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解读新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解读新编
  • 许俊达主编 著
  • 出版社: 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107661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632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646页
  • 主题词:马克思著作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解读新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步入思想的殿堂1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鉴别2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特点4

三、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方法7

四、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当代价值11

思考题15

参考书目15

第二章 经典作家论学习马克思主义16

一、根据原著研究马克思主义——学习恩格斯致布洛赫的一封信17

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19

三、马克思学说的世界历史性——学习列宁《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21

四、学风: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学习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23

五、解放思想,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学习《反对本本主义》25

思考题26

参考书目26

原著精选27

列 宁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27

列 宁 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31

毛泽东 改造我们的学习33

毛泽东 反对本本主义39

第三章 唯物史观: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43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创造性融合的汇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44

二、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48

三、思想史上的光辉日出——《德意志意识形态》55

四、唯物史观的经典公式——《〈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62

五、问题与思考65

思考题69

参考书目69

原著精选70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节选)70

马克思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79

马克思、恩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82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00

第四章 共产主义的宣告104

一、《共产党宣言》的文本产生史104

二、《共产党宣言》的传播及其对中国革命的影响105

三、《共产党宣言》解读107

四、《共产党宣言》序言解读112

五、问题与思考114

思考题116

参考书目116

原著精选116

马克思、恩格斯 共产党宣言(节选)116

《共产党宣言》序言132

1872年德文版序言132

1882年俄文版序言133

1883年德文版序言134

1888年英文版序言134

1890年德文版序言137

1892年波兰文版序言139

1893年意大利文版序言140

第五章 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的第二个伟大发现142

一、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及其伟大意义142

二、《〈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解读145

三、《资本论》解读147

四、问题与思考150

思考题154

参考书目154

原著精选155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节选)155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节选)165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175

一、《反杜林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175

二、批判杜林的“原则在前”和“终极真理”177

三、《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解读182

四、问题与思考185

思考题189

参考书目189

原著精选190

恩格斯 反杜林论(节选)190

恩格斯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节选)201

第七章 欧洲无产阶级革命早期实践的总结215

一、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对欧洲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总结215

二、《法兰西内战》解读217

三、《哥达纲领批判》解读219

四、《卡·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解读221

五、问题与思考223

思考题229

参考书目229

原著精选230

马克思 法兰西内战(节选)230

马克思 哥达纲领批判237

恩格斯卡·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245

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251

一、《自然辩证法》与辩证的自然观的确立251

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253

三、两种生产理论与原始社会观——《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解读254

四、《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解读256

五、唯物史观的补充与完善:恩格斯晚年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书信259

六、问题与思考261

思考题264

参考书目264

原著精选265

恩格斯 自然辩证法(节选)265

恩格斯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节选)270

恩格斯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节选)275

恩格斯 致约·布洛赫285

恩格斯 致瓦·博尔吉乌斯287

第九章 唯物辩证法体系的探索290

一、唯物辩证法体系的探索290

二、马克思的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截然相反294

三、恩格斯构筑自然辩证法的大厦295

四、《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的认识辩证法296

五、《哲学笔记》对唯物辩证法体系的探索298

六、问题与思考300

思考题306

参考书目306

原著精选306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306

恩格斯 自然辩证法(节选)313

列 宁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节选)317

列 宁 哲学笔记——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324

列 宁 谈谈辩证法问题325

第十章 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新发展329

一、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329

二、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新发展330

三、《帝国主义论》解读331

四、资本主义是否“垂而不死”、“腐而不朽”?337

思考题339

参考书目339

原著精选340

列 宁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节选)340

第十一章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360

一、列宁对“欧洲联邦口号”的剖析360

二、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与无产阶级的革命任务362

三、《十月革命四周年》的总结与展望364

四、列宁对经济相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的思考366

五、问题与思考368

思考题372

参考书目372

原著精选373

列 宁 论欧洲联邦口号373

列 宁 国家与革命(节选)376

列 宁 十月革命四周年388

列 宁 论我国革命394

第十二章 列宁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397

一、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演变过程397

二、列宁晚年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主要构想398

三、批判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400

四、《论粮食税》解读404

五、《论合作社》解读407

六、问题与思考409

思考题411

参考书目411

原著精选412

列 宁 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节选)412

列 宁 论粮食税(节选)419

列 宁 论合作社425

第十三章 斯大林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431

一、斯大林其人其书431

二、斯大林论列宁主义基础434

三、斯大林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437

四、斯大林论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439

五、问题与思考442

思考题445

参考书目445

原著精选446

斯大林 论列宁主义基础(节选)446

斯大林 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节选)449

斯大林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节选)455

第十四章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468

一、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马克思主义分析469

二、对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的思考470

三、“两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概括472

四、确立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475

五、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476

思考题477

参考书目477

原著精选478

毛泽东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478

毛泽东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节选)481

毛泽东 实践论(节选)484

毛泽东 矛盾论(节选)492

毛泽东 为人民服务497

第十五章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创新499

一、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及创新499

二、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与前途502

三、《新民主主义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503

四、建立联合政府的设想505

五、人民民主专政的建国方略506

六、问题与思考507

思考题509

参考书目509

原著精选510

毛泽东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节选)510

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论(节选)519

毛泽东 论联合政府(节选)525

毛泽东 论人民民主专政(节选)529

第十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531

一、建国初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531

二、毛泽东论十大关系532

三、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思想534

四、问题与思考537

思考题540

参考书目540

原著精选541

毛泽东 论十大关系(节选)541

毛泽东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节选)546

第十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确立562

一、邓小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确立562

二、邓小平论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563

三、邓小平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565

四、邓小平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566

五、邓小平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567

六、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568

七、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570

思考题571

参考书目572

原著精选572

邓小平 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节选)572

邓小平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节选)573

邓小平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节选)575

邓小平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节选)582

邓小平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节选)589

第十八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594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三大进展594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及意义595

三、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和根本要求596

四、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的优良传统597

五、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598

六、立党为公,执政为民603

七、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605

八、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深入贯彻落实到实践中去609

九、问题与思考613

思考题616

参考书目616

原著精选617

江泽民 关于讲政治(节选)617

江泽民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节选)619

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节选)623

胡锦涛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626

胡锦涛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节选)627

后记63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