆品包装323
6.9 农用薄膜325
6.9.1 农用塑料薄膜的分类与特性326
6.9.2 地膜327
6.10 新型复合“纸”329
6.10.1 合成纸的生产工艺329
6.10.2 合成纸的用途330
6.10.3 合成纸的发展前景331
参考文献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