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管理人经济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管理人经济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9/32806405.jpg)
- 香港管理专业发展中心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 ISBN:7506419114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368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386页
- 主题词:管理经济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管理人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1 经济学的内容与范畴3
1.1 引言3
1.2 经济学是什么?3
1.3 经济学的分类6
1.3.1按对象和层面分类6
1.3.2按性质分类7
1.4管理人员研读经济学的目的9
2 消费与需求13
2.1引言13
2.2欲望与效用13
2.3边际效用递减定律14
2.4消费者均衡18
2.5.1从边际效用至需求曲线20
2.5需求曲线20
2.5.2需求曲线21
2.5.3影响需求的各种因素22
2.6需求的价格弹性25
2.6.1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25
2.6.2弹性的计算方法25
2.6.3弹性的类别28
2.6.4需求弹性与总收益31
2.6.5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33
2.7其他类型的弹性34
2.7.1需求的收人弹性34
2.7.2需求的交叉弹性36
3 生产与供应41
3.1引言41
3.2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41
3.3.2经济利润与经济成本42
3.3成本与利润42
3.3.1会计成本与机会成本42
3.4企业与生产43
3.4.1企业的限制43
3.4.2生产分析44
3.5短期成本理论48
3.5.1成本的类别48
3.6企业规模与长期成本分析52
3.7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应用54
3.7.1规模经济54
3.7.2规模不经济56
3.8生产与供应58
3.8.1产量决策58
3.8.2供应曲线63
4.2影响供应曲线移动的因素69
4 市场与均衡价格69
4.1引言69
4.2.1生产因素的价格70
4.2.2科技发展70
4.2.3竞争者的加入70
4.2.4供给者的预期71
4.2.5政府政策71
4.2.6气候或其他自然因素72
4.3供应价格弹性72
4.3.1供应价格弹性的计算方法72
4.4影响供应弹性的因素73
4.4.1时间73
4.4.2技术73
4.4.5商品的稀有性74
4.4.6成本74
4.4.4资源的流动性74
4.4.3商品的贮存74
4.5市场供求均衡75
4.5.1供求分析及其应用78
4.6价格控制81
4.6.1最低工资82
4.6.2租金限额或价格限制83
4.7供求弹性的应用83
5 完全竞争市场93
5.1引言93
5.2完全竞争市场93
5.2.1完全竞争市场的特性94
5.2.2完全竞争下的需求和边际收入曲线96
5.2.3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的短期均衡97
5.2.4完全竞争市场中的短期供应曲线99
5.2.5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的长期均衡100
5.2.6完全竞争市场中的长期供应曲线103
5.3完全竞争的优点与缺点105
5.3.1完全竞争的优点105
5.3.2完全竞争的缺点108
6 不完全竞争市场113
6.1引言113
6.2独占市场114
6.2.1独占市场的特性114
6.2.2独占的成因与类型115
6.2.3独占下的产量与价格116
6.2.4独占市场与利润119
6.2.5独占市场有没有供应曲线?121
6.2.6独占市场的长期均衡123
6.2.7独占市场的问题124
6.2.8对付独占的策略127
6.2.9差别定价129
6.3独占性竞争132
6.3.1独占性竞争的特性132
6.3.2独占性竞争市场的价格和产量134
6.3.3独占性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134
6.3.4独占性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136
6.3.5独占性竞争市场经济效益的评估137
6.4寡头垄断市场138
6.4.1寡头垄断市场的特性138
6.4.2寡头垄断市场的价格和产量139
6.4.3寡头垄断市场经济效益的评估143
7 收入、支出与国民收入149
7.1引言149
7.2国民生产总值149
7.3收入及支出的循环流动关系152
7.4计算国民生产总值的方法155
7.4.1支出法156
7.4.2收入法158
7.5其他相关观念160
7.5.1国民生产净值160
7.5.2国民收入161
7.5.3个人收入161
7.5.4个人可支配收入162
7.6香港地区的居民收入计算162
7.7实际国民生产总值164
7.8国民生产总值能有效反映国民福利水平吗?166
7.9均衡产出169
7.9.1漏出与注入169
7.10消费与产出170
7.10.1消费及消费倾向170
7.10.2有关消费曲线的理论173
7.10.3均衡产出的决定175
7.11投资与产出175
7.12乘数效果177
7.13节俭的矛盾179
8 投资决策185
8.1引言185
8.2投资的分类185
8.2.1自发性投资185
8.2.2诱发性投资186
8.3投资与利率186
8.4影响投资的其他因素191
8.4.1科技发展191
8.4.2市场情况191
8.4.3对未来的预期191
8.4.4资本的成本192
8.4.5国民收入水平192
8.4.7政府政策193
8.4.6企业目前的盈利情况193
8.5加速原理194
9充分就业及总体经济的自我调节机制197
9.1引言197
9.2充分就业的概念198
9.3总需求曲线199
9.4总供应曲线201
9.4.1短期总供应曲线的形成201
9.4.2短期总供应曲线的移动203
9.4.3长期总供应曲线的形成205
9.4.4长期总供应曲线的移动206
9.5总体经济中的自我调整机能207
9.5.1总体经济的短期与长期均衡208
10 财政政策217
10.1引言217
10.2政府开支218
10.3税收的作用222
10.4平衡预算乘数226
10.5财政政策的有效性226
10.6自动财政政策229
10.6.1财政拖累229
10.6.2自动稳定因素229
10.7财政政策的资金来源230
10.7.1税收230
10.7.2举债231
10.7.3增加发钞231
11 银行体系与货币政策235
11.1引言235
11.2货币235
11.2.1货币的定义235
11.2.2货币的功能235
11.2.4货币的历史发展237
11.2.3货币的特征237
11.3银行创造存款货币239
11.4香港的银行体系242
11.5中央银行243
11.6货币市场247
11.6.1货币供应248
11.6.2货币需求250
11.6.3货币市场均衡253
11.6.4货币供应变化的效果254
11.7货币政策255
11.7.1实行货币政策的工具256
12 通货膨胀261
12.1引言261
12.2通货膨胀的成因262
12.2.1需求拉动通胀262
12.2.2成本推动通胀264
12.2.3进口通胀265
12.2.4结构因素266
12.2.5预期与投机心理267
12.3通胀的影响267
12.4控制通胀的方法268
12.5量度通胀270
13 国际贸易279
13.1引言279
13.2国际贸易的理论279
13.2.1互通有无279
13.2.2绝对优势280
13.2.3比较优势281
13.3国际贸易对国家经济的影响282
13.4贸易保护主义的争论283
13.4.1赞成贸易保护主义的观点283
13.4.2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论据285
13.5.3倾销287
13.5.2出口补贴287
13.5贸易障碍287
13.5.1关税287
13.5.4配额288
13.5.5其他行政手段288
13.6比较关税和配额288
13.7国际贸易前景292
13.7.1以往的情况292
13.7.2经济组合的产生292
14 国际收支平衡与外汇市场297
14.1引言297
14.2国际收支平衡297
14.2.1经常项目297
14.2.2资本项目299
14.2.4黄金与外汇项目300
14.2.3误差与遗漏300
14.3外汇市场301
14.3.1外汇市场的供求均衡302
14.3.2外汇市场的效率307
14.3.3汇价与国际收支平衡308
14.4汇率制度309
14.4.1浮动汇率制度310
14.4.2固定汇率制度312
14.4.3联系汇率制度315
14.4.4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316
15企业问题的经济分析321
15.1引言321
15.2需求定律及弹性321
15.3利润最大化——产量与成本分析328
15.4市场结构与竞争策略333
15.5潜在竞争性市场335
15.6对策论与竞争策略337
15.7重复对策游戏下的对策339
15.8有先后次序的对策341
15.9威吓潜在竞争者342
16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的认识347
16.1引言347
16.2经济周期论347
16.3失业的类别与影响349
16.4经济增长的策略352
16.4.1引言352
16.4.2短期内增加国民收入的策略352
16.4.3长期经济增长的策略354
16.5宏观经济分析(一)356
16.6宏观经济分析(二)359
综合问题讨论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