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天然产物化学导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天然产物化学导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69/33014642.jpg)
- 徐任生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64911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36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53页
- 主题词:天然有机化合物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天然产物化学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论 徐任生1
第二章 天然产物的提取分离 赵维民4
第一节 天然产物的提取4
一、传统溶剂提取法4
二、水蒸气蒸馏法5
三、超临界流体提取法5
四、固相提取法5
第二节 天然产物的分离6
一、经典方法6
二、色谱分离方法9
三、结语24
参考书目25
参考文献25
第三章 结构研究中常用的波谱技术 吴厚铭,徐任生27
第一节 核磁共振谱27
一、引言27
二、2D-NMR波谱技术28
三、新颖天然产物结构的系统测定法——从头开始的结构解析43
第二节 质谱57
四、结语57
第三节 红外光谱58
第四节 紫外光谱59
一、Beer定律59
二、溶剂60
第五节 圆二色谱61
一、绝对构型的推定61
二、酮的八区律61
参考文献62
参考书目62
第四章 生物碱 叶阳,徐任生64
第一节 概述64
第二节 生物碱的性质、鉴别与提取分离66
第三节 生物碱的分类67
一、异喹啉类生物碱67
二、喹啉类生物碱70
三、吡咯烷类生物碱72
四、吲哚生物碱74
一、百部生物碱75
第四节 某些生物碱的结构研究75
二、喜树碱及其类似物80
三、防己碱与清风藤碱85
四、吡啶酮类生物碱——石杉碱86
参考书目90
参考文献90
第一节 单萜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92
一、挥发油的一般性质92
第五章 单萜 杨益平92
二、单萜化合物的提取93
三、挥发油成分的分离纯化方法94
第二节 单萜化合物的分类与分析方法96
一、单萜化合物的基本类型96
二、精油的成分分析与含量测定96
三、单萜化合物的结构鉴定97
第三节 无环单萜化合物97
第四节 单环单萜化合物97
一、薄荷醇97
三、桉树脑及其类似物98
二、(±)-薄荷醇的类似物98
第五节 双环单萜化合物99
一、蒎烷型化合物99
二、樟烷及异樟烷型衍生物100
三、葑烷、蒈烷及苧烷型衍生物101
四、环烯醚萜及其苷类101
第六节 不规则单萜化合物104
一、除虫菊酯类化合物105
二、斑蝥素105
参考文献106
第一节 一般性质与提取分离108
第六章 倍半萜类 陈仲良108
第二节 倍半萜的光谱解析113
一、紫外、红外光谱和质谱113
二、倍半萜类的1H-NMR114
三、倍半萜类的13C-NMR115
第三节 青蒿素的化学、药理和临床118
一、青蒿素的化学性质118
二、青蒿素的波谱解析119
三、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药理与临床121
四、青蒿素的结构改造和构效关系121
第四节 特殊类型及近年进展124
参考文献127
第七章 昆虫激素与信息素 杨益平129
第一节 概述129
第二节 昆虫变态激素131
一、昆虫蜕皮激素131
二、植物蜕皮激素132
三、抗蜕皮激素133
四、昆虫变态激素的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133
一、保幼激素的分离和结构136
第三节 保幼激素136
二、保幼激素的合成与绝对构型确定138
三、抗保幼激素138
第四节 昆虫信息素138
一、分离与结构测定138
二、昆虫信息素光学纯度测定140
三、信息素立体化学与生物活性的关系141
四、昆虫信息素的合成142
参考文献144
第一节 常见的二萜类化合物的骨架147
第八章 二萜类化合物 闵知大147
第二节 生源关系149
第三节 二萜类化合物的分离150
第四节 半日花烷151
第五节 克罗烷二萜153
第六节 松香烷二萜156
第七节 海松烷二萜158
第八节 卡山烷和桃柘烷二萜159
第九节 玫瑰烷二萜161
第十节 贝壳杉烷二萜162
第十一节 紫杉烷二萜166
第十二节 巴豆烷二萜169
第十三节 巨大戟烷二萜171
第十四节 假白榄烷二萜171
第十五节 其他类型的二萜172
参考文献173
第九章 皂苷 赵维民175
第一节 概述175
第二节 皂苷的提取与分离175
一、大孔吸附树脂色谱175
四、液-液分配色谱176
二、硅胶色谱176
三、反相色谱176
第三节 皂苷结构的研究方法177
一、苷键的裂解177
二、色谱法在皂苷结构研究中的应用178
三、波谱法在皂苷结构研究中的应用179
二、免疫调节作用182
三、抗微生物作用182
一、抗肿瘤和细胞毒作用182
第四节 皂苷的生物活性182
四、心血管系统活性183
五、抗炎、抗渗出、抗水肿作用183
六、其他作用183
第五节 三萜皂苷183
一、三萜皂苷元简介183
二、三萜皂苷的主要结构类型184
三、三萜结构的波谱解析190
第六节 甾体皂苷192
一、甾体皂苷元192
二、甾体皂苷元结构的波谱解析193
三、螺旋甾烷类皂苷195
四、呋喃甾烷类皂苷196
五、呋喃螺旋甾烷类皂苷196
参考书目197
参考文献197
第十章 氨基酸和肽 胡昌奇,徐杰诚200
第一节 氨基酸200
一、结构与分类200
二、氨基酸的物理性质203
三、氨基酸的化学性质204
四、氨基酸的分离分析207
第二节 肽211
一、肽和蛋白质的结构和特性212
二、天然的生物活性多肽213
参考文献220
第十一章 碳水化合物 俞飚,杨炳辉222
第一节 概述222
第二节 碳水化合物的结构223
一、单糖的化学结构和构型224
二、糖的构象226
第三节 天然存在的碳水化合物227
一、天然存在的单糖228
二、天然存在的寡糖228
三、天然存在的多糖231
第四节 碳水化合物的结构研究233
一、碳水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233
二、碳水化合物的核磁共振分析234
三、碳水化合物的质谱分析236
一、糖苷键的化学合成237
第五节 碳水化合物的化学合成237
二、糖苷键的酶促合成241
三、合成实例242
参考书目245
参考文献245
第十二章 黄酮类化合物 孔德云248
第一节 概述248
一、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和分类248
二、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249
三、黄酮类化合物在植物中的分布250
一、提取252
第二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252
二、分离253
三、新的提取分离技术253
第三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鉴别和结构研究255
一、鉴别255
二、结构研究256
第四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研究263
第五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及其制剂265
一、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265
二、黄酮类化合物的制剂266
三、结语267
参考文献268
第十三章 蒽醌类化合物 陆阳270
第一节 概述270
一、结构类型270
二、生物活性275
第二节 理化性质275
一、物理性质275
三、酸性276
二、颜色反应276
第三节 分离方法277
一、提取277
二、分离277
第四节 波谱分析279
一、紫外和可见光谱279
二、红外光谱279
三、质谱280
四、核磁共振谱280
第五节 研究实例282
参考文献285
第十四章 香豆素类化合物 陈泽乃286
第一节 概述286
第二节 结构类型287
一、简单香豆素类287
二、呋喃香豆素类288
三、吡喃香豆素类289
四、其他香豆素类291
第三节 理化性质293
一、提取294
第四节 提取和分离294
二、分离和纯化295
第五节 波谱鉴定296
一、紫外光谱296
二、红外光谱297
三、核磁共振谱298
四、质谱301
第六节 研究实例302
参考文献304
一、木脂体类化合物的命名306
第十五章 木脂体类化合物 胡昌奇306
第一节 概述306
二、木脂体的生物合成308
三、木脂体的分离与鉴定309
第二节 木脂体的结构类型及其性质313
一、二芳基丁烷类313
二、二芳基丁内酯类314
三、芳基萘类316
四、四氢呋喃类317
五、双四氢呋喃类318
六、联苯环辛烯类320
七、苯并呋喃类322
八、双环辛烷类323
九、苯并二氧六环类324
十、联苯类324
十一、低聚木脂体类325
十二、其他类326
一、抗肿瘤活性328
二、抗病毒活性328
第三节 木脂体的生物活性328
三、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329
四、保肝作用329
五、其他作用329
参考文献330
第十六章 其他生物活性天然化合物 徐任生332
第一节 含硫化合物332
一、蒜辣素与二烯丙基三硫332
二、葱与洋葱中的活性化合物334
三、蔊菜素335
四、其他含硫天然化合物336
第二节 含氰化合物337
一、苦杏仁苷337
二、垂盆草苷与异垂盆草苷338
第三节 薏仁酯340
第四节 白藜芦醇342
第五节 麝香酮343
第六节 强心苷类化合物346
一、引言346
四、强心苷的结构348
三、强心苷的提取与分离348
二、强心苷的性质与检测348
五、强心苷结构的波谱350
六、毛花洋地黄毒苷352
参考书目354
参考文献355
第十七章 海洋天然产物 郭跃伟356
第一节 概述356
第二节 海洋植物359
一、红树林植物359
二、海藻361
一、腔肠动物门367
第三节 海洋低等无脊椎动物367
二、多孔动物门373
三、软体动物门377
第四节 海洋微生物和浮游生物378
第五节 其他379
第六节 研究实例:中国南海网状软柳珊瑚的化学成分研究381
参考文献382
第十八章 天然产物的化学合成 段文虎387
一、吗啡388
第一节 生物碱388
二、马钱子碱389
三、喜树碱390
四、利血平393
五、美登素395
第二节 萜类398
一、单萜398
二、倍半萜400
三、二萜400
第三节 黄酮体402
一、查尔酮类和双氢黄酮类的合成403
二、黄酮类和黄酮醇类的合成404
第四节 蒽醌类的合成406
一、应用Friedel-Crafts反应406
二、应用Michael加成406
三、应用Diels-Alder反应408
四、N,N-二乙基苯甲酰胺的邻位金属化408
第五节 木脂体409
一、鬼臼毒素409
二、五味子素410
第六节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合成414
一、夹竹桃内酯415
二、Fluvirucin B1416
三、Macrolactin A418
参考书目420
参考文献420
附录422
附录一 西文主题索引422
附录二 中文主题索引(以汉语拼音为序)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