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产业经济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苏东水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299607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01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416页
- 主题词:产业经济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产业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总论3
第一章 产业经济学导论3
第一节 产业的含义与分类3
一、产业的含义3
二、产业的一般分类方法5
三、产业的其他分类方法12
第二节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6
一、什么是产业经济学16
二、产业经济学的学科领域18
三、产业经济学的学科体系20
第三节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22
一、产业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论22
二、产业经济学的具体研究方法24
第四节 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意义26
一、研究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意义26
二、研究产业经济学的实践意义28
三、研究产业经济学的现实意义29
第二章 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及其发展31
第一节 产业组织的理论基础及其发展31
一、产业组织的含义与思想渊源31
二、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34
三、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37
第二节 产业结构的理论基础及其发展44
一、产业结构的含义44
二、产业结构理论的历史背景44
三、产业结构理论的思想渊源46
四、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46
五、产业结构理论的研究对象及基本体系50
第三节 产业经济学的其他理论基础及其发展51
一、中国产业经济学的思想渊源51
二、产业经济学的其他思想渊源54
三、管理文化对产业经济的作用60
第二篇 产业组织73
第三章 企业73
第一节 西方观点:什么是企业73
一、新古典企业理论73
二、现代企业理论78
第二节 东方观点:什么是企业84
一、东方人本主义企业理论84
二、东方企业的特点86
三、中国当代企业理论的形成与发展88
第三节 企业在产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89
一、企业的地位89
二、企业的作用91
第四章 市场94
第一节 市场结构94
一、市场结构的含义和基本类型94
二、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98
第二节 市场行为110
一、市场行为的定义110
二、市场竞争行为110
三、市场协调行为117
第三节 市场绩效119
一、市场绩效的定义119
二、绩效指标119
三、市场绩效的综合评价121
第四节 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129
第五章 竞争131
第一节 博弈论的应用131
一、市场竞争中的博弈131
二、现代经济学与博弈论132
第二节 静态竞争策略134
一、产量决策——古诺模型135
二、价格决策——伯特兰德模型138
三、产品决策——豪泰林模型140
第三节 动态竞争策略142
一、产量领先策略——斯坦克尔伯格模型142
二、长期竞争策略——无限次重复古诺模型144
三、米尔格罗姆—罗伯兹垄断限价模型146
第四节 竞争的人为为人观150
一、当今市场竞争新趋势150
二、合作的基础151
三、“人为为人”文化154
第三篇 产业结构159
第六章 演变159
第一节 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规律159
一、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159
二、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趋势162
三、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理论考察164
第二节 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166
一、供给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166
二、需求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169
三、国际贸易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170
四、国际投资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170
五、其他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171
第七章 关联172
第一节 产业关联概述172
一、产业关联的含义172
二、产业关联方式172
第二节 产业关联分析的基本工具175
一、投入产出的含义175
二、投入产出表175
三、投入产出模型180
四、投入产出分析的主要内容184
第三节 产业波及效果分析189
一、产业波及效果及其分析工具189
二、产业波及效果现状分析192
三、产业波及效果分析的其他应用197
第八章 优化205
第一节 产业结构优化概述205
一、产业结构优化的含义与主要内容205
二、产业结构效应206
三、产业结构优化的机理208
第二节 产业结构的高度化209
一、创新与产业结构的高度化209
二、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机制210
三、主导产业的选择211
第三节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214
一、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含义和内容214
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基准216
三、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调整218
第四节 地区产业结构优化219
一、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219
二、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220
三、地区产业结构分析的经济指标221
第九章 布局227
第一节 产业布局理论概述227
一、产业布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227
二、产业布局理论的研究内容233
第二节 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234
一、地理位置因素234
二、自然因素234
三、人口因素235
四、社会经济因素236
五、科学技术因素237
第三节 产业布局的实践238
一、国际分工与国际产业转移238
二、全国性产业布局240
三、地区性产业布局243
四、县域经济发展245
第四篇 产业管理255
第十章 产业政策255
第一节 产业政策概述255
一、产业政策的内涵255
二、产业政策的起源256
三、产业政策兴起与存续的理论依据257
四、产业政策的作用258
五、产业政策的局限性259
第二节 产业政策的一般模式和演变规律260
一、产业政策的分类260
二、产业政策的目标和手段260
三、产业政策的一般特征262
四、产业政策的演变规律264
五、产业政策趋同的可能性264
第三节 产业政策评估265
一、产业政策评估的意义265
二、产业政策评估的原则和一般标准266
三、产业政策效果评估体系268
第十一章 政策类型270
第一节 产业组织政策270
一、产业组织政策概述270
二、产业组织政策的核心内容272
第二节 产业结构政策276
一、产业结构政策的含义与内容276
二、产业结构政策的重要性276
三、战略产业的扶植政策277
四、衰退产业的调整政策278
五、中国“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的产业结构政策279
第三节 产业布局政策283
一、产业布局政策概述283
二、发达国家的产业布局政策284
三、中国“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的产业布局政策286
第四节 产业技术政策289
一、产业技术政策概述289
二、产业技术政策的内容和手段291
三、产业技术政策的发展趋势291
四、中国“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的产业技术政策293
第五节 综合性产业政策295
一、农业政策295
二、中小企业政策299
第十二章 产业规制306
第一节产 业规制模式306
一、产业规制的概念306
二、当代西方产业规制的三种模式306
三、民间主导型产业规制的特征及其例证分析307
四、政府主导型产业规制的特征及其例证分析309
五、政府民间平衡型产业规制的特征及其例证分析311
六、对当代西方三种产业规制模式的借鉴312
第二节 政府规制313
一、政府规制的含义、种类和原因313
二、法律规制315
三、行政规制320
第三节 自然垄断产业的放松规制327
一、自然垄断产业放松规制的含义和原因327
二、英国电信产业进入规制的放松329
三、美国航空等产业的放松规制330
四、中国自然垄断产业价格规制与进入规制的放松332
第十三章 行业管理338
第一节 行业管理概述338
一、行业与部门的形成338
二、行业管理的必要性及其内涵339
三、大型公司与行业管理343
第二节 行业协会345
一、行业协会的功能及其运行方式345
二、中国行业协会的现状与问题348
第三节 中国行业管理的总体构想352
一、从部门管理向行业管理转变352
二、中国行业管理的总体建设354
三、中国行业协会的改革趋势356
第五篇 产业发展361
第十四章 产业发展理论361
第一节 产业发展概述361
一、产业发展的含义361
二、产业发展的生命周期理论362
三、产业发展的模式364
第二节 经济增长理论369
一、经济增长的含义369
二、哈罗德一多马经济增长模型371
三、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372
四、新经济增长理论375
第三节 产业发展的趋势376
一、产业集群化376
二、产业融合化378
三、产业生态化380
第十五章 中国产业发展展望382
第一节 中国产业发展的趋势382
一、立足长期产业结构优化,实施产业振兴规划382
二、把握全球金融危机加速产业转移的机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384
第二节 中国“以人为本”的产业发展观386
一、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提高人民生活质量387
二、完善社会保障,促进产业良性发展388
三、大力发展中国特色文化产业,满足与提升文化消费389
第三节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391
一、高技术产业的概念及特点392
二、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历程回顾与现状393
三、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化395
附录 外国人名译名对照表397
主要参考文献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