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急危重症急救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急危重症急救技术
  • 张慧利,余为治,康秀文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9045658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69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278页
  • 主题词:急性病-急救;险症-急救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急危重症急救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心肺复苏术1

第一节 心肺复苏1

一、心搏骤停1

二、心肺复苏术1

三、心肺复苏与“生存链”2

四、心肺复苏适应证及禁忌证3

五、操作方法3

六、并发症及注意事项11

第二节 高级生命支持12

一、CPR期间的给药途径12

二、CPR的常用药物12

第三节 脑复苏13

一、低温治疗13

二、脱水治疗14

三、药物治疗14

四、高压氧治疗14

第四节 心肺复苏研究进展14

一、间插腹部按压式CPR14

二、开胸心脏按压15

三、心肺复苏器的研制15

四、其他心肺复苏法15

第二章 呼吸道异物阻塞清除术17

第一节 呼吸道异物17

一、呼吸道异物原因17

二、呼吸道异物阻塞的临床表现17

三、呼吸道异物清除术的适应证与禁忌证18

四、操作方法19

五、徒手操作并发症及注意事项23

第二节 呼吸道异物清除术研究进展24

一、Hopkins潜窥镜24

二、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联合高频喷射通气25

第三章 人工气道技术27

第一节 非确定性人工气道技术27

一、口咽通气管27

二、鼻咽通气管28

三、简易呼吸器29

四、喉罩30

五、气管食管联合通气管34

六、环甲膜穿刺术35

七、环甲膜切开置管术36

第二节 气管插管术37

一、气管插管37

二、适应证与禁忌证38

三、操作方法38

四、并发症及注意事项40

第三节 气管切开术42

一、气管切开42

二、适应证与禁忌证42

三、操作方法42

四、并发症及注意事项46

第四节 人工气道管理46

一、吸入气体的加温和湿化47

二、人工气道内的吸引48

三、气道开放研究进展48

第四章 机械通气技术51

第一节 机械通气51

一、机械通气的目的51

二、呼吸机的种类52

三、适应证与禁忌证52

四、操作方法52

五、机械通气后并发症及注意事项61

第二节 机械通气研究进展63

一、肺保护通气新策略63

二、通气新模式64

三、撤机指标的新进展66

四、呼吸监护技术的进步67

第五章 紧急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大咯血技术68

第一节 纤维支气管镜的临床应用68

一、定义68

二、临床应用68

三、适应证及禁忌证69

四、操作方法70

五、并发症及注意事项70

第二节 纤维支气管镜研究进展71

第六章 心脏电复律与电击除颤73

第一节 心脏电复律术73

一、定义73

二、分类73

三、适应证与禁忌证74

四、操作方法75

五、并发症及注意事项77

第二节 心脏电复律研究进展78

一、双腔ICD78

二、三腔ICD(CRT-D)79

三、未来ICD的发展79

四、除颤疗效的评价79

第七章 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81

第一节 人工心脏起搏81

一、定义81

二、分类81

三、适应证与禁忌证83

四、操作方法85

五、并发症及注意事项87

第二节 人工心脏起搏器术研究进展90

一、临床试验与研究的突破性成果90

二、植入器械工程技术的进步91

第八章 心脏射频消融术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93

第一节 心脏射频消融术93

一、定义93

二、基本设备93

三、心内膜标测技术和三维标测系统93

四、适应证与禁忌证94

五、操作方法95

六、治疗95

七、并发症及注意事项97

第二节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98

一、定义98

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的原理98

三、适应证和禁忌证98

四、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撤除指征99

五、操作方法99

六、并发症及注意事项100

第三节 心脏射频消融术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研究进展101

一、磁电复合三维标测系统101

二、IABP研究进展102

第九章 应急体外循环生命支持103

第一节 体外循环103

一、体外循环设备103

二、转流方式104

三、适应证与禁忌证105

四、操作方法107

五、并发症及注意事项109

第二节 体外循环研究进展112

一、体外膜式氧合(ECMO)112

二、血管内人工肺112

三、植入型人工肺113

四、无泵体外肺辅助技术113

第十章 洗胃技术115

第一节 洗胃115

一、定义115

二、适应证与禁忌证115

三、操作方法115

四、并发症及注意事项116

第二节 洗胃技术研究进展117

第十一章 三腔二囊管技术118

第一节 三腔二囊管118

一、定义118

二、适应证、禁忌证与并发症118

三、操作方法118

四、注意事项119

第二节 三腔二囊管技术研究进展120

一、沙氏(Savary-Glliard)导丝引导插管提高置管成功率120

二、取左侧卧位插管优于平卧位插管120

三、液状石蜡的有效应用120

四、插管过程中吸服冰蒸馏水使插管更顺利120

五、吞咽动作可减少呕吐120

第十二章 消化内镜紧急止血技术122

第一节 上消化道出血紧急内镜检查和止血122

一、定义122

二、禁忌证122

三、操作方法122

四、并发症与注意事项124

第二节 下消化道出血紧急内镜检查和止血125

一、定义125

二、禁忌证125

三、操作方法126

四、并发症与注意事项127

第十三章 血管穿刺术129

第一节 深静脉穿刺术129

一、定义129

二、适应证、禁忌证与穿刺途径129

三、操作方法129

四、并发症及注意事项132

第二节 漂浮导管技术133

一、定义133

二、适应证与禁忌证133

三、操作方法133

四、并发症及注意事项136

五、肺动脉导管的临床应用137

六、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常用数据138

七、护理重点140

第三节 有创动脉压测定及动脉穿刺术141

一、适应证与禁忌证141

二、操作方法141

第四节 外周静脉穿刺术143

一、浅静脉解剖学特点143

二、静脉穿刺操作方法144

三、注意事项144

第十四章 血液净化技术145

第一节 血液透析145

一、定义145

二、适应证及禁忌证145

三、操作方法145

四、血液透析中的护理146

五、血液透析并发症及处理146

第二节 血液滤过148

一、定义148

二、适应证和禁忌证148

三、治疗148

四、操作方法149

五、并发症及处理149

第三节 血液透析滤过150

一、定义150

二、适应证和禁忌证150

三、治疗150

四、操作方法150

五、并发症及处理150

第四节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150

一、定义150

二、适应证和禁忌证151

三、治疗时机151

四、治疗模式选择151

五、操作方法152

六、并发症及处理153

第五节 血浆置换153

一、定义153

二、适应证和禁忌证154

三、操作方法154

四、并发症及处理157

第六节 血液灌流157

一、定义157

二、适应证与禁忌证157

三、操作方法158

四、影响疗效的因素159

五、并发症及处理160

第七节 血液净化的抗凝治疗160

一、定义160

二、抗凝剂的使用禁忌160

三、评估血液净化治疗前患者的凝血状态161

四、抗凝剂的合理选择162

五、抗凝剂剂量的选择162

六、抗凝治疗的监测163

七、抗凝治疗的并发症与处理164

第八节 血管通路的建立166

一、中心静脉临时导管置管术166

二、中心静脉长期导管置管术172

三、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174

四、移植血管搭桥造瘘术178

第九节 血液净化领域新进展180

一、血液透析180

二、CRRT181

第十五章 创伤急救技术184

第一节 止血术184

一、定义184

二、止血法184

第二节 包扎术188

一、定义188

二、包扎法188

第三节 固定术193

一、定义193

二、固定法193

第四节 搬运法196

一、定义196

二、操作方法196

三、注意事项197

四、颈椎损伤者的转运197

第五节 清创术199

一、定义199

二、操作方法199

第六节 软组织修复术200

一、定义200

二、临床表现200

三、诊断要点200

四、治疗方案及原则201

第七节 复位技术201

一、关节脱位201

二、胸锁关节脱位复位固定203

三、肩锁关节脱位复位固定204

四、肩关节脱位复位固定204

五、肘关节脱位复位固定207

六、桡骨小头脱位复位固定208

七、腕及手部关节脱位复位固定208

八、髋关节脱位复位固定210

九、膝关节脱位复位固定212

十、距骨脱位复位固定213

十一、足部关节脱位复位固定214

十二、颞颌关节脱位复位固定215

十三、嵌顿包茎复位及睾丸扭转术215

十四、嵌顿疝217

第八节 胸腔穿刺及胸腔闭式引流术217

一、胸腔穿刺217

二、胸腔闭式引流219

三、套管针胸腔穿刺引流术220

第九节 心包穿刺及心包切开术220

一、心包穿刺术应用解剖220

二、适应证与禁忌证221

三、操作方法222

第十节 侧脑室穿刺引流术223

一、应用解剖学特点223

二、适应证与禁忌证224

三、操作方法224

第十六章 急诊介入技术226

第一节 介入技术226

一、定义226

二、优点226

三、常用技术226

四、临床应用227

第二节 急诊出血性疾病经导管血管栓塞术227

一、定义227

二、TAE治疗的机制228

三、TAE手术的优点228

四、栓塞物质228

五、操作方法228

六、适应证和禁忌证229

七、栓塞术后综合征229

第三节 急诊经皮腔支架血管成形术230

一、定义230

二、支架血管成形术机制230

三、适应证与禁忌证230

四、器材与操作方法231

五、不良反应与并发症234

第四节 急诊非血管性疾病的介入治疗技术235

一、介入治疗技术在非血管性疾病中的应用235

二、急性呼吸道狭窄介入治疗技术236

第十七章 临床营养支持技术238

第一节 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238

一、定义238

二、分类238

三、营养支持方法的选择238

四、适应证与禁忌证239

五、操作方法240

六、并发症及注意事项244

第二节 营养支持研究进展245

一、营养支持的目的转变245

二、营养供给途径的改变246

三、对肠道功能认识的改变246

四、营养药理学和免疫营养的应用247

五、营养风险评估方法的普及与实施247

六、营养作用的再认识247

第十八章 重症监测技术249

第一节 体温监测249

一、体温的生理调节249

二、体温下降的方式250

三、低温对机体的影响250

四、临床体温监测251

第二节 呼吸功能监测253

一、一般呼吸功能监测253

二、机械通气监测253

三、呼吸的特殊监测253

四、胸部X线监测257

第三节 循环功能监测257

一、循环基本监测257

二、特殊监测257

第四节 肾功能监测260

一、尿260

二、血液生化260

第五节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监测261

一、生命体征261

二、颅内压监测262

第六节 肝功能监测265

一、体征265

二、血生化265

第七节 胃肠道功能监测266

一、围绕消化道出血的监测266

二、围绕胃肠动力的监测266

第八节 血液与凝血功能监测267

一、血液监测267

二、凝血功能监测26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