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足部疗法治百病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足部疗法治百病](https://www.shukui.net/cover/4/32818680.jpg)
- 张学勋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34947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267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8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足部疗法治百病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足部疗法概说1
二、足部疗法的历史沿革及发展3
(一)中国古代的足部疗法3
(二)足部疗法在国外的流传5
(三)足部疗法的近代发展5
三、足部疗法的展望8
(一)在某些大城市会出现一批临床和科研基地8
(二)足部疗法体系基本形成9
(三)足部疗法的诊断达到规范化、标准化9
(四)足部疗法对某些疑难病可能有突破性的疗效10
(一)中医足部保健治疗机理11
四、足部疗法保健治病的机理11
(二)现代医学足部保健治疗机理13
1.生物全息理论13
2.血液循环作用14
3.内源药物的相关原理15
4.免疫调节作用15
5.信息调整说16
6.电生理效应学说16
7.清除超氧自由基17
8.量子物理学说18
9.足部按摩的基本神经生物学理论19
10.心理作用24
五、足部反射区常用按摩方法25
(一)常用按摩手法25
1.单食指扣拳法25
2.单食指钩掌法27
3.拇指推掌法28
4.双拇指扣掌法28
5.拇食指扣拳法29
6.双拇指分推法29
7.双指钳法30
8.捏指法31
9.扣指法32
10.双指扣拳法33
11.握足扣指法34
12.推掌加压法34
13.双掌握推法35
14.双手捋法35
15.双手理法36
16.拔伸摇踝法37
17.合掌搓法38
2.按摩的方向40
3.按摩的顺序40
1.按摩的位置40
(二)手法的应用40
4.按摩的时间41
5.按摩的力度41
6.按摩的双向调节41
六、足部反射区对疾病的诊断43
(一)望诊44
1.足部色诊44
2.足部形诊44
(二)触诊45
1.有痛诊断45
2.无痛诊断47
七、足部各反射区的位置、手法和适应证49
(一)足底部49
1.肾上腺49
2.腹腔神经丛49
3.肾51
4.输尿管51
5.膀胱52
6.尿道53
7.额窦54
8.三叉神经55
9.小脑、脑干55
10.颈项56
11.鼻57
12.大脑59
13.脑垂体59
14.甲状旁腺60
15.甲状腺61
16.其他额窦(2~5趾额窦)62
17.眼62
18.耳64
19.斜方肌65
20.肺及支气管66
21.心66
23.胰69
22.胃69
24.十二指肠70
25.脾71
26.肝71
27.胆囊72
28.小肠72
29.横结肠74
30.降结肠74
31.乙状结肠和直肠75
32.肛门76
33.升结肠76
34.盲肠和阑尾77
36.生殖腺(睾丸或卵巢)78
35.回盲瓣78
(二)足内侧79
1.颈椎79
2.胸椎80
3.腰椎81
4.骶骨81
5.内尾骨82
6.前列腺或子宫82
7.内肋骨83
8.腹股沟(鼠溪部)83
10.髋关节85
9.下身淋巴腺85
11.直肠、肛门86
12.内侧坐骨神经86
(三)足外侧87
1.肩关节87
2.肘关节88
3.膝关节88
4.外尾骨89
5.生殖腺(卵巢、睾丸)90
6.肩胛骨90
7.外肋骨90
10.下腹部92
8.上身淋巴腺92
9.髋关节92
11.外侧坐骨神经93
(四)足背部94
1.解溪94
2.上、下身淋巴腺95
3.横膈膜95
4.胸部淋巴腺96
5.气管97
6.喉97
7.内耳迷路98
9.扁桃腺99
8.胸部及乳房99
10.下颚100
11.上颚101
(五)左右足反射区分布的特点101
八、足部常用腧穴103
(一)取穴方法103
1.骨度分寸法103
2.体表标志法103
3.手指同身寸法104
上巨虚105
足三里105
梁丘105
(二)足部常用腧穴的取法、主治及刺灸法105
4.简易取穴法105
1.足阳明胃经足部常用穴105
条口106
下巨虚106
丰隆106
解溪106
冲阳107
陷谷107
内庭107
隐白108
大都108
厉兑108
2.足太阴脾经常用穴108
太白109
公孙109
商丘109
三阴交109
漏谷110
地机110
阴陵泉110
委中111
委阳111
3.足太阳膀胱经常用穴111
血海111
合阳112
承筋112
承山112
飞扬112
昆仑113
仆参113
申脉113
金门113
至阴114
足通谷114
束骨114
京骨114
4.足少阴肾经常用穴115
涌泉115
然谷115
太溪115
大钟116
水泉116
照海116
复溜116
交信117
阴谷117
外丘118
阳交118
5.足少阳胆经常用穴118
阳陵泉118
光明119
阳辅119
悬钟119
丘墟119
足临泣120
地五会120
侠溪120
足窍阴120
行间121
太冲121
6.足厥阴肝经常用穴121
大敦121
中封122
蠡沟122
中都122
曲泉123
7.足部经外奇穴和特效穴123
气端123
八风123
足心124
独阴124
里内庭124
节纹124
安眠125
足小趾尖125
足通理125
外踝尖125
女膝126
内踝尖126
阑尾126
胆囊126
定喘127
止泻127
腰腿痛点127
定痛128
九、足部疗法保健治疗原则129
(一)保健129
1.自我保健的意义129
2.足部反射区自我按摩的优越性130
3.足部疗法的自我保健方法及注意事项132
(二)治疗原则135
1.按中医脏腑经络原则配区、配穴法135
2.系统配区法138
3.生理解剖配区法138
4.相关反射区配区法138
5.辨病配区配穴法139
十、常见疾病的治疗141
(一)内科疾病141
1.呼吸系统疾病141
上呼吸道感染141
急、慢性支气管炎142
支气管哮喘143
肺炎145
阻塞性肺气肿146
肺源性心脏病147
2.循环系统疾病148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附 心绞痛)148
原发性高血压150
病毒性心肌炎152
风湿性心脏病152
窦性心动过速154
血栓性静脉炎155
心血管神经官能症156
3.消化系统疾病157
胃炎(附 呕吐、胃酸过多、口臭)157
消化性溃疡160
慢性腹泻161
便秘162
胃下垂163
慢性肝炎164
肝硬化165
胰腺炎166
胃肠道功能紊乱168
4.泌尿系统疾病169
慢性肾小球肾炎169
尿路感染170
尿失禁171
尿潴留172
水肿172
5.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173
贫血173
单纯性甲状腺肿174
6.内分泌及代谢系统疾病174
甲状腺功能亢进175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177
糖尿病178
高脂血症179
肥胖症180
痛风181
7.风湿性疾病183
类风湿性关节炎183
系统性红斑狼疮183
阑尾炎185
骨性关节炎185
(二)外科骨科疾病185
胆囊炎、胆石症187
尿石症188
痔疮189
急性乳腺炎190
直肠脱垂192
肩关节周围炎192
急性腰扭伤193
颈椎病(附 颈肌劳损)194
腰椎间盘脱出症197
肱骨外上髁炎197
踝部软组织扭伤199
肋间神经痛199
(三)神经、精神疾病200
神经性头痛200
神经官能症201
三叉神经痛202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03
面肌痉挛204
梅尼埃综合征205
坐骨神经痛206
脑血管意外208
帕金森病209
癫痫210
癔病211
(四)妇科疾病213
月经不调213
痛经213
闭经214
盆腔炎216
宫颈炎217
子宫内膜异位症218
更年期综合征219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219
子宫肌瘤220
子宫脱垂221
妊娠剧吐222
产后缺乳223
滞产223
胎位不正224
(五)儿科疾病225
婴儿腹泻225
营养不良225
流行性腮腺炎226
小儿遗尿症227
遗精228
(六)男科疾病228
阳痿229
早泄229
前列腺炎230
前列腺肥大231
睾丸炎、附睾炎232
隐睾症232
(七)五官科疾病233
牙痛233
复发性口疮234
慢性咽喉炎235
声带麻痹236
扁桃体炎237
耳鸣、耳聋238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239
慢性鼻炎240
过敏性鼻炎241
鼻窦炎242
鼻出血243
近视眼244
老视眼245
共同性斜视245
青光眼246
中心性视网膜炎248
老年性白内障248
糖尿病性眼病249
眼疲劳症250
(八)皮肤科疾病251
痤疮251
荨麻疹251
神经性皮炎253
湿疹253
银屑病255
丹毒256
带状疱疹257
脂溢性脱发258
斑秃258
(九)肿瘤259
乳腺癌259
肺癌260
原发性肝癌261
胃癌261
(十)其他262
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262
膈肌痉挛263
晕车、晕船264
中暑264
主要参考文献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