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西科学思想比较研究 识同辨异探源汇流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西科学思想比较研究 识同辨异探源汇流
  • 周济编著 著
  • 出版社: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535776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53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464页
  • 主题词:自然科学-学术思想-对比研究-中国、西方国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西科学思想比较研究 识同辨异探源汇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中西宇宙思想比较6

第一节 中西宇宙概念比较7

一、中国宇宙概念演变的特点7

二、中西宇宙概念内涵的异同9

第二节 中西宇宙结构思想比较11

一、“天圆地方”的中国宇宙结构观12

二、“天圆地圆”的西方宇宙结构观19

三、中西宇宙结构思想的异同26

第三节 中西宇宙演化思想比较29

一、《淮南子》模式和西方涡旋模式29

二、象数模式和毕达哥拉斯模式35

三、中西宇宙演化思想的异同39

四、结语42

第二章 中西生命思想比较44

第一节 中国生命思想的发展历程44

一、生命本质的思想44

二、生物间关系的思想48

三、生命来源的思想51

第二节 西方生命思想演变轨迹52

一、生命本质的思想52

二、生物间关系的思想55

三、生命来源的思想62

第三节 中西生命思想的总比较65

一、中西生命思想异同及原因65

二、中西生命思想汇流趋势72

第三章 中西信息思想比较77

第一节 中国信息思想探源77

一、《易经》中的信息思想77

二、元气论的信息思想81

三、中医学中的信息思想85

四、古代科技中的信息思想88

第二节 西方信息思想探索90

一、古希腊融合式信息思想90

二、近代信息思想的综合与分化97

三、现代科学的信息思想111

第三节 中西信息思想择优114

一、自然信息选择到社会信息选择114

二、社会信息选择到文化信息选择115

三、文化信息选择到现代信息革命120

四、中国信息研究走向国际现代化123

第四章 中西系统思想比较126

第一节 中国系统思想的萌发126

一、宇宙观中的系统思想127

二、人体观中的系统思想131

三、实践活动中的系统思路135

第二节 西方系统思想的演变141

一、自然观中的系统思想141

二、生命观中的系统思想147

三、知识系统性的思想152

第三节 中西系统思想的特点154

一、中西系统思想的互补性154

二、产生互补性的主要原因156

三、中西系统思想合流的必然160

第五章 中西协同思想比较163

第一节 中国协同思想源远流长163

一、“气”——协同思想的本原164

二、“和”——协同思想的精髓166

三、阴阳五行——协同思想的骨架174

四、中医——协同思想应用的典范178

第二节 西方协同思想的螺旋推进183

一、古希腊素朴的协同意识183

二、近代科学实验时期的协同思想187

三、科学与哲学综合时期的协同思想192

第三节 中西协同思想之差异析因195

一、中西协同思想具有不同的发展轨迹195

二、中西协同思想有着不同的运思方式195

三、中西协同思想在内容上的不同特点196

第六章 中西进化思想比较199

第一节 中国进化思想的萌芽和发展199

一、中国进化思想的萌芽199

二、传统自然哲学中的进化思想200

三、各学科领域中的进化思想210

四、近代对西方进化思想的吸收改造222

第二节 西方进化思想的孕育和发展225

一、西方进化思想的孕育225

二、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进化思想226

三、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的进化思想233

四、近代西方进化思想的发展236

第三节 中西进化思想的特点比较251

一、先秦与古希腊进化思想比较251

二、秦汉与欧洲中世纪进化思想比较254

三、中西近代进化思想的比较258

四、中西进化思想交流融合的趋势261

第七章 中西对称思想比较262

第一节 中国对称思想的优秀传统263

一、传统哲学中的对称思想263

二、传统医学中的对称思想270

三、传统艺术中的对称思想272

第二节 西方对称思想的进展273

一、古希腊时期的对称思想274

二、近代自然科学中的对称思想276

三、近代对称性的哲学概括282

四、20世纪以来的对称思想283

第三节 中西对称思想的特点及趋势285

一、中西对称思想的共同属性285

二、中西对称思想的各自特点286

三、中西对称思想的发展趋势290

第八章 中西循环思想比较293

第一节 中国循环思想的逻辑演变293

一、两极循环思想294

二、阴阳五行循环思想299

三、汉以后循环思想的延续304

第二节 西方循环思想的发展轨道308

一、古希腊的循环思想308

二、实证化的循环思想313

三、螺旋式的循环思想316

四、现代科学中的循环理论323

第三节 中西循环思想异同比较325

一、三种不同的循环运动形态325

二、中西循环思想的相同与相异327

三、中西循环思想异同的原因及作用332

第九章 中西有机思想比较337

第一节 中国传统有机思想的产生发展337

一、神话中的有机思想338

二、《周易》中的有机思想339

三、《吕氏春秋》中的有机思想340

四、《内经》中的有机思想341

五、《淮南子》中的有机思想343

六、汉代及以后的有机思想344

七、宋代诸家的有机思想346

第二节 西方有机思想的产生及发展349

一、古希腊时期的有机思想349

二、近现代科学发展时期的有机思想352

第三节 中西有机思想的特点比较357

一、中西有机思想的基本特点357

二、中西有机思想的异同及原因359

三、中西有机思想的合流趋势363

第十章 中西分类思想比较365

第一节 中国分类思想的演进365

一、先秦哲学中的分类思想366

二、生物分类思想373

三、天体分类思想380

四、土壤分类思想382

五、其他领域的分类思想385

第二节 西方分类思想的发展386

一、古希腊的分类思想386

二、科学分类思想388

三、化学元素分类思想393

四、生物分类思想397

第三节 中西分类思想的异同及原因401

一、中西分类思想各具特色401

二、中西分类思想异同比较403

三、中西分类思想异同的原因404

第十一章 中西实验思想比较410

第一节 实验发展的主要线索410

第二节 中国古代实验思想的肇始415

一、中国实验思想与认识论415

二、中国实验思想与方法论417

第三节 西方实验思想的发轫421

一、西方实验思想与认识论421

二、西方实验思想与方法论425

第四节 中西实验思想的分析比较429

一、中西实验思想的差异性429

二、中西实验思想的差异原因431

三、中西实验思想的合流趋势434

第十二章 中西思维方式比较437

第一节 中西思维方式的主要差异437

一、中西思维方式的基点不一样437

二、中西思维方式的思维途径不同438

第二节 中西思维方式差异的主因439

一、中西不同的科学认识目的440

二、中西不同的社会经济基础441

第三节 中西思维方式的发展趋势442

一、现代科学发展的综合化,使人们开始注视中国古代的科学思想442

二、现代系统思维体现了中西思维方式的交叉和融合443

三、现代科学模糊思维也体现了中西思维方式的合流443

结语445

参考文献448

后记45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