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AO ASIF脊柱内固定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M.埃比)M.Aebi等主编;党耕町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37563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223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233页
- 主题词:脊柱-外科手术-固定术
PDF下载
下载说明
AO ASIF脊柱内固定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目的及原理1
1.1 引言1
1.2 稳定的内固定1
1.3 保护血运1
1.4 解剖顺列1
1.5 早期无痛活动1
第2章 脊柱的生物力学与脊柱器械2
2.1 引言2
2.2 机械原理2
2.3 材料的机械性能3
2.4 内植物材料4
2.5 外科稳定的原理5
2.5.1 支撑原理5
2.5.2 中和原理5
2.5.3 张力带原理5
2.5.4 桥式固定原理5
2.6 器械的应用6
2.7 颈椎器械6
2.8 腰椎和胸腰椎器械7
2.9 脊柱畸形8
参考文献9
2.12 内植物衰竭——生物力学9
2.10 腰椎重建9
2.11 椎骨分离(滑椎)9
第3章 脊椎融合术的生物学10
3.1 引言10
3.2 局部宿主因素10
3.2.1 宿主的软组织床10
3.2.2 宿主植骨区10
3.2.3 生长因子10
3.3.1 激素11
3.3.2 宿主营养和体内平衡11
3.3 全身宿主因素11
3.2.4 电刺激11
3.4 植骨块的材料12
3.4.1 植骨块的性能12
3.5 植骨块材料的类型12
3.5.1 自体骨12
3.5.2 同种异体骨13
3.5.3 异种骨13
3.5.4 合成的植骨代用品13
3.5.5 器械在脊柱融合术的生物学作用13
3.6 结论14
参考文献14
4.1 引言16
4.2 分类16
第4章 胸椎和腰椎骨折的综合分类法16
4.3 胸椎和腰椎的骨折分类18
4.3.1 A型:椎体压缩18
4.3.1.1 A1亚型:嵌压骨折18
4.3.1.2 A2亚型:分离型骨折19
4.3.1.3 A3亚型:爆散骨折19
4.3.1.4 A型骨折的局部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所见20
4.3.2 B型骨折:牵张性前后结构的损伤22
4.3.2.1 B1型损伤:后方韧带结构为主的损伤22
4.3.2.2 B2型损伤:骨性结构为主的后方损伤23
4.3.2.4 B3型损伤:经椎间盘的前方损伤25
4.3.2.3 B1及B2型损伤的局部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所见25
4.3.2.5 B3型损伤的局部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所见26
4.3.3 C型:前方和后方结构损伤伴有旋转26
4.3.3.1 C1型:A型骨折伴有旋转26
4.3.3.2 C2型:B型骨折伴有旋转27
4.3.3.3 C3型:旋转剪切损伤29
4.3.3.4 C型骨折的局部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所见29
4.4 统计资料30
4.4.1 损伤累及的水平30
4.4.2 损伤类型的发生率及分布30
4.4.3 神经损伤的发生率31
4.5 讨论31
4.5.3 C型损伤33
4.5.2.2 B3型损伤33
4.5.1 A型33
4.5.2.1 B1及B2型损伤33
4.5.2 B型33
4.6 结论34
参考文献34
第5章 固定技术:上颈椎36
5.1 后路钢丝技术36
5.1.1 标准技术(Gallie技术)36
5.1.2 楔形加压技术(Brooks和Jenkins技术)37
5.2 经侧块关节螺钉固定38
5.3 齿状突骨折前路螺钉固定41
5.2.2 空芯螺钉技术41
5.2.1 标准技术41
5.3.1 标准拉力螺钉技术46
5.3.2 空芯螺钉技术46
第6章 下颈椎稳定技术47
6.1 后路技术47
6.1.1 钢丝技术47
6.1.2 钢板技术47
6.1.2.1 螺钉放置47
6.1.2.1.1 中、下颈椎47
6.1.2.1.3 上胸椎T1-T351
6.1.2.1.2 上颈椎51
6.1.2.1.4 枕骨螺钉53
6.1.2.2 3.5mm颈椎钛板53
6.1.2.2.1 中、下颈椎(C2-C7)的金属板固定53
6.1.2.2.2 枕颈钢板固定53
6.1.2.2.3 颈胸椎钢板固定58
6.1.2.3 三分之一管状钢板固定58
6.1.2.4 钩板60
6.1.3 颈椎钛金属圆棒系统(CerviFix)62
6.1.3.1 内植物与器械63
6.1.3.2 枕颈固定64
6.1.3.3 从C2至T7的颈胸固定(同枕颈固定)67
6.1.3.4 将颈椎圆棒系统连接于6mmUSS圆棒(枕颈固定)68
6.2 前路技术68
6.2.1 钢板技术68
6.2.1.1 标准H形钢板69
6.2.1.2 颈椎带锁钛板(CSLP)69
第7章 胸腰椎稳定技术75
7.1 前路手术技术75
7.1.1 钢板技术75
7.1.1.1 用宽动力加压钢板(DCP)进行固定75
7.1.1.2 前路胸腰椎带锁钛板77
7.1.2.1.1 前路重建80
7.1.2.1 应用前路USS进行固定80
7.1.2 圆棒系统80
7.1.2.1.2 前方椎体重建84
7.1.2.2 应用前路钛金属圆棒系统(VentroFix)进行固定86
7.1.2.2.1 双圆棒固定卡结构87
7.1.2.2.2 骨折固定卡的安装91
7.1.2.2.3 单臂固定卡——双圆棒系统的安装91
7.1.2.2.4 单臂固定卡——单棒固定系统92
7.2 后路技术92
7.2.1 经椎板螺钉技术92
7.2.2 椎弓根固定94
7.2.2.1 胸腰椎槽形钢板96
7.2.2.2 USS骨折固定系统99
7.2.2.2.1 椎体前方骨折而后壁完整时的复位(A1和A2型)105
7.2.2.2.2 椎体前方骨折伴后壁骨折(A3型)108
7.2.2.2.3 后方结构骨折或牵张断裂(B型)109
7.2.2.2.4 前、后结构完全断裂并伴旋转(C型)111
第8章 系列固定系统:通用脊柱系统115
8.1 基本概念115
8.2 系统116
8.2.1 器械和内植物116
8.2.1.1 骨折的固定系列117
8.2.1.2 腰椎外科固定系列118
8.2.1.3 侧凸和畸形固定系列119
8.2.1.4 特殊的内植物和器械120
8.2.1.4.1 USS侧开口的椎弓根螺钉120
8.2.1.4.2 USS钩:椎板钩122
8.2.1.4.3 USS钩:特殊的椎弓根钩122
8.2.1.4.4 USS钩:横突钩128
8.2.1.4.5 USS棒与侧开口内植物的连接129
8.2.1.4.6 复合复位钳130
8.2.1.4.7 棒连接器132
8.2.1.4.8 USS横向连接系统133
8.2.2.1.1 固定结构的基本原理137
8.2.2.1 基本原理137
8.2.2 USS用于畸形的矫正137
8.2.2.1.2 凹侧弯曲142
8.2.2.1.3 凸侧142
8.2.2.1.4 棒的安放和脊柱复位142
8.2.2.2 侧凸:后方矫正和稳定150
8.2.2.2.1 胸椎右侧迟发性侧凸150
8.2.2.2.2 双弯畸形153
8.2.2.2.3 侧凸:前路矫正和稳定159
8.2.2.2.4 后凸:后路矫正和稳定165
8.2.3 USS治疗退行性腰骶椎疾病173
8.2.3.1 标准固定173
8.2.3.2 骶骨固定183
8.2.4.1 椎体滑脱184
8.2.4 USS用于椎体滑脱的复位和稳定184
第9章 其它固定系统189
9.1 用于脊柱峡部不连治疗的钩——螺钉系统189
9.2 脊柱外固定193
9.2.1 原理和技术193
9.2.1.1 经皮置人Schanz螺钉技术193
9.2.1.2 术后处理193
9.2.1.3 胸椎Schanz螺钉的安放193
9.2.1.5 Schanz螺钉的取出198
9.2.2 外固定作为下腰痛的诊断手段198
9.2.1.4 并发症的治疗198
9.2.2.1 严重L5滑椎的渐进复位199
9.2.3 脊柱骨髓炎的经皮治疗202
9.2.4 脊柱骨折的外固定204
9.2.5 不稳定Malgaigne骨折的固定205
9.3 椎间融合器系统206
9.3.1 钛制椎间融合器的固定206
9.3.2 前方钛制椎间融合器208
9.3.3 接触式椎间融合器214
9.3.3.1 椎间融合器与内植物夹持器的连接215
9.3.3.2 椎间融合器的植骨填充216
9.3.3.3 椎间融合器的取出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