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27/30251436.jpg)
- 李媛,李久生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3523535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193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204页
- 主题词:电磁场;微波技术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电磁场的历史与发展1
1.2 微波的概念与特点2
1.3 微波的应用3
1.4 本书的基本内容4
第2章 矢量分析6
2.1 标量场与矢量场6
2.1.1 标量和矢量6
2.1.2 标量场与矢量场7
2.2 矢量的代数运算8
2.2.1 矢量的加减法8
2.2.2 矢量的乘法运算8
2.3 矢量场的通量与散度10
2.3.1 矢量场的通量10
2.3.2 矢量场的散度11
2.4 矢量场的环流与旋度12
2.4.1 矢量场的环流与环流面密度12
2.4.2 矢量场的旋度13
2.5 标量场的梯度14
2.5.1 方向导数14
2.5.2 梯度15
2.6 亥姆霍兹定理16
习题17
第3章 静电场18
3.1 电场强度和电位18
3.1.1 库仑定律18
3.1.2 电场强度19
3.1.3 电位和电位差20
3.1.4 电位和电场强度的关系21
3.2 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介质22
3.3 静电场的基本方程23
3.3.1 高斯定理23
3.3.2 静电场的守恒定理25
3.4 静电场的边界条件26
3.5 电位的泊松方程和拉普拉斯方程29
3.6 静电能量和静电力30
3.6.1 静电能量30
3.6.2 静电力31
3.7 恒定电场基本方程32
3.8 恒定电场中电位的拉普拉斯方程33
3.9 恒定电场的边界条件33
3.10 导电媒质中的恒定电场与静电场的比拟34
习题36
第4章 恒定磁场38
4.1 磁感应强度38
4.1.1 安培力定律38
4.1.2 磁感应强度39
4.2 恒定磁场的基本方程41
4.2.1 磁通连续性定理41
4.2.2 安培环路定理42
4.3 磁化强度 磁介质中的安培环路定理44
4.4 恒定磁场的边界条件45
4.5 电感47
4.6 恒定磁场的能量49
习题51
第5章 时变电磁场53
5.1 电磁感应定律53
5.1.1 感应电动势53
5.1.2 电磁感应定律54
5.2 位移电流与全电流定律55
5.2.1 位移电流55
5.2.2 全电流定律56
5.3 麦克斯韦方程组57
5.4 时变电磁场的边界条件58
5.4.1 两种不同媒质分界面处的边界条件58
5.4.2 理想导体表面的边界条件59
5.5 时变电磁场能量 坡印廷定理60
5.5.1 坡印廷定理的表达式60
5.5.2 坡印廷定理的物理意义61
5.5.3 平均坡印廷矢量62
5.6 时谐电磁场的复数表示62
5.6.1 时谐电磁场的复数形式62
5.6.2 麦克斯韦方程微分形式的复数表示63
习题64
第6章 平面波的传播、反射和折射65
6.1 电磁场的波动方程65
6.1.1 时域中的波动方程65
6.1.2 频域中的波动方程66
6.2 正弦均匀平面波的传播特性66
6.3 正弦均匀平面电磁波的极化特性70
6.3.1 直线极化70
6.3.2 圆极化71
6.3.3 椭圆极化72
6.4 对理想导体平面的垂直入射72
6.5 对理想介质表面的垂直入射74
6.6 对理想介质分界面的斜入射75
6.6.1 垂直极化波的斜入射76
6.6.2 平行极化波的斜入射76
6.6.3 电磁波的传输定律77
6.7 导体的趋肤深度78
习题79
第7章 传输线理论80
7.1 传输线的基本概念80
7.2 传输线方程及其解81
7.3 输入阻抗、反射系数和驻波系数84
7.3.1 输入阻抗和输入导纳84
7.3.2 反射系数86
7.3.3 驻波系数和行波系数87
7.4 传输线的三种工作状态89
7.4.1 行波状态89
7.4.2 纯驻波状态90
7.4.3 行驻波状态92
7.5 相速和相波长94
7.5.1 相速94
7.5.2 相波长96
7.6 圆图96
7.6.1 阻抗圆图的建立97
7.6.2 阻抗圆图的特点98
7.6.3 导纳圆图100
7.6.4 实用圆图及其应用101
7.7 传输线的阻抗匹配103
7.7.1 信号源与传输线的匹配104
7.7.2 负载与传输线的匹配105
7.8 有损耗的传输线106
7.8.1 有损耗线上传输的功率和效率107
7.8.2 传输线的损耗107
习题109
第8章 微波传输线112
8.1 微波传输线简介112
8.2 规则波导的一般分析113
8.2.1 纵向传播函数的表达式113
8.2.2 导波的截止波长与传输条件114
8.2.3 纵向分量和横向分量的关系115
8.3 矩形波导117
8.3.1 TE波(H波)的场分量表达式117
8.3.2 TM波(E波)的场分量表达式119
8.3.3 矩形波导中波的传输特性120
8.3.4 矩形波导中的基模TE10波122
8.4 圆波导126
8.4.1 TM波(E波)的场分量表达式126
8.4.2 TE波(H波)的场分量表达式128
8.4.3 圆波导的传输特性129
8.4.4 圆波导中三种常用的波型130
8.5 同轴线132
8.5.1 同轴线中主模TEM波的场分量以及传输参量132
8.5.2 同轴线中的高次模134
8.5.3 同轴线尺寸的选择135
8.6 微带线135
8.6.1 微带线的结构和传输模式135
8.6.2 微带线的分析方法136
8.6.3 微带线的衰减138
8.6.4 微带线的色散138
8.7 其他平面型微波传输线简介139
8.7.1 带状线139
8.7.2 槽线与共面波导141
8.7.3 鳍线142
习题142
第9章 无源微波元件144
9.1 微波网络基础144
9.1.1 概述144
9.1.2 双端口微波网络参数145
9.1.3 双端口网络的转移矩阵148
9.1.4 双端口基本单元电路的网络参量及其应用150
9.2 匹配元件和连接元件152
9.2.1 连接元件152
9.2.2 终端元件154
9.3 衰减器和移相器156
9.3.1 衰减器156
9.3.2 移相器159
9.4 分支微波元件161
9.4.1 矩形波导的E-T接头和H-T接头161
9.4.2 波导双T接头和魔T163
9.4.3 环形电桥166
9.5 定向耦合器167
9.5.1 定向耦合器的技术指标167
9.5.2 对称理想定向耦合器的散射矩阵168
9.5.3 矩形波导双孔定向耦合器169
9.6 微波谐振腔170
9.6.1 微波谐振腔的构成与特点170
9.6.2 微波谐振腔的基本参数171
9.6.3 同轴谐振腔173
9.6.4 矩形谐振腔175
9.6.5 圆柱形谐振腔179
9.6.6 微带谐振器183
9.6.7 介质谐振器184
9.6.8 谐振腔的激励与耦合184
9.7 微波铁氧体元件186
9.7.1 铁氧体中的铁磁共振现象186
9.7.2 矩形波导隔离器188
习题190
参考文献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