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地基基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地基基础
  • 高忠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274106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04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16页
  • 主题词:地基-基础(工程)-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地基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1.1 概述1

1.2 地基应满足的基本条件1

1.3 基础工程内容2

1.4 本课程的特点及学习方法2

第二章 地基勘察4

2.1 地基勘察的目的和任务4

2.1.1 地基勘察的目的和任务4

2.1.2 地基勘察与岩土工程勘察等级的关系5

2.1.3 地基勘察基本要求6

2.1.4 勘察任务书9

2.2 地基勘察方法9

2.2.1 测绘与调查9

2.2.2 测试工作及参数整理18

2.3 地基勘察报告22

2.3.1 勘察报告的编制22

2.3.2 勘察报告实例24

思考题31

第三章 柱下独立基础设计32

3.1 基础埋深的选择32

3.1.1 建筑物自身的条件32

3.1.2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32

3.1.3 环境因素的影响33

3.2 地基承载力的确定38

3.2.1 根据土的抗剪强度理论公式计算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38

3.2.2 根据地基土静载荷试验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40

3.2.3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修正40

3.3 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设计41

3.3.1 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的特点41

3.3.2 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的分类41

3.3.3 独立基础的构造要求42

3.3.4 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的设计内容和计算步骤43

3.4 岩石锚杆基础58

3.4.1 岩石锚杆基础的构造要求58

3.4.2 锚杆承受的拔力59

3.4.3 单根锚杆抗拔承载力计算59

3.5 地基变形验算与不均匀沉降控制61

3.5.1 地基的变形特征61

3.5.2 建筑物地基的允许变形61

3.5.3 要求验算地基变形的建筑物范围62

3.5.4 不均匀沉降控制和减轻不均匀沉降的措施63

习题65

第四章 条形基础设计66

4.1 概述66

4.2 墙下条形基础的设计原则66

4.2.1 刚性条形基础构造要求68

4.2.2 刚性条形基础的设计计算步骤70

4.2.3 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设计原则72

4.2.4 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截面的设计计算步骤72

4.2.5 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构造要求74

4.3 地基的计算模型75

4.3.1 地基计算模型概念75

4.3.2 文克尔地基模型75

4.3.3 弹性半空间地基模型76

4.3.4 有限压缩层地基模型77

4.4 弹性地基梁计算理论78

4.4.1 弹性地基梁的解析法78

4.4.2 弹性地基梁的有限元法84

4.4.3 基床系数k的确定方法86

4.4.4 基床系数法适用的条件87

4.5 交叉弹性地基梁的结点计算88

4.5.1 结点荷载的初步分配88

4.5.2 结点荷载的调整91

4.6 柱下条形基础构造要求与设计算例92

4.6.1 柱下条形基础的构造92

4.6.2 柱下条形基础计算92

附录 课程设计:多层框架房屋柱下交叉条形基础设计94

习题95

第五章 筏形与箱形基础设计96

5.1 筏形基础及其构造要求96

5.1.1 基本概念96

5.1.2 设计原则97

5.1.3 构造要求98

5.2 筏形基础的内力计算100

5.2.1 梁板式筏形基础内力计算100

5.2.2 平板式筏形基础简化计算101

5.3 筏形基础的设计示例101

5.3.1 基础底板的计算102

5.3.2 基础梁的计算102

5.4 箱形基础一般构造及其地基计算105

5.4.1 基本概念105

5.4.2 构造要求106

5.4.3 地基计算107

5.5 箱形基础内力计算与结构设计110

5.5.1 基底反力计算110

5.5.2 箱形基础的内力计算112

5.5.3 基础强度计算114

5.6 箱形基础设计示例116

5.6.1 荷载计算117

5.6.2 地基承载力验算118

5.6.3 基础沉降计算119

5.6.4 基础横向倾斜计算119

5.6.5 基底反力计算120

5.6.6 箱基内力计算121

5.6.7 底板配筋计算124

5.6.8 底板强度验算124

习题125

第六章 桩基础设计127

6.1 概述127

6.1.1 桩基础的方案选择及适用性127

6.1.2 桩基设计内容128

6.1.3 桩基设计原则128

6.2 桩与桩基分类与质量检测129

6.2.1 桩基的分类129

6.2.2 桩的分类129

6.2.3 桩的质量检测134

6.3 竖向荷载下单桩的工作特性134

6.3.1 桩的荷载传递134

6.3.2 竖向荷载下单桩内力、侧摩阻力和位移的分布135

6.3.3 单桩的破坏模式136

6.3.4 桩侧负摩阻力的产生与作用137

6.4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确定139

6.4.1 按桩身材料强度确定139

6.4.2 按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确定140

6.4.3 原位测试方法142

6.4.4 按经验公式方法确定143

6.4.5 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149

6.4.6 桩的抗拔承载力150

6.5 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单桩工作性能152

6.5.1 水平荷载下单桩的工作性能及其受力特性152

6.5.2 单桩水平静载荷试验152

6.5.3 水平受荷桩的弹性地基计算理论154

6.6 群桩基础计算155

6.6.1 群桩效应155

6.6.2 群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156

6.6.3 群桩水平承载力设计值160

6.6.4 群桩的荷载分配计算160

6.6.5 群桩的竖向承载力验算161

6.6.6 桩基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163

6.6.7 群桩工作状态的沉降计算166

6.7 桩基础设计167

6.7.1 设计资料的收集与整理168

6.7.2 桩的型号、桩长和截面选择168

6.7.3 桩的根数的确定与布置169

6.7.4 桩身截面强度与设计170

6.7.5 承台结构设计172

6.7.6 桩基设计算例177

附录 课程设计:高层建筑预制桩基础设计180

习题181

第七章 特种基础设计182

7.1 沉井基础182

7.1.1 沉井的类型182

7.1 2 沉井的基本构造184

7.2 沉井基础的地基计算185

7.2.1 非岩石地基上沉井基础的计算187

7.2.2 基底嵌入岩石内的计算188

7.2.3 验算189

7.3 沉井基础结构计算191

7.3.1 沉井自重下沉验算191

7.3.2 底节沉井的竖向挠曲验算191

7.3.3 沉井刃脚受力计算192

7.3.4 井壁受力计算195

7.3.5 沉井抗浮验算与封底与顶盖验算196

7.3.6 沉井结构设计与算例198

7.4 桩筏与桩箱基础206

7.4.1 基本概念206

7.4.2 高层建筑桩筏(桩箱)基础的设计原则与设计方法206

思考题207

第八章 基础支护工程208

8.1 概述208

8.1.1 基坑支护结构的类型及适用条件208

8.1.2 基坑支护工程设计原则和设计内容211

8.1.3 作用于支护结构上的荷载及土压力计算212

8.2 排桩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213

8.2.1 悬壁式桩(墙)计算213

8.2.2 单层支锚桩(墙)计算214

8.2.3 多支点桩(墙)计算214

8.3 水泥土桩墙支护结构215

8.3.1 简述215

8.3.2 水泥土桩墙计算216

8.3.3 水泥土桩墙构造要求216

8.4 土钉支护结构219

8.4.1 简述219

8.4.2 土钉支护结构参数的确定221

8.4.3 土钉拔力设计222

8.4.4 土钉墙支护内部稳定分析222

8.4.5 土钉墙支护外部稳定分析223

8.5 基坑稳定性分析223

8.5.1 简述223

8.5.2 基坑整体稳定性分析223

8.5.3 基坑底抗隆起稳定性分析224

8.5.4 基坑渗流稳定性分析225

8.6 基坑现场监测与信息化施工226

8.6.1 基坑现场监测226

8.6.2 基坑信息化施工227

习题230

第九章 复合地基理论231

9.1 概述231

9.1.1 地基处理的概念231

9.1.2 复合地基的常用形式232

9.1.3 复合地基的常用概念233

9.1.4 复合地基的载荷试验235

9.2 复合地基计算理论236

9.2.1 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承载力237

9.2.2 水平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承载力237

9.2.3 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验算239

9.2.4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239

9.3 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242

9.3.1 砂石桩法242

9.3.2 灰土挤密桩法和渣土挤密桩法245

9.3.3 石灰桩法247

9.3.4 水泥土搅拌法250

9.3.5 夯实水泥土桩法254

9.3.6 高压喷射注浆法255

9.3.7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法260

9.4 横向加筋材料复合地基263

9.4.1 加筋挡土墙263

9.4.2 土工合成材料270

9.4.3 土钉墙简介275

9.5 设计实例276

第十章 地基处理279

10.1 概述279

10.1.1 地基处理方法确定279

10.1.2 软弱地基的特征280

10.2 换土垫层法281

10.2.1 换土垫层法的原理281

10.2.2 垫层的设计要点281

10.2.3 施工要点283

10.3 重锤夯实与强夯284

10.3.1 重锤夯实法284

10.3.2 强夯法285

10.4 排水固结法289

10.4.1 适用条件290

10.4.2 堆载预压法设计计算290

10.5 砂石桩法291

10.5.1 砂石桩的作用原理292

10.5.2 砂石桩的设计要点295

10.6 高压喷射注浆法与深层搅拌法296

10.6.1 分类及形式296

10.6.2 特点及适用范围297

10.6.3 设计要点298

10.7 托换技术299

10.7.1 桩式托换300

10.7.2 灌浆托换301

习题303

主要参考文献30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