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仪器及其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仪器及其应用
  • 李昌厚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72000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64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79页
  • 主题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仪器及其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仪器的发展简史及最新进展1

1.1.1 发展简史1

第1章 概论1

1.1.2 最新进展2

1.2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应用的发展概况及最新进展6

1.2.1 发展概况6

1.2.2 最新进展10

主要参考文献12

第2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础理论14

2.1 原子的量子状态和原子能级14

2.1.1 原子的量子状态14

2.1.2 原子的能级图15

2.1.3 原子吸收的光谱特性16

2.1.4 原子能级的波尔茨曼分布17

2.2.2 洛伦茨变宽18

2.2 原子吸收的谱线宽度18

2.2.1 多普勒变宽18

2.2.3 何尔特马克变宽19

2.2.4 斯达克效应变宽19

2.2.5 塞曼效应变宽19

2.2.6 超精细结构效应变宽19

2.2.7 自吸效应变宽19

2.3 原子吸收定量分析的理论依据20

2.3.1 原子吸收系数的表达式20

2.3.2 原子吸收与原子浓度之间的关系20

2.4 比耳定律21

2.4.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21

2.4.2 朗伯-比耳定律的数学表达式22

2.5.2 特征吸收线23

2.5.1 光吸收的内涵23

2.4.3 比耳定律的适用性23

2.5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的几个基本概念23

2.5.3 共振吸收线24

2.5.4 灵敏线24

2.5.5 吸收线24

2.5.6 积分吸收24

2.5.7 峰值吸收25

2.5.8 灵敏度25

2.5.9 检出限26

2.5.10 精密度27

2.5.11 回收率28

2.5.12 相关系数28

2.5.13 标样28

2.5.14 积分时间28

主要参考文献29

2.5.15 滤波系数29

第3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30

3.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分类30

3.1.1 根据结构分类30

3.1.2 根据原子化方法分类34

3.2 电光源系统35

3.2.1 电光源系统的重要性35

3.2.2 对电光源系统的要求35

3.2.3 光源的分类36

3.3 电源及其分类47

3.3.1 空心阴极灯电源47

3.3.2 氘灯恒流电源48

3.4.1 火焰原子化器52

3.4 原子化器系统52

3.4.2 石墨炉原子化器56

3.4.3 氢化物发生器原子化器70

3.4.4 其它类型的原子化器71

3.5 扣背景系统71

3.5.1 氘灯扣背景71

3.5.2 塞曼扣背景73

3.5.3 自吸收扣背景75

3.5.4 其它方式扣背景77

3.6 分光系统(单色器)77

3.6.1 光栅77

3.6.4 入射狭缝和出射狭缝88

3.6.5 单色器的主要技术指标88

3.6.3 物镜88

3.6.2 准直镜88

3.6.6 光栅单色器的类型89

3.6.7 光栅单色器光路的排列91

3.6.8 用于非平行光束的平面光栅单色器92

3.6.9 双单色器93

3.7 光电转换器系统94

3.7.1 光电倍增管94

3.7.2 光电二极管阵列(PDA)99

3.7.3 电荷耦合器件(CCD)100

3.7.4 CMOS图像传感器101

3.8 放大器系统101

3.8.1 前置放大器101

3.8.2 主放大器104

3.8.3 双端输入的对数放大器104

3.9 数据处理、打印输出系统105

主要参考文献106

第4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技术指标及其测试方法108

4.1 技术指标的分类108

4.2 波长范围109

4.2.1 波长范围的定义和重要性109

4.2.2 波长范围的测试方法109

4.3 波长准确度110

4.3.1 波长准确度的定义和重要性110

4.3.2 波长准确度的测试方法110

4.4 波长重复性114

4.4.1 波长重复性的定义和重要性114

4.4.2 波长重复性的测试方法115

4.5 光谱带宽115

4.5.1 光谱带宽的定义和重要性115

4.5.2 光谱带宽的测试方法116

4.6 稳定性117

4.6.1 稳定性的定义和重要性117

4.6.2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基线漂移的测试方法117

4.7 边缘能量118

4.7.1 边缘能量的定义和重要性118

4.7.2 边缘能量的测试方法119

4.8 特征浓度119

4.8.1 特征浓度的定义和重要性119

4.8.2 特征浓度的测试方法119

4.9 检出限120

4.9.1 检出限的定义和重要性120

4.9.2 检出限的测试方法120

4.11.2 雾化率(又称雾化效率)121

4.11.1 吸喷量121

4.11 吸喷量F和雾化率ε121

4.10.2 特征量的测试方法121

4.10.1 特征量的定义和重要性121

4.10 特征量121

4.12 精密度(RSD)122

4.12.1 精密度的定义和重要性122

4.12.2 精密度的测试方法和计算方法122

主要参考文献123

第5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评价与挑选124

5.1 进口仪器与国产仪器124

5.2 适用性125

5.2.1 适用性的原则125

5.2.2 适用性的主要内容127

5.3 可靠性128

5.3.1 可靠性的定义和重要性129

5.3.2 可靠性的判断134

5.3.3 性能技术指标的可靠性136

5.3.4 功能技术指标的可靠性136

5.4 智能性136

5.4.1 智能性的定义136

5.4.2 智能性的重要性137

5.5 经济性138

5.5.1 经济性的内容138

5.5.2 经济性的评估方法及其重要性138

5.6 美学性139

5.6.1 美学性的内容139

5.6.2 美学性的重要性140

5.7 工艺性140

5.7.1 工艺性的内容140

主要参考文献142

5.7.2 工艺性的重要性142

6.1 空心阴极灯类型的选择144

6.1.1 空心阴极灯选择的原则144

6.1.2 空心阴极灯的类型和特点144

第6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最佳分析条件的选择144

6.2 灯电流的选择145

6.2.1 灯电流选择的重要性145

6.2.2 灯电流选择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45

6.3 光谱带宽的选择146

6.3.1 光谱带宽选择的重要性146

6.3.2 光谱带宽选择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46

6.4.2 干扰度147

6.4.4 共振线147

6.4.3 吸收背景147

6.4.1 稳定性147

6.4 分析线的选择147

6.5 光电倍增管负高压(-HV)的选择148

6.5.1 空心阴极灯电流的大小148

6.5.2 光谱带宽的大小148

6.5.3 仪器噪声的大小148

6.6 扣背景方法的选择148

6.6.1 氘灯扣背景148

6.6.2 塞曼扣背景149

6.6.3 自吸收扣背景150

6.6.4 空白溶液曲线校正法扣背景150

6.6.5 背景自动校正方法扣背景150

6.7 燃气和助燃气体的选择150

6.7.1 常用的燃气150

6.8.1 对火焰的基本要求151

6.8 火焰的选择(以空气-乙炔为例)151

6.7.2 常用的助燃气151

6.7.3 燃气和助燃气体的组合方法及适用范围151

6.8.2 四种火焰状态及其适用对象152

6.9 干燥温度、灰化温度、原子化温度和净化温度的选择152

6.9.1 干燥温度及其选择152

6.9.2 灰化温度及其选择153

6.9.3 原子化温度及其选择153

6.9.4 净化温度及其选择154

主要参考文献154

第7章 用好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几个关键问题155

7.1 调零问题155

7.2 火焰的选择155

7.3 基体改进剂的选择156

7.4 有关温度的选择157

7.6.1 样品的代表性158

7.6.2 样品的前处理与分离富集158

7.5 升温速度的选择158

7.6 几个特别需要重视的问题158

7.6.3 测定条件对测定结果的影响159

7.6.4 标准限量与称量、定容、标准系列浓度范围的关系159

7.6.5 标准限量与标准系列浓度范围的设置160

7.6.6 关于浓度问题160

7.6.7 样品测定结果计算中常见的几种情况160

7.6.8 测定结果的判断163

主要参考文献164

第8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应用165

8.1 在疾控系统中的应用165

8.1.1 对食品、生活饮用水等测定的元素及标准方法165

8.1.2 常用的分析方法167

8.1.3 标准分析方法中的四种关键技术173

8.1.4 标准分析方法中的一些重要问题179

8.2 在食品、药品检验中的应用183

8.2.1 微量重金属元素的危害及主要污染途径183

8.2.2 测定微量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分析方法184

8.3 在农业、环保系统中的应用189

8.3.1 在农业系统中的应用189

8.3.2 环境分析检测中的应用190

8.3.3 在海水及海产品分析检测中的应用192

8.4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排除干扰的主要方法193

8.4.1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的干扰因素及排除方法193

8.4.2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的干扰因素及排除方法195

8.5 横向加热石墨炉对难熔难测高温元素的测试201

8.5.1 Cr的测试201

8.5.2 Ba的测试204

8.5.3 Pd的测试207

8.5.4 Sr的测试209

8.5.5 Ti的测试212

主要参考文献215

第9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故障诊断、维修与维护216

9.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电源的要求216

9.2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环境的要求217

9.3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日常保养与维护218

9.4 空心阴极灯的维护与保养219

9.5 常见故障诊断及排除方法220

9.6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打印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227

主要参考文献228

附录1 部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性能指标及其比较229

附录2 关于不确定度252

附录3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计量检定及有关问题258

附录4 铜标准溶液的配制26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