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欧洲近代现代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欧洲近代现代史](https://www.shukui.net/cover/71/32862570.jpg)
- (美)沙比罗(J.S.Schapiro)著;余楠秋等译 著
- 出版社: 世界书局
- ISBN:
- 出版时间:1933
- 标注页数:915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97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欧洲近代现代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附录二 汉译外国人名地名表1
附录一 法兰西革命后欧洲国家之元首表1
第一章 法兰西革命的遗惠4
第二章 农业革命8
第一节 导言8
第二节 新的方法11
第三节 圈围制度14
第三章 产业革命19
第一节 导言19
第二节 家庭工业制21
第三节 机器的发明23
第四节 汽机26
第五节 钢铁27
第六节 运输的革命28
第七节 交通的革命30
第八节 工厂制度32
第九节 进步的时代43
第一编 民族主义与民主政治(一八一五——一八七○)51
第四章 复辟及反动53
第一节 维也纳会议(一八一四年九月至一八一五年六月)53
第二节 神圣同盟59
第三节 国际的压制62
第四节 一八三○年的革命64
第五章 法国的反动与革命72
第一节 法国革命的影响72
第二节 路易第十八的执政74
第三节 查理第十的执政76
第四节 七月革命79
第五节 中等阶级的君主政体80
第六节 产业革命86
第七节 浪漫文学的运动88
第六章 意大利与西班牙的复辟95
第一节 意大利分裂的原因95
第二节 意大利的复辟97
第三节 一八二○年的起事100
第四节 少年意大利党101
第五节 西班牙的复辟105
第七章 德意志的复兴109
第一节 导言109
第二节 德意志邦联111
第三节 少年德意志113
第四节 关税同盟115
第五节 知识的发达117
第一节 导言123
第八章 旧英格兰123
第二节 英国的政治情形124
第三节 英国的宗教情形127
第四节 英国的社会经济情形128
第九章 近代英国的形成135
第一节 英国的改革与改革家135
第二节 一八三二年的选举改革案140
第三节 改革时代143
第四节 英国政治史(一八三二——六七)147
第五节 谷物条例的废除148
第六节 宪章 运动151
第七节 一八六七年的选举改革案152
第八节 外交153
第九节 工业的进步155
第十节 宗教运动158
第十一节 维多利亚时代的浪漫文学160
第一节 土耳其帝国的民族173
第十章 近东问题173
第二节 土耳其人178
第三节 希腊的独立182
第四节 克里米亚战争(一八五二——五六)184
第十一章 俄罗斯的反动与改革190
第一节 俄罗斯的落后190
第二节 亚力山大第一朝(一八○一——二五)191
第三节 尼古拉第一朝(一八二五——五五)193
第四节 亚力山大第二朝(一八五五——八一)196
第五节 俄国智识阶级202
第六节 革命运动206
第七节 俄国小说208
第十二章 一八四八年的革命215
第一节 法兰西215
第二节 奥地利219
第三节 普鲁士223
第四节 意大利225
第五节 其他各地的叛变227
第六节 一八四八年革命的结果228
第十三章 第二次法兰西帝国232
第一节 专制时期232
第二节 社会和经济的进步236
第三节 自由时期238
第四节 外交政策242
第五节 第二帝国时期的文学244
第十四章 意大利统一249
第一节 喀富尔的计划249
第二节 龙巴底的兼并252
第三节 南部的合并255
第四节 罗马的合并257
第十五章 德国的统一运动261
第一节 普德统一261
第二节 国王与国会之争263
第三节 七周战争268
第四节 普法战争272
第二编 政治与社会的改革(一八七○——一九一四)283
第一节 政制285
第十六章 英国政治与社会的进步(一八六七——一九一四)285
第二节 葛拉斯吞与狄斯累利289
第三节 葛拉斯吞的改革292
第四节 狄斯累利的内阁295
第五节 保守主义时代(一八九五——一九○六)296
第六节 自由主义时代(一九○六——一六)298
第七节 土地问题307
第八节 职工组合主义的进展309
第九节 经济的进展314
第十节 文学320
第十七章 爱尔兰问题335
第一节 导言335
第二节 宗教的改革338
第三节 土地改革339
第四节 爱尔兰自治342
第十八章 第三法兰西共和国351
第一节 国民会议351
第二节 巴黎公社352
第三节 共和主义的胜利355
第四节 政制359
第五节 复兴工作362
第六节 布朗热事件364
第七节 德雷福事件365
第八节 反旧教的立法370
第九节 社会政策的立法374
第十节 劳工运动375
第十一节 经济的进展378
第十二节 政治史(一九○六——一四)382
第十三节 共和政府之下的文学386
第十九章 意大利西班牙与葡萄牙395
第一节 意大利395
第二节 西班牙404
第三节 葡萄牙407
第一节 政府411
第二十章 德意志帝国(一八七一——一九一四)411
第二节 政党417
第三节 俾士麦首相419
第四节 文化战争420
第五节 对于社会主义者的攻击423
第六节 社会改革424
第七节 经济的进步428
第八节 德皇的时代434
第九节 文学444
第二十一章 奥匈帝国452
第一节 复合王国的建设452
第二节 种族问题454
第三节 奥地利(一八七八——一九一四)461
第四节 匈牙利(一八六七——一九一四)464
第一节 导言468
第二节 斯干的那维亚468
第二十二章 弱小民族468
第三节 斯干的那维亚文学470
第四节 荷兰与比利时474
第五节 瑞士476
第二十三章 旧俄罗斯480
第一节 导言480
第二节 帝国的种族481
第三节 亚力山大第三治下的反动483
第四节 政府制度488
第五节 产业革命489
第二十四章 一九○五年的俄国革命493
第一节 新革命运动493
第二节 反革命运动496
第三节 专制政治的崩溃498
第四节 国会500
第五节 革命失败之原因503
第二十五章 奥托曼帝国之瓦解508
第一节 俄土战争(一八七七——七八)508
第二节 保加利亚(一八七八——一九一二)512
第三节 罗马尼亚(一八七八——一九一二)513
第四节 希腊(一八三二——一九一二)514
第五节 塞尔维亚与蒙特尼格罗(一八七八——一九一二)515
第六节 土耳其(一八七八——一九一二)517
第七节 巴尔干半岛战争(一九一二——一九一三)521
第三编 科学社会和经济的运动527
第一节 科学革命528
第二十六章 科学的进步528
第二节 科学昌明在文化上的意义531
第三节 天文学与普通力学533
第四节 光学540
第五节 电学与磁学546
第六节 热学与能学550
第七节 化学与科学的原子论555
第八节 地质物理学与地质学563
第九节 生物学——进化论566
第二十七章 新产业革命与新农业革命578
第一节 导言578
第二节 新能力580
第三节 运输582
第四节 交通590
第五节 生产592
第六节 新资本主义594
第七节 新农业革命596
第二十八章 革命的劳工运动604
第一节 社会主义604
第一项 乌托邦社会主义607
第二项 马克斯派社会主义610
第三项 社会主义的批评615
第二节 无政府主义617
第三节 工团主义619
第四节 修正派社会主义622
第五节 多数派主义623
第六节 社会主义的第一与第二国际626
第二十九章 女权运动643
第一节 妇女在社会上的地位643
第二节 女权运动的起源645
第三节 妇女的参政权646
第四节 妇女的进步648
第四编 欧洲的向外发展653
第一节 绪论653
第二节 发现与探险658
第三节 帝国主义的结局660
第三十章 欧洲在亚洲的扩张664
第一节 导言664
第二节 中国664
第三节 日本674
第四节 日俄战争(一九○四年二月至一九○五年九月)678
第五节 亚洲中部的问题680
第六节 小亚细亚682
第三十一章 欧洲在非洲的扩张691
第一节 发现与探险的时期691
第二节 南非洲的瓜分692
第三节 中非洲的发现694
第四节 中非洲的瓜分695
第五节 北非洲的瓜分700
第三十二章 英帝国710
第一节 导言710
第二节 加拿大713
第三节 澳大利亚与新西兰716
第四节 南非洲718
第五节 印度721
第六节 埃及726
第七节 政制727
第八节 帝国主义的复兴728
第九节 新帝国的合作730
第五编 世界大战的前后739
第三十三章 世界大战的外交背景(一八七○——一九一四)740
第一节 三国同盟740
第二节 二国同盟743
第三节 三国协约745
第四节 海陆军的准备749
第五节 和平运动750
第六节 欧洲的危机753
第一节 远因764
第三十四章 世界大战的原因764
第二节 近因766
第一节 陆军与海军776
第三十五章 世界大战(一九一四——一八)776
第二节 德国对于比法的侵袭777
第三节 东线的战争779
第四节 战争新方法780
第五节 西线的战争782
第六节 巴尔干之役783
第七节 亚洲与非洲的战争784
第八节 海军战争785
第九节 美国加入联军788
第十节 俄国单独讲和791
第十一节 三月的进攻792
第十二节 联军的反攻794
第一节 各国代表及问题799
第三十六章 巴黎和会799
第二节 联军向德国提出的条件804
第三节 国际联盟807
第四节 对德国同盟国订立的条约811
第五节 大战的结果814
第三十七章 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820
第一节 三月革命820
第二节 临时政府821
第三节 克伦斯基的执政824
第四节 十一月革命828
第五节 苏维埃制度830
第三十八章 大战后的国际情形836
第一节 赔款836
第二节 联军间的债务838
第三节 国际联盟840
第四节 外交关系842
第五节 新和平运动845
第一节 大不列颠851
第三十九章 大战后的各国851
第二节 法国859
第三节 德意志共和国864
第四节 意大利870
第五节 西班牙875
第六节 后起国家876
第七节 近东各国882
第八节 俄罗斯886
第九节 新东方各国888
第四十章 国际近况904
第一节 大不列颠904
第二节 法国905
第三节 德国906
第四节 意大利910
第五节 伦敦海军会议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