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汉语古籍校勘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汉语古籍校勘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48/33047127.jpg)
- 管锡华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巴蜀书社
- ISBN:7806594752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644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659页
- 主题词:汉语-古籍-校勘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汉语古籍校勘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通论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校勘与校勘学1
第二节 校勘与校雠4
第三节 校勘与古籍整理和研读10
第四节 校勘要运用各种知识13
第五节 古今人校勘条件的对比17
第一节 周秦的校勘22
第二章 校勘简史22
第二节 两汉的校勘24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隋的校勘31
第四节 唐五代的校勘36
第五节 两宋的校勘49
第六节 元明的校勘56
第七节 清代的校勘66
第八节 民国的校勘77
第九节 建国以来的校勘81
第十节 台湾的校勘88
第十一节 校勘学的发展90
第三章 古书讹误的一般情况100
第一节 误100
第二节 脱114
第三节 衍120
第四节 错位129
第四章 校勘的先导工作140
第一节 选择校勘的对象140
第二节 搜集现存各种版本142
第三节 分析归纳版本的源流系统,比较各本的校勘价值143
第四节 选择底本、对校本和参校本149
第五节 搜集其他校勘资料154
第五章 校勘的方法160
第一节 对校法160
第二节 本校法163
第三节 他校法173
第四节 理校法182
第五节 关於文物校勘法206
第一节 不可迁就政治214
第六章 校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214
第二节 不可尽信他书引文217
第三节 不可轻改古书226
第四节 注意语言的内部规律性和时代性231
第五节 不可误校,避免漏校254
第七章 校勘记的写法258
第一节 校勘成果的发表形式258
第二节 校勘记的类型、写法及校勘记所使用的术语266
第三节 撰写校勘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292
第四节 校勘记的位置和校勘记与正文的对应格式301
第八章 校勘前体例的拟订和校勘後说明的撰写308
第一节 校勘前体例的拟订308
第二节 校勘後说明的撰写315
第九章 在校勘底稿上的工作328
第一节 在校勘底稿上的工作328
第二节 校勘常用符号333
第十章 目录知识在校勘中的运用337
第一节 运用目录检索现存古籍版本337
第二节 目录的编排检索方法348
第一节 善本的校勘价值359
第十一章 版本知识在校勘中的运用359
第二节 新发现的版本对於校勘的意义364
第三节 校勘古籍时常遇到的版本术语367
下篇 专论377
《三余札记》校书义例试探377
运用典故校勘《全唐诗》《全宋词》举例396
《读书杂志》指瑕录419
乾隆四库谕文献学思想初探431
七十年代末以来大陆校勘学研究综论443
网路古籍资源及其检索与利用466
网路古籍目录资源及其检索与利用489
网路古籍的版本校勘问题500
附录 资料509
古籍校点释例(初稿)(上)509
形近易讹字表515
历朝帝王名讳及其代字兼讳字简表610
校勘学论著要目627
初版后记640
再版后记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