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近代经济地理 第三卷 华中近代经济地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近代经济地理 第三卷 华中近代经济地理
  • 任放主编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96MB
  • 文件页数:42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近代经济地理 第三卷 华中近代经济地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篇 两湖近代经济地理19

引言 两湖近代经济地理研究述评19

第一章 环境、资源与人口19

第一节 自然环境与资源19

一、政区沿革19

二、环境概况20

三、自然资源21

第二节 人口要素22

一、人口的地理分布22

二、人口结构27

第二章 产业结构32

第一节 农业的基本格局32

一、耕地面积32

二、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36

第二节 新旧杂糅的工业布局38

一、机器工业的架构38

二、手工业的发展与不发展70

三、矿业的突飞猛进80

第三节 金融业91

一、银行业91

二、传统的金融工具95

第四节 交通运输业103

一、轮船业的勃兴103

二、陆路交通的开拓111

第三章 市场体系118

第一节 通商口岸及其商业腹地118

一、“东方芝加哥”——汉口118

二、相继开埠的宜昌、沙市、岳阳、长沙122

第二节 贸易的拓展126

一、对外贸易的格局126

二、长距离贩运贸易130

第四章 经济发展的区域性差异138

第一节 湖北经济区的划分138

一、鄂东南区138

二、鄂东北区143

三、鄂西北区144

四、鄂西南区146

第二节 湖南经济区的划分148

一、湘东区148

二、湘北区149

三、湘中区151

四、湘南区152

五、湘西区154

第三节 区域性差异之由来及变动155

结语158

第二篇 安徽近代经济地理165

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历史开发的基础165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概况165

一、地形特征165

二、山脉和水系166

三、气候特征167

四、河流与水文168

第二节 经济发展的社会历史环境169

一、政治经济嬗变基本概况169

二、经济演变的基本路径及过程概况174

第二章 农牧经济的变迁与地理分布186

第一节 农业经济的发展与变迁186

一、粮食生产格局及其贸易之兴盛186

二、经济作物的种植与分布188

第二节 畜牧业的地域分布与市场化发展192

一、家禽养殖及产品的外销192

二、畜牧产品加工业及其产品的外销195

三、畜牧交易市场197

第三章 交通和工矿业的变迁203

第一节 交通运输203

一、水上航运203

二、铁路运输205

三、公路运输206

第二节 安徽近代工业发展历程207

第三节 矿业地理211

一、矿业开发的历程及其概况211

二、煤矿的分布与开采226

三、铁矿的分布与开采229

四、明矾矿的分布与开采231

五、其他矿产的分布233

第四章 芜湖口岸—腹地间的经济互动237

第一节 芜湖——近代皖江地区的商贸中心238

一、优良的区位和便利的交通239

二、较为发达的金融业241

二、日渐齐备的新式邮电业242

四、成长为皖江地区的商贸中心243

第二节 民国时期芜湖口岸的腹地范围244

一、稻米244

二、药材245

三、棉花246

第三节 腹地商贸活动的开展与运行——以皖江南岸腹地为例247

一、职能组合结构248

二、等级规模结构248

三、地域空间结构250

第四节 近代皖江地区商贸地理格局的作用与影响252

第五章 经济空间的分异与循环254

第一节 空间划分的标准254

第二节 淮河经济带255

一、资源、区位与空间分异256

二、经济带内要素的流动259

三、小结:区域形成及特点262

第三节 皖江经济带263

一、资源、区位与空间分异263

二、经济带内要素的流动266

三、小结:区域形成及特点269

第四节 徽州及其他周边地区270

一、资源、区位与空间分异270

二、区内要素的流动271

三、小结:区域形成及特点272

第五节 亚区域的循环与整体图景272

一、经济资源的图景273

二、资源流动的脉络273

三、全省各区域间的经济差异性275

第三篇 江西近代经济地理281

第一章 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和经济基础281

第一节 从“中心”到“边缘”:近代江西经济变迁历程281

一、传统时代江西经济社会的繁荣281

二、近代江西经济的边缘化283

第二节 历史地理沿革285

第三节 地理环境286

一、地理位置286

二、地形地貌概况287

三、山脉河流288

四、气候概况288

第二章 农业经济地理289

第一节 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289

一、农业科技的进步和推广289

二、农产品商品化的变化291

第二节 粮食作物生产及地区分布293

一、粮食作物结构及变化293

二、主要粮食作物的地理分布295

第三节 经济作物生产及地区分布298

一、近代江西经济作物的构成298

二、主要经济作物的分布特点298

第三章 工业地理305

第一节 传统手工业的兴衰分布305

一、制茶业305

二、手工制纸业307

三、手工制瓷业309

四、夏布业309

五、手工制烟业310

第二节 现代工业的兴起及布局311

一、萌芽与起步期:1882—1911年311

二、快速发展期:1912—1937年312

三、鼎盛“黄金期”:1938—1943年317

四、近代江西矿业319

第三节 工业发展的变迁趋势322

一、外向化趋势323

二、市场化趋势324

三、半工业化趋势324

第四章 商业地理325

第一节 传统时期江西的商业网络及其变迁326

第二节 九江开埠与近代江西商业变迁330

一、商品贸易总量的变化330

二、商品贸易结构的变与不变331

三、与国内外市场联动加强336

第三节 商路格局及市场结构337

一、商路格局及网络层次的变化337

二、市场结构338

第五章 金融分布与变迁342

第一节 金融业的构成与变化342

一、清末民初的江西金融体系342

二、1926年后“非正式金融”的衰弱344

三、南京政府时期“正式金融”的建立与逐步完善346

第二节 货币流通的区域性与金融业的地理分布特征350

一、地方货币结构350

二、货币流通的区域性353

三、金融机构的地理分布特征355

第三节 金融变迁的特点及动因357

一、货币体系变迁的特点和动因357

二、金融制度变迁的特征360

表图总目362

参考征引文献举要368

索引39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