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印人民友好关系史 1851-1949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印人民友好关系史 1851-1949](https://www.shukui.net/cover/71/32848731.jpg)
- 林承节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1020759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464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7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印人民友好关系史 1851-1949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1
第一章 近代中国人重新了解印度的开始1
一 《海国闻见录》的记述2
二 《海录》的记述3
三 《海国图志》的重大突破7
四 《瀛环志略》又前进一步12
第二章 黄楙材的印度之行和他的游记17
一 出访的目的17
二 在印度的考察活动18
三 在介绍印度方面的新贡献20
第三章 马建忠、吴广霈的印度之行和他们的南行日记30
一 注定失败的鸦片交涉30
二 丰富多采的南行日记37
第四章 两国人民同仇敌忾的最初显示:下层人民的自发行动45
一 两国反帝斗争客观上的联系46
二 为印度大起义欢呼47
三 掉转枪口与太平军并肩战斗48
四 一个觉悟印度士兵的心声51
第五章 康有为、梁启超论英国殖民统治下的印度56
一 论印度沦为殖民地的原因57
二 抨击英国的高压统治62
三 同情饱尝殖民地苦味的印度人民63
四 论印度出路在于宪政改革66
五 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69
六 康有为的印度游记71
第六章 章太炎与印度革命者的接触与合作75
一 《民报》热烈支持印度革命运动76
二 中印联合思想的提出和“亚洲和亲会”的建立86
三 两国革命者开始建立接触的意义88
一 对英国殖民侵略和统治的鞭挞92
第七章 孙中山对印度革命的同情与支持92
二 对印度革命者的热诚帮助95
三 欢呼战后印度民族运动高潮到来102
四 主张以中国印度为中坚实现被压迫民族联合105
第八章 孙中山对拉·鲍斯的帮助与拉·鲍斯著作在中国的出版107
一 帮助拉·鲍斯脱险107
二 拉·鲍斯《革命之印度》一书内容110
三 《革命之印度》在中国翻译出版的意义114
第九章 早期印度民族主义者对中国革命斗争的同情和支持117
一 反对鸦片贸易118
二 同情义和团起义121
三 效仿中国,抵制英货122
四 欢呼中国的觉醒125
五 相信民主共和的原则在中国必胜130
六 主张印度中国日本联合 反对欧洲列强侵略132
第十章 第一次不合作运动在中国的反响134
一 中国报刊欢呼印度不合作运动的兴起135
二 关于甘地与甘地主义的大论争139
三 期望印度民族主义力量团结发展147
第十一章 泰戈尔访问中国和中印文化交流的恢复150
一 “泰戈尔热”在中国出现150
二 泰戈尔在中国的演说154
三 富有成果的文化交流活动161
四 某些不同看法169
五 泰戈尔说:“我还要再来”171
第十二章 北伐战争时期中印革命力量的团结与合作174
一 中国反帝爱国运动得到印度国大党支持175
二 印度人民同情和支持北伐战争180
三 中国国民党与印度国大党开始建立合作关系188
四 卡德尔党对中国革命的支持193
五 两国革命力量这一时期合作的成就198
第十三章 尼赫鲁论蒋介石政变及其对日不抵抗政策204
一 论四一二政变是反革命政变205
二 对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批判208
第十四章 1930-1934年文明不抵抗运动在中国的反响213
一 热烈赞扬印度民族斗争新高潮214
二 对此次运动失败原因的看法222
第十五章 中印学会与中国学院的建立228
一 20年代30年代初两国的文化交往228
二 中印学会的建立234
三 中国学院的建立239
第十六章 陶行知访问印度243
一 首次访印度244
二 再次踏上印度国土:为了更多了解和交流248
三 把印度民族运动新进展告诉中国人民大众255
第十七章 印度人民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支持,尼赫鲁访问中国257
一 支持中国抗战形成强大群众运动258
二 国大党重要文献:《印度论中国》271
三 尼赫鲁访华:中印两大民族合作的新里程碑274
四 处逆境不忘支持中国281
第十八章 泰戈尔对日本侵华政策的批判288
一 揭露日本军国主义倾向288
二 支持中国抗战,痛斥日本侵华291
三 中国人民永远怀念泰戈尔301
第十九章 甘地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303
一 帮助中国人民,关心中国进步303
二 同情中国反帝爱国斗争309
三 反对日本侵略中国312
四 关心促进中印文化交流319
五 未能实现的珍藏愿望325
第二十章 印度援华医疗队在中国327
一 肩负印度人民的重托327
二 来中国后受到的热烈欢迎332
三 在八路军中出色地工作342
四 不避艰险辗转北方战地348
五 他的英魂永留中华大地351
六 医疗队圆满完成使命357
第二十一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人民对印度民族斗争的支持,蒋介石访问印度362
一 支持印度人民的正义要求362
二 敦促英国承认印度民族权利,蒋介石访问印度369
三 反对英国当局的镇压政策375
四 愿友情温暖战友心381
五 支持印共建立民族统一战线的努力385
六 期望实现印度教徒与穆斯林的团结387
七 献上中国人民的一片爱心389
第二十二章 中印两国共庆民族自由和解放斗争的胜利393
一 迎胜利,相互尊重人民的抉择393
二 祝贺印度民族斗争的胜利395
三 印度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国家之一400
第二十三章 中印文化交流的进展410
一 中印学会的继续努力410
二 日益频繁的学者往来412
三 互派留学生的增多419
四 教学和研究机构的设立420
五 佛教界的交流422
六 其它方面424
第二十四章 中国学者对印度历史文化的研究成果427
一 文学(梵语文学与泰戈尔作品)427
二 哲学与佛学438
三 历史441
四 中印文化交流史449
附录一 1921-1924年泰戈尔作品(文章和书)中译目录455
附录二 1925-1948年泰戈尔作品(文章和书)中译目录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