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 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 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
  • 谢维和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 ISBN:7504118109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62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378页
  • 主题词:教育社会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 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教育社会学分析的学科意识1

第1节 教育社会学学科意识的基本含义及特点2

第2节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6

第3节 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定位14

一、教育社会学是一门中观性的学科15

二、教育社会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16

三、教育社会学与其他具体教育学科的关系17

第4节 教育社会学的功能与边界18

一、教育社会学的基本功能18

二、教育社会学的学科边界25

第5节 教育社会学分析和研究的领域与主题26

一、教育社会学分析和研究的主要领域26

二、当代教育社会学分析和研究的主题30

第2章 教育社会学分析的理论基础与渊源33

第1节 前教育社会学的理论与观点33

第2节 古典教育社会学理论34

一、迪尔凯姆和教育社会学的起源35

二、马克思与作为冲突的教育38

三、马克斯·韦伯与教育39

四、斯宾塞、曼海姆、凡勃仑和茨那尼克的理论与观点42

第3节 现代教育社会学理论45

一、一般社会学的理论视野和教育社会学45

二、功能主义理论46

三、功利主义理论48

四、教育的冲突理论49

五、教育的互动理论55

第3章 教育社会学的分析视角和方法59

第1节 教育社会学的分析视角60

一、结构与过程60

二、均衡与冲突63

三、教化与内化65

四、分化与抽离67

第2节 教育社会学的分析与研究方法69

一、教育社会学的理论与模式70

二、知识的分析和研究方法72

第4章 教育活动的一般分析77

第1节 教育活动的基本含义与构成77

第2节 教育活动是一种互动87

一、教育活动中的合作92

第3节 合作与冲突——教育活动的基本形态92

二、教育活动中的冲突95

第4节 教育活动的合理性分析101

一、教育活动的工具合理性102

二、教育活动的价值合理性103

第5章 教育活动的基本主体:教师与学生108

第1节 教师109

一、教师行为及其基本特点109

二、收入、声望与权力——教师的社会地位113

三、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分析118

第2节 学生124

二、“边际人”的规定及其依据125

一、学生的含义125

三、“年轻的成人”——对青少年学生社会地位的新预设128

四、青少年学生的主体性分析132

第3节 群体中的学生与教师的关系134

第6章 教育活动与社会化137

第1节 社会化释义138

一、社会化的含义138

二、社会化的分析角度139

三、社会化的主要内容140

第2节 社会化的阶段分析——初级社会化和次级社会化144

一、初级社会化144

二、次级社会化146

一、家庭148

第3节 社会化主要机制的分析148

二、学校151

三、社区文化154

四、同伴群体155

五、大众传播媒介157

第4节 社会化的基本条件159

第5节 社会化的几种主要理论和模式162

一、迪尔凯姆的社会化理论和道德内化观点163

二、帕森斯的社会化理论164

三、冲突的社会化理论165

四、辩证的社会化理论167

第6节 进化与功能——社会化研究的不同思路169

一、教化与内化的基本关系模式173

第7节 教化与内化——社会化研究的不同本位173

二、以内化为本位的关系模式175

第7章 教育活动的初级群体:班级177

第1节 关于班级研究的各种不同观点177

第2节 班级的基本属性和特点180

第3节 班级的规模、规范与制度183

第4节 班级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初级群体187

第5节 班级建设的意义188

第8章 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学校191

第1节 学校组织的意义分析191

一、学校组织是一种建构的教育环境192

二、学校组织的社会同构性192

一、学校组织的目标特征193

第2节 学校组织的一般特点193

二、学校组织成员的特点195

三、学校组织规范的特点195

第3节 学校组织的功能分析196

第4节 学校组织的基本性质与类型199

一、学校组织的基本性质199

二、学校组织的基本类型201

第5节 学校组织的结构分析204

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二元性204

二、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之间的二元性205

三、教学与科研之间的二元性206

四、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之间的二元性207

第6节 学校组织的文化分析208

一、学校组织的物质文化208

二、学校组织的制度文化209

三、学校组织的观念文化211

四、学校组织文化的基本功能211

第9章 教育活动的制度分析214

第1节 教育制度的基本含义与特点215

一、教育制度的基本含义215

二、教育制度的基本特点216

第2节 教育制度的结构与类型分析217

一、关于制度结构的几种观点218

二、教育制度结构的基本要素219

三、教育制度的各种子制度221

四、教育制度的基本类型222

第3节 教育制度与经济活动224

一、教育制度与经济活动之间关系的基本性质224

二、主要内容及其模式225

三、案例分析229

第4节 教育制度与政治制度231

一、教育制度与政治制度的关系的案例231

二、教育制度与政治制度之间的直接同一性233

三、基本模式与主要内容234

第5节 教育制度与社会文化236

一、教育制度与观念文化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特点236

二、教育制度与观念文化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性质237

三、文化多元性与教育制度的关系238

第6节 教育制度的功能分析240

一、教育制度在培养社会合格公民方面的功能240

二、教育制度在促进社会公平方面的功能241

三、教育制度在维护社会秩序方面的功能242

第10章 教育活动的结构分析246

第1节 教育结构的一般含义246

一、教育结构的概念与特征246

二、教育结构的主要类型248

第2节 教育结构的基本内容252

一、教育的层次结构252

二、教育的类别结构253

三、教育的形式结构256

四、教育的布局结构258

第3节 教育结构的社会文化和逻辑基础分析259

一、教育结构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基础260

二、教育结构的逻辑基础265

第4节 教育结构的功能分析267

一、教育结构与教育的选拔功能267

二、教育结构对社会结构的复制268

三、教育结构对社会结构的优化269

第5节 教育结构的优化270

一、教育结构优化的基本含义271

二、教育结构优化的基本原则272

三、教育结构优化的基本途径274

一、教育发展的概念276

第11章 教育发展276

第1节 教育发展的基本含义276

二、教育发展的两个基本维度277

三、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280

第2节 教育发展的解释模式与理论281

一、结构功能主义的解释模式281

二、新马克思主义的解释模式285

三、人口型的解释模式287

四、人才型的解释模式288

五、地位竞争型的解释模式290

六、内在的解释模式291

第3节 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292

一、社会发展的一般含义及其变化与教育发展的内涵之间的关系293

二、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296

三、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298

四、教育发展与政治发展300

五、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关系中几个比较重要的问题302

第4节 教育发展机制的一般原则304

一、稳定原则305

二、协调原则305

三、同步与时序原则306

第12章 教育成层与教育机会均等308

第1节 社会分层与教育成层309

一、社会分层的基本含义309

二、影响社会分层因素的分析310

三、教育对社会分层的影响312

四、教育成层的主要途径318

五、教育成层的社会基础321

第2节 教育机会均等323

一、教育机会均等的基本含义及历史发展323

二、教育机会均等的社会基础与影响因素的分析326

三、教育机会均等的类型分析329

四、教育机会均等与社会公平330

第13章 教育活动中的违规与控制333

第1节 教育活动中违规与控制问题的社会和教育背景334

一、青少年学生违规行为的社会背景334

二、青少年学生违规行为的教育背景335

一、基本含义336

第2节 教育活动中违规和控制的基本含义与特点336

二、一般特点338

第3节 教育活动中违规行为的主要形式和原因分析340

一、主要形式340

二、解释青少年学生违规行为的主要理论342

三、影响和造成违规行为的直接社会原因345

四、影响和造成违规行为的学校和教育原因347

第4节 教育活动中违规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方式349

一、教育活动中违规控制的基本原则349

二、影响教师进行控制的主要因素351

三、几种关于违规控制的基本理论352

四、惩罚357

后记36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