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学术文库 唐庚集编年校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当代中国学术文库 唐庚集编年校注
  • 黄鹏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560页
  • 文件大小:173MB
  • 文件页数:58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学术文库 唐庚集编年校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唐庚年谱1

编年诗赋28

明妃曲28

戏题醉仙崖29

陌上桑曲30

白头吟31

五杂俎31

云南老人行32

结客少年场34

公无渡河35

舞马行36

古生37

醉后怒笔38

击剑歌39

题洪川驿39

赴阙40

筹笔铺41

金牛驿二首42

题温泉观43

过潼关43

过湖县44

过田横墓二首44

平台赋45

调华阳尉52

到任后寄家兄52

书郑抚干诗卷后53

闻东坡贬惠州54

赴益昌二首55

峡路十韵56

风树吟56

城上怨57

上益昌守李大夫58

翟提仓生日60

病鹤行62

书新堂63

午起行63

读邸报64

中秋遇雨,感怀呈世泽、彦直64

钱宪生日65

黎城酒67

题崔令曲海后67

昼寝效鲁直68

别永叔68

食笋行69

喜雨呈赵世泽70

郡人献笋,守以分饷群僚,而吏独见遗。守知之,命追赐焉。盖不出既久,而人忘之也。因成一篇。71

送乡人下第归乡72

哀贤73

张求75

讯囚76

览镜77

客至78

自笑二首79

夜坐感怀79

述怀79

送扈大夫端叟80

送宋衮臣赴任浙宪81

代内作82

答83

剑州道中见桃李盛开,而梅花犹有存者。漫赋短歌83

会饮尉厅效八仙体84

登越王楼85

富乐山86

芙蓉溪歌87

将家游治平院88

游天池院88

六一堂(并序)89

十八日与舍弟登越王楼,便道趣开元寺,上天池。淂句满纸,颠倒杂乱,几不可读。明日诠次成二十二韵91

游仙云宫93

武兴谣93

游雪峰院,书所见。院在开元寺之西,越王楼之东。盖小院也94

率诸公饮开元寺,勉翁有诗,因次其韵95

谭勉翁诗章,老夫所畏,而以能问于不能,此殊不可晓也。愧而作诗95

既以前韵赠勉翁,复怀庭玉因次前韵96

程使君生辰歌96

谢雨97

夜久睡觉不复能寐,凄然有感97

与舍弟饮98

古风赠谢与权行99

天马歌赠朱庭玉101

程义父挽诗102

苏时中惠茶103

受代有日呈谭勉翁、谢与权104

受代还眉104

惜梅赋105

清明日示弟侄107

苏君俞通判愚斋二首108

通判苏君俞见和,复次韵答之108

寄杜蓬州109

蓬州杜使君洪道屡称我于诸公,闻之甚愧。赋诗答谢110

寄题张志行醉峰亭111

嘉陵江上作112

题春归亭113

天宁节口号113

哀辞二章114

除凤州教授,非所欲也,作此自宽115

归欤赋118

和程大夫荔枝121

俞和叔座上赋白鹿122

寓精道斋有感怀家山二首123

雪意二首124

送苏教授赴阙124

题所居125

书斋即事126

直舍书怀126

直舍书怀127

秋夕书怀127

送太学李生归乡127

送朱元素归养128

送赵安道下第128

友人还乡有感129

自笑130

走笔赠仙姑130

戊子大水二首131

冬雷行131

春日杂言二首132

直舍夜坐133

春日133

壬辰九月不雨,至癸巳年三月,穑事去矣,今夕辄复沛然,喜甚。卧作此诗133

跋道德经134

题史廷直郊居135

有所叹二首136

任满未闻除代137

春日谪居书事137

次谭勉翁送客韵138

寄郭潜夫139

内前行141

白鹭141

南迁142

渡沔143

鸭步144

武陵道中144

长沙道中145

次泊头145

长沙示甥郭圣俞147

南征赋153

张曲江铁像诗155

腊岭戏书155

舜祠156

初到惠州156

谢人送酒157

大熟行158

次张天觉见赠韵159

省愆赋161

游广州悟性寺,有赵王台,盖尉佗时所筑。有井,甘甚;号达摩井云162

船居162

夜闻蜑户扣船,作《长江礧》,欣然乐之,殊觉有起予之兴。因念涪上所作《招渔父词》。非是,更作此诗反之,示舍弟端孺163

水东感怀164

湖上164

蜜果166

双榕167

圆蛤168

白小169

除夕169

人日170

舍弟书约今秋到170

登栖禅山171

栖禅暮归书所见二首171

椶花172

春日二首172

闺怨173

梦泉(并序)174

东邻二首175

春日二首176

题览胜阁后破佛176

到罗浮始识秧马177

九日独酌177

九日怀舍弟178

寄潮阳尉郑太玉179

次郑太玉见寄韵179

郑太玉送子鱼180

嘲陆羽181

疟疾寄示圣俞182

大观四年春,吾与友人任景初、舍弟端孺自蜀来京师至长安,时方寒食,吾三人相与戎装,游九龙池,饮酒赋诗,乐甚。是岁吾迁岭表,明年景初亦谪江左,忽忽数岁,皆未得去。寒食无几,念之凄然。作诗寄任,因命舍弟同赋182

示蜑184

夜坐怀舍弟185

送外甥之广州186

送客之五羊二首187

送友人赴循州司理187

送舍弟干事广州188

壬辰九月二十三日始寒,以诗记之188

十月复暄189

春日189

骤雨190

江涨190

代书寄郑二190

八月十五夜月191

立冬后作191

漫成192

野望192

遣兴二首192

独游194

醉眠194

杂咏二十首195

泸人何邦直,为安溪把截将,有功,不赏,反得罪来惠州。贫甚,吾呼与饮。为作此诗202

舍弟既到有作203

收景初贬所书204

收景初书并示药物204

次勾景山见寄韵205

北风累日不止,寒甚,寄郑潮阳206

闲居二首207

遣兴二首208

闻勾景山补盩厔丞,仍学道有得。以诗调之,发万里一笑208

郑二锁试五羊久而不归,问之广人云已失解,从海道归潮矣。闻之惘然,唁以此诗209

闻郑二对吏五羊210

端孺籴米龙川,得粳米数十斛以归。作诗调之210

西溪211

悯雨212

故游茂先大夫,元祐初为唐安守。豪逸喜宾客,能剧饮谈笑;盖陈孟公之流。今唐安弦索之盛,甲于两《丛刊》本两作西。可从)蜀,自游使君始。后累迁至秦、凤、宪以卒;既二(明刻本二作年。清抄本作三)十馀载。而其子振旅游峤南,相过惠州。作此诗赠之212

游使君诸子歌214

鸣鹊行215

收家书216

钟潭行217

重阳后一日从无尽泛舟游处士台,故诗人秦龟从所居217

秋水行219

晚春寄友人二首219

采藤曲效王建体221

赠谭微之222

甲午元日223

乙未正月丁丑,与舍弟棹小舟穷西溪至愁绝处,度不可进,乃归。溪侧有双榕,甚奇,清荫可庇数十榻,水东老人尝饮酒其下云223

六言即事二首224

有感示舍弟端孺并外甥郭圣俞224

将赴阙,有感示聃225

北归至广州寄惠州故人陈伯修、李文辅、梁昭德226

即事三首227

长沙竹笋闻于天下,大者可十斤重,食之甚甘,而不冰脾。昔渡湘,欲作诗,未暇也。今复过之,酬以此篇227

赠泸倅、丘明善二首228

江陵逢故人宋德粹自播守罢归南阳,以诗见贻,依韵和酬230

走城西别处厚、居正两宗兄,会居正出,独与处厚笑语终日,颇有卜邻之兴。因属买田江陵,作此诗230

蜑儿歌231

赠博士承议无尽232

和观文相公立春日示诗233

代先状寄孙熙叔234

何执中挽词235

次韵强幼安冬日旅社235

次韵幼安留别236

除夕感怀237

儿曹送穷,以诗留之237

东麓238

春日郊外239

别闽中许秀才(许归闽,予归蜀)239

生还至宜都逢李六240

送赵世泽供奉241

舟中242

北嵌242

题泸川县楼243

不编年诗244

忆昔行244

寄郭虞卿244

采药行赠梅蟠245

王元隐挽诗246

张同祖挽诗247

任太君挽词247

悼杨隐之承事248

上张安抚248

送王观复交代249

戏赠王推官诚中250

送赵元思司法251

获蛮贼代主簿贺张安抚252

上漕使253

石漕生日254

家提仓生日256

张嘉父生日257

春日杂兴七首258

编年文261

上任德翁序261

南行祭江读262

代内醮文263

谢翟大夫启263

谢及第启264

皇太后服药斋僧文267

上宪使书267

祭祖坟文269

先君真赞270

谢家提举启271

上钱宪杂文序272

书朱尚书集后273

谢陈使君启274

淮阴贤妇墓志铭275

陈子美竹轩记277

箕踞轩记278

贺安谏议启279

贺杨运判启280

绵州谢监司辟举启281

上监司书282

答解元谢启284

招隐辞284

贺进筑表286

贺进筑表(代)288

代送运判贺降皇子表289

贺天宁节表291

贺右仆射(代)291

贺门下李侍郎启(代)292

贺蒋枢密启294

慰国恤表(代)295

重修思政堂记296

愚斋记297

颜鲁公祠堂记300

书大鉴碑阴记304

送王观复序306

新修敕书楼记308

贺立皇后表309

有翠亭铭310

次斋铭311

家藏古研铭311

史夫人行状311

祭程公仪文313

上俞漕书313

上蔡司空书314

送苗师彦序318

谢历日表320

李生方书序320

读巢元修传321

上瞿提举书322

上邓左丞书325

唐先生行状327

上监司书329

谢蔡太师启330

上席侍郎书332

贺王尚书启335

名治论336

存旧论341

辩同论344

祸福论348

辩蜀论350

正友论357

察言论359

议赏论363

史子深墓志铭367

诫谕诸路提举常平司恤民369

徐夫人墓志铭370

张曲江画像赞(并序)371

悯俗论374

罗浮二贤赞(并序)375

游越王台记377

李氏山园记380

寄傲斋记382

卓锡泉记383

佛迹记386

游汤泉记388

易庵记389

益桥铭391

斗茶记392

射象记394

祠三使者记395

水东庙记396

惠州谢复官表397

贺郑太宰启(代)398

贺刘少宰启(代)399

船娘铭400

上张观文所业书401

答通判赵承议启(代)402

史南寿墓铭403

黎氏权厝铭405

焚黄祭文406

祭家氏文406

亡兄墓铭407

史夫人墓志铭408

书姑苏张自强教谕编《寅申录》410

书《三谢诗》后411

生日设醮文412

生日青词413

资政韩公家传413

喻幽燕檄419

陆谞传421

祭孔明文423

再上张观文书四幅425

答合守程元志书427

香林疏429

不编年文432

答陈圣从书432

郑默字序433

思庵记后跋434

自说435

名小子说435

客至说436

失茶具说436

异箴436

直箴437

杂说438

谢雨文439

祈晴文439

谢晴文440

送湫文440

辞庙祝文441

祭诸庙祝文441

祭宋承之文441

祭陈户部文442

代程信孺祭新妇文443

代路次祭文443

贺马学士启443

贺杨提刑启444

贺新提举启(代)445

贺王安抚启(代)445

贺侍其钤辖再任(代)446

贺王安抚启(代)447

到任谢上表(代)450

谢杨提刑启(代)451

谢许提刑启(代)451

谢吉文州启(代)452

答吉文州启(代)453

谢两府启454

到任谢两府启(代)455

策题457

问尊儒457

王制459

用贤460

兵赋461

儒异462

言语463

为己464

道德仁义465

史官466

兵制467

六韬468

道体469

治道469

治法明天470

同俗471

征敛472

耕读472

学易473

老庄474

程才475

言信476

人物477

三国杂事478

三国杂事卷下505

文录一卷529

文录序529

文录530

辑轶540

诗八首,句二句540

陈书岩六言二首540

桑540

送陈守541

天牙晓渡541

丹稜县巽崖书院541

灌息轩541

东岩542

滴官湖542

词一首543

诉衷情·旅愁543

文十首543

贺陈大谏启(卷十二)543

贺叶尚书帅荆南启(卷十七)544

生日祈祷设醮道场文(卷七十二)544

太后攘灾疏(卷七十六)544

越国公主宅毕工开启安慰道场疏(卷七十六)545

雨旸祈祷五篇(卷七十六)545

附录547

眉山唐先生文集序547

奉议郎太府寺郑总太玉547

序549

眉山唐先生文集序549

后跋551

书先集后552

明刻七卷本跋唐子西先生集后553

唐眉山集554

影宋抄《唐子西集》跋554

汪刻《唐子西集》跋556

《顾仪堂题跋》卷十一556

《四库全书·眉山集》提要557

跋55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