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网络环境下的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建设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郝卫东,杨扬,王先梅(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130752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87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405页
- 主题词:电子商务;电子政务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网络环境下的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建设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3
第1篇 基本概念3
第1章 电子商务概述3
1.1 电子商务的定义3
1.1.1 从不同视角看电子商务的定义3
1.1.2 广义电子商务与狭义电子商务5
1.1.3 对电子商务含义的理解5
1.2 电子商务的产生与发展6
1.2.1 电子商务产生的背景6
1.2.2 电子商务的发展7
1.3 电子商务系统的组成8
1.4 电子商务的分类10
1.4.1 按商业活动运作方式分类11
1.4.2 按交易对象的分类11
1.4.3 按开展电子交易的网络平台分类13
1.4.4 按开展电子商务的信息网络范围分类13
1.4.5 按商务与电子的融合程度分类14
1.5 电子商务的特性15
1.6 电子商务对社会经济的影响17
1.7 电子商务的作用与功能19
1.7.1 电子商务的作用19
1.7.2 电子商务的功能19
1.8.1 世界电子商务的总体现状21
1.8 世界电子商务的现状21
1.8.2 美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22
1.8.3 欧洲地区电子商务发展现状22
1.8.4 亚洲电子商务发展现状24
1.9 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及面临的问题25
1.9.1 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25
1.9.2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7
1.10 当当电子商务发展案例29
1.10.1 当当网简介29
1.10.2 当当服务特色分析30
1.11 小结31
参考文献32
1.12 本章习题32
第2章 电子政务概述34
2.1 引言34
2.2 电子政务的含义34
2.3 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35
2.3.1 国外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35
2.3.2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35
2.4 电子政务的优势37
2.5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38
2.5.1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38
2.5.2 我国在电子政务发展中面临的问题39
2.6 电子政务标准41
2.6.1 数据整合和共享涉及的标准41
2.6.2 中国电子政务国家标准42
2.7.1 加拿大43
2.7 发达国家电子政务发展的基本情况43
2.7.2 美国45
2.7.3 英国46
2.7.4 新加坡47
2.7.5 日本48
2.8 案例分析——新加坡电子公民中心49
2.9 小结50
2.10 本章习题51
参考文献51
3.1.1 概念模型52
第3章 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的模式52
3.1 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的模型52
3.1.2 流模型53
3.2 电子商务的流程55
3.2.1 生产型企业的电子商务过程55
3.2.2 商贸型企业的电子商务过程55
3.2.3 消费者的电子商务过程56
3.2.4 政府部门的电子商务过程56
3.3 电子商务的主要模式57
3.3.1 B to B电子商务模式57
3.3.2 B to C电子商务模式62
3.3.4 电子商务的其他模式68
3.3.3 C to C电子商务模式68
3.4 电子政务的主要模式72
3.4.1 G to B模式72
3.4.2 G to C模式74
3.4.3 G to G模式76
3.4.4 G to E电子政务78
3.5 案例——当当网的电子商务模式分析79
3.5.1 网上商品直销的B to C模式79
3.5.2 从原模式的角度分析80
3.5.3 从产品性质的角度分析80
3.6 小结81
参考文献82
3.7 本章习题82
第2篇 基础设施85
第4章 网络基础设施85
4.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85
4.1.1 计算机网络及其组成85
4.1.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86
4.1.3 计算机网络的传输介质87
4.1.4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89
4.2 网络基础设施的协议体系结构90
4.2.1 TCP/IP协议族91
4.2.2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RM92
4.2.3 IP地址和子网掩码93
4.2.4 IPv6协议97
4.3 常用的网络互连设备101
4.3.2 网桥102
4.3.1 中继器/集线器102
4.3.3 路由器103
4.3.4 交换机103
4.3.5 网关104
4.4 先进组网技术104
4.4.1 VPN组网104
4.4.2 以太网技术106
4.4.3 无线局域网技术110
4.4.4 ADSL技术111
4.5.1 服务器硬件的选择112
4.5 高级服务器技术112
4.5.2 服务器操作系统的选择113
4.5.3 服务器的功能选择113
4.5.4 刀片式服务器114
4.5.5 集群计算114
4.6 网格计算117
4.6.1 网格与网格计算的定义117
4.6.2 网格的体系结构119
4.6.3 OGSA的支撑技术121
4.6.4 网格领域的研究方向123
4.7.2 建设任务124
4.7.3 网络结构设计124
4.7.1 项目背景124
4.7 组网案例124
4.7.4 网络功能设计126
4.7.5 广域网的设计126
4.7.6 服务器系统设计127
4.8 小结128
4.9 本章习题129
参考文献130
第5章 安全基础设施和安全法规131
5.1 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安全概述131
5.1.1 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的安全威胁131
5.1.2 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安全的要求132
5.1.3 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安全的主要内容134
5.2 防火墙技术135
5.2.1 防火墙技术简介135
5.2.2 防火墙的优点和缺点135
5.2.3 防火墙的实现规则136
5.2.4 防火墙的分类137
5.2.5 防火墙的安全体系139
5.2.6 防火墙的部署140
5.3 入侵检测技术141
5.3.1 什么是入侵检测(intrusion detection)141
5.3.2 入侵检测系统的主要功能141
5.3.3 入侵检测系统模型141
5.3.4 入侵检测系统的分类142
5.4.2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143
5.4.1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143
5.3.5 入侵检测过程分析143
5.4 病毒防护143
5.4.3 分类145
5.4.4 计算机病毒的典型症状与表现形式146
5.4.5 计算机病毒防治的几点措施146
5.5 物理隔离与物理隔离网闸147
5.5.1 什么是物理隔离147
5.5.2 物理隔离的发展历程147
5.5.3 物理隔离网闸的定义149
5.5.4 物理隔离网闸的信息交换方式149
5.5.5 物理隔离网闸的主要安全模块149
5.6 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150
5.5.6 物理隔离网闸应用定位150
5.6.1 数据备份概述151
5.6.2 数据备份的方法151
5.6.3 灾难恢复的方法152
5.6.4 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方案153
5.7 加密技术154
5.7.1 加密技术基本概念154
5.7.2 加密技术的分类155
5.7.3 数据加密标准DES156
5.7.4 公钥加密算法RSA157
5.8 安全认证技术158
5.8.1 认证技术概述158
5.8.2 身份认证159
5.8.3 数字摘要(Digital digest)161
5.8.4 数字签名(digital signature)161
5.8.5 数字签名与手写签名的区别163
5.8.6 数字签名与加密的区别163
5.8.7 数字信封(digital envelop)163
5.8.8 数字时间戳(digital time-stamp)163
5.8.9 数字证书164
5.8.10 认证中心165
5.9 安全协议与标准166
5.9.1 SSL标准166
5.9.2 SET标准167
5.9.3 其他协议168
5.9.4 PKI169
5.9.5 X.509标准172
5.10 安全管理体系172
5.11 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安全法规173
5.12 电子商务安全案例——CNSec网上交易安全系统175
5.12.1 网上交易系统的安全需求175
5.12.2 安全系统的构成175
5.12.3 网上交易安全系统的功能176
5.12.4 加密网关/客户安全加密套件的安全机理176
5.12.5 防火墙的安全机理177
5.12.6 安全转换网关的安全机理177
5.13 小结178
5.12.7 证书中心的安全机理178
5.14 本章习题180
参考文献180
第3篇 支撑平台185
第6章 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的应用支撑技术185
6.1 应用开发的架构185
6.1.1 分层应用模型185
6.1.2 应用架构的演变186
6.1.3 基于中间件的架构188
6.1.4 面向服务的架构(SOA)189
6.2.1 XML基本概述191
6.2 XML技术基础191
6.2.2 DTD和XML Schema192
6.2.3 XML的功能193
6.2.4 ebXML和cnXML194
6.3 Web服务195
6.3.1 Web服务的定义195
6.3.2 Web服务的体系结构195
6.3.3 Web服务的组成协议195
6.3.4 Web服务工作步骤197
6.3.5 Web服务与网格服务之间的关系198
6.4 数据库和数据访问201
6.4.1 数据库基本概念201
6.4.3 ODBC202
6.4.2 数据访问接口202
6.4.4 JDBC203
6.4.5 ADO和ADO.NET203
6.5 J2EE平台和.NET平台分析205
6.5.1 技术概述205
6.5.2 J2EE平台的构成206
6.5.3 .NET平台的构成206
6.5.4 J2EE和.NET的技术比较207
6.6 案例——Web服务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208
6.6.1 Web服务的分类208
6.6.2 Web服务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情景208
6.6.3 简单的Web服务实例——汇率转换器210
6.7 小结212
6.8 本章习题214
参考文献214
第7章 基于数据交换平台的信息整合215
7.1 “信息孤岛”和信息整合215
7.1.1 “信息孤岛”问题215
7.1.2 “信息孤岛”问题产生的原因215
7.1.3 分解“信息孤岛”问题216
7.1.4 信息整合的意义217
7.1.5 信息整合与N层应用模型217
7.2 信息整合的技术路线218
7.2.1 旧的数据处理方式不适应新的业务和应用趋势218
7.2.4 运用数据交换平台解决信息孤岛问题219
7.2.3 数据交换平台219
7.2.2 两种技术路线219
7.3 数据交换平台的功能设计220
7.4 数据交换平台的应用模式221
7.4.1 “集中控制”应用模式221
7.4.2 “分散控制”应用模式222
7.4.3 “递阶式控制”应用模式223
7.5 数据交换平台的通信机制224
7.5.1 点对点方式224
7.5.2 总线机制225
7.5.3 ESB的定义和功能226
7.5.4 ESB的优势227
7.5.5 ESB产品的性能指标228
7.6 数据交换平台的数据格式转换229
7.6.1 设计思路229
7.6.2 信息交换标准229
7.6.3 数据格式转换机制230
7.6.4 转换引擎230
7.6.5 标准数据模型定制231
7.6.6 映射关系管理232
7.7 数据交换平台与外部系统连接232
7.7.1 与异构应用系统的连接232
7.7.2 与各种数据库系统的连接233
7.8 数据交换平台架构设计234
7.8.1 平台解决的问题234
7.8.2 平台架构235
7.8.3 平台提供的交换服务237
7.8.4 平台提供的安全服务238
7.8.5 平台提供的监控服务238
7.9 案例分析——ESB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239
7.9.1 互联互通需求239
7.9.2 技术路线选型240
7.9.3 解决方案的应用结构240
7.9.4 解决方案带给客户的价值体现241
7.10 小结242
7.11 本章习题243
参考文献243
8.1 内容管理系统概述247
8.1.1 概念247
第4篇 应用系统247
第8章 内容管理系统247
8.1.2 内容管理和知识管理248
8.1.3 为什么需要内容管理249
8.1.4 内容管理的生命周期250
8.1.5 内容管理系统的功能251
8.1.6 内容管理的发展趋势252
8.1.7 内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253
8.2 内容管理系统的数据存储平台254
8.2.1 存储结构254
8.2.2 存储备份设备257
8.2.3 磁盘阵列258
8.2.4 存储I/O接口标准261
8.2.5 SCSI接口261
8.2.6 FC接口263
8.2.7 iSCSI接口266
8.2.8 InfiniBand接口268
8.3 内容管理系统的数据存储软件269
8.3.1 存储虚拟化269
8.3.2 存储管理软件270
8.4 内容管理系统的应用平台270
8.4.1 IBM内容管理应用平台270
8.4.2 Microsoft内容管理应用平台271
8.4.3 Altimate Systems内容管理应用平台272
8.5 工作流技术272
8.5.1 概念272
8.5.2 分类273
8.5.3 模型273
8.5.4 工作流技术的特点274
8.6 案例——某省勘探设计总院信息中心内容管理系统275
8.6.1 需求分析275
8.6.2 存储系统构成276
8.6.3 CMS系统部署方案278
8.6.4 工作流功能示例278
8.7 小结281
8.6.5 系统特点281
8.8 本章习题283
参考文献284
第9章 电子商务网站的创建与实现285
9.1 电子商务网站的创建285
9.1.1 电子商务网站的主要作用285
9.1.2 电子商务网站的主要功能286
9.1.3 电子商务网站的主要类型286
9.1.4 电子商务网站的开发周期287
9.1.5 电子商务网站的总体设计原则287
9.1.6 网站的建设流程287
9.2.1 电子商务网站的设计要求288
9.2 电子商务网站的设计288
9.2.2 服务器设备的选择289
9.2.3 网络操作系统的选择290
9.2.4 Web服务器的选择291
9.2.5 网站内容的设计294
9.2.6 网站结构设计295
9.2.7 网站页面布局设计295
9.2.8 网站目录设计297
9.2.9 网站页面设计298
9.2.10 主页的设计300
9.3 电子商务网站常用的开发技术302
9.3.1 MVC设计模式302
9.3.2 网络数据库技术305
9.3.4 网页开发技术307
9.3.3 数据库接口技术307
9.4 电子商务网站的发布与上传312
9.4.1 域名知识简介312
9.4.2 网站域名注册313
9.4.3 选择在Internet上建立网站的方式313
9.4.4 上传网站314
9.5 电子商务网站的运营314
9.5.1 电子商务网站的维护与管理314
9.5.2 网站的推广315
9.6.1 网站策划317
9.6.2 网站总体设计317
9.6 案例分析——网上书店的设计方案317
9.6.3 网站功能要求319
9.6.4 网站版面内容设计319
9.6.5 网站系统设计321
9.6.6 数据库设计322
9.7 小结325
9.8 本章习题327
参考文献327
第10章 电子政务系统的规划设计与实施329
10.1 电子政务系统的总体规划329
10.1.1 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原则329
10.1.2 电子政务系统的技术层面329
10.1.4 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内容330
10.1.3 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目标330
10.1.5 电子政务系统的网络平台设计332
10.1.6 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设计335
10.2 电子政务系统的关键技术336
10.2.1 政务流程再造336
10.2.2 异构数据整合339
10.2.3 智能办公技术340
10.2.4 政府信息门户342
10.2.5 数字城市343
10.3 电子政务系统的实施345
10.3.1 电子政务系统的实施原则345
10.3.2 电子政务系统的实施策略345
10.3.3 电子政务系统的实施方案347
10.3.4 电子政务系统的项目管理349
10.4 案例——某市税务信息门户系统350
10.4.1 税务信息门户基本功能351
10.4.2 税务员工信息门户技术特征351
10.4.3 纳税人信息门户技术特征352
10.4.4 政府间协作系统的技术特征353
10.5 小结353
10.6 本章习题354
参考文献355
附录359
附录一 综合实验359
附录二 部分习题答案379
附录三 中英文术语对照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