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骨科康复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骨科康复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36/32923888.jpg)
- 关骅,张光铂主编;余家阔,郭险峰,洪毅,郭龙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9787509143643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703页
- 文件大小:317MB
- 文件页数:721页
- 主题词:骨疾病-康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骨科康复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骨科康复学概论1
第一节 临床骨科学与骨科康复学1
第二节 骨科康复的目标、内容与方法2
一、骨科康复的目标2
二、骨科康复的工作内容2
三、骨科康复治疗中的制动与运动3
第三节 骨科康复与组织愈合5
一、损伤愈合分期5
二、骨科康复分期5
三、韧带损伤、愈合与康复6
四、骨折愈合与康复8
五、软骨损伤愈合与康复10
六、骨髓肌损伤愈合与康复10
七、肌腱损伤愈合与康复11
第四节 骨科康复与生物力学12
一、基本定义13
二、生物力学的基本概念13
三、韧带的生物力学14
四、骨骼的生物力学16
五、关节软骨的生物力学17
六、骨骼肌的生物力学18
七、肌腱的生物力学19
第五节 功能、残疾和健康的国际分类(骨科部分)20
一、功能、残疾和健康的国际分类20
二、神经、肌肉、骨骼与运动有关的身体功能(一级分类水平)22
三、与运动有关的身体结构23
第2章 骨科康复评定26
第一节 关节活动度评定26
一、关节活动度分类26
二、关节活动度测量方法26
三、主要关节活动度的测量27
四、关节活动度检查注意事项32
五、关节活动受限的原因33
第二节 肌力评定34
一、肌力定义与肌收缩分类34
二、肌力评定方法34
第三节 肌张力评定42
一.定义与分类42
二、肌张力的测量43
三、检查注意事项46
第四节 平衡功能评定46
一、基本概念47
二、平衡的功能分类47
三、骨科病患与平衡功能的关系47
四、适应证和禁忌证48
五、评定方法48
第五节 步态分析50
一、正常步态50
二、步态分析方法52
三、常见病理步态的原因及表现54
第六节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58
一、日常生活活动58
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方法58
三、注意事项60
第七节 疼痛评定61
一、疼痛的分类61
二、疼痛的评定61
三、慢性疼痛与残疾的评定64
四、专科疾病疼痛评定量表65
第八节 感觉功能评定68
一、躯体感觉分类68
二、体表感觉的节段分布68
三、感觉评定方法68
第九节 临床神经电生理检查73
一、临床肌电图73
二、神经传导速度78
第十节 表面肌电图83
一、解剖生理学基础84
二、表面肌电图的信号源84
三、表面肌电图临床应用目的84
四、表面肌电图仪数据采集84
五、表面肌电图数据分析85
六、表面肌电图在骨科康复中的应用87
第3章 骨科康复治疗93
第一节 关节活动度训练93
一、影响关节活动度受限的因素93
二、关节活动度训练的基本原则93
三、关节活动度训练方法94
四、关节松动技术98
第二节 肌力增强训练101
一、肌力训练的原则101
二、肌力训练的方法102
三、生物反馈治疗104
第三节 肌肉耐力训练105
一、肌肉耐力定义105
二、肌肉耐力训练105
三、等速运动训练105
第四节 平衡能力训练106
一、平衡训练的原则106
二、平衡训练的方法106
第五节 站立、移乘及步行功能训练107
一、站立训练107
二、移乘及轮椅操作训练108
三、恢复步行能力训练108
第六节 协调性功能训练109
一、协调性功能障碍的分类109
二、协调性训练109
第七节 减重功能训练110
第八节 骨科相关作业疗法111
一、作业疗法的定义与基本内容111
二、上肢功能的作业疗法112
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115
第九节 物理因子治疗116
一、电疗法117
二、光疗法118
三、磁疗法118
四、传导热疗法118
五、冷疗疗法119
六、生物反馈疗法119
第十节 骨科中医康复疗法119
一、中医康复治疗基本原则119
二、中医康复治疗方法120
第4章 骨科矫形器124
第一节 矫形器概述124
一、矫形器的统一命名124
二、矫形器分类124
三、矫形器的基本作用125
四、矫形器的生物力学125
五、装配矫形器的临床工作程序127
六、医师在矫形器装配中的主要任务127
七、矫形器处方127
第二节 矫形鞋129
一、矫形鞋的基本作用129
二、常见足部疾病的矫形鞋与鞋垫129
第三节 下肢矫形器133
一、足矫形器133
二、踝足矫形器133
三、膝踝足矫形器142
四、髋膝踝足矫形器147
五、交替迈步矫形器148
六、截瘫站立架150
七、膝矫形器151
八、髋矫形器151
第四节 脊柱矫形器152
一、脊柱软性矫形器152
二、脊柱硬性矫形器153
三、颈椎矫形器157
第五节 上肢矫形器160
一、手指矫形器160
二、手矫形器161
三、腕手保护性矫形器162
四、腕手功能代偿性矫形器163
五、肘矫形器164
六、肩矫形器164
第5章 脊柱功能解剖与康复治疗概述166
第一节 脊柱功能解剖与脊柱稳定性166
一、脊柱功能解剖166
二、脊柱稳定性171
三、脊柱伤病与脊柱稳定性的关系173
第二节 脊柱伤病的康复治疗概述175
一、脊柱伤病康复评定175
二、脊柱伤病康复治疗原则178
三、脊柱伤病康复治疗中常用方法179
四、脊柱康复治疗中常用的运动训练181
第三节 脊柱康复治疗矫形器185
一、颈椎矫形器185
二、胸腰骶矫形器187
第6章 脊柱损伤的康复191
第一节 上颈椎损伤的康复191
一、上颈椎功能解剖191
二、上颈椎损伤分类诊断194
三、上颈椎损伤临床治疗原则196
四、上颈椎损伤康复评定198
五、上颈椎损伤康复方案198
第二节 下颈椎损伤的康复202
一、下颈椎功能解剖203
二、下颈椎损伤分类诊断205
三、下颈椎损伤临床治疗原则209
四、下颈椎损伤康复评定216
五、下颈椎损伤康复方案216
第三节 胸椎损伤的康复220
一、胸椎(T1~T10)功能解剖220
二、胸椎损伤分类诊断222
三、胸椎损伤临床治疗原则223
四、胸椎损伤康复评定223
五、胸椎损伤康复方案224
第四节 胸腰段及腰椎损伤的康复226
一、胸腰段及腰椎功能解剖226
二、胸腰段及腰椎损伤分类诊断229
三、胸腰段及腰椎损伤临床治疗原则232
四、胸腰段及腰椎损伤康复评定237
五、胸腰段及腰椎损伤康复方案237
第7章 脊髓损伤的康复241
第一节 脊髓损伤的临床诊治241
一、脊髓损伤的分类诊断241
二、脊髓损伤的临床处理247
第二节 脊髓损伤的康复评定249
一、康复评定的内容249
二、康复评定的形式252
三、脊髓损伤康复目标252
四、脊髓损伤康复应用的辅助器械253
五、脊髓损伤康复分期255
第三节 颈段脊髓损伤的康复256
一、C4以上颈脊髓损伤康复方案256
二、C5以下颈脊髓损伤康复方案261
三、颈段脊髓损伤康复中的相关问题264
第四节 胸段及腰段脊髓损伤的康复265
一、胸段脊髓损伤(T2~T10)康复方案265
二、胸腰段脊髓损伤(T11~L2)康复方案269
三、腰骶段脊髓损伤(L3~S3)康复方案271
第五节 脊髓损伤并发症防治274
一、运动系统的并发症274
二、呼吸系统并发症275
三、心血管系统并发症275
四、消化系统并发症277
五、泌尿系统并发症277
六、压疮277
七、自主神经过反射278
八、其他并发症279
第六节 脊髓损伤后呼吸功能康复279
一、脊髓损伤后呼吸功能障碍的原因280
二、脊髓损伤后呼吸功能的改变281
三、脊髓损伤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临床分类诊断282
四、脊髓损伤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临床治疗原则284
五、脊髓损伤后呼吸功能的康复287
第七节 脊髓损伤后泌尿系统功能康复290
一、脊髓损伤后的排尿障碍290
二、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分类诊断291
三、脊髓损伤后排尿功能评定292
四、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与康复292
五、脊髓损伤后泌尿系统感染的诊治295
六、脊髓损伤后泌尿系结石的诊治296
七、肾积水及膀胱输尿管反流的处理296
八、脊髓损伤后膀胱癌296
九、脊髓损伤后肾衰竭297
第八节 脊髓损伤后功能重建297
一、上肢功能重建297
二、下肢功能重建298
三、排尿功能重建300
四、呼吸功能重建301
第8章 腰痛的康复306
第一节 腰痛的分类诊断与康复治疗概述306
一、腰痛的分类306
二、腰痛的诊断307
三、腰痛的康复评定307
四、腰痛的康复治疗概述310
第二节 急性腰痛的临床处理与康复311
一、急性腰痛的临床诊断311
二、急性腰痛的治疗原则312
三、腰部扭伤312
四、肌筋膜痛综合征313
五、关节突综合征314
六、椎间盘源性腰痛314
七、椎间盘突出症315
第三节 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康复治疗315
一、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影响因素315
二、慢性非特异性腰痛处理原则316
三、慢性非特异性腰痛康复治疗技术318
第9章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327
第一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断327
一、腰椎间盘突出的病理基础327
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型329
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断329
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334
第二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335
一、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评定335
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方法335
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方案338
第10章 退行性腰椎疾病的康复343
第一节 退行性腰椎不稳症343
一、临床诊断344
二、临床治疗与康复345
第二节 退行性腰椎滑脱345
一、临床诊断345
二、临床治疗与康复346
第三节 退行性腰椎侧弯347
一、临床诊断348
二、分类诊断348
三、临床治疗与康复350
第四节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351
一、腰椎管的解剖352
二、临床诊断352
三、康复评定353
四、临床治疗355
五、康复治疗355
第11章 颈椎病的康复358
第一节 颈椎病临床概述358
一、颈椎病的病理解剖基础358
二、颈椎病的临床分类诊断及治疗原则359
第二节 颈椎病的康复治疗366
一、颈椎病的康复评定366
二、颈椎病的康复治疗原则368
三、颈椎病康复治疗的主要方法368
四、颈椎病的康复方案372
第12章 脊柱侧弯的康复376
第一节 脊柱侧弯概述376
一、特发性脊柱侧弯的可能病因与年龄分期376
二、脊柱侧弯的发生率376
三、特发性脊柱侧弯的康复治疗原则377
第二节 特发性脊柱侧弯的康复治疗378
一、运动疗法378
二、电刺激疗法382
三、牵引疗法383
四、支具疗法385
五、心理康复治疗388
第三节 脊柱侧弯的手术治疗390
一、非融合手术390
二、矫形固定融合手术392
三、术后康复治疗395
第四节 矫形器在脊柱侧弯治疗中的应用396
一、矫形器在脊柱侧弯非手术治疗中的应用396
二、矫形器在脊柱侧弯手术治疗后的应用397
第13章 强直性脊柱炎的康复400
第一节 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诊治400
一、临床诊断400
二、临床治疗402
第二节 强直性脊柱炎康复治疗403
一、康复治疗的目的403
二、康复治疗的内容404
第14章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406
第一节 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诊治406
一、周围神经损伤的主要原因406
二、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诊断407
三、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治疗409
四、周围神经损伤并发症及影响神经修复的因素410
第二节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411
一、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评定411
二、四肢主要的周围神经损伤的解剖基础及评价要点412
三、神经损伤的康复治疗417
第15章 手、腕部疾患的康复425
第一节 手与腕部的功能解剖425
一、手弓与力的传递425
二、掌腱膜与手部间隙426
三、手的运动与相关肌肉426
四、手的神经支配427
五、屈肌腱与腱鞘427
六、指背腱膜结构429
七、关节与韧带430
第二节 手功能的康复评定431
一、单项功能评定431
二、手部肌肉肌力评定432
三、手部感觉评定432
四、手部综合功能评定432
五、腕部综合功能评定435
第三节 手部肌腱的功能分区与修复方法437
一、手部肌腱的分区437
二、肌腱的缝合方法438
三、屈指肌腱损伤修复440
四、伸指肌腱损伤修复440
第四节 屈指肌腱损伤后的康复440
一、影响屈指肌腱修复术后康复治疗的因素440
二、屈指肌腱损伤后的康复方案441
三、扳机指(缩窄性腱鞘炎)446
第五节 伸指肌腱损伤后的康复447
一、影响伸指肌腱修复术后康复治疗的因素447
二、伸指肌腱各区损伤后的康复方案(分区按照kleinert verdan 8分区法)447
第六节 手部骨折与脱位的康复451
一、手腕部骨折、脱位的分类451
二、手部骨折的治疗与康复451
三、腕部骨折的治疗与康复453
四、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与康复455
五、手部关节脱位的治疗与康复458
第七节 神经嵌压综合征的康复460
一、腕管综合征460
二、旋前圆肌综合征461
三、尺管综合征、桡管综合征、骨间背侧神经综合征462
第八节 手部神经损伤的康复463
一、手部神经损伤后的功能评定463
二、手部神经损伤的分类463
三、手部神经损伤的外科治疗463
四、手部神经损伤的康复治疗463
第九节 断指再植的康复463
一、断指再植的适应证464
二、再植术后管理464
三、断指再植术后康复方案465
第十节 掌腱膜挛缩的康复465
一、临床诊断465
二、临床治疗466
第十一节 手部关节置换术的康复467
一、手部关节置换术的适应证467
二、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467
第十二节 腕部疾病的康复468
一、腕关节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468
二、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470
三、腕部交叉综合征471
第十三节 腕、手功能康复矫形器471
一、手功能支具471
二、手固定支具473
三、固定型腕矫形器474
第16章 肘部疾患的康复477
第一节 肘部的功能解剖477
一、肘部的解剖477
二、肘的功能477
第二节 肘部疾患康复概述478
一、肘部疾患的临床评估478
二、肘部疾患的康复评定478
三、肘部疾患的康复治疗480
第三节 肘部尺神经损伤的康复484
一、临床诊断484
二、治疗原则484
三、康复方案484
第四节 尺侧副韧带损伤的康复485
一、临床诊断485
二、治疗原则485
三、康复方案486
第五节 肘关节脱位的康复487
一、临床评估487
二、治疗原则487
三、康复方案488
第六节 肱骨外上髁炎及内上髁炎的康复488
一、外上髁炎(网球肘)488
二、内上髁炎(高尔夫球肘)490
第七节 桡骨头骨折的康复490
一、临床评估490
二、治疗原则491
三、康复方案491
第八节 肘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492
第九节 创伤后肘关节僵硬及异位骨化的康复492
一、创伤后肘关节僵硬492
二、异位骨化493
第17章 肩部疾患的康复495
第一节 肩部的功能解剖495
一、肩关节的结构495
二、肩关节的运动495
三、肩关节的稳定性496
第二节 肩部疾患的康复概述496
一、肩部疾患的临床评估496
二、肩部疾患的康复评定499
三、肩部疾患的康复治疗概述503
第三节 肩峰撞击综合征的康复511
一、功能解剖511
二、发病机制与病理分期511
三、临床评估512
四、治疗原则512
五、康复计划512
第四节 肩袖损伤的康复515
一、临床评估515
二、治疗原则516
三、康复计划516
第五节 冻结肩的康复523
一、临床评估524
二、治疗原则524
三、康复计划524
第六节 肩关节不稳定的康复525
一、临床评估525
二、治疗原则526
三、康复计划527
第七节 肱骨近端骨折的康复529
一、临床评估529
二、治疗原则530
三、康复计划530
第八节 肩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533
一、肩关节置换术后(肩袖完整)康复参考方案533
二、全肩关节置换术后(肩袖缺损)的康复参考方案534
第九节 肩部康复治疗矫形器534
一、传统肩矫形器534
二、现代肩矫形器535
第18章 髋部疾患的康复538
第一节 髋关节的功能解剖与康复评定538
一、髋关节的解剖538
二、髋关节的功能540
三、髋关节的康复评定540
第二节 股骨颈骨折543
一、临床诊断543
二、治疗原则543
三、康复方案544
第三节 股骨粗隆间骨折545
一、临床诊断545
二、治疗原则545
三、康复方案545
第四节 髋臼骨折546
一、临床诊断546
二、治疗原则546
第五节 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康复547
一、临床诊断547
二、治疗原则548
三、康复方案548
第六节 髋关节置换术的康复550
一、术前康复教育550
二、术前康复训练552
三、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规处理552
四、术后康复方案552
第19章 膝部疾患的康复554
第一节 膝关节的功能解剖554
一、膝关节功能解剖和相关生物力学554
二、膝关节的稳定性558
第二节 膝关节疾患的康复原则559
一、膝关节疾患的康复评定559
二、膝关节功能评定的常用方法563
三、膝关节康复的基本原则570
第三节 前交叉韧带损伤571
一、概述571
二、临床分类诊断571
三、临床治疗原则571
四、康复治疗方案572
五、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具体康复训练方法572
六、特殊情况下,ACL重建术后的康复方案的调整574
第四节 后交叉韧带损伤575
一、概述575
二、临床分类诊断575
三、临床治疗原则575
四、康复治疗方案575
五、后交叉韧带关节镜下重建术后的具体康复训练方法576
第五节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577
一、概述577
二、临床分类诊断577
三、临床治疗原则578
四、康复治疗方案578
五、MCL损伤后的具体康复训练方法579
第六节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580
一、概述580
二、临床分类诊断580
三、临床治疗原则581
四、康复治疗方案581
五、半月板损伤不同手术后的具体康复方案581
第七节 髌股关节紊乱584
一、概述584
二、临床分类诊断584
三、临床治疗原则584
四、康复治疗方案584
第八节 髌腱断裂587
一、概述587
二、临床分类诊断587
三、临床治疗原则587
四、康复治疗方案587
五、髌腱断裂术后的具体康复方案588
第九节 膝关节软骨损伤590
一、概述590
二、临床分类诊断590
三、临床治疗原则590
四、康复治疗方案590
第十节 髌骨骨折595
一、概述595
二、临床分类诊断595
三、临床治疗原则596
四、康复治疗方案596
第十一节 胫骨平台骨折598
一、概述598
二、临床分类诊断598
三、临床治疗原则599
四、康复治疗方案600
第十二节 股骨髁部骨折600
一、概述600
二、临床诊断分类601
三、股骨髁骨折的治疗601
四、股骨髁骨折内固定术后的康复治疗方案601
第十三节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02
一、概述602
二、临床分类诊断603
三、临床治疗原则603
四、康复治疗方案603
第十四节 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604
一、概述604
二、临床手术适应证604
三、临床治疗原则604
四、康复治疗方案604
第十五节 膝关节功能康复矫形器610
一、膝固定性矫形器610
二、铰链护膝610
三、膝功能性矫形器611
第20章 足踝部疾患康复615
第一节 足踝功能解剖与康复原则615
一、足踝部骨与关节615
二、肌肉和肌腱618
三、神经、血管619
四、足踝的运动与步态620
五、足踝损伤的康复原则624
第二节 急性踝部扭伤624
一、外侧韧带损伤624
二、三角韧带损伤632
三、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633
第三节 慢性踝关节和距下关节不稳定634
一、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634
二、距下关节韧带损伤及不稳定636
第四节 跖腱膜炎和跖腱膜断裂637
一、跖腱膜炎637
二、跖腱膜断裂642
第五节 跟腱炎和跟腱断裂644
一、非止点性跟腱炎644
二、止点性跟腱炎、Haglund畸形与跟腱滑囊炎645
三、闭合性跟腱断裂647
第六节 成人获得性平足症651
一、病因与病理651
二、临床诊断652
三、临床治疗与康复653
第七节 ?外翻655
一、病因和病理655
二、临床诊断655
三、临床治疗与康复656
第八节 ?僵硬660
一、临床诊断660
二、临床治疗与康复662
第九节 第1跖趾关节扭伤663
一、临床分类663
二、临床诊断663
三、临床治疗与康复664
第十节 跖痛症665
一、病因665
二、临床诊断667
三、临床治疗与康复668
第十一节 踝部骨折670
一、临床分类670
二、临床诊断672
三、临床治疗与康复673
第十二节 跟骨骨折675
一、临床分类675
二、临床诊断676
三、临床治疗与康复677
第21章 长骨骨干骨折的康复680
第一节 肱骨干骨折的康复680
一、肱骨功能解剖680
二、肱骨干骨折的临床诊治680
三、肱骨干骨折的康复682
第二节 尺桡骨骨干骨折的康复683
一、尺桡骨功能解剖683
二、尺桡骨干骨折的临床诊治683
三、尺桡骨骨干骨折的康复685
第三节 股骨干骨折的康复686
一、股骨功能解剖686
二、股骨干骨折的临床诊治686
三、股骨干骨折的康复689
第四节 胫腓骨干骨折的康复690
一、胫腓骨功能解剖690
二、胫腓骨干骨折的临床诊治690
三、胫腓骨干骨折的康复693
第22章 骨科康复中的急症处理696
第一节 骨科康复中的外科急症696
一、骨科康复中骨折696
二、骨科康复中关节脱位698
三、骨科康复中神经损伤699
四、骨科康复中肌肉韧带损伤699
第二节 骨科康复中的内科急症处理700
一、循环系统疾病700
二、呼吸系统疾病701
三、血栓性疾病701
四、消化系统疾病702
五、内分泌系统疾病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