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精细化学品化学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精细化学品化学 第2版
  • 沈永嘉,王成云,徐晓勇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442523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455页
  • 文件大小:57MB
  • 文件页数:465页
  • 主题词:精细化工-化工产品-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精细化学品化学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精细化学品与精细化工1

1.1.1 精细化学品和专用化学品1

1.1.2 精细化工1

1.2 精细化学品分类2

1.3 精细化学品的生产特点2

1.3.1 产品具有特定功能2

1.3.2 批量小、品种多2

1.3.3 生产技术要求高2

1.3.4 产品附加值高、投资回报可观3

1.4 绿色化学的概念3

第2章 染料4

2.1 概述4

2.1.1 染料的分类及命名4

2.1.2 染料的商品化加工7

2.1.3 染色牢度7

2.1.4 《染料索引》简介8

2.1.5 禁用染料9

2.2 光和颜色11

2.2.1 颜色及测量11

2.2.2 光与能量13

2.2.3 光的吸收与发射14

2.2.4 颜色和化学结构的关系14

2.3 染料的发展史18

2.4 重氮化和偶合反应19

2.4.1 重氮化反应19

2.4.2 偶合反应24

2.5 合成蒽醌类染(颜)料的基本反应28

2.5.1 由1-氨基蒽醌衍生的染(颜)料28

2.5.2 由羟基蒽醌衍生的染(颜)料32

2.5.3 杂环蒽醌类染(颜)料32

2.5.4 稠环蒽醌36

2.6 直接染料39

2.6.1 直接染料的类别40

2.6.2 直接染料的染色41

2.7 冰染染料41

2.7.1 色基42

2.7.2 色盐42

2.7.3 色酚AS43

2.7.4 乙酰乙酰基芳胺(β-酮基酰胺)类化合物44

2.8 还原染料45

2.8.1 还原染料的分类、结构和性质45

2.8.2 还原染料的还原概念51

2.8.3 还原染料的商品化加工52

2.8.4 碱熔工艺的革新52

2.9 硫化染料55

2.9.1 硫化染料的分类55

2.9.2 硫化染料的染色机理57

2.10 酸性染料58

2.10.1 酸性染料的化学结构类别59

2.10.2 酸性染料结构与应用性能的关系62

2.11 活性染料64

2.11.1 活性染料的结构及性能64

2.11.2 染料母体67

2.11.3 活性染料的合成67

2.11.4 活性染料与纤维的染色机理69

2.12 分散染料73

2.12.1 分散染料的分类73

2.12.2 重要品种的合成76

2.12.3 分散染料结构与染色性能81

2.12.4 分散染料和还原染料的商品化加工及环境保护87

2.12.5 REACH法规对分散染料发展趋势的影响90

2.13 阳离子染料93

2.13.1 阳离子染料的分类93

2.13.2 阳离子染料的溶解性96

2.13.3 对pH的敏感性96

2.13.4 阳离子染料的配伍性97

2.13.5 阳离子染料的合成98

2.13.6 新型阳离子染料103

2.14 食用染料108

2.14.1 合成食用染料的主要品种108

2.14.2 合成111

第3章 有机颜料112

3.1 概述112

3.1.1 有机颜料的定义112

3.1.2 有机颜料与染料的异同112

3.1.3 有机颜料与无机颜料的差异112

3.1.4 有机颜料的历史和发展113

3.1.5 国内外有机颜料生产概况120

3.2 有机颜料的分类120

3.2.1 偶氮类颜料120

3.2.2 多环类颜料122

3.3 化学结构与应用性能的关系124

3.3.1 双偶氮颜料与同类型单偶氮颜料的色光比较124

3.3.2 有机颜料的化学结构与耐晒牢度和耐气候牢度的关系125

3.3.3 有机颜料的化学结构与耐溶剂性能和耐迁移性能的关系126

3.4 晶体结构与同质多晶性129

3.4.1 晶体结构与颜料颜色的关系129

3.4.2 有机颜料的同质多晶性130

3.5 单偶氮黄色和橙色颜料131

3.6 双偶氮颜料132

3.7 β-萘酚系颜料135

3.8 色酚AS系列颜料136

3.9 色淀颜料138

3.9.1 黄色色淀颜料138

3.9.2 β-萘酚色淀颜料138

3.9.3 2,3-酸类色淀颜料139

3.9.4 色酚AS类色淀颜料139

3.9.5 含磺酸基的萘酚系色淀颜料140

3.10 苯并咪唑酮颜料140

3.10.1 5-氨基苯并咪唑酮的合成方法141

3.10.2 黄/橙色苯并咪唑酮颜料141

3.10.3 红色苯并咪唑酮颜料142

3.10.4 颜料合成及后处理142

3.10.5 晶体结构分析143

3.11 偶氮缩合颜料144

3.12 金属络合颜料147

3.12.1 偶氮型金属络合颜料148

3.12.2 氮甲川型金属络合颜料149

3.13 酞菁颜料151

3.13.1 铜酞菁的生产方法151

3.13.2 铜酞菁的颜料化152

3.13.3 卤代铜酞菁及其颜料153

3.14 喹吖啶酮颜料154

3.14.1 喹吖啶酮颜料的合成154

3.14.2 喹吖啶酮颜料的同质多晶性156

3.14.3 喹吖啶酮颜料的应用性能156

3.15 苝系和苉酮系颜料157

3.15.1 苝系颜料158

3.15.2 苉酮系颜料159

3.16 硫靛类颜料160

3.16.1 中间体和颜料的合成161

3.16.2 颜料化161

3.17 二噁嗪类颜料162

3.18 异吲哚啉酮和异吲哚啉有机颜料163

3.18.1 异吲哚啉酮颜料的合成164

3.18.2 异吲哚啉颜料的合成165

3.19 吡咯并吡咯二酮系颜料166

3.19.1 DPP的合成166

3.19.2 DPP颜料的吸收光谱和单晶X射线衍射行为167

3.19.3 DPP颜料的固体性质168

3.19.4 DPP颜料的发展趋势170

3.20 喹酞酮类颜料173

3.21 有机颜料的毒性175

3.21.1 生态影响175

3.21.2 毒性175

3.21.3 酞菁类化合物的生理活性和毒性179

第4章 荧光增白剂182

4.1 概述182

4.1.1 荧光增白剂的定义182

4.1.2 增白与漂白182

4.2 荧光增白剂的分类182

4.2.1 按化学结构分类183

4.2.2 按应用分类185

4.3 荧光增白剂的命名与商品名185

4.4 荧光增白剂的增白机理及性能186

4.4.1 化合物结构与荧光色调186

4.4.2 白光、白色和白度188

4.5 常用的工业荧光增白剂品种188

4.5.1 纤维素纤维增白用品种188

4.5.2 聚酰胺纤维增白用品种190

4.5.3 聚丙烯腈纤维增白用品种191

4.5.4 聚酯纤维增白用品种193

4.5.5 其他纤维增白用品种194

4.5.6 洗涤剂使用的品种195

4.5.7 造纸工业使用的品种196

4.5.8 塑料和合成纤维原液增白用品种197

4.6 荧光增白剂的合成198

4.6.1 碳多环类荧光增白剂的合成198

4.6.2 三嗪基氨基二苯乙烯类荧光增白剂的合成200

4.6.3 二苯乙烯-三氮唑类荧光增白剂的合成202

4.6.4 苯并噁唑类荧光增白剂的合成203

4.6.5 呋喃(或苯并呋喃)和苯并咪唑类荧光增白剂的合成206

4.6.6 1,3-二苯基吡唑啉类荧光增白剂的合成207

4.6.7 香豆素类荧光增白剂的合成208

4.6.8 萘酰亚胺类荧光增白剂的合成210

4.6.9 杂类211

4.7 关于使用荧光增白剂的安全性212

4.7.1 有关荧光增白剂对消费者危害的由来212

4.7.2 洗涤剂中的荧光增白剂213

4.7.3 纸品中的荧光增白剂213

第5章 功能性染料215

5.1 光致变色色素215

5.1.1 有机光致变色色素的种类216

5.1.2 光致变色色素的合成219

5.1.3 光致变色色素的应用224

5.2 热致变色色素225

5.2.1 无机热致变色材料226

5.2.2 有机热致变色材料227

5.2.3 热致变色色素的合成231

5.2.4 热致变色材料的应用237

5.3 电致变色色素238

5.3.1 电致变色色素的种类及变色机理239

5.3.2 有机电致变色色素240

5.3.3 有机电致变色材料的合成与器件制备244

5.3.4 电致变色材料的应用245

5.4 电致发光材料248

5.4.1 电致发光器件结构和发光机理249

5.4.2 电致发光器件中材料的种类250

5.4.3 典型发光材料的合成258

5.4.4 电致发光器件展望266

5.5 光盘用色素267

5.5.1 光盘的类型及记录的原理267

5.5.2 可录式光盘268

5.5.3 各种光盘的制作工艺比较270

5.5.4 CD-R记录介质用有机染料的类别271

5.5.5 典型光盘记录用染料的合成275

5.6 太阳能存储用色素280

5.6.1 典型太阳能存储用色素280

5.6.2 一些太阳能存储用色素的合成282

5.7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用色素285

5.7.1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和原理285

5.7.2 光敏剂287

5.7.3 典型光敏剂的合成事例296

5.8 生物医学用色素298

5.8.1 荧光探针298

5.8.2 DNA测序用荧光染料307

5.8.3 光动力学治疗用色素311

5.9 化学发光材料318

5.9.1 化学发光的原理318

5.9.2 典型化学发光材料的合成322

5.9.3 化学发光材料的应用324

第6章 农用化学品326

6.1 农药概论326

6.1.1 农药的重要作用326

6.1.2 农药的发展简史327

6.1.3 国内外农药现状327

6.1.4 农药的分类329

6.1.5 农药术语329

6.1.6 农药与环境及食品安全的关系330

6.2 杀虫剂331

6.2.1 有机氯331

6.2.2 有机磷332

6.2.3 氨基甲酸酯336

6.2.4 拟除虫菊酯341

6.2.5 传统杀虫剂的作用机制344

6.2.6 昆虫生长调节剂346

6.2.7 新烟碱杀虫剂356

6.2.8 鱼尼丁受体抑制剂360

6.2.9 季酮酸酯类杀虫剂362

6.2.10 其他新作用机制杀虫剂364

6.3 杀菌剂371

6.3.1 杀菌剂的发展历史372

6.3.2 杀菌剂的分类373

6.3.3 非内吸性杀菌剂373

6.3.4 内吸性杀菌剂374

6.3.5 植物抗病激活剂384

6.4 除草剂386

6.4.1 除草剂的发展简史386

6.4.2 除草剂的分类387

6.4.3 国内外除草剂现状388

6.4.4 灭生性除草剂388

6.4.5 选择性除草剂391

6.4.6 除草剂的手性问题403

6.4.7 除草剂安全剂403

6.4.8 除草剂的抗性405

6.4.9 除草剂靶标405

6.4.10 转基因的概念406

6.4.11 植物生长调节剂407

6.5 农药剂型412

6.5.1 农药剂型的发展历史412

6.5.2 分类412

6.5.3 剂型加工的发展趋势415

6.5.4 剂型的选择原则416

6.5.5 农药助剂416

6.5.6 剂型、助剂和溶剂方面的新技术和新方法421

6.6 新农药创制422

6.6.1 新农药先导发现的途径423

6.6.2 国内外农药创制的现状425

6.6.3 新农药分子设计中的一些概念430

6.6.4 新农药登记所需要的内容431

6.6.5 农药临时登记、正式登记和田间试验审批流程444

6.6.6 国际上农药重大品种创制研发实例447

主要参考文献45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