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分子生物学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总论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美)弗雷费尔德(Freifelder,D.)著;蔡武城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000951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358页
- 文件大小:195MB
- 文件页数:1031351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分子生物学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总论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分子生物学的系统和方法1
分子生物学概述1
本书如何讲述分子生物学1
分子生物学问题中的物理学方法2
研究生物反应的体外试验方法3
分子生物学的逻辑4
效率论点4
模型分析4
强烈推理5
分子生物学中研究的几个问题5
什么不是分子生物学6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7
细菌7
细菌的生长8
细菌计数9
细菌营养需要的测定10
细菌的物理构造11
细菌的代谢调节12
噬菌体12
噬菌体结构12
噬菌体生活周期概述13
噬菌体增殖非常迅速14
噬菌体计数14
噬菌体生活周期的调节15
用纯化的噬菌体DNA感染细菌15
酵母15
动物细胞17
非天然状态的动物细胞培养物17
原始细胞培养物和确立细胞株18
有用的原始细胞培养物19
卵和卵母细胞19
动物细胞计数19
动物病毒20
属、种和株系20
以遗传学分析研究解决生物学问题20
遗传学符号、规定和术语21
突变型22
突变型中的突变数目22
回复子和回复23
突变型的应用:一些实例24
突变型的遗传学分析26
遗传重组26
遗传作图26
连锁和多因子交叉27
互补作用28
互补分析:一个实例29
噬菌体感染的细菌中的互补作用31
细菌的遗传系统31
Hfr细胞32
用Hfr×F?交配进行基因定位33
大肠杆菌的环状遗传图34
大肠杆菌有关重组的基因34
F’质粒34
参考文献35
第二章 生物化学基础36
生物体系中的分子36
官能团和键的类型36
生物化学中的几类主要有机化合物37
蛋白质的组分38
嘧啶和嘌呤--核酸的组分39
大分子39
细胞的营养需要40
细菌的营养需要40
不溶性离子化合物不出现沉淀41
影响细菌生长率的因素42
藻类、酵母和原生动物的营养需要42
动物细胞的营养需要43
代谢和生化途径43
酶43
降解和生物合成反应43
多步反应途径44
降解和生物合成途径的能量学44
能量代谢和贮存:ATP44
ATP的合成46
ATP能量的利用47
如何阐明代谢途径48
参考文献49
第三章 大分子50
几类主要大分子的化学结构50
蛋白质50
核酸52
多糖53
决定蛋白质和核酸三维结构的非共价相互作用54
无规线团54
氢键54
疏水性相互作用54
离子键55
范德瓦耳斯引力56
非共价相互作用效应小结56
研究大分子所用的方法57
沉降速度法57
平衡离心法58
电泳法59
电子显微镜60
大分子分子量的测定63
DNA分子量的测定63
蛋白质分子量的测定64
参考文献65
第四章 核酸66
DNA的物理和化学结构66
碱基配对和DNA双螺旋66
DNA双链的反平行方向67
不同生物中DNA碱基组成的变化68
DNA螺旋的形式68
DNA分子的大小69
DNA分子的脆性70
决定DNA结构的因素70
变性和解链曲线70
DNA中氢键的证据71
DNA中疏水性相互作用的证据72
碱基堆集73
碱基堆集的协同性73
溶液中离子强度对DNA结构的影响74
DNA分子结构的变动75
变性和链的分离75
解链蛋白对DNA的变性76
DNA的碱变性76
变性DNA的结构77
复性78
复性的要求78
复性的机制78
不同生物DNA的杂交79
复性的滤膜结合试验79
复性的浓度相关性:C。t曲线80
DNA异源双链83
环状和超螺旋DNA84
扭曲环85
超螺旋中的单链区85
超螺旋的起源86
共价闭合环的实验检测86
超螺旋的实验检测87
RNA的结构88
核酸的水解88
多核苷酸激酶:一种有用的酶90
核酸的放射性标记90
核酸顺序测定91
左手螺旋DNA94
卫星DNA97
参考文献97
第五章 蛋白质分子的物理结构99
蛋白质分子的大小99
多肽链的结构99
多肽链的折叠99
氢键和α螺旋101
β结构102
纤维状蛋白和球状蛋白103
蛋白质的结合部位105
具有亚基的蛋白质106
研究蛋白质的几种方法107
蛋白质的变性107
蛋白质的复性108
蛋白质的水解109
蛋白质氨基酸顺序的测定109
蛋白质活性的调节109
最终产物抑制109
多亚基蛋白质的调节--变构110
变构调节的两种机制110
一种变构酶:天冬氨酸转氨甲酰酶112
一种复合蛋白质:免疫球蛋白G113
酶115
酶-底物复合物116
酶-底物复合物的形成理论116
酶-底物复合物的分子细节117
酶-底物复合物的解离:转换119
酶活性的检测119
酶活性的光学检测119
酶的放射性检测120
粗提液中酶活性的检测120
放射性蛋白质的制备121
参考文献121
第六章 大分子的相互作用和复合聚集物的结构123
胶原蛋白--蛋白质的多重组装123
胶原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和顺序124
原胶原蛋白--三股螺旋的单位125
原胶原蛋白单位间相互作用形成纤维126
DNA的复合结构:大肠杆菌染色体127
DNA与支架蛋白的相互作用128
DNA的多环结构129
染色体和染色质130
组蛋白和染色质130
染色体的结构层次131
核小体132
核小体的组装:30纳米纤维和染色体结构的螺线管模型134
DNA与能识别特定碱基顺序的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135
λ噬菌体的Cro蛋白和DNA的结合135
生物膜139
生物体系中膜的作用139
膜的基本双层结构140
囊泡142
基本双层结构的调节:通透性和运输142
细菌的细胞壁144
细胞壁的多层结构145
肽聚糖层146
内膜和通透性147
外膜:脂多糖、脂蛋白和微孔蛋白147
周质空间149
对渗透压敏感的细胞149
复杂聚集物的自动装配149
烟草花叶病毒的组装149
参考文献151
第七章 遗传物质153
中心法则153
遗传密码和插座假说153
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154
转化实验154
化学实验158
捣碎实验158
RNA作为遗传物质的问题161
遗传物质的特性161
DNA对遗传信息的贮存和传递161
信息从亲本向子代的传递162
DNA及其信息含量的化学稳定性162
DNA的变化能力:突变作用164
RNA作为遗传物质165
参考文献165
第八章 DNA的复制166
DNA复制的基本规则166
DNA复制的几何学166
双链DNA的半保留复制167
Meselson-Stahl实验168
半保留复制的几何学169
环状DNA分子的复制几何学170
DNA促旋酶的作用机理173
DNA复制的酶学175
聚合反应和聚合酶176
前体的来源177
聚合酶Ⅰ和Ⅲ的性质177
链延伸的方向182
DNA连接酶182
不连续复制183
复制叉中的短片段183
片段的检测184
尿嘧啶片段185
前体片段的RNA末端187
前体片段的连接188
在复制叉上发生的事件189
复制叉的推进和螺旋的松开189
单链模板上的复制起始:前体片段的起始190
复制叉上发生事件的总结192
前导链合成的起始194
大肠杆菌的全程起始194
D环194
通过共价伸展的起始:滚环复制195
双向复制197
复制的终止200
环状分子复制的终止200
线状DNA分子T7噬菌体DNA的终止201
DNA的甲基化及错配修复203
细菌DNA合成的调节和部分复制的DNA分子的重新起始203
真核生物染色体的复制205
真核DNA中的多复制叉205
染色质的复制205
参考文献208
第九章 修复210
DNA分子的改变210
修复作用的生物学迹象212
胸腺嘧啶两聚体作为可修复初级损伤的证据214
胸腺嘧啶两聚体修复的生物化学机制214
光复活214
切除修复215
重组修复216
SOS修复218
胸腺嘧啶两聚体修复的总结220
交联的修复221
电离辐射损伤的修复223
为什么受损伤的细胞会死亡?223
参考文献224
第十章 突变形成、突变和突变体225
术语225
突变的类型及其表示法226
突变体的分离227
突变体的检测227
突变体的富集228
在双倍体细胞中检出突变体229
突变体的生物化学基础230
突变形成231
碱基类似物诱变剂232
化学诱变剂233
紫外线辐射235
嵌入剂引起的突变235
嵌入DNA长片段(转座因子)引起的突变236
增变基因236
突变的热点236
缺失、重复和重排237
回复238
回复子的检测238
第二个位点的回复子239
移码突变的第二个位点的回复子240
诱变剂促进的突变位点回复240
基因外回复241
回复作为检测诱变剂和致癌物的手段241
参考文献242
第十一章 转录243
RNA的酶促合成243
RNA合成的基本特性243
大肠杆菌RNA聚合酶245
位点选择:Ⅰ.启动子247
位点选择:Ⅱ.Prtbnow顺序248
位点选择:Ⅲ.-35顺序248
位点选择:Ⅳ.CAP部位250
RNA链的起始251
链的延伸251
终止和新合成RNA的释放253
RNA分子的种类256
信使RNA的结构256
mRNA的寿命257
稳定的RNA:核糖体RNA和转移RNA258
tRNA分子的加工259
大肠杆菌中核糖体RNA的加工261
原核生物中加工过程的小结263
真核生物中的转录263
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264
真核生物inRNA分子的5’和3’末端的结构:“帽子”和“尾巴”264
RNA剪接265
转录单位的概念270
真核生物的rRNA基因270
真核生物tRNA分子的形成271
研究细胞内RNA的方法273
RNA分子的分离273
DNA-RNA杂交法274
检测X噬菌体的mRNA274
用杂交竞争法区分两类mRMA275
用DNA的特定片段杂交278
用特定链进行杂交278
Southern转移技术280
参考文献281
第十二章 翻译Ⅰ.信息问题282
翻译概要282
遗传密码283
两类密码283
三联体密码的遗传学证据284
密码子碱基组成的阐明286
密码子碱基顺序的阐明288
终止密码子的确定288
起始密码子的确定289
密码的通用性290
密码过剩290
遗传学上证实密码子词汇291
解码系统291
tRNA和氨酰合成酶291
tRNA的三叶草结构292
tRNA的三维结构293
氨基酸与tRNA分子间的连接294
氨酰合成酶296
tRNA分子被相应的合成酶识别297
氨酰化中错误的校正298
密码子-反密码子的相互作用299
反密码子环中的次黄嘌呤核苷299
过剩--一个反密码子对应于数个密码子:摆动假设300
密码子-反应码子相互作用的稳定性302
稀有tRNA分子303
原核细胞起始tRNAfMet的特殊性质303
tRNA基因305
校正(抑制)基因306
无义校正基因的遗传检验306
无义校正tRNA307
无义校正的生物化学特征308
校正tRNA存在时的正常终止309
错义突变的抑制310
由反密码子变化引起的错义抑制310
由突变tRNA错误携带氨基酸引起的错义抑制311
起抑制基因作用的突变合成酶311
移码抑制基因311
温度敏感性(Ts)校正基因312
促抑制基因的突变313
酵母中的校正基因及其在动物细胞研究中的应用313
遗传学在研究tRNA中的作用313
正确选择AUG起始密码子315
原核细胞mRNA的始起信号315
多顺反子mRNA中的重复起始317
多顺反子mRNA中不同顺反子有不同的起始温度318
真核细胞中起始tRNA和核糖体结合位点319
重叠基因321
线粒体的遗传密码322
参考文献325
第十三章 翻译Ⅱ.蛋白质合成的机构和化学本质326
核糖体326
原核细胞核糖体的化学组成326
真核细胞核糖体的化学组成327
大肠杆菌核糖体和真核细胞核糖体的比较328
大肠杆菌核糖体的重建329
原核细胞核糖体的物理结构331
真核细胞核糖体的物理结构335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336
多肽链生长的方向336
mRNA翻译的方向337
蛋白质合成的概观337
原核细胞中的起始340
原核细胞中链的延伸341
链的终止343
GTP的作用343
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344
复杂的翻译单元345
多核糖体345
转录与翻译的偶联346
蛋白质合成的一些参数347
蛋白质合成的抑制剂和效应物348
影响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348
真核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抑制剂349
链霉素诱导的错读和链霉素依赖性350
真核细胞中的蛋白质合成351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差别351
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蛋白质合成352
真核细胞中的结合核糖体:内质网353
为什么蛋白质合成如此复杂?355
无核糖体的多肽合成356
参考文献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