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物饵料培养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成永旭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098125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24页
- 文件大小:50MB
- 文件页数:338页
- 主题词:饵料生物-养殖-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生物饵料培养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生物饵料培养学的基本概念1
一、生物饵料培养学的定义1
二、生物饵料培养学的主要研究内容2
第二节 生物饵料培养学产生、发展以及在水产养殖方面的应用3
一、微藻培养发展及在水产养殖方面的应用3
二、卤虫无节幼体培养及在水产养殖方面的应用5
三、轮虫培养的发展及在水产养殖方面的应用6
四、桡足类培养及在水产养殖方面的应用8
五、其他生物饵料的培养和应用8
第三节 生物饵料培养学及与其他学科发展的关系8
一、生物饵料培养学科发展是应用学科与基础学科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结果9
二、与水产动物营养学的关系9
三、与环境科学的关系9
四、与发育生物学及其他学科的关系10
第四节 生物饵料培养未来的发展方向10
一、生物饵料培养的中长期目标10
二、生物饵料培养的终极目标:微粒饲料的完全取代11
复习思考题14
第一章 光合细菌的培养15
第一节 光合细菌生物学特征15
一、光合细菌分类15
二、光合细菌的形态结构22
三、光合细菌的生理生化特征23
四、光合细菌的生态分布24
五、光合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25
六、光合细菌的营养25
第二节 光合细菌的分离、培养与保藏26
一、光合细菌的富集分离26
二、培养基27
三、光合细菌的大量培养32
四、光合细菌的保藏34
第三节 光合细菌的应用35
一、光合细菌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35
二、在其他方面的应用37
复习思考题38
第二章 微藻的培养39
第一节 概述39
一、微藻培养的发展概况39
二、微藻培养的科技成就41
第二节 主要培养种类及其生物学42
一、螺旋藻42
二、小球藻43
三、盐藻44
四、栅藻45
五、扁藻46
六、莱茵衣藻47
七、雨生红球藻47
八、微绿球藻49
九、三角褐指藻50
十、小新月菱形藻50
十一、牟氏角毛藻51
十二、中肋骨条藻52
十三、球等鞭金藻53
十四、绿色巴夫藻54
十五、异胶藻55
十六、紫球藻56
第三节 微藻的培养方式与设施56
一、培养方式56
二、培养设施58
第四节 微藻培养的工艺流程60
一、消毒61
二、培养液制备63
三、接种63
四、培养过程中的日常管理64
五、采收65
第五节 微藻在一次性培养中的生长特性66
一、延缓期66
二、指数生长期68
三、相对生长下降期68
四、静止期69
五、死亡期69
第六节 影响微藻生长的因子69
一、光69
二、温度71
三、盐度71
四、矿质营养72
五、酸碱度72
六、二氧化碳73
七、有机营养物质74
八、生物因子74
第七节 微藻的培养液配方74
一、海洋微藻培养液配方75
二、淡水微藻培养液配方80
三、微量元素溶液配方83
四、维生素溶液配方84
五、土壤浸出液85
第八节 藻种的分离和保存85
一、藻种的分离85
二、藻种的保存88
第九节 敌害生物的防治89
一、敌害生物对微藻培养的危害作用89
二、敌害生物污染的途径90
三、防治敌害生物的措施90
第十节 微藻培养应用实例92
一、螺旋藻92
二、盐藻97
三、小球藻99
四、红球藻101
五、紫球藻103
六、用于生产EPA和DHA的微藻培养104
七、底栖硅藻105
第十一节 微藻培养的新进展与展望109
一、微藻育种109
二、微藻细胞的固定化110
三、生物反应器技术111
四、微藻工业化培养的展望113
复习思考题114
第三章 轮虫的培养115
第一节 轮虫的生物学116
一、作为生物饵料培养的主要轮虫种类116
二、轮虫的主要特征117
三、轮虫的变异120
四、轮虫的繁殖习性121
五、轮虫的发育129
六、轮虫的寿命131
七、轮虫的生态条件131
八、轮虫培养的饵料134
第二节 轮虫的分离和培养136
一、轮虫种的分离136
二、休眠卵的孵化137
三、轮虫的培养方式139
四、一次性培养140
五、半连续培养141
六、大面积土池培养142
七、池塘轮虫的增殖143
第三节 轮虫的保种和休眠卵的保存146
一、休眠卵的诱发146
二、轮虫休眠卵的采集、分离和定量147
三、轮虫休眠卵的形态和鉴定147
四、休眠卵的保存150
复习思考题150
第四章 枝角类的培养152
第一节 枝角类的生物学153
一、形态分类153
二、繁殖习性155
三、发育与生长159
四、食性163
五、生态条件164
第二节 枝角类的培养166
一、枝角类种的来源166
二、小型培养166
三、大量培养167
四、枝角类休眠卵的采集、分离与保存170
第三节 枝角类的营养价值及应用170
一、枝角类的营养价值170
二、枝角类的应用172
复习思考题173
第五章 卤虫的培养174
第一节 卤虫的生物学174
一、卤虫的分类174
二、卤虫的形态175
三、卤虫的发育及生活史176
四、卤虫的生殖习性177
五、卤虫的摄食习性179
六、卤虫对生态条件的适应180
七、卤虫休眠卵的形态和生理特征181
第二节 我国的卤虫资源量和分布183
一、卤虫在自然界的分布与传播183
二、我国的卤虫资源183
三、国产卤虫的开发利用策略186
第三节 卤虫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186
一、初孵无节幼体186
二、去壳卵189
三、卤虫中后期幼体及成体191
第四节 卤虫卵的采收和加工192
一、采收193
二、加工193
三、贮存195
四、卤虫卵的质量判别196
第五节 卤虫的增养殖199
一、盐田大面积引种增殖200
二、室外大量养殖200
三、室内水泥池高密度养殖202
复习思考题202
第六章 桡足类的培养203
第一节 桡足类在水产养殖方面的应用203
一、桡足类能提高海水鱼幼体的成活率和促进生长203
二、桡足类提高海水鱼幼体的成活率和促进生长的原因204
三、在海水鱼育苗中作为生物饵料应用的桡足类种类204
第二节 桡足类的生物学205
一、形态特征206
二、生殖习性208
三、发育与生长210
四、摄食方式、投饵和饵料质量212
第三节 桡足类的收集和大面积培养215
一、天然桡足类的收集216
二、利用池塘培养桡足类和鱼幼体216
三、我国池塘施肥培养桡足类的方法217
第四节 哲水蚤的集约化培养218
一、培养条件和要求218
二、培养实例:艾氏剑肢水蚤的培养220
第五节 猛水蚤的集约化培养225
一、培养条件和要求225
二、培养实例:日本虎斑猛水蚤和湖泊美丽猛水蚤的培养228
复习思考题230
第七章 糠虾的培养231
第一节 糠虾的生物学231
一、分类231
二、形态特征232
三、生殖习性233
四、生活史236
五、生长、蜕皮237
六、寿命237
七、生态习性238
第二节 糠虾的人工培养238
一、室外土池培养238
二、室内水泥池培养239
复习思考题240
第八章 淡水钩虾的培养241
第一节 淡水钩虾的生物学242
一、形态分类242
二、生殖结构和繁殖习性245
三、发育与生长247
四、食性248
五、生态条件248
第二节 淡水钩虾的培养250
一、淡水钩虾的采集250
二、淡水钩虾的培养250
第三节 淡水钩虾的营养价值与应用252
一、淡水钩虾的营养价值252
二、淡水钩虾的应用253
复习思考题254
第九章 水生环节动物的培养255
第一节 双齿围沙蚕人工育苗和沙蚕的养殖255
一、双齿围沙蚕的生物学256
二、双齿围沙蚕的人工育苗265
三、沙蚕的养殖267
第二节 丝蚯蚓的培养269
一、丝蚯蚓的生物学270
二、丝蚯蚓的培养272
三、丝蚯蚓的利用277
复习思考题277
第十章 生物饵料营养价值评价和营养强化278
第一节 微藻的营养作用278
一、微藻的营养278
二、微藻对水产动物幼体发育的营养作用285
第二节 轮虫的营养与营养强化288
一、蛋白质的营养强化289
二、脂类的营养强化289
三、维生素和其他营养物质强化291
四、轮虫作为鱼虾幼体生物饵料的营养评价292
第三节 卤虫的营养与营养强化293
一、卤虫的营养作用293
二、卤虫无节幼体的营养强化及其在鱼虾蟹育苗中的应用295
三、卤虫的营养价值评价300
第四节 桡足类的营养与营养强化300
一、桡足类的基本生化组分301
二、蛋白质营养301
三、脂类营养及强化302
四、其他营养物质305
五、桡足类作为生物饵料的营养评价305
第五节 其他生物饵料的营养价值评价306
一、枝角类306
二、糠虾306
三、其他307
复习思考题308
附录309
一、锦纶筛网新老规格对照表309
二、海水相对密度、盐度和波美度换算计算公式310
三、本书缩略语311
四、本书出现的主要生物饵料和鱼虾蟹的拉丁名和中文名对照表311
主要参考文献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