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育心理学 理论与实践 第7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教育心理学 理论与实践 第7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54/33062881.jpg)
- (美)罗伯特·斯莱文(Robert E. Slavin)著;姚梅林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7115123691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46页
- 文件大小:95MB
- 文件页数:469页
- 主题词:教育心理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教育心理学 理论与实践 第7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教育心理学:教学的基础3
怎样才是称职的教师4
了解学科课程(以及教学技能)4
掌握教学技能5
有效教学的能力可以被传授吗?6
有意识的教师7
教师行动检核表:帮助学生创造性地描写某一环境9
研究在教育心理学中有什么作用9
教育心理学研究对教师的作用10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目的10
作为决策的教学11
理论应用于实践:作为决策的教学12
研究+常识=有效教学12
有效教学方案的研究12
理论应用于实践:怎样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的明智消费者?13
研究对教育实践的作用14
教育心理学采用哪些研究方法14
实验法14
社会学习理论如何帮助我们理解人类的学习 117
相关研究17
本章概要18
描述性研究18
行动研究18
关键术语19
自我评价19
第2章 发展理论23
关于人类发展的观点有哪些23
发展的不同方面24
关于发展的各种争论24
皮亚杰怎样看待认知发展24
发展是怎样产生的25
皮亚杰的发展阶段26
今天怎样看待皮亚杰的研究32
对皮亚杰理论的批评和修正32
新皮亚杰主义和信息加工的发展观32
理论应用于实践:皮亚杰理论对教育的启示33
维果茨基怎样看待认知发展33
发展是怎样产生的34
教师行动检核表:运用支架帮助学生利用网络进行研究35
维果茨基的理论在教学上的应用36
埃里克森怎样看待个性和社会性发展37
理论应用于实践:维果茨基的理论在课堂上的应用37
心理社会发展的阶段37
埃里克森理论的意义及其存在的问题40
关于道德发展的理论有哪些40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40
柯尔伯格的道德推理阶段41
对柯尔伯格理论的批评43
理论应用于实践:在课堂中促进道德发展44
有意识的教师:运用你所了解的有关人类发展的知识来提高教学和学习45
本章概要46
关键术语48
自我评价48
第3章 儿童和青少年的发展51
儿童入学前是怎样发展的52
儿童早期的生理发展52
语言习得52
双语教育55
技术个案研究:将技术应用于学前教育中56
社会情绪发展56
理论应用于实践:促进年幼儿童读写能力的发展57
有哪些早期教育方案58
日托教学方案59
学前班59
学前补习方案59
适宜于发展的实践活动60
幼儿园方案60
早期干预60
教师行动检核表:跨年级的英语读写辅导61
儿童中期的生理发展62
认知能力62
儿童中期的社会情绪发展62
儿童在小学阶段是怎样发展的62
理论应用于实践:促进自尊的建立64
青春期的生理发展65
认知发展65
青少年在中学阶段是怎样发展的65
理论应用于实践:帮助儿童形成社会技能65
对教育实践的意义66
假设—演绎推理的特性66
青春期的社会情绪发展67
同一性的发展67
詹姆斯·马西娅的四种同一性状态68
自我概念与自尊69
社会关系69
情绪发展69
青春期的问题70
理论应用于实践:为青少年提供发展性的有效资源有意识的教师:运用你所了解的儿童早期、儿童中期和青春期的知识来改善教学与学习72
本章概要73
关键术语74
自我评价74
第4章 学生多元化77
社会经济地位如何影响学生的学业成就78
文化对教与学的影响是什么78
育儿实践的作用79
家庭收入与夏令营的关联79
学校作为中产阶层机构所起的作用80
技术个案研究:适应各种不同的学习风格80
学校和社区因素81
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必然是低学业成就吗?81
对教师的启示81
非主流家庭学生的学业成就82
美国的种族和民族构成82
民族和种族如何影响学生的学校生活82
学校取消种族隔离的效果83
非主流家庭学生在学业成就上为什么落后?83
语言差异和双语教育如何影响学生的学业成就84
理论应用于实践:在文化多元化的学校中教学85
双语教育86
双语教育方案的有效性87
什么是多元文化教育88
多元文化教育的维度88
性别和性别偏见如何影响学生的学校生活89
男性与女性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存在差异吗89
教师行动检核表:了解班级共同体:中学的一次分享活动90
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和性别偏见91
学生在智力和学习风格上有何差异92
理论应用于实践:避免教学中的性别偏见92
智力的定义93
智力的起源94
理论应用于实践:多元智力95
学习风格理论95
能力倾向—教学处理的交互作用96
有意识的教师:运用你所了解的学生多元化方面的知识来改善教学和学习97
本章概要98
关键术语100
自我评价100
第5章 行为学习理论103
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104
行为学习理论是如何演变的104
什么是学习104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106
桑代克:效果律106
行为学习的原理有哪些107
结果的作用107
强化物107
理论应用于实践:课堂中强化的应用109
内部强化物和外部强化物109
理论应用于实践:实用的强化物110
惩罚物110
结果的及时性112
塑造112
消退113
强化程序114
先行事件的作用115
维持115
班杜拉:模仿学习和观察学习117
理论应用于实践:观察学习118
迈承巴姆的自我调节学习模式119
教师行动检核表:应用帕特力克·施洛斯的10R技术来处理学生的抵触或不合作行为120
行为学习理论的优势和局限121
有意识的教师:运用你所了解的行为学习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来改进教与学122
本章概要123
关键术语124
自我评价125
第6章 学习的信息加工理论和认知理论127
什么是信息加工模型128
感觉登记129
短时记忆或工作记忆130
长时记忆132
促进长时记忆的因素134
其他信息加工模型134
有关脑的研究136
记忆或遗忘的原因是什么138
理论应用于实践:减少倒摄抑制139
遗忘和记忆139
练习141
如何教授记忆策略142
言语学习142
教师行动检核表:教授用于拼写的记忆线索143
理论应用于实践:关键词记忆术144
配对联想学习144
怎样使信息有意义145
系列学习和自由回忆学习145
技术个案研究:运用策略来制作图形组织者146
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146
图式理论147
元认知策略如何帮助学生学习148
何种策略有助于学生学习149
记笔记149
画线149
概述149
以写促学149
PQ4R法150
认知教学策略如何帮助学生学习150
列提纲和绘图150
理论应用于实践:教授PQ4R法150
激活先前知识,建立不同学习间的联系151
组织信息152
有意识的教师:运用你所了解的学习的认知理论来提高教学和学习153
本章概要155
关键术语157
自我评价157
第7章 有效的教学161
什么是直接教学162
怎样进行直接教学163
阐明学习目标163
使学生适应课堂教学163
理论应用于实践:设计课程166
复习先前知识166
呈现新内容167
理论应用于实践:向学生阐明学习目标167
进行学习测查169
提供独立练习171
技术个案研究:运用技术促进实验操作171
评估操作并提供反馈172
提供分散练习并复习173
直接教学法的有关研究告诉我们什么173
直接教学的优势与局限174
学生怎样学习和迁移概念174
概念学习与教学174
为学习迁移而教175
教学中如何运用讨论177
主观的和有争议的主题177
困难的和新颖的概念177
全班讨论178
情感目标178
小组讨论179
教师行动检核表:在高中有效地运用讲解式教学179
本章概要180
有意识的教师:应用你所了解的直接教学方法来改善教学与学习181
关键术语183
自我评价183
第8章 学生中心与教学的建构主义取向187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是什么188
建构主义的历史渊源189
自上而下的加工189
合作学习191
发现学习191
学科领域中的建构主义方法193
美国心理学会(APA)关于学习者中心的心理学原则193
自我调节学习193
提供支架193
理论应用于实践:介绍交互式教学196
对建构主义方法的研究197
教学中如何应用合作学习197
合作学习方法197
理论应用于实践:学生小组—成就区分(STAD)199
合作学习的有关研究200
如何教授问题解决技能与思维技能201
问题解决过程201
教师行动检核表:应用费米问题来教授数学概念:水气球活动201
技术个案研究:多重表征203
教授创造性地问题解决203
教授思维技能204
有意识的教师:应用你所了解的学生中心和建构主义方法来改善教学与学习207
批判性思维208
本章概要209
关键术语210
自我评价210
第9章 调整教学以满足个体的需要213
除了上好课,有效教学还包括哪些成分214
卡罗尔的学校学习模式和QAIT模式214
如何将学生分组以适应不同的成就水平216
班级间能力分组217
非分轨218
阅读课和数学课的重新分组219
不分年级(跨年龄分组)的小学219
班级内能力分组219
掌握学习的形式220
什么是掌握学习220
理论应用于实践:应用掌握学习原理221
有关掌握学习的研究221
有哪些个别化的教学方式222
同伴辅导222
成人辅导222
怎样将技术应用于教育223
理论应用于实践:有效地运用个别辅导以满足个体的需要224
教师行动检核表:激励所有的学生进行更高水平的思维225
课堂中运用计算机的形式225
技术个案研究: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229
有关基于计算机教学(CBI)的研究229
补偿性教育方案230
针对高危学生的教育方案有哪些230
早期干预方案232
学校综合改革方案233
有意识的教师:运用你所了解的适应性教学的知识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234
本章概要235
关键术语236
自我评价237
第10章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239
什么是动机240
有哪些动机理论241
动机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241
动机与人类需要241
动机与归因理论242
理论应用于实践:给学生提供具有激励性的反馈245
动机和期待理论246
如何提高成就动机247
动机与目标定向247
习得性无助与归因训练249
教师的期望与学生的成绩249
理论应用于实践:帮助学生克服习得性无助250
焦虑与成绩250
技术个案研究:为真实的读者写作251
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252
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252
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内部动机253
提供学习外部诱因的原则254
教师行动检核表:运用游戏激发动机256
教会学生自我表扬257
有效地应用表扬257
教师如何对学生的表现、努力和进步进行奖励257
把分数作为诱因258
以目标结构为基础的诱因体系259
有意识的教师:运用有关的动机知识来改善教学和学习259
本章概要260
关键术语261
自我评价262
第11章 有效的学习环境265
什么是有效的学习环境266
时间对学习有什么影响267
利用分配的时间进行教学267
有效利用卷入时间270
投入任务时间需要最大化吗272
何种做法有助于有效的课堂管理273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管理273
确立课堂规则274
处理日常不良行为的策略有哪些274
良好的学年开端274
最小干预原则275
预防275
非言语线索276
表扬与不良行为相反的正确行为276
表扬其他学生276
言语提醒276
反复提醒277
咎由自取277
应用行为分析怎样用于较严重的行为问题278
学生的不良行为是怎样维持的?278
教师行动检核表:帮助学生成为学习共同体中有责任感的一员278
应用行为分析的原则280
应用行为分析的程序282
行为方法的伦理道德283
理论应用于实践:运用每日报告卡系统284
理论应用于实践:建立群体相倚程序285
怎样预防严重的行为问题285
预防方案286
识别不良行为的起因286
坚持规则并实施286
加强学生的出勤管理286
避免分轨286
实施干预286
运用同伴调解287
理智地应用咎由自取的方法287
请求家庭参与287
有意识的教师:运用你所知道的关于有效学习环境的知识来改善教与学288
本章概要290
关键术语291
自我评价291
第12章 特殊的学习者295
谁是特殊学习者296
“以人为本”的语言297
特殊学生的类型以及接受服务的学生数297
智力落后学生298
学习障碍学生301
理论应用于实践:教授适应性的行为技能302
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学生303
理论应用于实践:教授有学习障碍的学生304
理论应用于实践:ADHD学生:教师的作用305
言语或语言障碍学生306
情绪和行为障碍学生306
自闭症学生307
感觉、身体和健康损伤的学生307
天才学生308
技术个案研究:特殊教育工作者可使用的网络资源309
什么是特殊教育310
公法94-142条与IDEA310
系列特殊教育服务313
理论应用于实践:准备个别化的教育方案317
什么是全纳教育318
全纳教育的有关研究319
预防和早期干预321
适应性教学321
教授学习策略和元认知意识321
理论应用于实践:调整教学以适应有特殊需要的学生322
计算机与障碍学生322
伙伴系统和同伴辅导323
教师行动检核表:让所有学生融入课堂324
特殊教育小组324
障碍学生的社会整合324
有意识的教师:运用你所了解的特殊学习者的知识来改进教与学325
本章概要327
关键术语328
自我评价328
第13章 评估学生的学习331
什么是教学目标 如何运用教学目标331
设计课程目标332
将目标和评价相联系334
理论应用于实践:对学科、单元和每节课进行设计335
运用教学目标分类学337
有关教学目标的研究338
为什么评估很重要338
作为反馈的评估339
作为信息的评估339
作为诱因的评估340
如何评估学生的学习341
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341
常模参照评估和标准参照评估341
将评估策略与目标相匹配341
技术个案研究:对学生真实产品的外部评判343
成就测验的编制原则344
如何编制测验344
使用细目表345
编制选择—反应测验题目345
理论应用于实践:进行公正的评价346
理论应用于实践:编制多项选择测验(含试题形式方面的建议)349
编制建构—反应题目350
编制和评估论文题目351
编制和评估问题解决题目352
理论应用于实践:同伴评估353
什么是真实性评价、档案袋评价和表现性评价355
档案袋评价355
理论应用于实践:课堂中使用档案袋357
表现性评价358
表现性评价如何发挥作用358
教师行动检核表:运用表现性评价359
表现性评价的评分标准360
如何确定分数等级362
确立评分标准362
运用字母等级362
表现性评分363
其他评分系统365
运用成绩单365
有意识的教师:运用你所掌握的评价学生学习的有关知识来改善教学和学习366
本章概要367
关键术语368
自我评价369
第14章 标准化测验371
什么是标准化测验?如何使用它372
评价373
选择和编班373
诊断373
学校改进374
问责374
理论应用于实践:教授应试技巧375
标准化测验有哪些类型376
能力倾向测验376
常模参照成就测验378
标准参照成就测验379
标准的设定379
怎样解释标准化测验379
百分位数379
年级当量分数379
标准分数380
标准化测验和课堂测验中关注的主要议题是什么383
理论应用于实践:解释标准化测验分数384
测验效度388
测验信度389
测验偏见389
计算机测验的实施390
从互联网上可获得哪些测验信息390
教师行动检核表:在高中有效地运用讲解式教学391
有意识的教师:应用你所知道的标准化测验的有关知识来改进教与学392
本章概要393
关键术语394
自我评价394
附录:建立你的档案袋396
参考文献400
索引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