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MAX+PLUS II入门与提高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MAX+PLUS II入门与提高](https://www.shukui.net/cover/52/33032457.jpg)
- 东方人华主编;王建坤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078521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84页
- 文件大小:65MB
- 文件页数:297页
- 主题词:数字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软件,MAX+PLUS
PDF下载
下载说明
MAX+PLUS II入门与提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EDA基础及MAX+PLUS Ⅱ起步1
1.1 EDA工程及其开发工具2
1.1.1 数字系统设计的流程2
1.1.2 EDA工程概论3
1.1.3 常用的EDA工具软件5
1.2 MAX+PLUS Ⅱ的发展历史及其特点6
1.2.1 Altera公司简介6
1.2.2 MAX+PLUS Ⅱ简史7
1.2.3 MAX+PLUS Ⅱ的技术特点7
1.3 MAX+PLUS Ⅱ系统运行环境及软件安装8
1.3.1 推荐的系统配置8
1.3.2 MAX+PLUS Ⅱ的安装9
1.4.1 MAX+PLUS Ⅱ管理器12
1.4 MAX+PLUS Ⅱ工作环境12
1.4.2 层次显示器15
1.4.3 图形编辑器15
1.4.4 图元编辑器16
1.4.5 文本编辑器17
1.4.6 波形编辑器17
1.4.7 平面编辑器18
1.4.8 编译器19
1.4.9 仿真器19
1.4.10 定时分析器20
1.4.11 编程器21
1.4.13 自包含又开放的开发环境22
1.4.12 消息处理器22
1.5 MAX+PLUS Ⅱ帮助系统23
1.5.1 帮助系统的内容23
1.5.2 帮助系统的使用方法24
1.6 Altera可编程逻辑器件概述24
1.6.1 Altera器件系列25
1.6.2 APEX系列26
1.6.3 FLEX系列26
1.6.4 ACEX系列29
1.6.5 MAX系列30
1.6.6 Altera器件的选择32
1.7 本章小结33
第2章 MAX+PLUS Ⅱ开发数字系统的基本过程34
2.1 设计过程简介35
2.1.1 设计输入35
2.1.2 项目编译36
2.1.3 仿真和定时分析36
2.1.4 编程下载及测试36
2.2 一个简单的实例37
2.2.1 设计输入37
2.2.2 项目编译41
2.2.3 分配I/O管脚43
2.2.4 项目波形仿真44
2.2.5 定时分析46
2.3 MAX+PLUS Ⅱ支持的文件47
2.2.6 程序下载47
2.3.1 MAX+PLUS Ⅱ支持的输入文件48
2.3.2 MAX+PLUS Ⅱ支持的输出文件49
2.3.3 MAX+PLUS Ⅱ与其他EDA工具的无缝结合52
2.4 本章小结53
第3章 设计输入54
3.1 设计输入简介55
3.2 文本输入方式56
3.2.1 文本编辑器介绍56
3.2.2 AHDL语言简介60
3.2.3 VHDL语言简介61
3.2.4 VerilogHDL语言简介61
3.2.5 文本输入的一般步骤和基本操作62
3.3 图形输入方式67
3.3.1 图形编辑器介绍67
3.3.2 图形输入的一般步骤和基本操作69
3.3.3 图元库介绍77
3.4 波形输入方式79
3.4.1 波形编辑器介绍79
3.4.2 波形输入的一般步骤和基本操作85
3.5 使用其他的EDA工具生成的文件进行输入93
3.5.1 MAX+PLUS Ⅱ支持的其他EDA工具生成的文件93
3.5.2 导入其他的EDA工具生成的文件94
3.6 创建图元95
3.6.1 使用图元编辑器编辑图元95
3.6.2 通过文件创建图元97
3.6.3 使用MegaWizard Plug-In Manager定制兆功能模块98
3.7 本章小结99
第4章 层次设计与MAX+PLUS Ⅱ的项目设置100
4.1 层次设计101
4.1.1 实例的详细说明101
4.1.2 创建一个图形输入文件和一个波形输入文件103
4.1.3 创建两个文本输入文件104
4.1.4 创建图元111
4.1.5 创建项层图形设计文件111
4.1.6 查看项目的设计层次113
4.2 MAX+PLUS Ⅱ的项目设置115
4.2.1 管脚/位置/芯片设定116
4.2.2 时间属性设定118
4.2.3 集合设定119
4.2.4 逻辑属性设定120
4.2.5 探针设定122
4.2.6 互连管脚设定123
4.2.7 局部布线设定124
4.2.8 忽略或清除项目设置125
4.3 本章小结126
第5章 MAX+PLUS Ⅱ的项目编译128
5.1 编译器介绍129
5.2 编译处理的基本过程129
5.3 编译器输入与输出文件类型130
5.4 编译设置131
5.3.1 编译器输入文件类型131
5.3.2 编译器输出文件类型131
5.4.1 选择器件132
5.4.2 启动智能重编选项132
5.4.3 设定项目全局逻辑综合规则133
5.4.4 全局器件属性设定136
5.4.5 全局参数设定136
5.4.6 全局时间属性设定137
5.4.7 打开设计规则检查工具138
5.4.8 适配规则设定140
5.4.9 指定报告文件要生成的部分141
5.4.10 与第三方软件的接口设置142
5.5 编译项目145
5.6 消息处理器147
5.6.1 信息148
5.6.2 警告148
5.6.3 错误149
5.7 查看报告文件150
5.7.1 分项查看150
5.7.2 查看报告文件全文152
5.8 查看资源占用情况168
5.8.1 查看管脚资源情况168
5.8.2 查看芯片资源情况170
5.9 本章小结174
第6章 查看和编辑器件适配175
6.1.1 平面编辑器窗口详解176
6.1 平面编辑器介绍176
6.1.2 器件视图与LAB视图181
6.1.3 Acf与Fit文件184
6.2 观察并编辑适配结果186
6.2.1 回注工程及编辑器件赋值186
6.2.2 重新编译工程189
6.2.3 显示布线信息190
6.2.4 显示方程及布线信息191
6.3 本章小结193
第7章 项目仿真194
7.1 仿真简介195
7.1.1 仿真器介绍196
7.1.2 仿真的分类197
7.2 仿真器的输入与输出文件198
7.3 创建仿真输入文件199
7.3.1 仿真输入文件概述199
7.3.2 使用波形编辑器创建仿真通道文件201
7.3.3 使用文本编辑器创建矢量文件206
7.4 项目仿真的输入和输出文件208
7.4.1 设定仿真输入和输出文件208
7.4.2 创建表文件208
7.5 运行仿真209
7.5.1 运行功能仿真209
7.5.2 运行时序仿真210
7.6.1 分析仿真输出211
7.6 分析仿真结果211
7.6.2 比较功能仿真与时序仿真的结果214
7.6.3 查看表文件215
7.7 本章小结217
第8章 定时分析218
8.1 定时分析概述219
8.1.1 三种分析模式219
8.1.2 定时分析器窗口220
8.2 定时分析前的设置224
8.2.1 设定定时分析的源节点和目标节点224
8.2.2 设定定时分析的时间限制227
8.3 运行定时分析227
8.3.1 运行传播延时矩阵分析228
8.3.2 运行建立和保持时间分析232
8.3.3 运行时序逻辑性能分析235
8.4 本章小结238
第9章 MAX+PLUS Ⅱ的程序下载239
9.1 Altera器件编程概述240
9.2 Altera器件的编程文件241
9.2.1 编程文件类型241
9.2.2 编程文件的生成和转换243
9.2.3 创建目志文件245
9.3 几种程序下载方式245
9.3.1 BitBlaster串行下载方式246
9.3.2 ByteBlaster并行下载方式248
9.3.3 ByteBlasterMV并行下载方式249
9.4 下载编程与配置文件250
9.4.1 硬件配置250
9.4.2 编程文件的更换252
9.4.3 多器件下载编程253
9.5 下载编程相关操作256
9.5.1 验证256
9.5.2 检查257
9.5.3 空白检查258
9.5.4 测试258
9.5.5 打开功能测试向量259
9.6 本章小结260
第10章 MAX+PLUS Ⅱ使用提高261
10.1 使用LPM宏单元库262
10.1.1 MAX+PLUS Ⅱ的LPM宏单元库简介262
10.1.2 LPM库函数的使用263
10.1.3 使用LPM设计加法器举例266
10.2 基于流水线设计270
10.2.1 流水线设计的基本原理270
10.2.2 流水线设计举例271
10.2.3 流水线设计性能分析275
10.3 使用EAB单元进行设计277
10.3.1 EAB概述277
10.3.2 EAB设计举例278
10.4 本章小结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