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活美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生活美学
  • 那守第著 著
  • 出版社: 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 ISBN:7227028852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518页
  • 文件大小:4MB
  • 文件页数:518页
  • 主题词:生活-美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生活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诗意的生活与迷失方向2

(一)在变革的阵痛中审视自身2

(二)流行文化及其负面效应7

(三)社会的进步与人的发展11

二、审美的陶冶与素质教育16

(一)审美素质教育的提升16

(二)审美教育的基本特点20

(三)当代美育的特殊使命23

三、美学的研究与审美困惑27

(一)中国美学的坎坷道路27

(二)忘却自身的悲哀30

(三)关注当下,学以致用33

四、当下的生活与以人为本48

(一)建构个体审美心理49

(二)审美地掌握人生52

结语60

第一篇 探究爱美之心63

第一章 心灵的审美需要65

一、有意识的生命活动66

(一)自我意识的出现66

(二)精神自由的追求68

二、求真、向善和爱美的本质力量71

(一)求真:自由的自觉的活动72

(二)向善:社会关系的总和75

(三)爱美: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78

三、审美的主体客体83

(一)审美主体:个人的生命表现84

(二)审美客体:心灵的认识对象91

第二章 审美心理的基本因素99

一、审美感官的构成前提100

二、心理活动要素的审美品格105

(一)感觉是进入审美经验的门户106

(二)拓展心理空间的联想想象110

(三)情以物兴,物以情观119

(四)对生命意义的思索追问125

三、审美心理素质的培养130

第三章 赏心悦目的美感愉悦136

一、美感起源的历史探讨137

(一)概念不明的“美”的混战138

(二)种种美感起源说142

二、美感形成的精神源泉149

(一)人口生产是美感产生的基础150

(二)劳动生产是美感的主要成因154

(三)自然的孕育和交感共鸣159

(四)精神生产与艺术表现162

三、美感的特征和意义164

(一)生存、生活与生命的审美表现164

(二)诉诸心灵的精神享受165

(三)审美意象的特殊认识167

(四)传统文化与历史规律169

第四章 真善与美丑171

一、真、善与美171

(一)美与真、善的联系172

(二)美与真、善的区别176

二、丑就在美的旁边178

(一)丑的复杂性178

(二)赞美生活与诅咒生活并举186

(三)反映丑不等于艺术丑188

(四)艺术世界的假冒伪劣195

第二篇 追求审美享受205

第一章 形式美的构成与表现207

一、形式美与形式感208

(一)形式体现心灵208

(二)形式美的独立价值211

二、形式美的表现规律213

(一)形形色色的感性质料213

(二)多样统一的组合规律218

三、形式美的差异变异224

(一)表现形式的流动变异225

(二)不同领域的不同表现226

第二章 不同领域的审美形态230

一、社会审美客体231

(一)人类自身是首要的审美对象231

(二)社会美的分类233

(三)社会美的特点254

二、自然审美客体256

(一)自然与人256

(二)自然美的形态258

(三)自然美的特点260

三、精神审美客体262

(一)自觉的审美创造263

(二)艺术形态的美学属性267

(三)艺术美的特点278

第三章 追求审美享受286

一、审美享受层次287

二、享受日常的审美生活290

(一)身体的锻炼与修饰290

(二)生活的内容和情趣296

三、回归自然和欣赏艺术301

(一)自然美的欣赏301

(二)艺术美的享受307

四、把工作变成享受314

(一)生活首先是劳动315

(二)从劳动中发现乐趣316

(三)在工作中创造人生318

第三篇 陶养审美心性321

第一章 审美愉悦在于意象323

一、物以貌求,心以理应324

(一)立象以尽意324

(二)未经物化之心象326

二、审美心理的基本形式327

(一)意中之象328

(二)象中寓意332

三、流动空灵的审美意象337

(一)创意之象的丰富性339

(二)意中之象的流动性340

(三)表意之象的多义性341

第二章 不同性质的美感愉悦344

一、阴柔之美345

(一)对象的柔美特征346

(二)柔美和谐的心性陶养347

二、欢喜之美351

(一)对象的欢喜特点351

(二)轻松机敏的心智启迪354

三、阳刚之美358

(一)对象的壮美特征359

(二)奋发激荡的灵魂反映361

四、悲伤之美364

(一)对象的悲伤特点365

(二)获得悲剧美的前提369

(三)悲伤之美不是悲观371

第三章 陶养审美心性376

一、审美心性与情感方式377

(一)情感需要和情感因素377

(二)情感的存在、满足和功效方式380

二、对卡塔西斯的重新理解383

(一)舒散阻碍的宣泄383

(二)清除毒素的净化389

(三)有益身心的陶冶392

三、良好心性的理想目标397

(一)健康协调397

(二)个性风采400

(三)乐观豁达406

第四篇 创造审美人生413

第一章 生活的审美情趣415

一、提高审美能力416

(一)遗传因素与实践条件416

(二)从感觉到感悟418

二、发现审美世界423

(一)第二视觉423

(二)审美心境425

三、培育审美情趣428

(一)审美情趣的构成因素429

(二)审美趣味的形成途径433

(三)审美情趣的高下之分434

四、构建审美理想438

(一)愿望构想439

(二)引导规范440

(三)表现形式441

(四)现实与理想的反差442

第二章 独特的审美认识446

一、审美的理解意会447

(一)认识的选择方式447

(二)充满敏感的观照450

二、审美的顿悟直觉453

(一)直观和理性453

(二)经验与顿悟455

三、审美的艺术认识457

(一)生命的反射458

(二)社会性艺术461

四、审美的人生观念463

(一)美感的观念性463

(二)自然、社会与他人465

(三)生存、生活与生命466

第三章 创造审美人生472

一、爱情与家庭473

(一)情爱之花474

(二)婚姻之果478

(三)家庭组合482

(四)中外比较485

二、爱好与创造487

(一)先苦后甜487

(二)审美创造489

三、审美与人生497

(一)令人困惑的教育498

(二)建设和谐的人性世界500

(三)从孙犁和刘翔看审美人生502

后记50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