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云南中新生代地质与矿产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云南中新生代地质与矿产
  • 肖荣阁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海洋出版社
  • ISBN:7502727159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204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21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云南中新生代地质与矿产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区域地质与矿产概述1

一、自然地理1

二、大地构造环境1

三、地层岩性概述6

四、主要矿产与矿化特征7

第二章 沉积建造13

一、裂谷裂陷期沉积建造类型13

(一)火山岩系的地层层序与岩石学特征13

1.地层层序13

2.中三叠统火山岩15

3.上三叠统火山岩17

4.滇中地区及保山地区的火山岩建造21

(二)火山岩岩石化学特征22

1.中三叠统中基性火山岩岩石化学特征23

2.上三叠统中酸性火山岩岩石化学特征29

二、裂谷沉降期沉积建造类型31

(一)沉积岩岩石学及沉积岩建造类型31

1.主要岩石类型及岩石学特征31

2.沉积构造36

3.沉积岩建造类型37

(二)沉积岩建造的组合元素地球化学特征43

1.元素的赋存状态及元素组合43

2.沉积岩建造中的元素组合45

3.沉积环境分析57

1.碳、氧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58

(三)沉积岩建造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58

2.铅同位素特征65

(四)砂岩粒度分析67

1.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67

2.粒度分析资料解释72

3.砂岩粒度分布曲线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74

三、裂谷封闭期沉积建造83

四、裂谷盆地沉积建造序列83

第三章 含矿建造、层控矿床及矿床地球化学85

一、含矿建造与层控矿床85

(一)蒸发岩建造85

1.上三叠统蒸发岩建造85

2.中上侏罗统蒸发岩建造89

3.古新统蒸发岩建造92

(二)火山岩系中的铁、铜建造95

1.火山岩型铜、多金属矿床95

2.火山碎屑岩系中的层状铁(铜)矿床97

(三)层控矿床98

1.泻湖碳酸盐系中的层控菱铁矿床98

2.层控Cu、Pb、Zn、Ag、As、Sb、Hg多金属矿床99

二、矿床地球化学106

(一)菱铁矿的地球化学特征106

(二)铜、银的地球化学特征109

(三)铅、锌的地球化学特征115

(四)砷、锑、汞等的地球化学特征117

(五)成矿流体地球化学118

1.CO2、CH4挥发分来源与赋存状态118

2.CO2、CH4的研究方法120

3.富含CO2、CH4流体的成矿作用122

第四章 典型矿床成矿作用研究124

一、金满矿区与矿床地质概况124

(一)地层系统124

(二)构造格局124

(三)金满铜矿区矿化地质特征125

(四)矿石结构构造130

(五)普洱白龙厂铜矿床地质特征133

二、矿床地球化学研究134

(一)Sr、S、Pb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134

(二)组合元素地球化学研究139

(三)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145

(四)铜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149

三、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研究149

(一)流体包裹体岩石学149

(二)流体包裹体类型150

(三)显微冷热台研究151

(四)冷热台研究结果152

(五)包裹体成分分析155

(六)流体包裹体稳定同位素155

四、成矿作用与矿床成因的讨论155

(一)主要认识155

(二)成矿作用与成矿模式159

(一)野外采样方法163

(二)实验室工作方法163

第五章 古地磁学研究163

一、研究方法163

二、岩石磁性特征165

(一)岩石的剩磁强度165

(二)中上三叠统火山岩、火山碎屑岩退磁曲线特征165

(三)中上三叠统灰岩、灰绿色砂岩退磁曲线特征166

(四)紫红色砂岩退磁曲线特征168

三、古地磁结果170

(一)稳定剩磁与稳定性检验170

(二)古纬度172

(三)古地磁视磁极和视极移曲线172

(四)各构造区及沉积洼陷间的相对构造旋转174

第六章 沉积盆地的构造演化176

(一)印支期构造运动的确定及表现177

一、沉积盆地的构造历史177

(二)燕山期构造运动178

(三)喜山期构造运动179

(四)勐野井钾盐矿床盐背斜构造及其形成机制179

1.矿区构造应力场179

2.盐体构造形态182

3.盐背斜构造形成机制186

二、沉积盆地的构造演化187

(一)沉积盆地的构造环境187

(二)盆地构造系的演化机制188

三、成盐盆地的构造控制190

四、盆地区内层控矿床的构造控制192

主要参考文献194

英文摘要20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