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主监督 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民主监督 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
  • 张晞海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
  • ISBN:7801076680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48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70页
  • 主题词:民主-监督-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民主监督 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民主监督内涵及根据1

(一)民主监督涵义1

第一章 民主监督范畴探析1

(二)提出中国特色民主监督定义的根据2

二、民主监督的性质和特点5

(一)民主监督具有监督的一般共性6

(二)民主监督的一般特点6

(三)中国特色民主监督的特点9

(一)民主监督形式与内容的关系15

(二)民主监督形式的种类15

三、民主监督形式15

四、民主监督的作用17

(一)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17

(二)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20

(三)促进党和政府转变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和执政能力21

(四)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社会发展22

第二章 民主监督理论模式24

一、马克思主义民主监督的基本理论24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民主监督思想25

(二)列宁的民主监督思想29

(三)中国共产党的民主监督理论37

二、西方近代民主监督的基本理论42

(一)西方近代民主监督思想及相关理论43

(二)西方近代民主监督代表性的实践模式46

(三)异体监督——西方各国强大的社会监督模式51

三、两种民主监督模式比较分析52

(一)两种民主监督模式的主要区别53

(二)两种民主监督模式的共性分析57

第三章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民主监督历史回顾62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民主监督理论与实践62

(一)中国共产党民主监督的缘起62

(二)中国共产党民主监督的艰难起步64

(三)中国共产党民主监督的发展69

二、建国至“文化大革命”时期党的民主监督理论与实践80

(一)建国初期党的民主监督继续发展(建国至党的“八大”)80

(二)中国共产党民主监督的曲折前进(1957年至“文化大革命”前)84

(三)中国共产党民主监督的严重危机(十年“文化大革命”)89

三、党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党的民主监督历史经验与教训93

(一)加强党的民主监督,必须着力于制度建设,不能依靠政治运动93

(二)加强党的民主监督,必须扩大党内民主,充分保障党章赋予党员的民主权利95

(三)加强党的民主监督,必须健全民主集中制原则,不能为了集中而牺牲民主96

(四)加强党的民主监督,必须建立健全党外监督机制,不能堵塞人民群众的言路97

(五)加强党的民主监督,必须把民主作为目的,而不能仅仅作为手段98

(一)专门机构的恢复与建立,为民主监督提供了重要的组织保障100

第四章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主监督的理论与实践100

一、民主监督的恢复与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三届四中全会前)100

(二)提出了一系列民主监督制度,使民主监督有序地进行104

(三)逐步扩大以制度为载体的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营造民主监督的大环境105

(四)注意发挥各种监督形式的作用109

二、民主监督的进一步探索(十三届四中全会至党的十六大)112

(一)以党内监督促进民主监督113

(二)民主监督的制度化进程明显加快,规章制度更加具体化116

(三)更加重视民主监督的保障机制建设,保护监督者的合法权益119

(四)民主监督形式进一步多样化120

(五)重新思考对党的领导人的监督问题124

三、民主监督的新进展(十六大以后至2005年底)126

(一)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的监督意识进一步增强126

(二)党内监督工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127

(三)民主监督渠道的进一步拓宽132

(四)把民主监督纳入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138

四、改革开放以来民主监督的基本经验和启示140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民主监督成功的重要保障140

(二)必须坚持理论创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民主监督新的实践140

(三)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141

(四)必须加强法制建设,使民主监督逐步纳入法制化轨道141

(六)权力运作过程公开是实现民主监督的必要条件142

(五)民主监督必须与党的纪律检查、法律监督、行政监察、审计监督等相结合142

(七)必须深刻认识民主监督建设在我国的艰巨性和复杂性143

(八)我国民主监督的建设,既要借鉴资本主义民主的文明成果,又要结合我国的实际144

五、展望民主监督的未来走向145

第五章 民主监督教育研究152

一、民主监督教育的涵义152

二、民主监督教育的必要性153

(一)有效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需要153

(二)加强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需要155

(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正确行使公共权力、提高工作效率的需要155

(一)学习邓小平有关民主与法制的理论156

三、民主监督教育的具体内容156

(二)进行肃清封建残余影响的教育160

(三)对民主监督的主体和客体进行教育165

四、民主监督教育的基本方法172

(一)把民主监督教育纳入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并形成机制172

(二)民主监督教育要有针对性173

(三)民主监督教育方式方法要多样化176

第六章 党内民主监督的研究187

一、党内民主监督建设的意义187

(一)加强党内民主监督建设是无产阶级政党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188

(二)加强党内民主监督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191

(三)加强党内民主监督建设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昭示的历史教训192

二、新时期加强党内民主监督建设的探索194

(一)全党对党内民主监督建设的认识不断深化194

(二)专门监督机构的职能作用不断强化195

(三)党员的监督权利有了进一步发展和保障197

(四)党内民主监督制度和机制建设不断取得进展198

(五)探索党内民主监督的新途径200

三、当前党内民主监督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202

(一)民主监督意识淡薄202

(二)党内民主监督机制不健全203

(三)监督重点难以到位204

(四)党内自下而上的监督比较难205

(五)民主监督渠道不畅通206

(六)制度建设不健全207

四、进一步加强党内民主监督建设的建议209

(一)坚持党内民主监督的基本原则209

(二)提高党员干部的民主监督意识210

(三)进一步发挥纪委的职能作用211

(四)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212

(五)畅通监督渠道214

(六)进一步加强党内民主监督制度建设217

(七)增强各种监督主体的合力218

(一)人大监督的涵义及特点220

第七章 健全人大、政协、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研究220

一、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民主监督220

(二)人大监督的沿革222

(三)人大监督中体现的民主监督内容228

(四)人大监督方式和程序230

(五)人大民主监督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39

二、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245

(一)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性质和特点246

(二)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形成和发展历程248

(三)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主要形式252

(四)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55

(五)对加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思考259

三、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262

(一)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性质、特点与功能263

(二)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形成和发展历程264

(三)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主要内容269

(四)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主要形式和途径269

(五)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现状及存在问题272

(六)对加强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思考275

第八章 舆论监督研究278

一、舆论监督的基本内容278

(一)舆论监督的涵义278

(二)舆论监督的特点280

(三)舆论监督的功能282

(四)社会主义舆论监督与资本主义舆论监督的本质区别284

二、舆论监督的现状287

(一)舆论监督日益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舆论监督力度不断加强287

(二)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290

三、强化舆论监督的思考292

(一)开展舆论监督必须坚持正确的方针292

(二)建立舆论监督的联动机制296

(三)履行必要的审查程序296

(四)提高领导及全社会对舆论监督的正确认识297

(五)将舆论监督法制化298

(六)媒体要加强自身建设299

第九章 健全民主监督运行机制研究300

一、民主监督机制的概念和构成300

(一)民主监督机制的概念301

(二)民主监督机制的构成302

二、民主监督机制建设的地位和作用304

三、我国民主监督机制运行的现状及问题307

(一)我国民主监督机制建设的进程及成就307

(二)当前我国民主监督运行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312

(三)我国民主监督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318

(一)进一步加强民主监督的法制建设321

四、健全我国民主监督运行机制的建议及思考321

(二)充分发扬民主,保障民主权利323

(三)增强程序意识,完善程序制度建设324

(四)加快公开立法,促进信息公开325

(五)规范主体行为,实现有序监督326

(六)营造监督氛围,巩固监督成果326

(七)搞好监督预警,防范民主风险327

第十章 民主监督专项问题研究——关于查处打击报复举报人案件的研究329

一、查处举报人遭受打击报复案件中存在的问题329

(一)有案难立329

(二)立案难查330

(三)冤案难平331

二、如何认定打击报复举报人的案件333

(一)要认清打击报复举报人案件的特点333

(二)扫除定性过程中存在的拦路虎和挡箭牌334

三、在查处打击报复举报人案件中应重视和解决的问题335

(一)办案者首要解决的是情感、立场问题335

(二)处理实施打击报复者不手软337

四、做好查处打击报复举报人案件的善后工作340

(一)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340

(二)解决问题的途径342

后记34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