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方法实用全书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本书编委会编 著
- 出版社: 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159704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707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73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方法实用全书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现代中学物理教育与改革的理论基础3
传统教育、现代教育与物理教学3
物理教育中的哲学6
物理教学现代化的基本要求9
物理教育的价值观13
两大课程观与物理教学14
物理教材的设计与发展16
教学科学化原理17
中学物理教学研究的思维方式20
中学物理教学研究的科学方法21
附:作为教学研究基础的“新三论”24
中学物理教学研究的趋势与热点25
中学物理教学的功能与改革28
物理教育观的八个转变31
中学物理教学过程的改革35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五个基本观点37
大面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三个指导思想38
中学物理教学的系统工程41
物理教学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必要性45
物理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的内容45
物理教学与素质教育46
素质教育与物理教学改革48
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素质教育49
物理教学与科学素质教育(一)50
物理教学与科学素质教育(二)53
物理教学与科学素质教育(三)56
物理教学与科学素质教育(四)59
中学物理教学中的“负教育”60
物理教学的困境与突破62
物理教学中的“四大误区”及其改革65
中学物理教改的困惑68
附:北京市进一步加强与改进中学物理学科教学的意见70
科学家对物理美的追求74
物理学中蕴含的美76
物理教材中的内涵美78
物理教学与审美教学79
物理美在教学中的作用及教学的途径81
物理课堂的教学美82
物理学中的美育因素83
美学原理在教学原则中的贯彻85
物理教学中的美育88
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美育的可能性90
理科教学审美教育的途径和方法91
中学物理美育目标93
第二部分 现代物理教学的心理基础与运用99
物理初高中衔接教学中的心理因素99
中学物理教学中学生的心理特点100
元认知与物理学习101
物理教学中元认知的训练106
认知教学中的学生品质培养108
学生认知过程中的障碍111
学生的“已有认识”对物理教学的影响与控制113
干扰物理学习的心理因素及其调控(一)115
干扰物理学习的心理因素及其调控(二)120
物理学习的心态障碍与排除方法123
高中生物理学习的心理障碍及其调理126
高一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特征128
高一物理的知识阶梯与学生的心理障碍130
高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害怕心理132
初中学生学物理难的分析134
非智力因素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136
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模式138
物理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及其培养143
初中物理教学中非智力因素培养147
女生物理学习的非智力因素培养151
物理教学中加强政治思想教育与发展非智力因素153
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因素的作用157
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情感158
情感与物理教学159
物理情感教学160
愉快的情绪与物理教学163
物理教学中的激励性原则164
教师期望效应的作用168
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170
物理教学中科学态度的培养171
物理学习动机的培养措施172
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习动机的途径174
学生创造动机的培养176
学习动机和兴趣的持久性178
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自信心180
排除各种心理障碍提高物理学习兴趣180
情感教学与学习品质的培养181
激发物理学习的求知欲184
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八种方法186
物理教学中科学态度的培养188
兴趣是物理学习成功的关键190
培养物理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191
用实验培养学生学物理的兴趣192
兴趣的产生、发展、引导和投资193
物理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196
差生的物理学习兴趣的激发197
学生的物理情感和学习兴趣的培养199
初中物理情趣教学方法202
捕捉兴奋点诱发物理学习兴趣203
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激发(一)205
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激发(二)206
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激发(三)207
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激发(四)210
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激发(五)211
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激发(六)213
附:“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的实验报告215
附: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与物理成绩教学质量关系的初步研究218
附:CBG、PCI、3MS三原则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220
第三部分 现代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结构模式与设计方法225
物理教学的功能与结构225
物理课堂教学结构的三种类型228
物理课堂教学系统的有序结构229
合理的物理教学课堂结构的设计231
中学物理教学结构的原则(一)233
中学物理教学结构的原则(二)235
中学物理的微观课堂教学与宏观调配原则238
物理课堂教学结构的“延迟判断”特征240
物理学科素质教育与优化教学过程242
知识的分类与物理教学设计247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设计策略250
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的四点入手处252
中学物理教学方案的设计254
物理备课的几项主要工作255
附:物理备课口诀258
备课中思维热点的组织259
课题教材的分析过程与方法260
阅读与钻研教科书的程式与方法262
教材的引申及其方式263
教学难点形成的基本原因266
确定物理教学难点的十种方式267
怎样写教学的重点·难点268
教学难点突破的主要方法270
物理备课中应妥善处理的五种关系270
物理教学八种方法272
物理课堂教学方法科学性的标准274
物理课堂教学方法的优化与选择276
物理课堂教学方法的型式与组合280
物理教法与学法最优组合思路与方案282
巴班斯基最优化的教学方法优选284
附:一组创造性的教学方法286
物理教学工艺288
物理六卡教案291
教学卡片的编制292
物理备课的“活页卡片”293
初中物理分层施教课堂教学结构模式294
“发生式”教学模式297
“渐进式”与“渗透式”教学法299
初中物理课堂演示和启发式讲解模式300
双激励反馈式程序教学模式302
探索型教法模式303
“同化·顺应·认知与心理冲突”教学模式304
物理课堂教学五环节结构的新模式306
初中物理“两主”统一的七步教学模式309
智能开发结构教学311
初中物理单元结构教学模式313
探究——研讨教学法316
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发现式教学法318
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四步程序教学模式320
“总——分——总”六步学模式322
启发式综合教学模式324
“重理精练”教法模式327
职业高中的物理教学模式331
大面积提高农村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教学模式334
中学物理“有控开放”教学模式335
启发研究式教学模式338
程序启发式教学模式340
单元整体式自学讨论教学模式343
问题讨论教学方法及其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345
中学物理“问题性教学”模式349
“双重反馈式”教学模式351
“先学后教,先练后讲”的教学模式353
小循环物理教学模式354
“引导探索式”教学模式357
动态循环四环节教学模式358
初中物理成功教学模式360
中学物理STS教育模式362
中学物理创造教育模式364
现代物理教材对应的教学模式368
附:物理教学的课堂模式与方法374
附:物理课教学模式375
常见物理教学板书设计的种类376
物理板书设计应遵循的十条原则377
物理板书设计的十八种形式379
填空式板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384
板画的特点386
板画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一)386
板画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二)387
板画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三)388
如何创设物理图景390
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新旧联系393
初中物理与小学自然(物理)教学要求的衔接394
高、初中物理教学衔接的三个关键问题399
科学·方法·科学方法405
科学方法的种类405
第四部分 现代中学物理的思想方法与物理教学中的思维训练405
物理科学方法406
物理思想与中学物理教学408
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方法教育(一)410
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方法教育(二)414
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方法教育(三)417
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方法教育(四)421
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方法教育(五)424
物理方法教育的教学模式426
物理学研究方法与物理教学429
中学物理的理想化方法432
物理教学中的模型法439
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物理模型442
物理模型建立的“归纳法”和“演绎法”443
物理“模型”与物理题解446
相关模型的类化和移植447
物理中的理想模型449
理想物理模型的分类451
理想化处理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451
物理模型的教学452
中学物理中的数学模型及其运用455
物理观察的几种方法457
物理教学中观察方法的训练459
“物理过程”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460
物理过程的分析方法462
如何教学生分析物理过程464
辨析——物理学中常用的两种“分析方法”466
物理教学中的因果分析法469
辨析——物理学中的“综合方法”471
物理教学中的原型启发474
物理教学中的经验概括477
中学物理归纳活动479
物理教学中的“类比”483
比较法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一)485
比较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二)486
类比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一)488
类比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二)489
类比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三)491
“虚拟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功能492
物理教学中的假设推理法493
物理学习的科学思维方法495
物理学习中几种主要思维能力及其关系499
物理知识获得的思维过程与教学503
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一)505
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二)509
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三)512
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四)513
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五)514
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六)516
思维过程教学518
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优良的思维品质(一)521
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优良的思维品质(二)524
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优良的思维品质(三)526
思维程序的训练与思维品质的养成528
物理课堂教学中点拨思维的设计原则531
怎样引导学生勤思多想533
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诱思”535
“思维流程图”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536
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课堂结构539
思维的敏捷性训练方法541
部分与整体的科学思维方法及其训练546
跨越性的思维方法549
物理教学中思维的批判性培养与训练551
物理教学中思维的协同性培养与训练554
物理教学与形象思维556
物理教学中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一)558
物理教学中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二)561
相似性形象思维与物理教学564
物理教学中的表象思维566
物理教学与逻辑思维的培养与训练567
思维的发散、收敛与物理教学569
物理教学中发散思维的培养与训练(一)571
物理教学中发散思维的培养与训练(二)573
物理教学中逆向思维的培养与训练(一)575
物理教学中逆向思维的培养与训练(二)576
物理教学中逆向思维的培养与训练(三)577
物理教学中逆向思维的培养与训练(四)580
物理教学中多向思维的培养与训练581
物理教学中辩证思维的培养与训练583
辩证思维培养与训练的几个关系586
直觉思维及其意义589
学生的直觉思维590
物理教学中直觉思维的培养与训练(一)592
物理教学中直觉思维的培养与训练(二)594
物理教学中直觉思维的培养与训练(三)596
创造性思维的概念599
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及其认识依据600
创造性思维的理论机制600
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形成的心理因素602
物理教学中创造思维的培养与训练(一)605
物理教学中创造思维的培养与训练(二)607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键和途径609
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主因素及其评价模型611
思维能力培养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614
模糊数学在学生物理思维能力分析中的应用619
物理教育的学科渗透与系统开放625
第五部分 现代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教育渗透与开放625
中学理科教学应当成为马克思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627
中学物理教学实施德育的背景627
中学物理实施德育的德育过程628
物理课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630
影响物理学科德育渗透的因素分析632
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内容633
中学物理中的爱国主义教育635
物理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636
物理教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一)640
物理教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二)643
物理教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三)644
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八原则648
理科教师德育实施的原则与方法649
物理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具体方法651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德育目标分类656
物理教学中的政治思想教育模式与内容660
物理的“活动——发展”教学662
物理活动课及其在教学中的作用664
物理课外活动的结构665
物理课外活动的功能667
物理课外活动与素质教育668
STS思想与物理活动课670
如何组织课外物理活动(一)672
如何组织课外物理活动(二)675
如何组织课外物理活动(三)678
学习科学方法的课外训练680
用英语在第二课堂进行物理教学682
从实践入手从兴趣出发开展初中物理活动课685
假期物理实验活动日687
“创造发明”课外活动结构688
物理课外写作活动689
指导学生撰写物理小论文691
科技活动对物理教学的作用693
物理课堂教学与课外科技活动695
调动物理学习积极性的第二课堂697
条件差的学校如何开展物理第二课堂活动698
三类学校的课外物理活动设计700
初中物理手抄报活动701
高中物理课外活动的目标管理703
开展物理答辩活动705
学生物理学习的过程711
第六部分 现代中学物理课业学习方法及其指导711
物理学习的三种联系作用和过程713
影响学习物理的几个因素716
物理学习中的“高原现象”717
学习中的迁移718
迁移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普遍性719
迁移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719
培养能力是迁移的关键720
扎实的基础知识是迁移的前提720
教育对象的心理特征对迁移的影响720
促进物理学习中的正迁移(一)721
加强指导是促进迁移的重要因素721
促进物理学习中的正迁移(二)723
消除物理学习中数学知识的负迁移726
物理学习的科学方法727
物理学习方法指导(一)730
物理学习方法指导(二)731
物理学习方法指导(三)732
物理学习方法指导(四)734
物理学习的准备状态735
指导学生在物理课堂上作好记录737
物理阅读指导的任务和方法738
物理阅读四部曲744
如何进行物理知识的识记教学745
教学生记得牢记得清记得久748
教学中物理记忆策略的培养与训练749
物理记忆八法751
物理记忆十法755
物理公式记忆十法757
物理课后的简化逻辑识记759
附:怎样摆脱死记硬背的习惯760
物理学中的模型和解习题761
解题思维操作程序763
物理习题的分类763
审题中建立关系的策略764
物理习题答案的检验和讨论765
物理习题编制方法766
物理习题编制的原则766
物理教学中课堂练习的设计要点767
科学发现过程和物理解题过程767
编写物理习题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770
物理作业优化设计要点771
从课本出发编写习题772
编选补充练习题的基本要求774
如何编排设计典型习题776
物理链式题的编拟777
编制新题的两种形式779
初中物理试题命题技巧781
物理教学中习题的变换与技巧783
学生自编习题785
多种形式批改作业787
物理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六忌789
物理作业启发式批改790
“自我实现”的评卷792
用符号法批改学生作业792
学生物理作业指导794
如何指导差生做物理练习795
课外作业的课内讨论法796
物理作业批改的六种方法797
物理学习的规范化要求798
培养学习物理的良好习惯(一)800
培养学习物理的良好习惯(二)802
培养学习物理的良好习惯(三)803
培养学习物理的良好习惯(四)804
规范解题习惯的培养(一)805
规范解题习惯的培养(二)809
物理学习中的常见错误810
物理复习的基本途径813
如何上好物理复习课814
物理概念的复习方法815
归类分析复习法817
知识结构图复习法819
物理单元复习法821
物理专题复习法(一)822
物理专题复习法(二)824
物理归纳复习方法825
初中物理五步复习法826
初中物理复习的基本要求828
初中物理纲要图示总复习法831
初中物理“典型分析”复习法832
高考物理复习中的十大关系及其处理834
高考物理总复习基本课型结构模式837
初中物理四程序多反馈反复式总复习法839
高中物理“知识立体化”复习法841
高中物理复习方法指导844
高三交叉综合总复习法847
会考复习方法指导850
物理考试方法及其指导851
物理笔试方法的改革852
规范化应考训练857
如何准备物理标准化考试859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统一规律863
知识的智能价值及其属性863
第七部分 现代中学物理教学中的能力培养与训练863
物理知识转化为智能864
知识的系统化与整体化与能力培养868
培养学生能力的途径869
开发学生自我潜在能力870
讲授研究方法与培养能力的统一874
物理阅读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一)877
物理阅读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二)878
物理阅读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三)879
物理阅读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四)882
科学观察力的基本要求883
培养科学观察力的三阶段884
学生物理观察能力培养的基本途径886
物理观察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方法(一)887
物理观察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方法(二)889
培养物理接受能力的基本途径891
物理验算能力的培养与训练893
物理教学中分析物理过程的能力培养与训练895
教学中物理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一)898
教学中物理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二)900
物理概括力测量的一种方法902
物理记忆能力的培养与训练904
物理联想能力的培养与训练906
物理想象能力的开发与训练908
物理猜想能力的培养与训练910
物理识图能力的培养与训练914
物理质疑能力的培养与训练916
物理“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与训练918
物理挑刺求实精神的培养与训练921
物理判断能力的培养与训练923
物理表达能力的培养与训练926
物理说理能力的培养与训练927
物理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与训练931
物理自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一)933
物理自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二)936
物理自学能力的分析与培养937
物理探索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一)939
物理探索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二)941
物理创新意识的培养与训练943
物理迁移能力的培养与训练944
物理模型变换能力的培养与训练946
物理创造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一)948
物理创造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二)952
物理创造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三)955
物理创造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四)957
男女生在物理学习中的方法差异959
高中男女生物理学习的成绩差异(一)961
高中男女生物理学习的成绩差异(二)963
缩小差异的对策965
高中女生学习物理的障碍966
高中女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分化与控制968
物理差生的差异971
物理差生的类别972
后进生学习物理的心理特征973
转变物理差生的几个原则974
教育转化物理差生的对策(一)977
教育转化物理差生的对策(二)978
教育转化物理差生的对策(三)979
促进后进生物理学习的大面积转化981
初中物理差生形成的原因及防止对策982
附:初三物理运用“个别自学与辅导的教学法”转化“厌学生”的实验报告984
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差生”问题987
高中物理教学中转变差生的方法990
物理后进生“五环节”心理教学法992
科学实验的思想997
第八部分 现代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指导和能力培养997
实验教学系统的特征999
实验教学系统的结构999
强化实验教学1000
物理教学如何体现以实验为基础1002
物理实验教学的美感功能1005
中学物理实验常规要求的教学1007
加强物理实验教学的途径1009
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一)1011
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二)1014
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三)1016
中学物理学生实验教学目标1018
实验思维方法1021
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思维品质培养与训练1023
实验教学中发散思维的培养与训练1026
实验教学中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与训练1028
实验教学中敛散思维的培养与训练1032
物理实验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训练1035
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1038
中学物理实验能力及其培养(一)1040
中学物理实验能力及其培养(二)1042
中学物理实验能力及其培养(三)1044
中学物理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1045
基础物理学生实验动作技能目标分类模式1048
中学物理实验中的几种观察1050
物理实验观察能力培养的五个环节1052
中学物理实验中的几种测量方法1055
物理实验中基本仪器的使用要求1057
课文中的小实验教学(一)1059
课文中的小实验教学(二)1060
物理演示实验1061
物理演示实验与学习心理1062
自行设计物理演示实验的八条原则1065
物理实验设计七法1067
物理实验教学情境设计1069
课堂演示实验的艺术处理1071
加强演示效果十法1072
演示实验过程中的“五忌”1074
物理演示实验“六忌”1076
按“设计思想”进行物理实验横向联系总复习1077
物理实验探索法1079
师生协调活动的探索性实验教学1081
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1084
实验室的“软环境”1086
乡初中实验中心管理1087
物理仪器的目标教学管理1089
实验操作考试的目标与步骤1091
物理实验考核方法1094
初中物理实验考核方法1096
高中物理实验操作考核方法1098
附:湖南省高中毕业会考物理实验操作考查标准1099
物理教学的艺术性准则1109
物理学的科学美与物理教学艺术1109
第九部分 现代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组织艺术与调控技巧1109
物理教学艺术的表现形态(一)1110
物理教学艺术的表现形态(二)1111
物理教学艺术的表现形态(三)1112
物理课堂教学控制原理1114
中学物理教学是有机的系统工程1116
信息理论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一)1117
信息理论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二)1119
课堂教学信息传递与反馈模式1121
课堂教学信息传递与反馈程序解析1122
用信息论的观点解剖教材,研究教法1123
运用信息论的观点处理教材,设计教法1125
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信息失误及处理1126
物理教学中的信息心理调控1128
物理教学中的反馈1131
教学信息反馈牌1132
教学中的反馈时间差1133
物理教学中的信息反馈障碍1137
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反馈与矫正(一)1140
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反馈与矫正(二)1141
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反馈与矫正(三)1143
物理课堂教学中形成性评价的反馈矫正系统及定量化方法1145
教学测评中的即时矫正1148
中学物理教学的节奏性十要1149
物理教学中的“居高临下”技巧1151
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干扰及控制1154
克服物理教学中的“负功效应”1156
物理教学中的架“桥”艺术1157
物理教学中的“变奏”艺术1159
物理教学中的点拨艺术1163
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过渡艺术1164
物理课堂启发式教学1166
物理教学中的联、议、变的艺术1167
增强物理教学活力的艺术1170
物理“多边教学”艺术1171
物理教学同化新知的艺术1173
高中生启发教学艺术1175
物理教学中的糊涂艺术1177
物理教学中的模拟艺术1178
物理教学中的比喻艺术1179
物理教学中的空白艺术1181
物理教学中的“类比”艺术1182
物理教学中学生相异构想的纠正1185
物理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的艺术1188
下班辅导的几个问题1191
物理课拖堂的弊端、原因和对策1192
初中物理起始教学1194
高中物理起始教学1196
初中物理入门教学技巧1198
附:初中物理入门教学改革试验报告1200
物理入门教学的八“一”工程1202
中学物理课导入的时机和种类1204
中学物理课导入的作用和设计导入方案的步骤1204
中学物理课使导入成功的要素1205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导入原则1206
初中物理的课前启导1209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准备阶段的几种做法1211
物理课堂教学导入(一)1212
物理课堂教学导入(二)1214
物理课堂教学导入(三)1215
物理课堂教学导入(四)1217
新课引入的创设情景与激发动机1219
物理新课的引入设计七法1221
物理课堂教学中的结束技巧1224
物理课堂教学的结尾设计五式1225
物理课堂教学的结尾设计十八式1226
物理课堂教学的结尾五法1229
物理课堂教学的结尾六法1230
物理课堂教学结尾四法1232
下课前的“一分钟总结”1234
物理课堂提问的功能(二)1236
物理课堂提问的功能(一)1236
物理课堂提问的功能(三)1237
物理课堂提问的结构和过程1238
物理课堂提问的种类1239
物理课堂提问的要求1240
讲堂提问的原则1241
物理课堂提问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1242
物理目标教学中的提问模式1243
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设计(一)1245
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设计(二)1247
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设计(三)1248
物理课堂教学提问的方式1250
物理课堂教学提问的方法(一)1251
物理课堂教学提问的方法(二)1252
物理课堂教学提问的方法(三)1253
物理课堂教学提问的方法(四)1254
物理课堂教学提问的方法(五)1257
物理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方法的综合运用1258
学生答疑的心理障碍与消除1260
物理教学中的答疑(一)1262
物理教学中的答疑(二)1264
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个别答疑1266
学生心理特征与组织课堂讨论1268
初中物理MRD读书讨论教学法1270
组织课堂讨论的时机1273
学生认知结构与物理课堂教学情境1275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情景创设1277
物理教学情境创设八法1279
物理情景创设的五种手段1281
物理教学中的多功能情境1282
物理课堂教学动态情境的创设四法1284
物理学科情境教学四法1286
第十部分 现代中学物理教师及其课堂教学评估1291
物理教师的素质1291
物理教师的素质与教学质量的关系1292
物理教师的认知偏差及其原因1295
物理教师的知识结构(一)1297
物理教师的知识结构(二)1300
物理教师的能力结构(一)1301
物理教师的能力结构(二)1302
物理教师的教学观与学生学习效果1306
物理研究课课题的选择1310
物理教师的创造性思维能力1312
物理教师的“非中心化”能力及其在教学中的作用1314
物理教师的三大魅力1316
物理教师的基本功1318
教学语言对完成教学任务的作用1319
对教学语言的要求1320
物理教学语言的十大要素1321
物理教师的语言特点(一)1323
物理教师的语言特点(二)1325
物理教学语言的运用(一)1327
物理教学语言的运用(二)1329
物理教学语言的运用(三)1330
物理教学语言的运用(四)1331
物理教学语言艺术(一)1332
物理教学语言艺术(二)1334
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口头语言及其运用1336
物理教师的非符号语言1338
“咬文嚼字”与物理教学1339
为不断提高教学语言素养而努力1341
物理教学论文的写作(一)1342
物理教学论文的写作(二)1344
物理教学论文的写作(三)1347
物理教师实验基本功考核1348
物理教师学电脑1350
微格教学与物理教师的教学培训1352
附:物理教师进修的有效途径探索1354
物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原则1358
课堂评价的标准及其说明1358
物理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质和功能1358
实施评价应注重的几个问题1360
物理课堂教学评估量化点1362
物理课堂教学量化评估细则与方法1362
评估的方法与步骤1363
物理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标准1364
物理课堂教学的指标系统和评课方法1366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评估结构模型1368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评价量表的评价1371
优质课模糊综合评判法1372
实习生试教成绩的模糊综合评判法1376
附: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评价量表及使用说明1380
教学质量评价的原则1382
物理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1382
物理教学质量评价的实施1383
物理教学评估指标1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