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正定隆兴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正定隆兴寺
  • 张秀生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文物出版社
  • ISBN:7501011206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32页
  • 文件大小:210MB
  • 文件页数:346页
  • 主题词:佛教 寺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正定隆兴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研究篇1

一 隆兴寺沿革1

二 隆兴寺建筑3

(一) 一字琉璃影壁3

(二) 天王殿3

(三) 大觉六师殿遗址5

(四) 摩尼殿5

(五) 牌楼门9

(六) 戒坛9

(七) 大悲阁10

(八) 转轮藏阁与慈氏阁15

(九) 御碑亭17

(一○) 弥陀殿18

(一一) 毗卢殿18

(一二) 龙泉井亭19

三 隆兴寺经幢20

四 隆兴寺碑刻22

五 隆兴寺收藏文物27

实测图35

一 隆兴寺总平面图35

二 隆兴寺纵立面图和纵剖面图36

三 三路单孔石桥平面图38

四 三路单孔石桥东立面图39

五 天王殿平面图40

七 天王殿侧立面图41

六 天王殿正立面图41

八 天王殿外檐柱头铺作图42

九 天王殿转角铺作图42

一○ 天王殿明间和梢间横断面图43

一一 天王殿纵断面图43

一二 天王殿梁架节点大样图44

一三 大觉六师殿平面图45

一四 摩尼殿平面图46

一五 摩尼殿正立面图47

一六 摩尼殿侧立面图47

一八 摩尼殿南抱廈南面补间铺作图48

一七 摩尼殿南抱廈南面柱头铺作图48

一九 摩尼殿南抱廈外转角铺作图49

二○ 摩尼殿东抱廈外转角与补间铺作图49

二一 摩尼殿东抱厦里转角铺作图50

二二 摩尼殿下檐补间与柱头铺作图50

二三 摩尼殿下檐转角铺作图51

二四 摩尼殿上檐柱头与补间铺作图51

二五 摩尼殿上檐转角铺作图52

二六 摩尼殿内槽明间柱头铺作图52

二八 摩尼殿上檐博风、垂鱼图53

二七 摩尼殿内槽转角与补间铺作图53

二九 摩尼殿南抱厦南、中、北缝梁架图54

三○ 摩尼殿东抱厦梁架图54

三一 摩尼殿明间横断面图55

三二 摩尼殿纵断面图55

三三 摩尼殿下檐梁架仰视图56

三四 摩尼殿上檐梁架仰视图56

三五 牌楼门正立面、侧立面、横断面和斗栱仰视图57

三六 戒坛平面图58

三七 戒坛断面图59

三八 大悲阁及两耳阁平面图60

三九 大悲阁一层平面图61

四○ 大悲阁正立面图62

四一 大悲阁侧立面图63

四二 大悲阁一层檐斗栱大样图64

四三 大悲阁一层檐溜金斗栱大样图64

四四 大悲阁一层平座补间铺作图65

四五 大悲阁一层平座次间柱头铺作大样图65

四七 大悲阁一层平座明间柱头铺作图66

四六 大悲阁一层平座转角铺作大样图66

四八 大悲阁明间横断面图67

四九 大悲阁纵剖面後视图67

五○ 转轮藏阁一层平面图68

五一 转轮藏阁二层平面图69

五二 转轮藏阁正立面图70

五三 转轮藏阁侧立面图71

五四 转轮藏阁副阶柱头铺作图72

五五 转轮藏阁副阶补间和转角铺作图72

五六 转轮藏阁下檐转角和补间铺作图73

五七 转轮藏阁下檐柱头和转角铺作图73

五八 转轮藏阁平座柱头及补间铺作图74

五九 转轮藏阁平座转角铺作图74

六○ 转轮藏阁上檐补间和转角铺作图75

六一 转轮藏阁上檐前后檐柱头铺作图75

六二 转轮藏阁明间横断面图76

六三 转轮藏阁次间横断面图77

六四 转轮藏阁后视纵断面图78

六五 慈氏阁平面图79

六六 慈氏阁正立面图80

六七 慈氏阁侧立面图81

六八 慈氏阁下檐山面和前後檐柱头铺作图82

六九 慈氏阁下檐补间和转角铺作图82

七○ 慈氏阁上檐山面和前後檐柱头铺作图83

七一 慈氏阁上檐补间和转角铺作图83

七二 慈氏阁明间横断面图84

七三 慈氏阁後视纵断面图85

七四 御碑亭平面图86

七五 御碑亭侧立面图87

七六 弥陀殿平面图88

七七 弥陀殿正立面图88

七八 弥陀殿横断面图89

七九 弥陀殿纵断面图89

八○ 殿平面及瓦顶俯视图90

八一 毗卢殿正立面及侧立面图91

八二 毗卢殿下檐平身科图92

八三 毗卢殿上檐平身科图92

八四 毗卢殿上檐柱头科图93

八五 毗卢殿上檐角科图93

八六 毗卢殿横断面及纵断面图94

八七 龙泉井亭平面、正立面、断面和梁架仰视图95

一 隆兴寺99

彩色图版99

二 一字琉璃影壁北面100

三 一字琉璃影壁壁心花饰100

四 三路单孔石桥101

五 石桥望柱柱头石狮之一101

六 石桥望柱柱头石狮之二101

七 天王殿南面102

八 “天王殿”与“勅建隆兴寺”匾额102

九 天王殿前檐斗栱103

一○ 天王殿前檐平身科103

一一 天王殿柱头铺作103

一二 天王殿转角铺作103

一三 天王殿梁架结构104

一五 天王殿木雕大肚弥勒佛像105

一四 天王殿前檐假窗105

一六 天王殿泥塑持国天王像106

一七 天王殿泥塑增长天王像106

一八 天王殿泥塑广目天王像107

一九 天王殿泥塑多闻天王像107

二○ 天王殿前东侧石狮108

二一 天王殿前西侧石狮109

二二 “一封书”撇山影壁110

二三 “一封书”撇山影壁八字部分壁心花饰111

二四 “一封书”撇山影壁一字部分壁心花饰111

二五 大觉六师殿遗址112

二六 摩尼殿南面113

二七 摩尼殿北面113

二八 摩尼殿南抱厦垂鱼114

二九 摩尼殿东南角114

三○ 摩尼殿上檐及抱厦大吻115

三一 摩尼殿下檐南面柱头铺作116

三二 摩尼殿下檐南面柱头铺作后尾116

三三 摩尼殿下檐南面补间铺作后尾117

三四 摩尼殿下檐南面补间铺作后尾117

三五 摩尼殿下檐东南转角铺作后尾118

三六 摩尼殿下檐东南转角铺作后尾119

三七 摩尼殿南抱厦里转角铺作后尾119

三八 摩尼殿上檐柱头铺作120

三九 摩尼殿上檐柱头铺作后尾120

四○ 摩尼殿内金柱柱头铺作121

四一 摩尼殿内槽补间铺作121

四二 摩尼殿内泥塑释迦牟尼佛像122

四三 摩尼殿内泥塑迦叶像123

四四 摩尼殿内泥塑阿难像123

四五 摩尼殿内泥塑文殊菩萨像123

四六 摩尼殿内泥塑普贤菩萨像123

四七 摩尼殿内槽背壁北面中部泥塑观音像124

四八 摩尼殿内槽背壁北面东侧泥塑悬山125

四九 摩尼殿内槽背壁北面西侧泥塑悬山125

五○ 摩尼殿内东扇面墙外壁壁画——西方胜景126

五一 摩尼殿内东扇面墙外壁壁画——西方胜景局部127

五二 摩尼殿内西扇面墙外壁壁画——东方净琉璃世界128

五三 摩尼殿内东扇面墙内壁壁画——十二圆觉菩萨像129

五四 摩尼殿内西扇面墙内壁壁画——八大菩萨像129

五六 摩尼殿内东抱厦北壁壁画——尊天像之二130

五五 摩尼殿内东抱厦南壁壁画——尊天像之一130

五七 摩尼殿内西抱厦南壁壁画——尊天像之三131

五八 摩尼殿内西抱厦北壁壁画——尊天像之四131

五九 摩尼殿东檐墙内壁北段壁画——释氏源流之一132

六○ 摩尼殿东檐墙内壁北段壁画——释氏源流之二132

六一 摩尼殿东檐墙内壁北段壁画——释氏源流之三133

六二 摩尼殿东檐墙内壁北段壁画——释氏源流之四133

六三 摩尼殿东檐墙内壁南段壁画——释氏源流之五134

六四 摩尼殿东檐墙内壁南段壁画——释氏源流之六134

六五 摩尼殿东檐墙内壁南段壁画——释氏源流之七135

六七 摩尼殿南檐墙内壁东段壁画——释氏源流之九136

六六 摩尼殿南檐墙内壁东段壁画——释氏源流之八136

六八 摩尼殿南檐墙内壁东段壁画——释氏源流之十137

六九 摩尼殿南檐墙内壁东段壁画——释氏源流十一137

七○ 摩尼殿西檐墙内壁南段壁画——释氏源流十二138

七一 摩尼殿西檐墙内壁南段壁画——释氏源流十三138

七三 摩尼殿西檐墙内壁北段壁画——释氏源流十五139

七四 摩尼殿西檐墙内壁北段壁画——释氏源流十六139

七二 摩尼殿西檐墙内壁北段壁画——释氏源流十四139

七六 摩尼殿北檐墙内壁西段壁画——释氏源流十八140

七七 摩尼殿北檐墙内壁西段壁画——释氏源流十九140

七五 摩尼殿北檐墙内壁西段壁画——释氏源流十七140

七八 隆兴寺中部141

七九 牌楼门南面142

八○ 牌楼门东侧面143

八一 牌楼门柱头和补间铺作143

八二 戒坛东南面144

八三 戒坛下层南面西梢间平身科後尾145

八四 戒坛二层次间平身科後尾145

八五 戒坛下层角科145

八六 铜铸双面佛像146

八八 双面佛之药师佛像147

八七 双面佛之阿弥陀佛像147

八九 大悲阁南面148

九○ 大悲阁东侧面149

九一 大悲阁西北面150

九二 大悲阁抱厦明间装修151

九三 大悲阁抱厦西梢间槛窗151

九四 大悲阁抱厦明间西缝梁架152

九五 大悲阁抱厦望砖题记153

九六 新修大悲阁南面154

九七 新修大悲阁东南角154

九八 新修大悲阁东侧面155

九九 新修大悲阁北面155

一○○ 新修大悲阁南面下层明间装修156

一○一 大悲阁前铜香炉157

一○二 大悲阁内铜铸千手千眼观音像158

一○三 铜铸千手千眼观音像头部159

一○四 铜铸千手千眼观音像木质手臂159

一○五 大悲阁石须弥座南面中部160

一○七 石须弥座南面中部第一层上枋飞天像161

一○六 石须弥座南面中部第一层上枋迦陵频伽像161

一○八 石须弥座南面中部第二层上枋兽面像之一162

一○九 石须弥座南面中部第二层上枋兽面像之二162

一一○ 石须弥座南面中部第二层上枋兽面像之三163

一一一 石须弥座南面中部第二层上枋街卷草兽面像163

一一三 石须弥座南面中部束腰西侧盘龙柱164

一一二 石须弥座南面中部束腰东侧盘龙柱164

一一四 石须弥座西侧面束腰隔间版柱165

一一五 石须弥座东侧面束腰隔间版柱165

一一六 石须弥座南面中部束腰西转角力士像166

一一七 石须弥座南面中部束腰东转角力士像166

一一八 石须弥座南面中部束腰中间力士像167

一一九 石须弥座南面中部束腰东侧力士像167

一二○ 石须弥座南面中部束腰西侧力士像168

一二一 石须弥座南面东段方响乐伎像169

一二二 石须弥座南面东段海螺乐伎像169

一二四 石须弥座东侧面舞伎像170

一二三 石须弥座西侧面舞伎像170

一二五 石须弥座东侧面坐式乐伎171

一二六 石须弥座东侧面篪乐伎像171

一二七 石须弥座东侧面琵琶乐伎像172

一二八 石须弥座南面中部鼓乐伎像172

一三○ 石须弥座南面中部腰鼓乐伎像173

一二九 石须弥座南面中部鞉牢乐伎像173

一三一 石须弥座南面中部舞伎像174

一三二 石须弥座南面中部篪乐伎像174

一三三 石须弥座南面中部抱琴乐伎像175

一三四 石须弥座西侧面笙乐伎像175

一三六 石须弥座西侧面钹乐伎像176

一三五 石须弥座西侧面採莲舞伎像176

一三七 石须弥座南面西段鞉牢、鷄娄鼓乐伎像177

一三八 石须弥座南面西段竖箜篌乐伎像177

一三九 立式笛乐伎像178

一四○ 坐式笛乐伎像178

一四一 排箫乐伎像179

一四二 坚箜篌乐伎像179

一四三 舞伎像180

一四四 大悲阁内石雕接引佛像180

一四五 大悲阁内石雕立式观音像180

一四六 转轮藏阁匾额181

一四七 转轮藏阁东面182

一四八 转轮藏阁东南面183

一四九 转轮藏阁副阶补间铺作184

一五○ 转轮藏阁副阶补间铺作後尾184

一五二 转轮藏阁副阶柱头铺作後尾185

一五一 转轮藏阁副阶柱头铺作185

一五三 转轮藏阁下檐柱头铺作186

一五四 转轮藏阁下檐柱头铺作後尾186

一五五 转轮藏阁下檐转角铺作187

一五六 转轮藏阁下檐转角铺作後尾187

一五七 转轮藏阁上檐柱头铺作188

一五八 转轮藏阁上檐柱头铺作後尾188

一五九 转轮藏阁下檐弯梁的运用189

一六○ 转轮藏190

一六一 转轮藏藏针191

一六二 转轮藏上下檐斗栱及莲柱华板192

一六三 转轮藏阁内木雕一佛二菩萨坐像193

一六四 慈氏阁西面194

一六五 慈氏阁西南面195

一六六 慈氏阁下檐柱头铺作196

一六七 慈氏阁下檐补间铺作196

一六八 慈氏阁下檐转角铺作197

一六九 慈氏阁上檐补间铺作197

一七○ 慈氏阁永定柱198

一七一 慈氏阁内木雕弥勒菩萨像199

一七二 康熙御碑亭南面200

一七三 乾隆御碑亭南面201

一七四 清高宗弘历御制重修正定隆兴大佛寺记碑202

一七五 清高宗弘历御制重修正定隆兴大佛寺记碑侧面203

一七六 弥陀殿南面204

一七七 弥陀殿明间走马板题额205

一七八 弥陀殿内泥塑阿弥陀佛像205

一七九 弥陀殿内铜铸千手观音像206

一八○ 弥陀殿内铜铸韦驮像之一206

一八一 弥陀殿内铜铸韦驮像之二207

一八二 弥陀殿内铜铸佛像207

一八三 弥陀殿内铜铸观音像208

一八五 弥陀殿内铁铸佛像209

一八四 弥陀殿内铜铸自在观音像209

一八六 弥陀殿内“容膝”刻石210

一八七 弥陀殿内“絮矩”刻石210

一八八 “毗卢佛殿”匾额211

一八九 毗卢殿南面212

一九○ 毗卢殿西侧面213

一九一 毗卢殿下檐角科214

一九二 毗卢殿上檐角科214

一九三 毗卢殿梁架215

一九四 铜铸毗卢佛像216

一九五 铜铸毗卢佛像局部——下层毗卢佛像217

一九六 铜铸毗卢佛像局部——中层毗卢佛像218

一九七 铜铸毗卢佛像底层莲座局部219

一九八 铜铸毗卢佛像下的石须弥座220

一九九 石须弥座正面220

二○○ 石须弥座侧面221

二○一 石雕基座转角处兽首——龙221

二○三 石雕基座所饰佛八宝——鱼222

二○二 石雕基座所饰佛八宝——轮222

二○四 石雕基座所饰佛八宝——罐223

二○五 石雕基座所饰佛八宝——花223

二○六 石雕基座所饰佛八宝——螺224

二○七 石雕基座所饰佛八宝——长224

二○九 石雕基座所饰佛八宝——盖225

二○八 石雕基座所饰佛八实——伞225

二一○ 龙泉井亭226

二一一 龙泉井亭後檐墙壁龕造像227

二一二 龙泉井亭东山墙壁龕造像227

二一三 龙泉井亭西山墙壁龕造像227

二一四 广惠大师经幢(金)228

二一五 梦堂和尚经幢(明)229

二一六 恒州刺史鄂国公为国劝造龙藏寺碑(隋)230

二一七 恒州刺史鄂国公为国劝造龙藏寺碑碑首(隋)231

二一八 真定府龙兴寺铸金铜像菩萨并盖大悲宝阁序碑(北宋)232

二一九 重修铸镇州龙兴寺大悲像並阁碑铭并序碑(北宋)232

二二○ 圣主本命长生祝延碑(元)233

二二一 开业寺李公碑(唐)234

二二二 开业寺李公碑碑阴壁龕造像及綫刻供养人像(唐)235

二二三 开业寺李公碑碑阴部分题记(北宋)235

二二四 开业寺李公碑碑侧纹饰(唐)236

二二五 开业寺李公碑碑侧纹饰局部(唐)237

二二六 石雕佛教造像(北朝)238

二二七 石雕佛教造像座东面(北朝)239

二二八 石雕佛教造像座南侧面(北朝)239

二二九 石雕佛教造像座北侧面(北朝)239

二三○ 千年古槐240

二三一 “亚伐”铜卣(商)241

二三二 酒具(东魏)242

二三三 石雕菩萨像(东魏)243

二三四 拜占廷金币244

二三五 石雕佛像(北魏)246

二三六 铜鎏金释迦多宝佛像(北魏)247

二三七 铜双面观世音像正面(东魏)248

二三八 铜双面观世音像背面(东魏)249

二三九 石雕双弥勒像正面(北齐)250

二四○ 石雕双弥勒像背面(北齐)251

二四一 石雕立式菩萨像正面(北齐)252

二四二 石雕立式菩萨像背面(北齐)253

二四三 石雕双思惟菩萨像(北齐)254

二四四 铜鎏金观音像(隋)255

二四五 铜瓦纹舍利盒(隋)256

二四六 舍利石函(唐)257

二四七 成德军节度使王元逵墓志图案搨本(唐)258

二四八 成德军节度使王元逵墓志铭搨本(唐)259

二四九 黄釉席纹剪纸贴花执壶(唐)260

二五○ 邢窑白瓷执壶(唐)261

二五一 白釉剔花荷莲鹿雁纹罐(宋)262

二五二 涅白玻璃舍利瓶(宋)263

二五三 白釉酱斑葫芦式舍利瓶(宋)263

二五四 三彩舍利塔(金)264

二五五 人物双鱼纹铜镜(金)265

二五六 铜漆金释迦牟尼像(明)266

二五七 “陈用卿制”款紫砂壶(明)267

二五八 “江千里”款嵌螺钿仕女图黑漆插屏正面(明)268

二五九 “江千里”款嵌螺钿仕女图黑漆插屏背面(明)268

二六○ 青玉透雕梁维本印(明——清)269

二六一 雕漆炕围屏(清)270

图版说明275

附录305

一 詠隆兴寺诗钞307

二 隆兴寺大事记323

后记33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