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绘画艺术教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绘画艺术教育
  • 吴廷玉,胡凌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035121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331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57页
  • 主题词:绘画(学科: 艺术教育) 绘画 艺术教育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绘画艺术教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第一章 绘画艺术教育概说1

第一节 绘画艺术教育的内涵1

一、绘画艺术教育的理念1

(一)中国绘画艺术教育理念1

(二)外国绘画艺术教育理念7

二、绘画艺术教育概念界定12

(一)绘画艺术教育的含义12

(二)三个层面的比较13

第二节 绘画艺术教育的性质与特点20

一、绘画艺术教育的性质20

(一)素质教育性质20

(二)自我实现性质24

(三)心性塑造性质27

二、绘画艺术教育的特点29

(一)视象经验与形象感悟29

(二)心源、视象、手艺三位一体31

(三)个别生动与张扬个性32

第三节 绘画艺术教育的构成与运作33

一、绘画艺术教育的构成34

(一)庞大的施教队伍34

(二)施教媒介的选择和运用38

(三)各类受教者50

(四)众多的施教场所52

二、绘画艺术教育的目标与模式54

(一)绘画艺术教育的成长目标54

(二)绘画艺术教育模式的构建58

三、绘画艺术教育的运作63

(一)绘画艺术教育运作的原则63

(二)绘画艺术教育运作的方法67

第二章 绘画艺术及其种类71

第一节 绘画艺术的本质71

一、关于绘画艺术本质的一些提法72

(一)再现论与绘画72

(二)表现论与绘画75

(三)作品论与绘画77

(四)语境论与绘画81

二、关于绘画艺术本质的马克思主义解释83

(一)反映论与绘画85

(二)实践论与绘画87

(三)机能论与绘画88

第二节 绘画艺术的构象90

一、绘画艺术意象构成要素91

(一)情意91

(二)表象92

(三)媒介93

二、绘画构象的演变107

(一)媒介与情意和谐统一的完美构象107

(二)情意与媒介不和谐的变异构象108

(三)情意超越媒介的抽象构象111

(四)当代绘画构象发展态势115

第三节 绘画艺术的种类及特征116

(二)绘画的一般特征117

一、绘画的主要门类及一般特征117

(一)主要门类划分117

二、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特点120

(一)写意性120

(二)虚灵化123

(三)书卷气128

三、西方绘画的艺术特点130

(一)画面的视觉真实性130

(二)画艺的科学意识131

(三)画风的极端性134

四、各类画种略识135

(一)中国画136

(二)油画136

(五)连环画137

(三)版画137

(四)年画137

(六)漫画138

第三章 绘画艺术意象创制教育139

第一节 绘画意象创制能力培养139

一、禀赋要求139

(一)大众化的色彩感139

(二)基本的形式感140

(三)直接构形机能141

二、意象创制能力训练142

(一)意象观察能力训练142

(二)意象构思能力训练144

(三)意象传达能力训练146

第二节 意象创制媒介的理解与掌握148

一、意象创制与造形赋色148

(一)对形与色的理解和认识148

(二)以形与色为基础要素的意义151

(三)意象造形赋色技能训练154

二、意象创制与构图技能训练156

(一)构图的精神意味156

(二)意象构图操作158

第三节 意象创制类型165

一、意象的形式166

(一)具象166

(二)抽象167

(三)兴象168

二、兴象绘画范本举隅170

(一)原始绘画170

(二)民间绘画171

(三)儿童绘画173

第一节 绘画艺术的建设功能价值174

(四)西方现代派绘画175

第四节 意象创制的几个问题177

一、基本图式与精神意味177

(一)简化能力的训练178

(二)图式与意味的联想179

二、张力样式与精神意味180

(一)张力样式的意义180

(二)张力样式的三种类型及训练181

三、价值比例与精神意味185

(一)价值比例的价值取向185

(二)价值比例的常用手法186

四、主观空间与精神意味187

(一)主观空间与客观空间187

(二)主观空间的创制类型188

五、造形因素的分解运用189

(一)主要造形因素及其在绘画中的地位190

(二)造形因素表现性能及表述形式的把握190

第四章 绘画艺术鉴赏教育192

第一节 绘画艺术鉴赏的含义和性质193

一、绘画艺术鉴赏的含义193

(一)非审美接受193

(二)审美性接受196

二、绘画鉴赏的全程介入性质198

(一)绘画艺术活动的完成198

(三)全程介入的特性199

(二)绘画艺术活动的起点199

三、绘画鉴赏的再创造性质201

(一)鉴赏者的能动性与再创造201

(二)鉴赏者的个性差异与再创造201

(三)鉴赏的时代性与再创造202

第二节 绘画艺术鉴赏教育的意义与切入203

一、绘画艺术鉴赏教育的意义204

(一)鉴赏能力的培养204

(二)美术文化意识的培育206

(三)鉴赏心理结构的形成207

(四)人文精神的陶冶209

二、绘画艺术鉴赏教育的切入点210

(一)文学说明211

(二)代码解读215

(三)情景介绍219

第三节 绘画鉴赏教育的程序和类型222

一、绘画鉴赏教育的程序222

(一)感受叙述223

(二)形式分析224

(三)意蕴解释227

(四)总体评价229

二、绘画鉴赏教育的常见类型231

(一)解说型:“传递--接受”式231

(二)问答型:“引导--发现”式232

(四)自由型:“指导--自学”式233

(三)讨论型:“创境--领悟”式233

三、各类型参考教案或教学思路234

(一)《梅杜萨之筏》教案(解说型教案)236

(二)《阿尔诺芬尼夫妇像》教案(问答型教案)243

(三)《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教学思路(讨论型教案)246

(四)《潇湘图》教学提示(综合型教案)250

(五)毕加索立体主义绘画一课的设计(综合模式教案)254

第四节 绘画鉴赏训练方法262

一、感性观照法262

(一)感性观照的切入262

(二)感性概念的品评264

二、理性分析法265

(一)理性分析与鉴赏教育的深度266

(二)理性分析与感性观照的互渗268

三、比较鉴赏法269

(一)横向比较269

(二)纵向比较270

(三)求同比较271

(四)反差比较271

第五章 绘画艺术教育的功能价值273

一、培养绘画创作主体274

二、培养绘画欣赏主体276

一、培养审美视知觉277

第二节 绘画艺术教育的审美教育功能价值277

二、提高形式美感的能力278

三、陶冶人的生命情感279

四、铸成超越意识281

五、雅化生活情趣282

第三节 绘画艺术教育的心理教育功能价值282

一、心理教育作用283

(一)绘画艺术语言的心理教育作用283

(二)绘画艺术作品的心理教育作用284

(三)绘画作业过程的心理教育作用286

(四)绘画艺术教育活动的心理教育作用287

二、绘画艺术形式与心理效应288

(一)形式美的张力样式与大脑力场的关系288

(二)艺术形式的心理效应293

(三)教育各个因素的配置与心理结构296

三、教育对性格的塑造与调节300

(一)性格结构及其可塑性300

(二)艺术风格与性格的对应性302

(三)审美诱导与性格塑造的调节303

第四节 绘画艺术教育的道德教育功能价值307

一、独特的德育功能307

(一)辅翼道德教育308

(二)促使道德内化308

(三)催化道德行为走向自由310

二、绘画教育介入德育的基本模式313

(一)工具模式313

(二)体验模式314

三、绘画教育实现德育功能的操作途径317

(一)观看先于语言318

(二)动情先于观念318

第五节 绘画艺术教育的智力教育功能价值320

一、提高认知的强度和统摄性321

二、有助于沟通感性与理性321

三、直接获取信息和知识324

第六节 绘画艺术教育的技术教育功能价值325

一、再现性绘画教育与再现性技术的培养和训练327

二、构成性绘画教育与构成性技术的培养和训练328

三、表现性绘画教育与表现性技术的培养和训练329

后记33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