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历史的使命 21世纪中国教育的突破与创新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历史的使命 21世纪中国教育的突破与创新](https://www.shukui.net/cover/64/33007988.jpg)
- 傅文第主编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ISBN:7207069227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738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756页
- 主题词:教育-研究-中国-21世纪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历史的使命 21世纪中国教育的突破与创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新世纪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理念1
第一节 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思路1
一、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一个有益于中国就业的举措2
二、声誉:地方高校发展的立校之本6
三、研究型大学建设与发展应关注的几个问题9
四、青岛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策略12
五、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成人高等教育16
第二节 创新教育的理性思考20
一、多元智能理论与职业教育创新20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成人教育创新24
三、构建新疆林业本科教育创新模式27
四、创新是健康体育教学的追求目标31
五、巧用资料印刷错误,引导学生创新思维34
一、人的本性是教育的根本37
第一节 教育的核心:以人为本37
第二章 宏观教育研究的新视点37
二、由哲学之途寻教育之梦40
三、教育目的的理性思考43
四、文化性:基础教育的本质特征46
五、教育的本质研究50
六、和谐社会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新析52
七、社会性在个体学习中存在的合理性和重要性55
八、教育目的:以人为核心59
九、教育关涉个体幸福的实然与应然61
十、刘少奇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研究65
十一、颜之推的终身教育思想之解读70
第二节 教育平等问题的反思74
一、坚持依法治教,实现教育平等74
二、论教育与贫富差距77
三、基础教育阶段择校热现象背后的冷思考81
四、教育二元结构问题探讨85
五、网络教育与教育平等的关系89
六、能力主义的悖论93
第三章 高校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创新99
第一节 高校管理若干问题探索99
一、构建以人为本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99
二、高等学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发展的探讨102
三、高校管理中教育引导、法律规制实现合力最大化的探讨106
四、高校乱收费问题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109
五、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巩固管理改革成果113
六、医学中、高职教育衔接现状的几点思考116
七、高职院校图书馆激励管理探讨120
八、高校扩招对图书馆教育职能的影响及对策123
九、高校新专业建设问题的研究与探讨125
第二节 学生管理工作研究129
一、高校学生工作促进学风建设的思考130
二、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工作分析与探讨133
三、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建设研究136
四、以激励为目的的学习评价反馈信息系统研究139
五、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经济分析143
六、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思考146
七、高校学业评价与成长记录袋149
八、班级组织中的“领导者阶层”——班干部的社会学分析153
第四章 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157
第一节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157
一、高校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157
二、发挥学科优势,培养高质量的本科人才161
三、创新和实践型计算机人才培养165
四、更新学习观,积极成才168
五、理工科大学经济类本科生知识结构分析170
六、加强生化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综合素质174
七、为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而教178
八、改革基础化学实验考试方法,提高学生综合实验能力181
九、学校如何留住人才183
第二节 大学生就业问题探讨188
一、大学生就业与和谐社会之构建188
二、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体系研究192
三、解决当前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196
四、对师范生进行毕业教育的若干思考和实践199
五、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202
第五章 新形势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德育205
第一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5
一、从构建和谐社会高度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205
二、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和谐模式209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坚持两个“联系”213
四、当代大学生参加文化素质教育活动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217
五、大学生申诉权问题探讨221
六、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223
七、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创新226
八、论坛·讲坛·教坛——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改革229
九、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灌输”教育要坚持“三贴近”234
十、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看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的建立238
第二节 德育的理性思考241
一、论高校德育工作242
二、学校道德领导的特点与实施245
三、儒商灵魂深处的挣扎:从天上回到人间的中国商业道德教育史249
四、与“我就是喜欢”的一代对话:后现代商业德育的范式转换255
五、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德育环境260
第三节 德育途径探讨263
一、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性的调查与思考263
二、用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教育青年学生267
三、中专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269
四、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问题与对策272
五、学校网络道德教育现状及对策276
六、网络德育中的问题探析280
七、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与家庭职能分析284
八、高校建立“网络辅导员”的思考287
九、当代生物教育的德育特点291
十、实施惩戒教育的必要性和艺术性295
第六章 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299
第一节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299
一、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心理指导探略299
二、大学生的心理困惑与辅导员工作303
三、五年制高职生物理学习偏常心理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307
四、独立学院学生思想的两极分化及教育对策310
五、调动情感——突破思想品德课教学“瓶颈”的催化剂315
六、“五位一体、五级联动”——全方位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318
七、高校特困生的心理障碍形成及影响因素研究322
八、影响外语学习的三个情感因素:自信、移情和焦虑326
第二节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329
一、怎样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330
二、从家访看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333
三、学科教学中渗透心育的探索与实践335
四、主题班会形式下的心理教育338
五、捕捉教育契机,渗透绿色教育341
六、不同家庭环境对维吾尔族初中学生学业成绩影响的研究344
第七章 教师队伍建设349
第一节 教师培训与管理349
一、教师校本培训质的研究349
二、关注教师实际需要,优化培训效率353
三、教师绩效评价方案剖析356
四、以人为本的教师评价机制360
五、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研究与探讨363
六、提高中小学教师工作中心度的策略367
七、对非师范类高校办教师教育的再认识371
八、高校教师流动现状及管理对策375
九、新建本科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探析378
十、当前社会环境下的师德建设381
十一、高校教师趋同行为动机分析385
十二、关于我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再思考388
第二节 教师专业发展391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讨391
二、专业支持与教师专业承诺的关系395
三、临床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398
四、塑造有文化的大学教师403
五、语文教师的审美素质与语文美育406
六、初中新课程课堂教学教师角色适应调查研究410
七、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研究述评415
八、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现状探析420
九、加强高校教师育人职责,做人民满意教师423
十、教师个体的专业性发展427
十一、音乐课程改革中教师应有的素养探讨430
第八章 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435
第一节 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探索435
一、现代科学革命与高校教学模式435
二、新课程与地方高师院校教学改革研究439
三、高校课堂教学的几个基本问题及改进方法442
四、悉心教学,魅力无穷445
五、新课改背景下元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447
六、“作业与过程性评价”的调查与启示450
七、短学期全校性选修课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454
一、《机床夹具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探索458
第二节 学科教学方法改革458
二、植物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461
三、设计性实验在高等师范生物教学实施的探讨464
四、环境质量评价课程群建设的改革与实践研究468
五、开展数学建模竞赛的赛后工作的尝试471
六、艺术专业第二语言汉语教学如何设置情境474
七、生物化学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477
八、水生生物学教学体系优化与实践的探讨480
九、场地器材对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影响484
十、数学教学中应促进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486
第三节 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489
一、素质教育观念下课堂教学设计的新模式489
二、高职高专院校开展案例教学的研究492
三、以系统科学为指导构建无人机教学体系494
四、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与教学方法的转变498
五、《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501
六、发挥图书馆功能,适应教学改革需要504
七、加强教学研究,强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507
八、公安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特色的思考511
九、基于未来竞争的高职院校核心能力的构建研究515
第九章 中小学教学改革519
第一节 研究性学习与素质教育519
一、对研究性学习课的初步认识519
二、语文研究性学习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523
三、导入形成性自我评价,促进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527
四、凉山彝族地区小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530
五、语文课改要让学生学起来534
六、素质教育引导下的中小学教育教学过程538
七、高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分析541
八、高中阶段进行国学教育的可能性与必要性550
一、培养学生素质,提高作文能力553
第二节 中小学教学方法改革553
二、中学英语有效教学策略研究557
三、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刍议560
四、儿童美术教育教学改革探讨564
五、让孩子学会倾听567
六、“鱼缸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569
七、也谈学生减负573
八、加强跨学科联系,拓展美术教育新领域575
九、中学课堂教学中的“课堂辩论”579
第十章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583
第一节 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583
一、信息化环境下人才培养的新型模式探讨583
二、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之实践、思考与探讨586
三、单片机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590
四、多媒体教学的初步调查报告593
五、多科性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的突破与创新596
六、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现状分析与发展探究600
七、高校开设“信息检索”课程刍议603
第二节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607
一、多媒体素材在信息化教学中应用的研究607
二、《电工学》课程多媒体教学的研究与实践611
三、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应处理好几个关系614
四、电子商务研究617
五、掌握多媒体演讲技巧621
六、发挥多媒体课件优势,更新旅游地理教学方式623
七、推进农业信息化,深化农村成人教育625
第十一章 与国际接轨的大学英语教学631
第一节 双语教学的探讨631
一、正确处理双语教学中的几种矛盾631
二、口腔医学专业双语教学探讨634
三、外语教学与文化渗透636
四、语言习得的差异对外语教学的启示639
五、论高校双语教学643
第二节 大学英语教学方法研究647
一、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提高英语教学质量647
二、外语教学中导入中华文化的必要性651
三、创意课堂,激发情商655
四、高职旅游英语专业口语教学658
五、PETS口试中的话轮转换研究662
六、加强小组活动中的形式教学665
七、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语篇分析的重要性668
八、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兴趣激发与培养670
九、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培养——外语教学的盲点674
第一节 国外教育发展动态679
一、美国的教育管理体制679
第十二章 中外比较教育研究679
二、AP美国史考试述评683
三、十年再塑英国中等教育687
四、英国多元文化教育发展初探691
第二节 国外教育对我国教育的启示695
一、中美两国“在家上学”现象比较与反思695
二、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特点与启示702
三、国内学习风格研究的回顾与反思705
四、PBL教育模式中教师的地位和作用709
五、立足本土文化,构建中国的课程理念713
六、管见诊所式法律教育717
七、维果茨基“沟通学习”对语文阅读教学“对话理论”的启示721
八、内隐学习的研究与应用及其对教育教学的启示725
九、建构主义对教学实践的启示730
主要参考文献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