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于H.264的视频编/解码与控制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基于H.264的视频编/解码与控制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19/30235729.jpg)
- 邓中亮,段大高,崔岩松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3521401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194页
- 文件大小:86MB
- 文件页数:203页
- 主题词:视频信号-解调技术;视频信号-调制技术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基于H.264的视频编/解码与控制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引言1
1.2 视频编码技术1
1.2.1 视频编码技术的发展1
1.2.2 视频编码标准的发展4
1.3 无线视频传输技术6
1.4 视频编码与传输关键技术11
1.4.1 率失真优化技术11
1.4.2 快速运动补偿算法与优化技术12
1.4.3 码率控制技术13
1.4.4 错误隐藏技术14
参考文献15
第2章 H.264编码标准23
2.1 H.264标准简介23
2.2 H.264编码算法新技术25
2.2.1 分层设计25
2.2.2 多模式高精度运动估计26
2.2.3 先进的帧内预测29
2.2.4 整数变换编码及量化30
2.2.5 去块效应滤波32
2.2.6 先进的熵编码技术33
2.2.7 先进的抗误码设计33
参考文献34
第3章 快速运动补偿技术36
3.1 视频编码中的运动搜索36
3.1.1 简介36
3.1.2 运动搜索算法的分类37
3.1.3 基于块的运动搜索算法38
3.1.4 典型的BME快速算法40
3.2 H.264中的运动补偿技术分析46
3.2.1 多参考帧运动补偿模式46
3.2.2 多预测宏块模式46
3.2.3 高精度的运动矢量47
3.2.4 多宏块特性分析48
3.3 多宏块多参考帧快速搜索49
3.3.1 搜索代价函数及相邻宏块约束条件49
3.3.2 搜索算法整体流程描述50
3.3.3 MODE0的快速判定域值选取51
3.3.4 实验结果与分析52
3.4 基于纹理方向估计的快速帧内模式选择57
3.4.1 H.264帧内预测57
3.4.2 快速帧内模式选择算法58
3.4.3 实验结果与分析60
3.5 一种帧间编码快速算法64
3.5.1 H.264帧间编码64
3.5.2 帧间编码模式分析66
3.5.3 帧间编码快速算法67
3.5.4 实验结果与分析69
参考文献70
第4章 码率控制技术77
4.1 引言77
4.2 码率控制综述77
4.2.1 概述77
4.2.2 码率控制研究现状79
4.2.3 经典码率控制算法80
4.2.4 码率控制算法性能评价84
4.3 H.264码率控制研究进展84
4.4 基于图像直方图的改进码率控制算法86
4.4.1 MAD预测值的调整方法86
4.4.2 滑动窗口模型89
4.4.3 实验结果与分析90
4.5 基于R-Qstep率模型的码率控制算法91
4.5.1 R-Qstep率模型91
4.5.2 宏块分类方法93
4.5.3 码率控制算法94
4.5.4 实验结果与分析96
参考文献100
第5章 错误隐藏技术104
5.1 引言104
5.2 错误隐藏算法综述105
5.2.1 错误隐藏概述105
5.2.2 错误隐藏研究现状106
5.2.3 错误隐藏算法评价109
5.3 H.264错误隐藏研究进展110
5.3.1 错误检测110
5.3.2 错误隐藏110
5.4 基于边缘分析的错误隐藏算法研究112
5.4.1 Gibbs-Markov随机场113
5.4.2 局部边缘走向分析114
5.4.3 错误隐藏算法117
5.4.4 实验结果与分析119
5.5 基于残差恢复的错误隐藏算法120
5.5.1 算法原理120
5.5.2 时域隐藏121
5.5.3 残差恢复算法121
5.5.4 实验结果与分析122
参考文献124
第6章 无线网络视频传输技术129
6.1 无线网络视频相关技术129
6.2 3G-IP信道特性132
6.2.1 3G网络比特错误模型132
6.2.2 IP网络数据丢包模型133
6.3 信道编码算法134
6.3.1 删除型卷积码134
6.3.2 前向纠错136
6.3.3 网络自适应的拥塞控制137
6.4 无线网络传输模型137
6.4.1 码率约束条件139
6.4.2 估计解码失真140
6.4.3 拉格朗日系数的确定140
6.4.4 率失真优化模式选择141
6.4.5 实验结果与分析141
参考文献145
第7章 网络视频传输平台的设计148
7.1 网络视频传输平台的硬件设计148
7.1.1 TMS320DM642148
7.1.2 视频输入部分151
7.1.3 音频CODEC部分151
7.1.4 以太网接口部分152
7.1.5 CDMA无线模块部分152
7.1.6 IDE及USB通信部分152
7.1.7 电源及其他部分153
7.2 信号完整性及时序分析153
7.2.1 传输线特性154
7.2.2 传输线上的反射154
7.2.3 传输线源端端接仿真158
7.2.4 信号时序分析159
7.3 UI系统的研究与实现160
7.3.1 UI的基本界面元素设计161
7.3.2 UI应用程序框架设计162
7.3.3 UI层次结构的定义163
7.3.4 显存控制层的设计164
7.3.5 显示驱动层的设计167
7.3.6 UI控件层的设计177
7.4 USB通信程序的设计及实现184
7.4.1 需求分析184
7.4.2 PC端USB通信程序体系结构定义184
7.4.3 模拟键盘输入模块设计与实现185
7.4.4 系统备份与恢复模块的设计与实现186
7.4.5 通讯录模块设计与实现187
7.4.6 文件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188
7.5 H.264变换编码的优化191
7.5.1 P4 SSE2优化191
7.5.2 DM642优化192
参考文献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