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工作与党的执政能力关系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社会工作与党的执政能力关系研究
  • 赵一红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16175293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97页
  • 文件大小:53MB
  • 文件页数:311页
  • 主题词:社会工作-关系-中国共产党-执政-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社会工作与党的执政能力关系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问题背景和问题分析1

一 问题背景1

二 问题分析3

第二节 相关概念和研究8

一 党的执政能力8

二 党的执政基础10

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2

四 社会建设12

五 社会工作13

六 研究构思15

七 研究方法16

八 研究内容18

本章小结19

第二章 党的执政能力思想及其发展21

第一节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思想22

一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22

二 毛泽东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24

三 邓小平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25

四 江泽民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27

五 胡锦涛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29

六 习近平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32

第二节 党的执政建设36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与中央执政地位的确立36

二 确立新中国基本政治制度37

三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形式37

四 改革开放决策的提出与历史转折39

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40

六 跨世纪战略发展目标的制定42

第三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43

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44

二 和谐社会进程中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考察45

本章小结51

第三章 党对执政规律的探索及执政理念的创新52

第一节 执政规律的探索52

一 何为执政规律53

二 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的探索54

三 中国共产党探索执政规律的重大意义64

第二节 执政理念的创新66

一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根本的执政理念66

二 依据执政实践不断创新执政理念71

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执政理念的重要内涵75

本章小结79

第四章 党的执政基础与执政能力的基本内涵80

第一节 执政本质80

一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本质是以人为本,为民执政80

二 人民观是党的执政思想的实质86

第二节 执政基础89

一 执政基础的概念89

二 党的执政基础90

三 政治合法性与党的执政基础93

四 执政基础的现状、问题和挑战97

五 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方法103

第三节 执政能力105

一 执政能力概念的历史脉络105

二 执政能力的基本内涵106

三 执政能力建设的意义109

四 执政能力与执政基础的关系110

五 新时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面临的挑战115

六 党的历史方位与党的建设120

本章小结122

第五章 社会工作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中的作用形成123

第一节 社会工作的本质、历史和社会功能123

一 社会工作的定义123

二 社会工作的本质125

三 社会工作的历史127

四 社会工作的对象和领域130

五 社会工作的社会功能135

六 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137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合法性的转型139

一 意识形态为主的合法性阶段(1949—1978)140

二 经济绩效为主的合法性阶段(1978—1999)141

三 法理型合法性阶段(2000年至今)142

第三节 和谐社会和党的执政基础、执政能力的关系143

一 和谐社会的基本任务143

二 构建和谐社会和党的执政基础之间的关系144

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新的要求146

四 能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优劣的重要判断标准147

五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148

第四节 社会工作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149

一 社会工作价值理念与和谐社会价值理念具有一致性149

二 社会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手段150

三 公平正义、社会和谐是社会工作的终极目标158

四 构建和谐社会为发展社会工作提供了历史发展机遇158

本章小结159

第六章 社会工作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中的作用分析161

第一节 党的执政本质与社会工作的关系161

一 党的执政本质与社会工作终极目标一致161

二 党的执政本质为中国特色社会工作提供了重要思想基础162

第二节 党的执政基础与社会工作的关系164

一 党的执政基础内涵规定了社会工作的方向164

二 党的执政基础现状是大力发展社会工作的原因165

三 执政基础和社会整合、利益整合167

第三节 党的执政能力与社会工作的关系173

一 社会工作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174

二 社会工作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174

三 社会工作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175

四 社会工作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提升社会治理能力177

第四节 社会工作和利益整合、利益协调功能179

一 中国的利益矛盾、利益冲突179

二 社会工作的功能主义分析视角179

三 社会工作的利益协调功能180

第五节 社会工作机构的党建工作183

本章小结186

第七章 社会工作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中的作用体现187

第一节 社会工作与社区发展187

一 社区发展的含义及现状分析187

二 社会工作有助于社区发展的实现190

第二节 社会工作与社会治理193

一 社会治理的含义194

二 社会工作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体现195

第三节 社会工作与新农村建设200

一 新农村建设的现状与问题200

二 社会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优势体现201

三 社会工作介入新农村建设的优秀案例207

第四节 社会工作与弱势群体的保护208

一 弱势群体的含义和现状208

二 社会工作在弱势群体保护中的作用209

第五节 社会工作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212

一 老年社会工作发展的内在机制分析212

二 S社区老年人精神慰藉需求与社会工作服务供给案例分析215

三 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与福利治理221

第六节 社会工作与企业的社会责任224

一 企业社会责任的含义及现状224

二 社会工作介入企业社会责任的优势体现225

三 社会工作介入企业的实务运作模式及案例228

本章小结231

第八章 新形势下社会工作发展的方向232

第一节 近年来社会工作发展取得的成绩和经验233

一 社会工作已经取得的成绩233

二 社会工作发展的经验237

第二节 社会工作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239

一 社会工作的新定位240

二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242

三 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249

四 政府主导和社会组织的关系250

五 社会工作的本土化251

本章小结258

第九章 促进党的执政基础、执政能力与社会工作的协调发展259

第一节 党的执政基础、执政能力与社会工作的关系总结259

第二节 进一步促进党的执政基础、执政能力建设与社会工作的协调发展262

一 加强党对社会工作的领导263

二 社会工作如何主动回应党的领导268

三 立足社会治理创新,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269

四 加强社会组织建设274

五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的伦理观和价值观275

六 研究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工作277

本章小结279

参考文献28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