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组织病理学与组织化学技术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组织病理学与组织化学技术手册](https://www.shukui.net/cover/63/32877255.jpg)
- (英)卡林(C.F.A.Culling)著;孔庆雷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13031·186
- 出版时间:1982
- 标注页数:699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72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组织病理学与组织化学技术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引言5
第一章 细胞5
细胞核5
核原生质5
核仁6
核膜6
细胞浆6
胞浆膜6
细胞浆7
高尔基体和中性红液泡7
线粒体9
中心体10
溶酶体10
细胞分裂(导言、有丝分裂)11
胞浆内含物11
组织的胶体概念14
渗透16
第二章 组织和细胞的检查方法18
解离18
涂片技术18
厚切片18
活体染色19
切片方法19
石蜡切片19
水溶性蜡包埋20
火棉胶包埋20
明胶巨体切片20
偏光显微镜21
荧光抗原-抗体技术21
深低温冷冻切片21
冰冻切片21
暗视野照明22
相差显微镜22
干涉显微镜22
紫外光显微镜23
荧光显微镜23
电子显微镜23
微量灰化24
第二篇 固定、包埋和切片25
第三章 固定25
导言25
固定的目的和效果26
硬化27
保存27
抑制自溶和腐败27
胶质物体的固化28
肉眼鉴别28
对染色的影响28
渗透和固定28
固定时损失的物质--蛋白质、脂类、粘液物质和糖类、核酸、低分子量物质29
组织皱缩31
固定剂的通透速度32
用做固定剂的试剂33
甲醛33
戊二醛35
丙烯乙醛36
氯化汞36
重铬酸钾37
四氧化锇38
铬酸38
苦味酸39
酒精40
丙酮40
醋酸40
三氯醋酸41
复合固定剂41
固定剂的选择41
显微解剖学固定剂42
常规福尔马林固定剂:福尔马林钙液43
缓冲福尔马林糖液43
福尔马林酒精44
醋酸-酒精-福尔马林44
Heidenhain氏“Susa”液45
用于糖类的福尔马林固定剂:缓冲戊二醛45
Zenker氏液46
Zenker-福尔马林液46
Bouin 氏液47
Gendre氏液47
Rossman氏液48
细胞学固定剂48
核固定剂:Carnoy氏液48
Clarke氏液49
New Comer氏液49
Flemming氏液49
胞浆固定剂:Champy氏液50
Regaud氏液50
Schaudinn氏液51
Zenker-福尔马林液51
福尔马林盐液和福尔马林钙液51
Muller氏液51
组织化学固定剂52
福尔马林盐溶液52
冷丙酮52
无水酒精53
熏蒸固定剂53
甲醛53
乙醛53
戊二醛54
丙烯醛或铬酰氯54
后铬化作用54
冻干54
猝冷55
干燥55
包埋、切片、封固、固定和贮存58
冷冻替代方法59
第四章 脱钙61
脱钙技术61
组织选择61
固定61
脱钙62
确定“终点”62
酸的中和63
冲洗63
脱钙液64
Gooding和stewart氏液64
石蜡包埋块中钙化组织的脱钙64
柠檬酸盐-柠檬酸缓冲液65
Jenkins氏液65
含硝酸脱钙液:福尔马林-硝酸液66
von Ebner氏液66
间苯三酚-硝酸液67
硝酸水溶液67
Perenyi氏液67
离子交换树脂脱钙68
鳌合剂脱钙68
电离脱钙69
硬组织的处理70
Perenyi氏液70
Lendrum氏技术71
第五章 浸蜡和包埋72
导言(石蜡包埋、水溶醋、火棉胶、双重包埋、明胶包埋)72
材料的标记73
石蜡包埋74
标记组织的转移74
脱水:组织的摇震75
末瓶酒精加硫酸铜75
无水洒精的代用品76
脱水技术77
透明77
浸蜡:蜡浴箱79
石蜡79
Paraplast80
Paraplast plus81
浸蜡技术81
浸蜡时间81
真空浸蜡箱82
真空浸蜡箱使用技术83
金属制包埋碟85
培养皿85
铸块:L形铜框85
纸盒86
表面皿86
试管86
塑料包埋环I型和II型87
铸块技术88
组织块自动传送器89
组织的快速石蜡包埋91
酯蜡包埋95
水溶蜡包埋96
明胶包埋98
火棉胶包埋99
溶液配制100
硝棉火棉胶100
铸块101
浸胶技术101
低粘度硝化纤维(L.V.N.)102
“干”火棉胶法106
双重包埋106
第六章 切片108
切片刀108
种类108
选择109
砥磨110
鐾刀114
自动磨刀机115
切片机116
摇动式117
轮转式117
推动式118
滑动式119
冰冻切片机120
石蜡切片的制作121
蜡块整修121
蜡块装在切片机上122
切制技术122
切片附贴124
使用粘着剂126
蛋白和淀粉糊的制备127
难切组织的石蜡切片制作128
组织太硬128
组织碎裂128
连续切片的切制129
湿切法130
火棉胶切片的切制130
干切法131
冰冻切片132
固定133
切制切片134
将切片固定于载玻片上135
粘着于载玻片上137
深低温冷冻切片138
仪器种类:Harris氏型、国际Harris氏型、Pearse-Slec氏型139
切片机的操作:组织固着141
冷冻橱的温度141
切片141
切片的处理142
化学理论144
物理学理论144
第七章 染色理论144
第三篇 染色剂、浸染和封固144
染色剂和染料145
染色方法146
染料的化学原理147
苯:发色团148
助色团149
磺基150
无色化合物150
染料的分类150
天然染料151
酸性、碱性和中性染料153
媒染剂154
异染现象155
助(和促)染剂155
鉴定各种化学结构或组织成分时对照切片的应用157
第八章 染色剂的配制159
溶剂159
各种染料的溶解度表160
缓冲剂表161
Walpole氏醋酸钠-盐酸缓冲液(pH范围0.65-5.2)162
柠檬酸钠-盐酸缓冲液(pH范围1.1-7.5)163
walpole氏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范围3.6-6.8)164
Sorenten氏磷酸盐缓冲液(pH范围5.3-8.0)164
Michaelis氏巴比妥-盐酸缓冲液(pH范围4.5-9.2)165
Tris(羟甲基)氨基甲烷-失水苹果酸缓冲液(pH范围5.08-8.45)166
Gomori 氏0.2 M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液(pH范围7.2-9.1167
Holmes氏硼酸-硼砂缓冲液(pH范围7.4-9.0)167
Sorensen和Walbum氏甘氨酸-氯化钠-氢氧化钠缓冲液(pH范围8.45-12.77)168
含水封固剂170
第九章 封固剂170
Apathy氏封固剂171
Highman氏修正Apathy氏封固剂171
甘油胶封固剂171
Farrant氏封固剂172
果糖糖浆封固剂172
树脂封固剂173
树脂封固剂的选择173
天然树脂:加拿大香胶173
达玛香胶174
松脂树脂174
合成树脂:新型万能封固剂175
Kirkpatrick和lendram氏DPX封固剂175
环封剂176
其他封固剂:优朴内176
中性封固剂176
石蜡177
Du Noyer氏蜡-松脂混合剂177
胶粘剂177
沥青清漆177
第十章 基本染色和封固程序178
使用的器械178
染色台及其设备178
广口螺帽瓶179
染色罐179
广口磨砂盖玻瓶180
零碎用品181
载玻片冲洗盘181
盖玻片及附件181
滴瓶181
染色过程中热的应用183
石蜡切片染色程序183
苏木素-伊红染色技术184
脱蜡184
浸水184
染色185
脱水186
透明186
封固186
冰冻切片的染色程序188
“飘染”方法需用的器械188
“飘染”技术189
火棉胶切片染色程序191
染色技术192
火棉胶浸制材料连续切片的染色程序193
设备和溶液194
Obregia氏胶液194
染色技术194
紧急诊断所用的快速冰冻切片染色程序196
操作技术:固定197
切片197
附贴197
染色技术的选用197
甲苯胺蓝染色198
荧光桃红-次甲基蓝染色198
快速苏木素-伊红染色199
第十一章 常规染色剂204
苏木素-伊红染色(H.E.染色)204
Ehrlich氏钾矾苏木素205
苏木素205
Delafield 氏铵明矾苏木素206
Harris氏明矾铁苏木素206
Mayer氏苏木素207
Weigert氏铁苏木素208
Heidenhain氏铁苏木素208
Mallory氏磷钨酸苏木素(PTAH)210
常规苏木素胞核染色中的对比染色剂212
van Gieson氏染色212
天青-伊红染色剂(Romanowsky氏染料)213
单一染色剂213
肽键214
化学性214
导言214
第十二章 蛋白质214
简单蛋白215
结合蛋白216
氯基酸216
蛋白质的鉴定217
表示蛋白质的一般方法219
蛋白质的确定219
Millon反应219
氧化鞣酸-偶氮技术220
氧化鞣酸-噁嗪技术221
丙烯醛-Schiff技术222
二硝基氟苯技术223
显示碱性蛋白的水溶猩红技术225
显示特殊基或氨基酸的方法225
显示酪氨酸的重氮偶合技术226
酪氨酸226
显示色氨酸的DMAB-亚硝酸盐方法227
显示精氨酸的二氯萘酚-次氯酸盐技术228
显示巯基(-SH)的方法229
显示-SH基和-SS-基的二羟基-二萘基-二硫化物(DDD技术)229
显示-SH基的汞橙黄技术231
显示-SH基的铁-铁氰化物反应231
显示二硫基(-SS-)的方法232
显示-SS-的过甲酸-阿新蓝技术232
显示羧基(COOH)的方法233
对蛋白侧链结合的COOH基的混合酐方法233
C-终末羧基234
对蛋白质的阻抑方法235
氨基阻抑(脱氨基作用)235
对色氨酸的过硫酸盐阻抑236
羧基阻抑:甲基化技术236
对酪氨酸和色氨酸的N-卤酰胺溴化作用阻抑237
巯基阻抑:碘醋酸盐方法237
顺丁烯二酰抱亚胺方法237
二硫基还原方法(将-SS-还原为-SH)237
第十三章 核蛋白-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239
脱氧核糖核酸(DNA)239
核糖核酸(RNA)241
核酸的显示:(磷酸根、脱氧核糖与核糖、碱基)241
常规染色242
DNA的特异性染色技术242
Feulgen反应242
酸水解242
固定243
Schiff试剂243
Schiff试剂的制备244
de Thomasi氏Schiff试剂245
Barger和de Lamater二氏Schiff试剂245
亚硫酸漂洗液246
萘甲酸肼反应(Feulgen NAH)247
RNA的特异染色技术248
吖啶橙黄技术248
Unna-Pappenheim氏甲基绿-派若宁染色248
棓花青-铬明矾技术250
核酸抽提251
脱氧核糖核酸酶抽提251
核糖核酸酶抽提251
过氯酸252
胆盐252
三氯醋酸253
第一类、中性多糖254
天然存在的多糖的分类254
第十四章 糖类254
第二类:酸性粘多糖255
第三类:糖蛋白(粘液,类粘蛋白、粘蛋白)255
第四类:糖脂256
糖类的鉴定257
过碘酸-Schiff程序257
多糖类的固定261
PAS技术262
氧化262
Schiff试剂的选择262
还原漂洗液262
推荐的技术263
Hotchkiss氏缓冲醇性PAS技术263
过碘酸-苯肼-Schiff方法(PAPS)265
Gomori氏过碘酸-六亚甲四胺银技术265
在光学或电子显微镜下用氨基硫脲对PAS阳性物质的显示267
多层技术268
酸性粘多糖和糖蛋白(COOH和OSO3 H)的显示方法268
异染染色269
天青A在控制PH下的异染现象270
阿新蓝方法:显示酸基(COOH和OSO3 H)的标准阿新蓝(HP2.5)方法271
显示硫酸基的阿新蓝(HP1.0)方法271
阿新蓝/PAS技术272
阿新蓝/醛品红染色272
阿新蓝-阿新黄方法272
阿新蓝-钌红方法273
阿新蓝-藏花红274
Hale氏胶性铁技术274
表示酸性粘性物质的Spicer氏二胺法:高铁二胺法276
混合二胺法277
低铁二胺-阿新蓝法277
混合二胺-氯化钠法278
Saunder氏吖啶橙黄-CTAC法279
Gomori氏醛品红染色280
显示涎酸的特殊方法281
显示涎酸的BIAL反应282
Scott氏临界电解液浓度技术282
KOH/PAS染色方法283
用放射性同位素(35硫)表示硫酸粘性物质的特异性定位284
硫酸盐化技术284
阻抑技术285
醛基阻抑:醛阻抑技术285
表示1:2乙醇基阻抑的技术(乙酰化作用)286
表示醛基阻抑的Spicer氏苯肼技术286
氢硼化物/醛阻抑286
甲基化作用287
亚硫酰氯甲基化作用288
皂化作用289
透明质酸酶消化:睾丸透明质酸酶技术290
链球菌透明质酸酶技术291
涎酶消化:涎酶处理之前增强涎酸消化能力的方法291
涎酶技术292
酸水解除去涎酸292
糖醛酸酯(COOMe)还原293
氧化水解作用294
糖原295
固定、包埋剂296
显示方法296
糖原特异性显示的酶对照297
消化和火棉胶化技术297
磺技术298
Best氏胭脂红技术298
银浸染300
酸水解-Schiff方法300
粘液(粘多糖和粘蛋白)301
固定、染色方法的选择301
异染染色:Feyrrer氏环封技术302
Southgate氏粘胭脂法302
Mayer氏粘苏木素303
Lison氏阿新蓝-氯冉亭坚牢红染色304
铁方法305
类淀粉物质305
碘染色310
常规染色310
刚果红染色技术:碱性刚果红技术311
硫代黄素T染色311
刚果红染色技术312
异染性染色技术:Lendrum氏染色技术313
Wolman氏甲苯胺蓝技术313
银浸染方法:King氏银浸染技术314
显示方法316
第十五章 酶316
酶的保存316
对照的应用319
酶的技术319
碱性磷酸酶319
对照切片319
Gomori氏技术320
酶的位置320
偶氮偶合技术321
5-核苷酸酶322
对照切片322
Pearse和Reis氏技术322
铅方法323
三磷酸腺苷酶324
钙激活的ATP酶技术325
镁激活的ATP酶的铅方法326
酸性磷酸酶327
Gomori氏技术327
后偶合技术328
葡萄糖-6-磷酸酶329
Wachstein和Meisel氏方法329
硝酸铅方法330
磷酰胺酶330
酯酶331
Burstone氏偶氮偶合技术331
Holt氏醋酸吲哚酚技术332
脂酶333
Gomori氏技术334
胆碱酯酶335
乙酰硫代胆碱方法335
白氨酸氨肽酶336
同时偶合法336
螯合法337
β-葡糖醛酸苷酶338
后偶合技术338
Takeuchi氏法340
磷酸化酶340
Lison-Dunn氏技术342
血红蛋白过氧化酶342
DOPA-氧化酶(酪氨酸酶)343
DOPA-氧化酶反应343
细胞色素氧化酶344
Graff氏G-Nadi反应344
心肌黄酶和脱氢酶345
DPN和TPN心肌黄酶的MTT法345
DPN(NAD)心肌黄酶的硝基-BT法347
TPN(NADP)心肌黄酶的硝基-BT法348
琥珀酸脱氢酶的硝基-BT法348
(1)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349
DPN(NAD)以及与TPN(NADP)连接的脱氢酶显示法:标准剂349
(5) a-甘油磷酸盐脱氢酶350
(2) 异柠檬酸肿氢酶350
(4) 谷氨酸脱氢酶350
(3) 苹果酸脱氢酶350
(6) 乙醇脱氢酶351
(7) 乳酸盐脱氢酶351
第十六章 脂类(脂肪、类脂、脂质)353
定义353
脂类的一般化学性354
分类355
简单脂类355
复合脂类355
物理性质355
复合脂类358
衍化脂类358
碳氢化合物359
脂类的鉴定359
溶解性359
用偏振光检查360
四氧化锇还原361
脂溶性染料显示:注意事项362
丙二醇法362
异丙醇油红O方法363
醇溶苏丹III和苏丹IV染色364
明胶法364
特异性试验:阻抑365
其他染色或组织化学方法:硫酸尼罗蓝方法365
显示脂肪酸的Lillie氏硫酸尼罗蓝技术367
显示磷脂类的Luxol坚牢蓝方法368
显示磷脂类的Baker氏酸性氧化苏木素法368
表示磷脂类的Baker氏吡啶抽提试验369
显示磷脂类的控制铬酸盐染色程序370
显示磷脂类的四氧化锇-a-萘胺(OTAN)反应371
在石蜡切片上显示复合脂的McManus氏苏丹黑B方法372
显示神经鞘磷脂的NaOH-OTAN技术372
显示脂肪酸的Fischler氏方法374
显示胆甾醇和胆甾醇酯的过氧酸-萘酮(PAN)方法375
显示胆甾醇和胆甾醇酯的Schultz氏法376
区别胆甾醇和胆甾醇酯的三氯化铋方法376
显示磷脂类和脑苷类(含不饱和键的脂类)的Pearse氏过醋酸或过甲酸-Schiff法377
显示未饱和脂的溴-银方法378
用荧光染料显示脂类379
浆醛反应379
血红蛋白380
血源色素380
人为色素380
第十七章 色素380
含铁血黄素:Perls氏普鲁士蓝反应(显示正铁盐)381
亚铁盐的Tirmann-Schmelzer氏滕氏蓝技术382
疟色素382
橙色血质(胆色素):胆色素的Fouchet氏试剂383
胆红质的Glenner氏法383
胆红质、含铁血黄素和脂褐素的Glenner氏法384
胆红质和橙色血质的Gmelin氏反应385
胆红质的Stein氏技术385
内源色素386
黑色素:Mayer氏漂白技术386
脂褐素:Schmorl氏反应387
类脂色素390
炭末390
外源色素和矿物质390
嗜铬细胞390
嗜银颗粒390
硅末391
文身色素391
铁矿色素391
石棉391
银391
铅和铜的Mallory和Parker氏苏木素法392
铋的Wahcstein和Zak氏染色法393
尿酸的显示393
第十八章 微生物395
细菌395
革兰氏阳性细菌:改良的革兰氏法395
革兰-Weigert氏染色396
革兰氏阴性细菌:Ollett氏改进Twort氏染色法398
放线菌属:染色反应399
抗酸菌:Ziehl-Neelsen氏法400
麻风分技杆菌401
石蜡切片上麻风菌的Wade-Fite氏染色技术401
体液内的螺旋体:Hage-Fontana氏法402
螺旋体402
组织内的螺旋体:Levaditi氏法403
石蜡切片上的螺旋体:Warthin-Faulkner氏法404
真菌405
Gridley氏法405
立克氏体和包涵体407
Macchiavello氏技术407
Mann氏甲基蓝-伊红法407
第十九章 需特殊处理或特殊技术的组织409
骨髓和造血器官409
Cappell、Hutchison和Harvey-Smith氏法409
染色方法:Leishman氏染色411
Maximow氏染色412
May-Grunwald-Giemsa氏技术412
其他方法413
骨骼413
脱钙413
骨磨片414
染色方法:Schmorl氏苦味酸-硫紫法414
不脱钙的组织切片414
Schmorl氏硫紫-磷钨酸法415
软骨416
结缔组织416
种类416
成分(基质、纤维、细胞)417
染色方法:Mas-son氏三色染色技术419
Malloy氏三色染色法420
Heidenhain氏偶氮胭脂红染色421
Lillie氏变色染色法423
表示肥大细胞的Csaba氏染色424
表示胶原和弹性蛋白选择性染色的luxol坚牢蓝G法424
弹力纤维染色法:Gomori氏醛品红法425
Verhoeff氏法426
Weigert氏间苯二酚-品红法427
Hart氏修正Weigert氏法428
Sheridan氏间苯二酚-结晶紫法429
Taener-Unna氏地衣素法430
网状纤维染色:Gomori氏银浸染法430
Foot氏银浸染法431
Robb-Smith氏修正Foot氏银浸染法432
Gordon和Sweet氏银浸染法433
神经系统434
解剖435
神经组织成分437
神经胶质440
中枢神经系统的固定、包埋和切片441
因定441
包埋441
脑膜441
切片442
中枢神经系统的显示方法442
常规染色442
神经元(神经细胞及其突起)442
Bielschowsky氏法443
神经纤维和神经末梢的Gros-Schultze氏法444
石蜡切片的Glees和Marsland氏修正Bielschowsky氏法445
Holmes氏银浸染技术446
尼氏物质(尼氏颗粒)447
Unna-Pappenheim氏染色448
硫紫或甲苯胺蓝法448
Einarson氏棓花青方法449
Weigert-Pal氏技术(Kultschitzky氏修正)450
正常髓磷鞘的显示450
Luxol坚牢蓝-甲苯酚紫染色(修正的Kluver和Bassers氏法)452
Luxol坚牢蓝-PAS技术453
Luxol坚牢蓝-磷钨酸苏木素法454
石蜡包埋材料中的Loyez氏染色技术454
变性髓磷鞘的显示:Marchi 氏技术456
Swank-Daven-port氏法457
Luxol坚牢蓝-油红O技术457
神经胶质纤维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显示:Anderson氏维多利亚蓝法459
原浆性和纤维星形胶质的Cajal氏升华金法460
胶质细胞和胶质纤维的Scharenberg氏三重浸染法(修正)461
少突神经胶质和小胶质的显示:Penfield氏修正Hortega氏技术463
Weil-Davenport氏技术464
快速诊断方法: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快速组织学诊断的Morris氏涂片技术465
胰脏466
a、β和D细胞的显示467
垂体467
Slidder氏橙黄-品红-淡绿染色法468
皮肤469
表皮470
真皮470
染色:角母蛋白的苦味酸-尼格洛辛技术471
肾上腺471
染色:嗜铬组织472
固定472
牙齿(固定、染色)473
眼(固定、包埋和染色)473
肾上腺素473
第二十章 某些胞浆组分和细胞产物475
嗜银细胞或肠道嗜铬细胞475
固定476
银浸染法:Fontana氏技术476
重氮技术477
自体荧光技术478
嗜铬反应478
钙478
新鲜材料的制备479
切片479
Von Kossa氏技术480
Lillie氏草酸技术480
纤维素481
Weigert氏染色481
钙和铝的荧光技术481
MSB方法482
Lendrum氏苦味酸-Mallory氏法483
高尔基体485
Da Fano-Cajal氏法485
Weigl氏技术(Ludford氏修正)487
苏丹黑B技术488
线粒体489
固定490
染色程序的选择490
Champy-Kull氏法490
Altmann氏酸性品红-苦味酸技术491
Millon反应492
中性红液泡493
潘氏细胞颗粒494
Lendrum氏荧光桃红-酒石黄染色剂494
固定494
第二十一章 脱落细胞和染色体技术496
癌的细胞学诊断496
子宫颈涂片496
第四篇 特殊程序496
体液的处理:尿液497
(1)Deden氏法497
(2) 微孔过滤法497
(3) Sagi和Mackenzie氏法497
其他体液497
染色方法498
Pappanicolaou氏法498
荧光吖啶橙黄技术499
快速吖啶橙黄荧光法500
性染色质501
涂片的制备502
染色技术:甲苯酚真紫法502
神经组织的甲苯酚真紫染色503
性染色质的Guard氏法504
Y染色体染色505
染色体技术507
荧光染色技术507
1Q-法(奎吖因荧光法)508
2C-带法(着丝点或结构性异染色质法)509
3G-带法(Giemsa氏法)511
4R-带法(反的Giemsa氏显带法)511
秋水仙碱512
低渗溶液的使用513
为研究人染色体的白细胞培养技术:白细胞培养技术、从培养物制备染色体、载玻片制备、染色体染色513
人染色体研究的微量白细胞培养法(材料、进行培养、终末培养)516
叠片技术(感光片与载玻片)519
第二十二章 放射自显术519
贴片技术(切片贴在感光片上)520
贴胶膜技术521
涂乳胶技术522
第二十三章 活体染色526
体内活体染色526
活体染料:台盼蓝526
活性新红526
印度墨水526
体外活体染色527
Ehrlich氏次甲基蓝技术527
白细胞或其他活细胞的染色:Whitby和Hynes二氏法528
技术530
第二十四章 微量灰化530
组织灰检查法531
第二十五章 灌注技术533
供显微镜检查的灌注技术(Fischer氏法)533
明胶溶液534
供大体陈列标本的灌注技术534
氯丁橡浆和塑料灌注535
第五篇 标本陈列技术537
第二十六章 标本制备、颜色保持、固定和贮存537
标本制备537
标本原有色泽的保持方法538
Pulvertaft-Kaiserling氏技术538
Schultz氏一氧化碳技术539
标本固定540
注意事项和技术540
大体标本保持柔软状态的Pulko-Wski氏固定方法541
标本贮存542
贮存标本的标签制备543
第二十七章 陈列标本的封装545
标本瓶与标本盒545
树脂标本盒545
标本的常规封装546
中心板547
浆标本装在中心板上547
中心板的固定548
充液和封口548
玻璃标本瓶的封装549
明胶埋装550
硬塑料座封装551
切面552
骨骼浸渍标本552
第二十八章 特殊封装方法552
浸制552
脱脂和漂白553
封装553
结石(封制技术)553
透明标本556
Dawson氏技术557
Spalteholz氏技术558
类淀粉559
碘染色法559
刚果红染色技术559
含铁血黄素559
标本的染色560
Gough和Wentworth氏纸装切片标本560
切片封固在透明树脂膜上的Weibel氏技术564
标签567
第二十九章 陈列标本的展示567
目录568
贴照片569
附属陈列品:彩色照片、彩色幻灯片(反转片)大型巨体切片571
照明571
摆设572
第六篇 显微镜573
第三十章 复式显微镜573
透镜573
光线的折射574
焦距575
透镜的缺陷:色差578
球面差580
复式显微镜的组成部分581
显微镜的光学部分582
目镜582
惠更斯目镜582
宽视野目镜583
高视点目镜583
来姆斯登目镜583
补偿目镜584
视野584
放大倍数584
物镜584
镜径585
数值孔径585
物镜种类587
消色差物镜587
高数值镜径的作用587
荧石物镜588
平周消色差物镜588
偏振物镜588
复消色差物镜588
相差物镜589
盖玻片厚度589
镜筒589
显微镜的支持、调节和照明部分590
支持结构590
调整部分590
镜台591
聚光器592
照明装置592
双筒显微镜593
虹膜光圈593
滤光片架593
反光镜593
显微镜照明(Kohler方法照明)595
显微镜的装置596
用Nelson或Kohler氏法鉴定照明596
清拭和保养597
每日清拭常规598
每周清拭常规598
放大倍数599
显微镜测微尺599
第三十一章 暗视野显微镜603
物镜和聚光器:低倍物镜603
高倍物镜604
暗视野显微镜的装置605
第三十二章 荧光显微镜606
荧光606
荧光原理和设备606
仪器607
照明608
Osram HBO 200灯(氙灯)608
100W AH4 型汞弧灯609
1000W AH6型水冷汞灯609
放映灯610
滤光系统610
激光滤板611
遮光滤板611
显微镜:反光镜612
聚光器612
遮光滤板附件613
相差-荧光聚光器613
物镜613
显微镜标本的制备613
自体荧光614
材料制备614
特异的自体荧光616
荧光染色技术616
显示类淀粉的荧光染色616
吖啶橙黄染色技术617
显示粘液的染色方法617
显示真菌的染色方法618
膦黄3R法619
显示脂类的荧光法619
3∶4苯并芘法620
荧光Feulgen反应620
显示粘液的荧光染色620
荧光PAS反应622
切片或涂片上的抗酸菌显示623
钙、铝和铍的荧光检查法625
显示碱性磷酸酶的荧光技术625
荧光抗体技术626
使用方法:直接染色627
夹层技术628
活体示踪629
未反应的荧光物质630
应用:非特异性染色630
结合的非期望抗体631
结合的正常血清蛋白631
结合:血清提纯632
结合632
结合物的纯化632
组织粉吸收633
结合物的制备634
染色材料的制备:深低温冷冻切片634
冻干切片635
石蜡切片635
涂片635
染色技术635
吸收637
常规试验和对照技术638
结合物的对照638
第三十三章 偏光显微镜639
理论639
尼科尔棱镜641
偏振片643
偏光显微镜的应用:双折射物质的种类645
内禀或结晶双折射645
形状双折射645
应变双折射646
正和负双折射646
摘要647
第三十四章 相差显微镜648
原理648
显微镜附件654
物镜654
仪器:灯654
环圈654
装置655
第三十五章 干涉显微镜658
用途658
结构660
第三十六章 电子显微镜661
导言661
原理和构造662
用于电子显微镜的组织制备664
固定665
Palade氏固定剂665
戊二醛固定法665
聚酯包埋667
脱水667
包埋667
环氧树脂包埋669
切片670
制玻璃刀机671
染色:柠檬酸铅染色672
氢氧化铅染色672
醋酸铀染色672
电子显微镜载网的制备:673
方法1673
方法2673
参考文献675
中英名词对照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