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上海科技年鉴 2003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上海科技年鉴 2003](https://www.shukui.net/cover/71/33035850.jpg)
- 《上海科技年鉴》编辑部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 ISBN:7542725157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622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658页
- 主题词:科学研究事业-上海市-2003-年鉴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上海科技年鉴 2003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国家领导谈科技工作(摘要)3
江泽民同志的讲话3
目录3
重要论述选摘3
朱镕基同志的讲话5
胡锦涛同志的讲话5
李岚清同志的讲话8
温家宝同志的讲话10
黄菊同志的讲话11
徐冠华同志的讲话13
陈良宇同志的讲话17
上海市领导谈科技工作(摘要)17
严隽琪同志的讲话18
2002年上海科学技术工作综述 朱寄萍23
特载23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27
院士圆桌会议28
科技论坛28
第四届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28
专题学术研讨会29
信息化与城市发展主题报告会29
第四届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评奖活动31
创新科技馆31
营养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34
东方科技论坛34
2002年国际人类基因组大会公开论坛会议35
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安全学术研讨会36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生态环境的演变和生态修复工程科学学术研讨会37
现代中药与现代生命科学学术研讨会37
第五届亚太地区国际分子生物学大会38
新世纪初船舶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对策学术研讨会39
现代纺织与上海纺织产业结构调整学术研讨会40
新一代数字信息技术学术研讨会41
后基因组时代的生物信息学技术学术研讨会41
Bio-X交叉科学中的若干问题学术研讨会42
上海投入基础性研究经费逾亿元47
上海基础性研究获得重大进展47
第一编 基础性研究与高技术研究47
第一章 基础性研究47
第一节 概况47
中科院上海交叉学科研究中心成立暨首届交叉学科科学家圆桌会议召开48
第二届国际复杂性科学学术研讨会举行48
上海地区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经费年增49.5%48
上海高校获国家基础研究项目创历史新高48
第十九届国际tRNA学术研讨会召开49
第二节 生命科学49
“中国古代的高科技”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49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举行更名揭牌仪式49
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论坛举行50
首届亚太男科学论坛举行50
第二届国际细胞凋亡学术研讨会召开50
第二届神经科学研究所学术研讨会召开50
第八次全国基因结构、表达和调控学术会议举行50
发现视觉皮层新的功能筑构系统51
完成国际水稻基因组计划第四号染色体精确测序51
中法生命科学领域合作协议在上海签署51
发现儿童白内障致病基因52
发现调控神经轴突生长方向的新机制52
“疾病基因组学——理论和技术体系的建立”项目进入总结阶段53
A-1型短指(趾)症的基因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53
发现神经信号传导的一个新机制——神经电冲动本身可独立导致神经递质释放53
中美合作发现具有明显低离子化能的稳定分子53
具有汞解毒功能的转基因烟草研究应用价值高53
beta 1,4-半乳糖基转移酶Ⅰ及其相关蛋白的研究达国际领先水平54
慢性痛的研究共获11229条序列55
糠秕孢子菌对培养角质形成细胞的影响研究居国内领先55
硫脂在周围神经炎性脱髓鞘损害中的免疫原性研究达国际先进水平55
酵母系统表达重组人亲肝索性促轴突生长因子及其活性检测研究居国内领先55
中科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初见成效56
第三节 应用物理与基础化学56
真核基因表达的调节与控制研究通过验收56
生命科学与信息科学交叉项目研讨会召开56
生殖系统相关的功能基因组研究科研进展交流会召开56
微束在团簇中的输运机制及相关效应的研究取得多项成果57
启动核技术应用的关键技术研究57
建立微聚焦X射线相衬成像系统项目启动57
上海同步辐射装置(SSRF)工程预制研究(二期)启动57
放射性核束物理与核天体物理项目通过中期评估57
完成烟气脱硫超大功率电子加速器的关键技术研究和样机研制57
二阶非线性激光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58
激光加速器新原理的研究取得原创性进展58
先进核分析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顺利58
中美合作研究RHIC-STAR项目58
第二届亚太地区物理学中少体问题大会召开58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59
小型化OPCPA超强超短激光开拓研究总体水平居世界首位59
蓝绿光高密度光盘存储材料研究达综合评价A级60
掺镱双包层光纤激光器获10W激光输出60
全光诱导光功能微结构研究取得多项原创性成果60
太赫兹低维半导体光电器件物理前沿基础研究引起国际同行关注61
首次在国内实验装置上获得X射线激光干涉实验初步结果61
激光状态方程实验研究有成果61
首次在国内实验装置上获得近水窗波段的类镍-钽软X光激光输出61
上海国际光子学玻璃研讨会举行62
低温医学与食品冷冻技术研究居国际领先水平62
基因芯片扫描仪研制成功62
创造新物质的分子工程学项目完成中期汇报63
新型稀土有机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和反应性研究国际领先63
高分子共聚物的分子设计和共聚合方法研究达国际先进水平63
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天文技术研究室成立64
中科院上海天文台举行成立40周年暨建台130周年庆典64
第四节 非线性科学、数学、天文学64
第四届组合论国际学术会议举行64
中德马普青年伙伴小组工作获赞扬65
银河系结构和活动星系的研究通过验收65
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和上海师范大学共建天体物理联合研究中心65
上海地区GPS综合应用网投入运行65
第五届亚太空间地球动力学(APSG)国际学术会议召开66
2002年度第一次欧洲VLBI网台长会议召开66
超级计算平台核心作用显现67
信息基础设施日趋完善67
第二章 高技术研究67
第一节 信息技术67
概述67
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广泛应用67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67
上海交通大学与美国SGI大学共建超级计算中心68
上海超级计算中心在上海交通大学设分中心68
中尺度数值模式在神威计算机上的应用研究通过专家鉴定68
上海开放式超级计算环境初步形成68
大型商业性分析软件在“神威Ⅰ”超级计算机上并行化移植和开发68
数据挖掘应用平台及相关技术在多行业中投入应用69
领域构件技术应用示范库已试验应用69
国家高性能计算机工程技术中心同济大学分中心成立69
B3G/4G移动通信技术的研究引入国内外合作新机制69
IPv6技术研究通过鉴定69
信息产业69
高清数字影院播放系统关键技术通过鉴定70
视频格式转换芯片设计及其FPGA验证系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70
SSTL软件测试管理平台通过鉴定70
数字电视中间件系统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70
蓝牙技术应用研究具有应用推广示范作用70
BRB软波导研制成功71
国内首创小弯曲半径无尾部超柔RF电缆组件71
海底光缆遥前置放大器模块主要技术性能达国外同类产品水平71
国内首创二芯单模船用光纤连接器71
低损耗柔性稳相微波电缆可替代同类进口产品71
大型汽轮发电机绝缘状态远程监测与诊断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72
基本三视图重构成三维模型软件研制成功72
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通过计算机软件CMM二级认证72
卫星定位物流监控信息系统通过验收72
BST系列智能化通信用高频开关电源系统产品投入生产72
手持式计算机通过设计定型鉴定73
32位微处理器和协处理器芯片研制成功73
基于Web的信息集成系统通过鉴定73
国内首创单片机项目面向对象的可视化原型开发方法73
Ton Office(唐舟Office)for Windows办公系统简体中文软件开发完成74
ReDe/ReWorks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及集成开发环境正式发布74
自动充值、售卡终端产品投入使用74
SAPCIS商业电子商务单证交换平台开发成功75
数字图书馆系统软件平台开发成功75
全数字相控阵超声无损检测系统USPA-2000通过验收75
国内首创可视化区域经济运作分析支持系统75
“神威Ⅰ号”32位高性能微处理器通过鉴定76
WEB/GIS综合信息数据服务平台通过鉴定76
GSN-3000通用型GPS信息终端研制成功76
东海海豚5300台式微型机(东海静音电脑)研制成功76
全彩色LED视频显示屏应用广泛76
数据挖掘应用平台及相关技术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76
上海—硅谷可视会议论坛第四次会议召开77
上海集成电路设计研究中心服务成效显著77
向全国推广中石化IC卡加油成果77
集成电路77
电子政务塑造政府新形象78
经济和社会领域信息化78
集成电路设计合作服务项目(IDSP)正式启动78
上海集成电路设计峰会召开78
发布2002年度集成电路设计跨越式发展行动计划集成电路设计创新项目(SDC)申请指南78
上海财税异地备份容灾系统投入运行79
数码影像身份认证系统应用前景广泛79
机场核心营运信息集成系统技术攻关有突破79
上海市行政督查网络管理系统通过鉴定79
推出数字图书馆和数字博物馆80
电子信证系统达国际先进水平80
上海市企业征信系统上线运行81
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管理信息系统投入使用81
浦东新区加强信息化建设82
浦东科技电子政务系统投入应用82
中国国家电子政务标准项目启动82
华腾电子转账与零售银行业务应用系统通过验收82
闵行区大力推进区域信息化进程83
构筑和夯实全市信息安全体系84
信息化环境84
上海郊区信息化建设呈后发优势84
网络媒体的内容分级监管技术研究应用价值高85
基于数字签名加密的智能标签防伪技术投入应用85
可控计算机网络的分布式黑客追踪技术通过鉴定85
上海国际纳米科技合作研讨会召开86
上海市纳米技术产业化基地发展研讨会召开86
第二节 纳米技术86
国家纳米科技协调委员会专家来沪指导工作86
上海纳米科技发展研讨会召开86
操控排布大面积、多层纳米材料技术问世87
权威杂志登载上海纳米研究重大成果87
上海与韩国三星纳米材料与器件双边合作研讨会召开87
上海市2002年纳米科技专项申请指南公布87
纳米科技产品——硒旺胶囊走向市场88
纳米磁敏传感器在汽车上的应用取得重要进展88
纳米技术在液晶显示中的应用获重大突破88
上海纳米材料检测中心开始运行89
纳米氧化物粉体和介孔材料的制备科学与性能研究国际领先89
两个纳米专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89
中药现代化专项研究进展顺利90
概述90
第三节 现代生物与医药技术90
乳腺生物反应器取得阶段性突破91
器官移植获突破性进展91
DNA芯片进入实用阶段91
中日双边生物科学研讨会召开92
中瑞双边生物科学研讨会召开92
第十二届国际生物材料交叉学科会议(GRIBOI)召开92
第五届亚太地区国际分子生物学大会召开92
上海生物技术产业化高级研讨班开幕92
基于生物信息学的药物新靶标的发现和功能研究批准立项93
手性强效镇痛剂(手性阿片受体选择性配体)的化学与生物学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93
第一届中韩科技论坛举行93
上海国际实验动物科学研讨会召开93
生物治癌新药“新型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NC”的研究有突破94
组织工程的基本科学问题研究进展顺利94
rhGLP-1胰高血糖素类多肽完成新药临床前安全评价95
靶向生物导弹——2F7研制成功95
成功克隆到肝癌抑癌基因95
益气阴、调冲任、散结解毒法对乳腺癌转移中金属蛋白酶影响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达国际先进水平96
扶正化瘀胶囊干预肝纤维化的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96
Alzheimer型痴呆的中医辨证治疗及调心方研究通过鉴定96
电针抑制脊髓损伤神经胶质性瘢痕作用的实验研究国内领先97
养肝柔肝法防治胆色素结石的再研究国内领先97
清肝冲剂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疗效及机理的研究国内领先98
清肝活血方防治酒精性肝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国内领先98
概述99
第四节 新材料技术99
补肾益气方治疗肾虚型流产对内分泌—母胎免疫耐受调控机理研究达国际先进水平99
万寿菊提取色素专用品种筛选及叶黄素提取工艺项目落户内蒙古99
多相材料的微结构设计获国家基金委地区合作重点项目资助100
等离子喷涂羟基磷灰石(HA)生物涂层材料制备中的关键技术研究取得结果100
精密陶瓷光纤连接器部件的研制达国际先进水平101
非树枝晶铝合金材料及其成形技术国内领先101
大体积高温超导单晶体SmBCO研制成功101
有机/无机杂化光功能材料及光波导性质研究居国际先进水平101
国内首创立体编织及复合材料102
航天级高纯粘胶基碳纤维的研制及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02
准纳米硬质合金棒料及其生产技术开发总体水平达国际先进水平102
合作研制混合动力电动车用镍氢电池102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努力推进信息化进程103
上海市加快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建设步伐103
第五节 先进制造技术103
数控仿真技术及智能仿真器研究与开发通过鉴定104
国际机器人焊接、智能化与自动化会议(RWIA'2002)暨第四届中国机器人焊接学术与技术交流会议(CCRW'2002)举行104
上海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推进信息化提升企业实力104
上海交通大学成为亚太地区第一个PACE中心104
第六节 航天航空、核电设备、船舶海洋技术与极地研究“神舟”四号飞船成功发射升空并着陆105
控制相变强化梯度组织的激光相变强化工艺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05
“神舟”三号成像光谱仪达世界先进水平106
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工程系复建106
国际空间站AMS项目与上海交通大学结伴106
机载成像光谱系统的遥感应用及推广成效明显107
十波段水色扫描仪应用于海洋水色卫星107
“风云”一号(02批)可见红外扫描辐射计研制成功107
上海船舶新产品开发注重高科技108
大型压水堆核电站核岛关键设备研制成功108
ARJ21电子虚拟样机通过验收108
上海核电设备制造业又上新台阶108
中国首次自主开发设计30000t多用途货船109
12500t滚装船达国际先进水平109
8200m3半冷半压式液化气船达国际先进水平109
国内首创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永久船闸人字门110
琼州海峡火车渡船“粤海铁一号”填补国内空白110
世界首型双壳最大的大湖型散货船研制成功110
世界第一艘台风海区内转塔式单点永久系泊浮式生产储油船下水110
环状球型舵机国内领先111
船舶总体、结构性能试验研究和实船总体性能检测获得用户信任111
三峡永久船闸液压启闭机项目完成无水联调111
浅海海底管线电缆检测与维修装置建成下水111
长江口海域波浪分析研究获国家海洋局创新成果奖112
上海市大比例尺海洋功能区划获国家海洋局创新成果奖112
船舶动力定位技术研讨会召开112
海洋水下工程科学研究稳步推进112
SCAR27/COMNAP14国际会议在沪召开113
中国第十九次南极考察队启程113
中国第十八次南极考察队凯旋113
上海高校103个二级学科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重点学科”115
概述115
第三章 重点学科与科研基地建设115
第一节 重点学科建设115
积极开展上海市重点学科研究基地建设116
部分高校“上海市重点学科”研究基地建设概述117
上海市重点学科积极开展重点科研项目研究118
上海8个学科的9个研究基地获省部级以上重点研究基地称号118
部分“上海市重点学科”科研工作介绍119
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第四期)建设工作取得初步进展121
E-研究院计划启动122
规范上海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管理122
计算科学E-研究院启动123
上海高校网格建设启动123
上海基础研究基地成为科技原创的有效平台124
第二节 科研基地建设124
免疫学E-研究院启动124
模式生物E-研究院启动124
同济大学桥梁馆揭牌124
健康科学中心成立125
中科院上海交叉学科研究中心成立125
中美联合计算生物学实验室和SCBIT-IBM-INFORSENSE生物信息技术联合实验室相继成立125
华东理工大学运动控制与信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揭牌126
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科研基地建设取得重要进展126
生命科学图书馆揭牌126
筹建营养科学研究所126
上海理工大学光学仪器检测实验室再次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127
中国上海测试中心上海理工大学中央空调系统联合测试站获CMA资质127
上海市中医循证医学研究中心成立127
上海水产大学建立大洋渔业遥感及信息中心127
上海水产大学成立微生态学研究室127
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连续4次评为国家“A”级实验室128
概述131
第一节 概况131
第二编 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131
第四章 工业科技131
锅炉结构用15CrMo热连轧钢带替代同类进口产品132
宝钢科研工作概述132
第二节 冶金132
GH2132合金冷拉棒材通过上海市新产品鉴定133
轴承钢SUJ2出口日本133
国内首创超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133
完成卢浦大桥用S355N钢板的研制与开发133
SWP20H、SW718H预硬化塑料模具钢实现国产化133
125MPa超高压机电一体化冷压连接设备通过上海市新产品鉴定134
FX130高精度套管用冷弯型钢达国际先进水平134
钻铤用AISI4145H圆钢试制成功134
37CrMnMoA钻杆接头用钢居国内领先水平134
航空用1Cr18Ni9Ti棒材开发成功134
TSD-74/TSD-64型彩管用横拼双金属弹簧片可替代进口同类产品134
宝钢二炼钢过程控制模型的研发与应用国际领先135
张减机三电改造与壁厚控制技术研究达国际先进水平135
焦炉半干法喷补料和喷补机在梅山研制成功135
国内首创精矿选矿降磷工艺135
宝钢铸铁冷却壁维护技术取得明显经济效益136
配煤专家系统及低成本配煤研究具有推广价值136
提高连铸辊使用寿命的关键技术研究取得系列成果136
搪瓷用超深冲冷轧钢板深受用户欢迎136
高强度钻杆研制成功136
连铸保护渣系列化研究有成效136
高导电率铍青铜研制成功137
家用轿车同步器齿环制作用高强度耐磨材料开发成功137
宝钢连轧管机组工艺技术改造与研究提高了生产效率137
完成在线智能锥度测量方法研究及产品开发137
宝钢首创地下构筑物渗漏整治技术137
四英寸(101.6mm)套管柱产品(非标)开发成功137
概述138
第三节 化工138
优质外延衬底硅片实现国产化生产138
特种铝镁合金粉实现产业化生产138
单色显示器用荧光粉国产化取得成功138
新型绿色材料GM408得到推广应用138
双塔脱丙烷和丙烯精馏装置先进控制与优化操作拥有自主知识产权139
含氟精细有机化学品的氟盐氟化制备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139
上海赛科90万吨乙烯工程开工140
上海石化四期工程五大项目全面建成试产140
20万吨/年苯乙烯装置成套工艺技术开发通过技术评审140
MXT-01新型甲苯歧化催化剂完成工业侧140
线试验140
汽车工业概述141
第四节 机电141
8000kt/a常减压蒸馏装置和1400kt/a延迟焦化装置建成投产141
硅丙外墙乳胶漆通过鉴定141
轿车仪表板用玻璃纤维增强改性SMA研究通过鉴定141
汽车工业初步形成自主开发体系142
汽车工业扎实开展用户满意工程142
汽车工业继续深化利用外资142
汽车工业积极拓展国际市场142
中国汽车市场与营销论坛举行143
企业顾客抱怨管理和理赔流程研究通过鉴定143
国内首条自行设计的车身合装线研制成功143
国内首次开发基于知识库的发动机五气门缸盖典型工艺建立与分析系统143
内燃机检测与国际接轨144
内燃机科研和工程产业化取得新进展144
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和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揭牌144
全国高校首辆载人太阳能电动车在上海交通大学诞生144
中国太阳能电动车友谊赛暨巡回展开幕144
高温空气燃烧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整体水平国内领先145
小型自由活塞热气机发电机关键技术研究国内领先145
完成非道路用内燃机排放标准制定145
船用液化石油气(LPG)动力装置及发电机组中试研究与应用居国内领先水平145
液黏调速离合器的研究开发通过鉴定145
基于微机平台的数控系统达国际先进水平146
产学研合作开发SHZ1044双主轴立式车削中心146
地铁建设快速推进配套垂直提升连续运输系统填补国内空白146
EBJ-132SH型悬臂式半煤岩掘进机接近国际先进水平146
快开门压力容器安全联锁装置又有新产品146
电气集团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又有新进展147
电气研究中心建设和开发取得实质性进展147
HM-015倒立车削中心具有自主知识产权147
300t液压阻尼器实现国产化147
交运股份公司技协攻关改进洋设备获得成功147
M1汽车开关系列通过鉴定148
EX系列无纸记录仪通过鉴定148
第五节 仪电148
概述148
大型核电站核电仪表和控制系统研制成功148
SUPMAX500分散控制系统达国际先进水平148
SH2188GP智能扩散硅压力变送器和SH2188DP智能扩散硅差压变送器填补国内空白148
UV762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具有竞争力149
CDF型法拉级铝电解电容器研制成功149
HG4931冷却风扇控制器通过鉴定149
HG4401汽车门锁控制器技术指标超过同类进口产品149
钟罩式煤气表串联自动检定装置总体水平居国际先进150
大型流量计壳体泄漏测试机填补国内空白150
便携式电子鼻分析仪器达国际先进水平150
国内首台高分辨率电喷雾离子源——垂直引入反射式飞行时间质谱仪研制成功150
《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制定完成151
上海电气器具检测所检查中心成立151
电机绕组综合参数自动测试系统达同类产品国际先进水平151
DZX-4动平衡自动修正机接近同类产品国际先进水平151
概述152
轻工152
GB 4343.1《电磁兼容 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的要求 第一部分:发射》修改完成152
第六节 轻纺152
在线激光标码机研制成功153
长脉冲Nd:YAG激光脱毛美容仪研制成功153
上海产柯达数码相机面市153
白猫超级浓缩洗衣片问世153
国内首创马利牌颜料新产品——脸彩棒153
概述154
纺织154
环保型、低阻圆袋、圆管式高效过滤空气送风口的研制达国际先进水平154
烟草行业科研工作概述154
特种纤维素纤维——负离子—远红外、竹纤维及超细旦黏胶纤维技术水平达国际先进155
国内首创功能化系列共聚酯和纤维的研究开发155
国内首创微弹涤黏仿毛纱线155
国内首创超级可洗烘全毛、毛混纺精纺呢绒155
斯林开纱线研制成功156
纺织工业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156
沪浙苏合作开发多重加工变形长丝156
绿色环保面料符合健康要求156
研制保健功能面料156
发电机组大修周期延长157
完成提高汽轮机经济性的技术改造157
国内首创QLS型电子式半自动络筒机157
第七节 电力、天然气157
管线非开挖施工可视化探测软件系统受工程界欢迎158
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通过验收158
华东电网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数据库和负荷预测软件包通过鉴定159
电力抢修车辆GPS监控系统开发成功159
电力可靠性管理系统开发成功159
电力故障报修中心GPS卫星定位辅助抢修系统开发成功159
燃煤锅炉有毒重金属污染物迁移、转化和控制通过验收160
凝汽器用不锈钢管的选材及使用研究填补国内空白160
空气预热器红外热点探测报警系统国内领先160
锅炉一次风风粉流动模型、阻力平衡调整及监测系统研究达国际先进水平160
燃煤锅炉采用气体燃料分级的低NOx燃烧技术开发项目列入“863”重点项目161
城市天然气输配系统调峰新技术研究获国家专利161
大型电站锅炉管内风粉流动特性的层析技术研究接近国际先进水平161
新型吸收式低辐射膜玻璃投放市场162
概述162
建立城市楼宇“能源岛”工程162
第八节 建材162
低容重矿棉生产线研制完成163
吸引海内外智力资源公开竞标农业攻关项目164
科技兴农工作抓住4个突破口164
第五章 农业科技164
第一节 概况164
概述164
上海开展农田环境质量普查165
6项农业标准通过鉴定165
推进科技兴农工作管理创新165
增强农业科技服务功能165
上海市开展“十五”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专项规划研究165
上海市农科院加大科技服务全国力度166
上海市农科院调整科研发展的方向与重点初见成效166
第二届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研讨会举行166
上海市农科院重视知识产权保护166
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揭牌167
第二节 农业生物技术167
上海市农科院强化农产品检测工作167
上海农工商集团科研工作概述167
上海农工商集团塑造现代农业领先者形象167
新型农用抗生素——金核霉素填补国内外空白168
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壳聚寡糖在果蔬作物上的应用研究有成果168
农业转基因植物、微生物实行标识管理168
开展DNA遗传标记技术在香石竹品种分类和育种中的研究开发168
抗蚜虫和飞虱基因的克隆和改进达国际先进水平169
分子生物免疫增强剂——法氏囊活性肽的研制与应用通过鉴定169
鸡球虫混合苗在集约化鸡场的应用效果理想169
家禽主要传染病生物疫苗工程攻关研究通过鉴定169
水稻大面积栽培技术示范总体水平居国内领先170
第三节 粮油作物170
通过基因工程方法提高水稻对RStV抗性的研究通过鉴定170
分泌抗IBDV单抗的杂交瘤细胞的代谢调控研究属国内首创170
全国糯玉米协会在沪成立171
农业部油菜原原种基地在沪建立171
早中熟甘蓝型双低油菜新品种的选育通过鉴定171
中糯2号玉米新品种及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推广有成效171
温室栽培黄瓜、甜椒、番茄专用品种选育水平达国内领先172
羽衣甘蓝新优品种的选育及其主性状遗传规律的研究通过鉴定172
第四节 蔬菜、瓜果、食用菌172
上海优质蔬菜的开发研究有进展172
特早熟毛豆的推广与开发利用通过鉴定172
优质早熟毛豆新品种的筛选及开发利用研究通过鉴定172
优质、高产、抗病、中小型西瓜新品种选育与示范成功173
上海加强瓜果生产基地监管力度173
育成温室栽培专用黄瓜新组合173
上海中标蔬菜农药残留检测173
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研究国内领先173
草莓、甜瓜克隆苗技术应用研究通过验收174
中小果型黄瓤杂交西瓜新品种选育通过鉴定174
西瓜和厚皮甜瓜优质、抗病、高产新品种选育获得成功174
上海现代城市森林发展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175
第五节 林业、花卉175
园艺瓜果无籽结实技术及其产业化研究接近国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175
杏鲍菇工厂化栽培的研究和应用总体水平达国内先进175
上海丰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现食用菌工厂化生产175
上海制定《鲜切花种苗(球)质量标准》176
上海发掘出绿化新树种——杂交墨杉176
奶牛胚胎生物工程中心成立177
上海高产奶牛“移植”全国177
上海大力推广优质鲜切花种苗和种球177
芳香植物养液栽培中营养液配方优化研究国内领先177
第六节 畜牧、水产177
上海新杨种禽场每年向全国提供200万套父母代蛋鸡177
饲料抗营养因子酶法钝化技术的研究达国际先进水平178
肉用犬的培育研究达国际先进水平178
奶牛规模型饲养高产综合技术开发取得良好效益178
“爱森”牌猪肉受青睐178
第七节 农机、设施农业和现代农业园区农业机械驾驶操作人员试题库及测试系统向全国推广179
美国大口胭脂鱼人工繁殖研究喜获成功179
智能化消毒机把好动物、动物产品入沪安全关179
档案畜牧业为食用畜产品设安全黄线179
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与机具中试立项实施180
油菜联合收获机械的改进取得阶段性成果180
作物秸秆禁烧和机械化还田进入环保“新三年行动计划”180
微喷系统关键装置的消化吸收通过鉴定181
小型河道割草作业机械(割草船)研制成功181
完成设施内小型作业机械的研制和开发181
4LB 1.2型水稻半喂入自走式联合收割机具竞争优势181
上海—延安现代化温室基地建设和延安新型日光温室蔬菜花卉种植技术示范通过验收182
前进有机食品生产基地通过认证182
工厂化育苗结硕果182
设施蔬菜主要害虫的天敌制品的中试和应用通过鉴定183
连栋大棚蔬菜无土栽培营养调控技术研究国内领先183
第八节 植物保护与肥料183
上海研发新一代设施蔬菜营养液183
天缘液肥应用于油菜作物183
稻麦高浓高效复合肥研制和开发通过鉴定183
工厂化育苗基质和花卉栽培复合人造土研究国内领先184
草坪杂草及病虫害防治研究及其推广应用国内领先184
上海城市森林和生态城市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185
概述185
第六章 城市建设185
第一节 概况185
东方艺术中心综合施工技术研究列入上海市重大科研攻关项目186
北京京西宾馆西楼改建综合施工技术研究获上海市“白玉兰”奖186
第二节 建工、市政186
世界第一拱——上海卢浦大桥施工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187
亚洲最大国际赛车场工程在上海全面展开建设187
上海段3条高速公路及共和新路高架工程建成通车188
市政工程科研工作概述188
大型沉管隧道混凝土管段裂缝控制研究总体水平达国际先进189
大型沉管隧道于坞施工技术与稳定性研究总体水平达国际先进189
大型沉管隧道岸壁围护保护技术研究总体水平达国际先进190
大型超深基坑工程施工技术与实践研究总体水平达国际先进190
卢浦大桥抗震性能及减震装置研究达国际先进水平191
特大型越江拱桥钢结构制造技术研究总体水平达国际先进191
上海市共和新路高架一体化高架结构综合研究达国际先进水平192
卢浦大桥超大跨度拱桥风荷载及抗风稳定性研究达国际先进水平192
复合型盾构掘进机及施工技术研究国内领先193
上海推出轻钢轻板房屋194
同济曙光岩土及地下工程设计与施工分析软件通过技术鉴定194
地下工程施工网络多媒体监控与计算机技术管理系统研究达国际先进水平194
50m深基坑支护开挖设计和施工理论研究国际领先194
概述195
第三节 房屋、土地、资源195
香格里拉酒店扩建工程抗震试验研究完成195
完成上海卢浦大桥(主桥)结构健康监测195
“外滩源”将成为上海标志地区195
泵站水力特性数值模拟及泵站进出水构筑物水力优化方案研究国内领先195
地面沉降数据自动采集系统研究及示范工程达国际先进水平196
中外住宅法规比较研究通过评审196
上海市郊区城镇土地利用规划研究通过评审196
多层住宅沉降规律研究国内领先196
绞吸挖泥船工况监测系统国内领先197
抓斗挖泥船定位定深监控系统国内领先197
全国地面沉降学术研讨会在沪召开197
第四节 交通、邮政、电信197
耙吸挖泥船吃水装载监测系统通过鉴定197
海工工程GPS远距离打桩定位系统达国际先进水平198
坐滩静力连续沉桩施工工艺及应用国内领先198
上海引进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新海龙”号自航耙吸挖泥船198
旧货船改造成自航耙吸挖泥船198
集装箱卡车全场自动调配系统开发成功199
上海港技术中心集装箱装卸工艺研究平台建成199
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861万标准箱199
港口装卸工艺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发挥作用199
铁路科研工作概述200
船—岸安全电气连接新技术研究填补国内空白200
物流信息与决策技术在港口企业中的应用通过鉴定200
集装箱管理优化决策研究达国际先进水平200
首次引进国际先进P95线路大修列车201
铁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PMIS)升级完善201
沪宁线行车安全综合监测系统初步建成201
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MIS)基本建成201
《上海市城市交通白皮书》颁布202
城市交通科研工作概述202
上海快速路网交通监控收费技术与应用研究达国内领先水平203
汽缸密封技术在柴油发动机大、中修上的应用取得预期效果203
上海交通行业ITS系统方案通过评审203
上海陆上货运交易中心建成运作203
APEC第五次电信部长会议在上海召开204
上海市电信有限公司成立204
高速公路收费系统及收费、监控、通信三中心系统集成开通运行204
车辆GPS监控系统已在部分银行得到推广应用204
公交一体化智能调度系统已在浦东公交系统推广204
上海首家广域集中用户交换机在上海财经大学开通205
上海电信与同济大学携手共建校园高速宽带网205
中国电信在沪建立亚太互联网中心(APIX)205
推行大客户维护经理制205
上海电信全年发展宽带用户18余万户205
多伦路文化街多媒体信息终端投入使用205
个性化明信片(电话卡)制作机研制成功206
上海电信推出“新视通”多媒体视频会议服务206
上海电信推出固网短消息业务206
上海电信推出“景视通”ISDN可视业务206
上海电信推出“信天游”电话储值业务206
上海电信推出电话缴费“易付卡”206
环境保护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滚动发展207
第五节 环境保护207
上海速递邮件(EMS)处理中心技术改造工程通过验收207
上海虹桥航空邮件转运站总包分拣系统通过验收207
发明塑料扣钉207
中美合作完成上海环境监测系统的扩建和改建可行性研究项目208
大气中微小颗粒物污染特征及控制对策研究为上海环境建设提供决策依据208
扬尘污染来源与控制管理研究国内领先208
完成汽油无铅化后环境效益跟踪评估208
上海市能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成果被政府采纳208
院士专家为上海市水环境治理战略规划献计献策209
纪念“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30周年和“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10周年会议209
饮食业油烟气快速检测检气管法地方标准颁布实施209
首次开展上海生态环境现状调查209
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一期工程顺利建成210
三峡工程对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获国家海洋局创新成果奖210
上海市环境监测新格局基本形成210
甲基叔丁基醚和汽油无铅化前后机动车排出物毒性及健康影响研究达国际先进水平210
苏州河水系水环境改善措施研究通过鉴定211
苏州河环境整治实用技术研究取得阶段成果211
苏州河六支流截污工程全面完成211
苏州河下游着生动物种类及多样性增加211
难降解工业废水预处理新工艺——催化还原内电解法的研究居国际先进水平212
联合国与同济大学联合成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212
压力溶解O3+沸石+GAC运河水源微污染处理研究达国际先进水平212
新世纪的水关怀——海峡两岸水资源暨环境保护上海论坛举办212
上海市政府批准《上海市固体废弃物处置发展规划》213
YJ-D型油烟净化器研制成功213
物理场作用下水处理技术及其机理的研究达国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213
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水回灌研究国内领先213
上海市公安局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一期)建成投入使用214
上海“金盾工程”进入实质性启动214
上海江桥生活垃圾焚烧厂一期工程点火一次成功214
苏州河水草拦截打捞装置投入使用214
完成区域灯光无线集控装置研究214
第六节 公安、消防214
上海公安综合信息查询系统推广应用215
上海市公安局刑事现场勘查信息系统投入使用215
上海市公安局治安管理信息系统一期工程完成215
上海市公安局改造中国公民因私出境管理系统215
上海市公安局案(事)件信息管理系统(一期)全面推广215
上海市公安局违法犯罪人员信息系统投入试运行215
胶体金标记度冷丁单克隆抗体免疫检测板研究达国际先进水平216
人体内血醇清除率的研究国内领先216
上海公安800M移动数据传输系统开发完成216
警用激光自动测装瞄准器研制成功216
公安特种车辆实时定位系统国内领先216
消防灭火机器人研制成功217
自行式消防炮工业性试验及应用通过验收217
消防VSAT应急通信指挥系统运用于实战演习获肯定217
水务科研工作概述218
第七节 水务、气象、地震218
哈龙淘汰计划3个技术援助项目通过验收218
哈龙替代物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工程化研究居国内领先218
消防炮远程柔性控制系统获公安部科技二等奖218
城市排水泵站及水质净化厂臭气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达国内领先水平219
上海市城市污水厂污泥稳定化、资源化研究——好氧发酵技术居国内领先219
管线图档管理系统通过鉴定219
综合测量保护继电器在泵站中的应用居国内领先219
上海市排水系统地下水渗入量研究国内领先219
上海市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回用处理工艺及实施方案研究通过鉴定219
地震科研工作概述220
上海GPS气象服务网已全天候运转220
沸石强化脱氮工艺技术研究居国际先进水平220
水厂滤池反冲洗水回收利用效果显著220
第三届大城市防震减灾国际研讨会举行221
防震减灾工作常抓不懈221
上海及其邻近地区地震活动概述221
地震监测预报质量提高221
中国与东盟地震预报技术研讨会召开222
2002年度联合国国际搜索与救援咨询团亚太地区会议召开222
首批12个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建设项目运行良好223
第七章 医学卫生、生殖健康、体育、文化和商贸科技第一节 医学卫生概述223
16个项目获第二批上海市卫生事业管理成果奖224
第二批17个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成立224
推广应用消化道恶性梗阻的动脉内灌注联合内支架置入治疗应用技术225
上海卫生系统重大课题进展顺利225
4所医院成为高校附属医院或教学医院225
实验性肿瘤联合基因治疗达国际先进水平226
膀胱癌早期诊断和治疗国内领先226
并存肾动脉裂口的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腔内隔绝术获得成功226
深低温停循环全身逆行灌注手术治疗降主动脉瘤获成功226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Th细胞异常分化的分子基础及临床意义的系列研究居国际先进水平227
肝纤维化非创伤性检测指标的评估及其诊断价值的研究达国际先进水平227
耳显微外科及其相关基础研究居国际先进水平227
超急性脑梗塞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新技术居国际先进水平227
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综合研究居国际先进水平228
心肌桥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流影响研究达国际先进水平228
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关系的实验研究居国际先进水平229
带蒂胸锁乳突肌转位术修复晚期面瘫达国际先进水平229
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和体内成骨作用的应用研究居国际领先229
早期削痂防治深二度烧伤创面进行加深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总体水平达国际先进230
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病理及基础研究居国际先进水平231
优先区定制型人工关节的设计与应用居国际先进水平231
压电型人工耳蜗国际领先232
肾虚与衰老微观比较研究国内领先232
寻常性天疱疮抗原表位的重组、致病性与临床应用的研究达国际先进水平232
“三医联动”改革快速突破的政策思路和关键技术研究达国际先进水平233
缺血损伤神经元死亡和自身保护分子机制研究国际领先233
双功能螯合剂对锕系核素(钍)内污染的防护效果研究居国际先进水平233
原发性肝癌免疫与基因治疗的实验及应用研究总体水平国内领先234
经静脉声学造影评价心肌灌注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国内领先234
放射性核素脑灌注显像负荷试验方法学和临床研究国内领先234
快速抗心律失常药物再评价研究国内领先235
雌激素受体亚型在乳腺癌的研究和临床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35
颅外段颈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调查和外科治疗研究国内领先235
小和微小肝癌影像学新技术及肝癌介入治疗新模式探讨研究达国际先进水平235
人碱性磷酸酶糖链结构分析与肝癌诊断的研究国内领先236
脂肪乳剂代谢及临床应用研究通过鉴定236
冠状动脉内多普勒导丝描记技术的临床应用居国内领先236
新一代超声聚焦肿瘤消融机问世237
亚洲首例“柏林心”手术在东方医院完成237
玻璃体腔内注入硅油的系列研究及应用达国际先进水平237
先天性心脏病巨大动脉导管未闭非开胸堵闭术的研究及临床应用通过鉴定237
上海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建立238
上海市医学会组织全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238
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肾脏病学术会议召开238
中华医学会第七届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举行238
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研究及其在人类生育调节中的意义研究通过专家鉴定239
概述239
第二节 生殖健康239
生物黏附缓释凝胶避孕剂临床有效性试验通过验收240
21三体综合征的诊断与干预研究通过验收240
分子佐剂C3d增强hCG-β基因避孕疫苗Th2型体液免疫效应通过专家鉴定240
Kallmann综合征KAL1基因缺陷研究通过验收240
完成上海人口老龄化与社区生殖健康服务研究241
土槿皮甲酸抗生育机理研究证明土槿皮甲酸非新型抗生育药物241
孕二烯酮新型阴道避孕药环的基础研究进入临床前研究241
上海运动健康研究中心成立242
“枪神2000”射击训练系统达预定指标242
完成中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评估242
第三节 体育、文化242
安装移动接收数字电视的公交车辆在沪投入运营243
广播电影电视系统获多项技术奖243
全国骨科运动创伤和康复新进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沪召开243
上海数字高清晰度电视地面广播实验平台建成244
广播电视节目资料的数字化抢救和应用关键技术的研究通过鉴定244
上海数字电视运营性试播启动244
圆满完成3项广播电视转播的技术保障任务244
巨型观览车在锦江乐园落成245
科技成果成功运用于上海电影业245
FM-5kW全固态立体声调频发射机研制完成245
IB TC 2002上海国际广播影视技术研讨会暨第九届上海电视节国际广播影视设备展览会举行245
上海商业电子商务中心服务平台批准建设246
上海消费市场信息快速反应系统建成开通246
第四节 商贸246
概述246
上海商业逐步实现信息化246
国家黄金交易系统在沪开通247
探索科技计划管理新模式251
概述251
第三编 科技管理与服务251
第八章 科技体制251
第一节 政府宏观科技管理251
科技发展基金立项计划落实252
科技计划252
加强对全社会技术创新工作的指导252
继续实施科技专项计划253
上海市科委重大项目计划重点突出三大板块254
新设专利技术二次开发专项和技术标准专项计划255
基础性研究和人才培养计划并举256
科技咨询计划的支持力度加大256
下达191个上海市引进技术的吸收与创新计划项目257
鼓励在沪企业申报国家科技兴贸行动计划257
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全面推动上海科技融入世界257
国内科技合作计划重点抓落实257
上海市新产品计划财政补贴仍居全国第一258
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1237项258
上海财政科技拨款近10亿元259
科技投入259
国家重点新产品立项评估与申报备案项目质量再度提高259
上海市新产品成功参展第四届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259
工业新产品开发成效显著259
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新产品开发取得较大进步259
网上公开征集科研支撑条件科研项目260
《关于加强上海市实验动物管理和推行分级监管制度的若干规定》颁布实施260
引导区县财政加大对技术创新投入260
科研条件260
制定《上海市科研条件建设“十五”实施意见》260
上海市绿色化学与化工过程绿色化研究重点实验室成立261
上海市分子催化和功能材料研究重点实验室成立261
加强实验动物生产和使用许可证管理261
上海质谱中心成立261
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261
上海市工程材料应用评价重点实验室通过评估262
上海市发育生物学重点实验室通过评估262
上海市低温超导高频腔技术重点实验室成立262
上海市动物细胞工程研究重点实验室成立262
上海市信息安全综合管理技术重点实验室成立262
中美联合成立计算生物学实验室262
上海市血管生物学重点实验室通过评估262
积极开展质量技术监督科研项目研制工作263
概述263
上海市微电子测试分析重点实验室更名为上海市电磁兼容重点实验室263
上海科学器材有限公司做好科技条件服务工作263
质量技术监督263
继续加强检验检疫科技管理工作264
概述264
加快质量技术监督信息化建设264
上海市检测中心成立264
检验检疫264
上海档案目录中心建设方案出台265
档案科研管理265
开展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265
推进上海口岸执法管理信息化进程265
上海检验检疫执法成果展示室建成开放265
上海酝酿整体推进公益类科研院所改革266
第二节 研究机构改革266
上海市第二届档案科技专家委员会成立266
“光典”电子文件归档及管理系统面世266
举办档案信息化展览266
全国现代科技与档案管理学术研讨会在沪召开266
一批档案科研项目通过验收266
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坚持改革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267
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坚持公益服务和科技产业发展思路267
完成上海市应用型研究所转制典型案例分析研究267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体制创新显成效268
中科院上海分院直属单位脱钩转制与经营工作平稳过渡268
上海市轴承技术研究所瞄准高新技术以特色取胜268
上海市服装研究所加大科技开发和服务力度268
概述269
第三节 民营科技企业269
上海华谊(集团)公司大力实施技术创新体系建设269
首届上海科技企业创新奖揭晓270
上海华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加强产品研发显成效271
复旦复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走多元化产业发展之路271
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十大新闻271
上海瑞华集团科技创新添活力272
上海宽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视技术开发272
上海神州数码有限公司全面实施以IT服务为核心的战略转型272
民营科技企业100强揭晓273
上海华阳检测仪器公司依靠科技提升产品质量273
概述276
第四节 产学研结合276
组织参加首届全国产学研联合网上成就展暨洽谈会277
上海市产学研联合协调工作探索创新277
东华大学与中国石化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成立纤维研究开发中心278
国家技术转移创新论坛在沪举行278
海峡两岸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暨产学研结合研讨会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278
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与中国科学院产学研联合结硕果279
上海华谊(集团)公司通过产学研联合拓展技术来源279
上海市工业系统产学研联合形成新热潮279
1276个单位被认定为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280
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80
第九章 高新技术园区280
第一节 概况280
概述280
444家企业被认定为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291
概述295
第二节 张江高科技园区295
上海紫竹科学园区奠基295
推进中科院上海科学园区建设295
张江高科技园区入园企业增资势头明显296
浦东软件园发挥集聚与辐射效应296
张江高科技园区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凸现296
张江集成电路产业链进一步夯实296
张江生物医药基地规模进一步扩大296
张江多元开发建设新格局形成297
人才加速集聚张江297
张江创新孵化功能日益增强297
张江简化行政审批手续优化服务环境297
张江科研教育区初具规模297
上海沪科科技有限公司被境外公司并购298
10家企业成功孵化298
第三节 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298
概述298
漕河泾开发区软件园列为上海市级软件产业基地298
金桥开发区经济发展势头良好299
金桥开发区招商引资名列上海市开发区之首299
漕河泾开发区数字园区网络铺设一期工程顺利竣工299
第四节 金桥现代科技园299
概述299
深化上海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服务工作300
上海大学科技园搭建产学研平台300
金桥南区开发建设稳步推进300
第五节 上海大学科技园300
概述300
科技企业注重科技开发创新301
上海嘉定高科技园区二次创业开门红301
上海大学科技园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301
第六节 嘉定民营科技密集区301
中国纺织国际科技城抓紧创业园规划建设工作302
概述302
第七节 中国纺织国际科技城302
64项上海种子资金项目通过验收303
上海市火炬中心与徐汇区财政局携手共助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303
第十章 成果转化303
第一节 科技成果转化计划303
上海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工作概述303
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加强304
第二节 孵化基地304
国家创新基金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来沪考察304
上海实施火炬计划170项304
上海慧谷高科技创业中心为在孵企业服务305
上海科技投资公司平均投资收益率连续4年大于18%306
概述306
上海软件专业孵化器建设方案通过评审306
漕河泾开发区在孵企业近百家306
张江创新孵化功能国内一流306
第三节 创业投资306
上海技术市场概述307
第四节 科技中介服务307
国内外科技创业投资机构纷纷落户张江高科技园区307
漕河泾开发区全年吸收风险资本2亿多元307
技术市场交易统计分析308
技术市场管理进一步完善309
上海科学院(35)技术合同登记处再创佳绩310
浦东(15)技术合同登记处技术交易创历史新高310
闸北(08)技术合同登记处依法行政服务基层310
上海技术交易积极开拓国际技术转移业务311
上海技术交易寻求区域合作,为会员多元化服务311
502个项目被认定为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312
联合国中小企业技术网开通312
推进上海技术交易信息网络化312
上海市技术经纪人事务所沟通信息,为中小企业服务313
上海技术产权交易额持续增长313
生产力促进工作概述314
举办科技创新主题报告暨项目推介会314
上海职工技术经纪有限公司成立314
上海市小企业(生产力促进)服务中心积极为中小企业服务315
第八届科技咨询服务优秀项目和先进集体评审揭晓316
408人当选为上海市第四届注册咨询专家316
浦东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服务成效显著316
上海咨询业健康成长316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开展电磁兼容技术咨询服务318
承接“上海国际集团(SIG)总部职务设计和薪酬改革”重大企业咨询项目318
上海市院士咨询与学术活动中心积极发挥院士智囊作用318
完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机制319
开展国家公务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培训319
第十一章 科技人才319
第一节 人才培养319
上海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会议召开319
推进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改革319
24人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320
加强上海市人才发展资金管理320
开展人才出国(境)培训320
上海地区9人入选第五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21
60人入选第十二届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323
116人入选白玉兰科技人才基金326
35人入选曙光计划(自然科学)333
博士后培养工作取得新进展334
35人入选上海市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335
中国科学院远程教育系统开通336
中国科学院上海教育基地成立336
上海市农科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揭牌336
上海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设立博士后工作站336
上海加强人才市场管理337
第二节 人才交流337
国家软件人才国际培训(上海)基地揭牌337
国家对日软件人才培训基地挂牌337
上海集成电路考核办公室成立337
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培训急需人才337
上海引进特殊人才8607名338
上海引进各类专业人才17080名338
《人才开发专业目录》公布338
上海实施引进人才居住证制度338
发放《上海市居住证(B证)》1321张338
引智工作成效显著339
上海引进留学人员965人339
前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受聘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战略顾问340
诺贝尔奖获得者朱棣文博士受聘上海交通大学名誉教授340
人才国际交流进一步扩大340
上海市博士后人才项目交流洽谈会在北京举行340
上海科技人才交流中心提供人才中介服务340
“计算机视觉之父”黄煦涛教授受聘上海交通大学340
上海新增6位“973”计划首席科学家341
第三节 优秀人才341
香港专家陈仲良教授出任上海台风研究所所长341
59位自然科学专业技术人员获政府特殊津贴342
上海20人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344
曹谊林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345
上海地区15人获海外、香港、澳门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资助345
杨桂生入选第十二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346
约瑟夫·汉密尔顿教授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346
上海6位中科院院士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347
4人获第四届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350
郁铭芳获中国光华工程科技奖350
6人入选曙光杰出人才(自然科学)352
上海市科技系统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揭晓352
首届上海市科技创业领军人物“十佳”评选揭晓352
5人入选首届上海青年科技英才353
上海4名女性入选首届“新世纪巾帼发明家”354
第一届上海IT青年十大新锐评选揭晓355
科技系统5人当选上海十大杰出青年355
28人入选上海实施发明成果优秀企业家和优秀总工程师358
19人入选上海农业科技创新人362
3位科技人员获庄长恭奖和吴蕴初奖366
3位在沪院士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367
许智宏院士当选国际植物组织培养与生物技术联合会主席,并获摩洛哥王国皇家荣誉勋章368
陈竺院士获法国荣誉勋位团骑士勋章368
王德宝369
第四节 逝世人物369
杨福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