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伟大的历程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本书编写组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 ISBN:780136595X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084页
- 文件大小:64MB
- 文件页数:831页
- 主题词:中国共产党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伟大的历程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卷3
日出东方:中国共产党的创立3
党史概览3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3
五四爱国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7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16
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25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25
会议的发起和准备25
会议的地址和日期27
会议的代表名额29
会议的召开和经过32
会议的议题和成果36
会议确定的组织原则和选出的中央机构41
会议的历史地位和作用42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47
会议的发起与经过47
西湖会议对“二大”决议的补充和完善49
会议的成果52
会议的历史地位57
“二大”对工人运动的推动——全国第一次工运高潮的发展与结束58
时事聚焦64
五四运动64
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67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71
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76
党史人物79
李大钊79
毛泽东(一)80
周恩来(一)81
刘少奇(一)81
陈独秀82
张国焘82
董必武83
陈潭秋84
蔡和森84
王烬美85
邓恩铭86
包惠僧87
何叔衡87
刘仁静87
陈公博87
李达88
李汉俊88
周佛海88
李立三89
林祥谦90
施洋90
许德珩91
杨匏安91
高君宇91
文献档案93
《湘江评论》创刊宣言93
中国共产党宣言95
中国共产党纲领97
中国共产党决议99
中国共产党章程101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04
历史大事记113
1919年113
1920年114
1921年114
1922年115
1923年115
怒海扬帆:在国民革命的洪流中119
党史概览119
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建立119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123
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提出128
北伐的胜利进军和全国革命高潮130
国民革命从胜利转向失败135
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142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42
大会的经过142
大会的中心议题和争论的问题144
大会通过的决议和决定146
大会文件的主要內容147
会议的历史功绩与不足149
在国共合作问题上“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150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152
大会的准备及召开152
大会的宣言和决议的主要內容154
大会的意义作用及不足159
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领导权问题的提出160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163
大会的召开163
大会的议程164
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及其经验教训169
时事聚焦172
黄埔军校的建立172
“五卅”反帝怒潮175
北伐铁军179
上海工人武装起义183
中山舰事件187
整理党务案189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0
马日事变192
七·一五“分共”194
党史人物197
陈延年197
恽代英197
邓中夏198
罗登贤198
林伯渠199
苏兆征200
文献档案201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201
陈独秀代表中共中央向第三次党代表会议作的报告202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205
中国共产党为反抗帝国主义野蛮残暴的大屠杀告全国民众208
中共中央为段祺瑞屠杀人民告全国民众211
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议决案213
历史大事记219
1923年219
1924年220
1925年221
1926年222
1927年223
星火燎原:土地革命的风暴229
党史概览229
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229
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240
土地革命的深入和红军反“围剿”作战的胜利242
中国革命的历史转折和红军长征的胜利244
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制定249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国内和平的初步实现255
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259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259
会议的准备259
会议的开幕262
大会的主要日程262
大会的各项决议266
大会解决的主要问题267
大会的历史功绩评价271
时事聚焦271
南昌起义272
八七会议275
秋收起义与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立277
广州起义282
古田会议286
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287
九·一八事变289
红军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292
战略大转移:长征294
遵义会议296
粉碎敌人围追堵截298
《何梅协定》与《秦土协定》300
《八一宣言》301
一二·九运动303
瓦窑堡会议306
西安事变308
党史人物312
朱德312
张云逸313
张太雷314
叶挺315
叶剑英316
向忠发317
向警予318
关向应318
吴光浩319
卢德铭319
周文雍320
张鼎丞321
彭德怀322
彭湃323
博古323
滕代远324
瞿秋白325
黄公略326
唐澍326
王尔琢327
韦拔群328
方志敏328
王稼祥329
冯白驹330
邓子恢331
邵式平332
贺龙333
周逸群335
段德昌336
李克农337
钱壮飞338
许继慎338
邝继勋338
吕振羽338
王学文339
钱俊瑞340
谭平山341
孙德清341
谢子长342
刘志丹343
吉鸿昌343
沈钧儒344
王明345
文献档案347
最近农民斗争的议决案347
中央致前委信349
中央通告第八十四号349
中央关于开展反对五次“围剿”运动的紧急通知352
中央秘密通知(不列号)353
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传达提纲355
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及中共中央对西安事变通电360
中央关于西安事变及我们任务的指示361
历史大事记363
1927年363
1928年364
1929年365
1930年366
1931年367
1932年369
1933年370
1934年371
1935年373
1936年375
1937年377
团结御侮:领导抗日战争381
党史概览381
抗日战争的爆发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381
全民族抗战高潮的掀起384
持久战的理论和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方针389
坚持团结抗战的方针391
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398
克服严重困难的斗争401
抗日战争的胜利407
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414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414
会议的准备414
会议召开的经过416
会议的主要议题420
会议的主要成果434
会议的历史地位和作用439
时事聚焦443
卢沟桥事变443
平型关大捷445
八·一三抗战448
八路军、新四军的改编449
中共中央洛川会议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提出451
党的六届六中全会455
百团大战457
皖南事变460
延安整风463
解放区的大生产运动466
中国共产党六届七中全会468
打退国民党第三次反共高潮471
国统区的民主宪政运动473
抗日根据地军民的战略大反攻476
侵华日军的投降和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479
党史人物483
徐海东483
彭雪枫484
徐特立485
罗炳辉486
黄克诚487
陈毅487
左权488
萧华489
李井泉490
黄道491
李兆麟492
涂正坤492
项英493
陈昌浩494
甘泗淇494
陈伯钧495
周子昆496
倪志亮496
王维舟497
傅秋涛498
刘英499
高敬亭499
林维先500
杨靖宇501
赵一曼502
赵尚志502
文献档案504
中共中央为日军进攻芦沟桥通电504
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505
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507
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508
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509
中央关手日本投降后我党任务的决定517
历史大事记519
1937年519
1938年521
1939年523
1940年525
1941年528
1942年530
1943年532
1944年534
1945年536
开天辟地: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541
党史概览541
战后国际国内形势和各党派的政治主张541
争取和平民主的重大斗争544
解放战争的战略防御和战略进攻552
国民党政治危机的加深和第二条战线的形成558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563
时事聚焦571
重庆谈判571
蒋介石积极准备内战575
政治协商会议576
国内战争全面爆发580
中共中央二月会议582
延安保卫战583
中共中央小河村会议战略进攻方针的确定585
挺进大别山587
国统区的爱国民主运动589
党的十二月会议593
中共中央九月会议战略决战方针的确定597
辽沈战役599
淮海战役602
平津战役605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607
渡江战役61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613
党史人物618
宋庆龄618
陈赓620
王若飞621
罗荣桓622
刘伯承623
谭震林624
傅作义625
张治中626
邓宝珊626
曾泽生627
王孝和627
于再628
张华昌628
李鲁连628
潘琰628
董存瑞629
文献档案630
中共中央对目前时局的宣言630
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631
国民党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633
中央关于目前时局及我党任务的指示636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决议637
中共中央宣布与国民党反动政府和谈决定638
向全国进军的命令638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640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642
历史大事记649
1945年649
1946年650
1947年653
1948年656
1949年659
中卷667
百废待兴:新中国的开拓667
党史概览667
巩固人民政权的斗争667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三反”、“五反”斗争675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679
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684
时事聚焦690
开国大典690
没收官僚资本693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其他协定的签订697
建国初期的整风整党运动699
中共七届三中全会701
新中国的土地改革运动702
抗美援朝运动705
中华各民族第一次大团聚709
镇压反革命运动710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出版712
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713
刘青山、张子善事件715
围绕山西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问题的争论719
增产节约运动722
三反运动724
五反运动726
禁毒运动728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730
选举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735
“国家资本主义”改造方针的制定736
粉碎高岗、饶漱石阴谋篡权的斗争738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741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诞生743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746
肃反运动748
农业合作化高潮750
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753
周恩来率代表团出席万隆会议755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讲话759
1956年经济建设上的反冒进762
知识分子问题会议的召开765
“双百”方针的提出767
一五计划提前完成768
党史人物774
任弼时774
李维汉775
程潜776
胡风777
黄继光778
罗盛教778
邱少云778
饶漱石779
高岗779
文献档案78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781
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782
中共中央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792
党在宣传战线上的任务799
中共中央关于首先在大中城市开展“五反”斗争的指示806
中共中央关于编制一九五三年计划及五年建设计划纲要的指示807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810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关于高岗、饶漱石反党联盟的决议817
历史大事记820
1949年820
1950年821
1951年824
1952年824
1953年825
1954年826
1955年827
1956年828
开拓进取:社会主义建设的十年探索833
党史概览833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和党的八大833
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839
十年建设的成就和探索中的两种趋势846
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849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849
会议的发起849
会议召开的经过853
会议的政治影响871
会议的成就879
会议的历史意义及其局限性891
时事聚焦896
“农业四十条”的制定896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提出898
整风运动900
中国共产党八届三中全会902
反右派斗争的继续904
“大跃进”运动906
中国共产党八大二次会议908
平定西藏上层反动集团武装叛乱909
“反右倾”运动912
大庆油田的开发和建设914
中苏交恶916
中共中央制定一系列工作条例917
甄别平反工作918
西楼会议920
知识分子的“脱帽加冕”922
包产到户925
八届十中全会928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930
学习雷锋活动933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936
中苏大论战939
周恩来访问亚非欧十四国944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946
学习焦裕禄活动948
党史人物950
毛泽东(二)950
周恩来(二)951
刘少奇(二)952
周小舟953
张闻天954
林彪955
孙冶方956
康生957
陈云958
李先念959
李富春960
王进喜961
雷锋961
焦裕禄962
吴晗963
邓拓963
文献档案964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964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节录)967
鼓起干劲,力争上游!984
彭德怀给毛泽东同志的信987
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公报991
正确地宣传毛泽东思想1005
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中开展“三反”运动的指示1006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009
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1018
历史大事记1019
1956年1019
1957年1019
1958年1020
1959年1022
1960年1023
1961年1024
1962年1025
1963年1026
1964年1028
1965年1029
1966年1030
风雨历程:“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1035
党史概览1035
“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1035
“全面夺权”与全国动乱的升级1044
林彪集团的覆灭和纠正“左”倾错误努力的受挫1051
国民经济在动乱中的起伏和党的十大1056
外交工作新局面的形成1061
围绕四届人大的斗争和1975年的全面调整1065
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覆灭和“文化大革命”的结束1071
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1075
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1075
“九大”的准备过程1075
“九大”的议程和会议经过1077
“九大”的政治报告和党章1080
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1088
会议的发起1088
会议召开经过1092
会议的主要问题1094
时事聚焦1098
“文革”导火线1098
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1100
“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1103
“炮打司令部”1105
红卫兵运动1107
“破四旧”、“立四新”1110
“大串连”1115
毛主席八次接见红卫兵1117
“踢开党委闹革命”1119
“一月风暴”的刮起1121
“六十一人叛徒集团”冤案1123
“深挖叛徒”风潮1125
“文攻武卫”1127
第一颗氢弹爆炸1130
工宣队、军宣队进驻学校1132
清理阶级队伍1135
“全国山河一片红”1138
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1143
“五·七干校”1145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1148
“斗、批、改”1151
九届二中全会1154
“批陈整风”1157
毛泽东南巡1158
“联合舰队”1159
“两个估计”的提出1161
重返联合国1164
“解放”老干部1166
1972年的整顿1168
尼克松访华1170
借题发挥的“批林批孔”1172
“放火烧荒”事件1177
邓小平复出1179
全面整顿出成效1180
周恩来逝世1186
“四五运动”与“天安门事件”1187
“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1189
毛泽东逝世1192
粉碎“四人帮”1194
党史人物1199
徐向前1199
聂荣臻1200
许光达1202
陶勇1202
陶铸1203
华国锋1204
陈少敏1205
江青1206
黄永胜1206
文献档案1208
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公报1208
在毛泽东思想的大路上前进1212
林彪在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215
沿着毛主席的建党路线胜利前进1234
纪念中国共产党五十周年(节录)1239
乔冠华在二十六届联大上的发言1256
中美联合公报1260
中共中央批准《关于林彪反党集团反革命罪行的审查报告》的决议1263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266
中共中央关于贺龙同志恢复名誉的通知1275
中共中央关于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反党集团事件的通知(节录)1276
历史大事记1280
1966年1280
1967年1283
1968年1287
1969年1289
1970年1290
1971年1292
1972年1294
1973年1295
1974年1297
1975年1298
1976年1301
乘风破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305
党史概览1305
在徘徊中前进1305
伟大的历史转折1311
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1321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确立和进一步贯彻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方针1339
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发表1345
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高度概括1352
宏观调控的决策及其成功实施1357
围绕改革和发展的各方面建设1363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建设面向新世纪的对外关系1365
下卷1369
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1369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369
会议召开的背景1369
提前召开党的“十一大”1371
会议的议程、意义及不足1372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373
会议的准备1373
会议的经过1373
会议的主要成果1381
会议的历史意义1381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382
会议的召开1382
会议主要內容1382
会议的历史意义1384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1391
会议的准备1392
会议的召开1400
会议的主要成果1406
会议的历史意义1410
时事聚焦1412
十届三中全会1412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413
“六十一人案件”平反昭雪1415
十一届三中全会1417
给地主富农分子摘帽1419
理论工作务虚会1420
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1422
刘少奇冤家的平反1423
公审林、江反革命集团1425
华国锋辞去中共中央主席、军委主席职务1427
总结农业学大寨运动的经验教训1428
十一届六中全会1430
对工业学大庆的总结1431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机构改革1433
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与五届政协五次会议1435
《邓小平文选》出版1439
中共整党1440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1442
严禁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1444
教育体制改革1445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成立1447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1448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出版发行1450
中葡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1451
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1454
拉萨骚乱与戒严1459
北京风波1460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1463
邓小平退休1464
亚运会在北京举行1465
1992年的外交春潮1467
邓小平南方谈话1471
汪辜会谈1473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1475
中共十四届四中全会1476
反腐败取得重大进展1478
世妇会召开1481
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在京成立1483
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举行1485
重庆市庆祝成立直辖市1486
邓小平逝世1488
香港回归1492
党史人物1497
胡耀邦1497
彭真1498
邓颗超1498
薄一波1499
胡乔木1500
乔石1500
杨尚昆1501
姚依林1502
田纪云1503
李铁映1503
宋平1504
王震1504
刘华清1505
丁关根1506
杨白冰1506
邹家华1506
姜春云1507
谭绍文1507
黄菊1508
张震1508
任建新1508
文献档案1510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510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516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523
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1552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562
中共中央关于从严按照党的原则选拔任用干部的通知1563
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1567
党员领导干部犯严重官僚主义失职错误党纪处分的暂行规定1576
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上的讲话1579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583
中共中央纪委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节录)1596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600
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1616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节选)1639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1640
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1651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1653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庆典上的讲话1665
历史大事记1669
1976年1669
1977年1669
1978年1671
1979年1673
1980年1674
1981年1675
1982年1677
1983年1678
1984年1679
1985年1681
1986年1682
1987年1684
1988年1685
1989年1687
1990年1690
1991年1693
1992年1694
1993年1695
1994年1701
1995年1708
1996年1713
1997年1715
再铸辉煌:走进新时代1719
党史概览1719
高举旗帜继往开来1719
面向21世纪的各项改革的展开1728
战胜险阻,成就辉煌1730
“九五”计划的完成与“十五”计划建议的通过1746
江泽民同志重要思想1755
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1787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1787
会议的准备1788
会议的召开1792
会议取得的主要成果1802
会议的历史意义1807
时事聚焦1811
江泽民主席成功访问美国1811
黄河小浪底工程截流成功1813
三峡工程大江截流胜利实现1815
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1816
顶住金融风暴,展示大国风采1818
’98中国大抗洪1822
19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1826
中国人民不可辱1829
湛江特大走私受贿案侦破始末1832
坚决取缔邪教“法轮功”1839
世纪的盛典1842
澳门顺利回归1846
中纪委四次全会1851
江泽民同志出席广东茂名高州市领导干部“三讲”教育会议1855
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工作发表重要讲话1858
江泽民同志在江苏、浙江、上海考察工作1862
西部大开发1867
胡长清案件1872
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1874
江泽民主席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1878
查处成克杰大案1880
庆祝祖国51华诞与“九五”计划胜利完成1882
中国体育代表团载誉而归1884
世纪大演兵1886
首都各界隆重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50周年大会1890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二十周年庆祝大会1892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894
全国统战工作会议1896
全国“三讲”教育工作总结会议1899
江泽民在全国宣传部长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1901
全国社会治安工作会议1905
党史人物1909
江泽民1909
李鹏1910
朱镕基1910
李瑞环1911
胡锦涛1911
尉健行1912
李岚清1912
钱其琛1913
吴邦国1913
温家宝1914
张万年1914
迟浩田1915
罗干1915
吴仪1916
司马义·艾买提1916
王忠禹1917
文献档案1918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1918
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通知1943
中共中央关于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的意见1949
在欢迎我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工作人员大会上的讲话1954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八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1956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962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摘要)1964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庆祝大会上的讲话1967
江泽民同志对精神文明建设和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批示1969
在中央纪委第四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1970
中组部、中宣部《关于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摘要)1979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1980
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1983
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的新概括1985
江泽民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87
开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1990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1993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2008
新世纪的伟大进军2011
在首都各界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4
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在农村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的意见2018
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2024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2026
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2029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及关手《纲要》报告的决议204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2045
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72
历史大事记2075
1997年2075
1998年2076
1999年2079
2000年2081
2001年2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