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骨伤科学基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医骨伤科学基础
  • 王和鸣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2340678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305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31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医骨伤科学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医骨伤科发展简史1

第二章 损伤的分类8

第一节 损伤的概念8

第二节 分类方法8

第三章 损伤的病因病机10

第一节 病因10

一、外因10

二、内因11

第二节 病机12

一、皮肉筋骨病机12

二、气血精津病机14

三、脏腑经络病机17

第四章 辨证诊断21

第一节 损伤的症状21

一、全身情况21

二、局部症状21

第二节 骨病的症状22

一、全身症状22

二、局部症状22

第三节 四诊23

一、问诊23

二、望诊25

三、闻诊27

四、切诊29

一、八纲辨证31

第四节 辨证方法31

二、气血辨证33

三、脏腑辨证34

四、经络辨证36

五、卫气营血辨证43

第五章 骨关节检查法48

第一节 测量和运动检查48

一、测量检查48

二、运动检查53

第二节 各部位检查法57

一、头部检查法57

二、颈部检查法57

四、腹部检查法60

三、胸部检查法60

五、腰背部检查法61

六、骨盆检查法63

七、肩部检查法65

八、肘部检查法69

九、腕和手部检查法72

十、髋部检查法78

十一、膝部检查法82

十二、踝与足部检查法85

第六章 神经功能检查法90

第一节 感觉检查90

一、检查内容90

二、临床意义92

一、检查内容93

三、记录方法93

第二节 肌力检查93

二、各部位肌肉肌力测定法94

三、临床意义103

第三节 反射检查103

一、生理反射103

二、病理反射104

三、反射检查的临床意义104

二、植物神经检查的临床意义105

第五节 四肢神经损伤检查105

一、桡神经检查105

一、植物神经功能检查内容105

第四节 植物神经检查105

二、正中神经检查106

三、尺神经检查106

四、股神经检查106

五、坐骨神经检查107

六、腓总神经检查107

七、胫神经检查107

第七章 关节镜检查108

一、构造与用途108

二、关节镜检查术108

第八章 影象学检查110

第一节 X线检查法110

一、X线照片阅读方法110

二、骨与关节X线照片的分析112

一、关节穿刺术及关节液检查114

第二节 穿刺及造影技术114

二、腰椎穿刺术及脑脊液检查118

三、活体组织穿刺120

四、造影检查121

第三节 电子计算机X线横断体层扫描(CT)122

一、原理123

二、应用范围123

第四节 磁共振显象(MRI)124

一、原理124

第五节 放射性核素显象125

一、原理125

二、应用范围125

二、应用范围126

第六节 超声诊断法126

一、原理127

二、应用范围127

第七节 肌电图检查127

一、原理127

二、检查方法128

三、应用范围128

第九章 手法130

第一节 概述130

一、手法应用原则130

二、手法适应证130

四、手法注意事项131

三、手法禁忌证131

五、手法训练132

六、手法效能132

七、手法分类132

第二节 骨折复位手法133

一、骨折复位手法的历史沿革133

二、正骨八法133

第三节 脱位复位手法140

一、脱位复位手法的历史沿革140

二、脱位复位手法操作140

第四节 理筋手法143

一、理筋手法的功效143

二、理筋手法的分类及操作144

第十章 固定154

第一节 外固定154

一、夹板固定154

二、石膏固定158

三、牵引疗法164

四、外固定器固定175

第二节 内固定178

一、切开复位固定的适应证178

二、切开复位内固定的缺点179

三、内固定物的材料要求179

四、手术切开内固定的准备179

五、内固定方式、种类及操作方法180

一、骨伤内治法191

第一节 内治法191

第十一章 药物疗法191

二、骨病内治法195

三、伤科杂证内治法197

第二节 外治法198

一、敷贴药198

二、搽擦药200

三、熏洗湿敷药201

四、热熨药201

五、药条202

六、中药离子导入202

第一节 历史沿革203

二、禁忌证203

第十二章 练功疗法203

一、按照锻炼的部位分类204

二、按有无辅助器械分类204

第三节 练功疗法作用204

第二节 练功疗法分类204

第四节 练功注意事项205

[附]全身各部功法训练205

第十三章 其他疗法221

第一节 针灸疗法221

一、针灸疗法基础221

二、针灸疗法在骨伤科的应用223

第二节 物理疗法223

一、理疗的定义和种类223

二、理疗作用的性质和原理224

三、理疗的应用范围225

四、理疗注意事项226

五、理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227

六、骨伤科常用理疗方法227

第三节 封闭疗法230

一、适应证230

三、常用药物230

四、作用原理231

五、注射部位231

六、操作方法231

七、注意事项231

第四节 手术疗法232

一、手术前准备和手术后处理232

二、骨伤科手术的基本操作237

第十四章 创伤急救247

第一节 急救与救护247

一、严重创伤心跳呼吸骤停的抢救247

二、创伤救护四大技术249

三、创伤伤口及处理257

第二节 创伤性休克258

一、病因病机258

二、辨证与诊断260

三、治疗方法261

第三节 创作后感染266

一、化脓性感染266

(一)病因病机266

(三)治疗方法267

(二)辨证与诊断267

(一)病因病机268

(二)辨证与诊断268

二、破伤风268

(三)治疗方法269

三、气性坏疽270

(一)病因病机270

(二)辨证与诊断270

(三)治疗方法271

第四节 创伤后呼吸窘迫综合征271

一、病因病机272

二、辨证与诊断272

三、治疗方法273

二、辨证与诊断275

第五节 脂肪栓塞综合征275

一、病因病机275

三、治疗方法276

第六节 筋膜间隔区综合征277

一、病因病机278

二、辨证与诊断279

三、治疗方法280

第七节 挤压综合征281

一、病因病机281

二、辨证与诊断283

三、治疗方法284

附方索引28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