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战时首都档案文献 战时文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战时首都档案文献 战时文化
  • 郑洪泉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213MB
  • 文件页数:116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战时首都档案文献 战时文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战时文化政策1

一、抗战建国纲领1

1.重庆文化界拥护抗战建国纲领宣言1

2.抗战建国教育纲领2

3.战时各级教育实施方案纲要2

4.抗战建国纲领下的教育4

5.以三民主义为教育最高标准,实施抗战建国纲领完成责任7

二、文化运动纲领11

1.文化运动纲领(十一中全会通过)11

2.国民党中央宣传部拟定的文化运动纲领宣传及实施办法(1944年1月9日)14

3.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奉发《文化运动纲领实施办法》的调令(1945年4月23日)16

三、中央文化事业计划委员会工作纲要18

1.中央文化事业计划委员会最近工作(二十五年十月十九日在中央纪念周讲演)18

2.中国文化事业委员会之工作纲要及今后文化政策21

四、三民主义文化建设运动纲要23

三民主义文化建设纲领23

五、民族文化建设纲要26

民族文化建设纲领(黄文山)26

六、省市文化运动委员会组织规程31

1.省市文化运动委员会组织规程31

2.筹组文化运动委员会直隶本部32

3.中央宣传部敦聘太虚大师为文化运动委员33

4.中央文化运动委员会消息(题目自拟)33

5.中央文化运动委员会第一次文化动态广播33

6.中央文化运动委员会促进各方推行民族健康运动并盼各会所参照民族健康运动方案实施35

7.中央文化运动委员会三十二年度十二月份文化动态广播36

七、中央文化驿站设置办法37

1.中宣部设立文化驿站37

2.文化驿站总管理处划归中央出版事业管理委员会管辖37

3.交通部训令:路营渝字第三九○三号(中华民国三十三年三月九日) 令本部直辖各机关:案准中央执行委员会出版事业管理委员会三十三年二月二十五日(三十三)指字第302号公函开38

4.法规:中央文化驿站设置办法(二十九年一月十一日第五届中央常务委员会第一三八次会议通过,三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第五届中央常务委员会第二四五次会议修正)39

八、民族健康运动方案41

1.内政部礼俗司向国民党五届六次中央会议提出的工作报告稿(1939年10月26日)41

2.内政部关于重颁禁止妇女缠足办法呈及行政院批(1939年10月—1940年1月)43

3.教育部检送全国国民体育会议关于厉行禁止早婚以健强民族案致社会部公函(1941年2月20日)45

4.民族健康运动方案45

5.民族健康运动实施纲要48

九、第三届国民参政会关于教育文化决议案50

1.社会部公函:福六字第四四○九九号(三十二年四月六日):为准函以准行政院秘书处通知关于国民参政会第三届第一次大会建议请政府从速普设托儿所一案核嘱复意见等由函复查照由50

2.第三届国民参政会第二次大会关于教育文化决议案附教育部办理情形51

3.国民参政会第三届第一次大会中医学校提案全文56

十、国防文化58

1.国防文化之重要与其实施58

2.国防文化底建设65

3.国防文化与文化国防68

4.建立国防文化72

十一、中国文化服务社分支社组织办法73

1.中国文化服务社73

2.中国文化服务社分支社组织办法74

3.会同中国文化服务社商讨组织中国文化服务社海外各地分支社76

4.中国文化服务社总社优待各级党部政府机关暨学校团体采购国民图书出版社各种书籍办法76

5.转令免征中国文化服务社各地分社营业税案77

6.中国文化服务社分支社书刊批销办法78

7.中国文化服务社读书会新订章则78

十二、抗战时期文化团体指导工作纲要79

1.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关于抗敌宣传工作概况的报告(1939年7月)79

2.抗战时期文化团体指导工作纲要85

十三、图书杂志管制与审查86

1.图书杂志审查法规86

2.关于战时图书杂志原稿审查办法撤销案之检讨88

3.全国出版界请求撤销战时图书杂志审查办法93

4.省市图书杂志审查处组织通则94

5.省市图书杂志审查处分级暂行办法95

6.县市图书杂志审查分处组织通则96

7.现行法规汇辑:中央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奖励优良书刊剧本办法96

8.图书杂志剧本送审须知(中央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颁行)97

十四、“六不”“五要”文艺政策98

1.战时文艺政策98

2.我们所需要的文艺政策100

十五、战时文化宣传政策基本纲要112

1.国民党五届中央五次会议通过的《改进国际宣传实施方案》与《切实推进沦陷区域宣传工作》等决议案(1939年1月27日)112

2.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奉发蒋介石手定《现阶段之军事、外交宣传要点》(1939年4月14日)113

3.国民党中央宣传部拟定的《特种宣传纲要》(1941年)114

4.国民党中央宣传部文化运动委员会组织大纲(附委员名单)(1941年1月6日)116

5.国民党中央宣传部文化运动委员会工作纲领(1942年)117

6.军委会关于实施当前之文化政策与宣传原则致教育部密代电(1942年5月1日)119

7.国民党中央宣传部检送《各省市县党部三十一年度通俗宣传实施纲要》致社会部公函(1942年5月15日)122

十六、战时文化动员纲要126

战时文化动员纲要拟议126

十七、文化劳军实施办法130

1.陪都文化界出钱劳军130

2.文化劳军运动130

3.渝市各报号召读者响应文化劳军运动133

4.文化劳军与抗战文艺133

5.文化劳军注重电影与播音134

6.“文化劳军列车”出动(特写)134

7.响应文化劳军:陪都献金竞赛大会136

8.慰劳动态:陪都文化劳军竞赛,工商界互争前茅138

9.饬各级党部推进文化劳军运动138

10.命令:训令:教育:教四字第一三一○号(三二.一.二六):令各县市政府、北碚管理局、各设治局:为抄发文化劳军宣传标语令仰遵照由张群,郭有守139

十八、军中文化设备征募运动140

1.响应军中文化设备征募运动(张道藩)140

2.略谈军中文化设备——拥护文化劳军运动142

3.一个军中文化者的紧急呼吁144

十九、天主教文化协进会章程148

1.中国天主教文化协进会修正章程148

2.中国天主教文化协进会分支会组织通则150

3.中国天主教文化协进会组织纲要与工作纲领151

第二章 沿海文化机构内迁157

一、中国文化服务社总社157

1.中国文化服务社近况157

2.中国文化服务社总社读书会主办第一次青年论文竞赛158

3.中国文化服务社159

4.中国文化服务社成立五周年,今日举行纪念会160

二、东部文化大西迁与重庆的准备160

1.文化向内地去160

2.在陕北正有中国不少的著名文化人集中在那里161

3.论文化疏散162

4.湘鄂专科以上学校奉令迁移内地164

5.欢迎沪港内迁同仁165

6.欢迎内迁的文化工作者165

三、内迁高校和文化机构166

1.中央大学之迁校166

2.中央大学迁重庆上课167

3.迁渝之后167

4.乔迁后的中央大学168

5.中大迁渝的前后170

6.大学西迁记172

7.沦陷区域各大学,西迁内地后现状174

8.政治部第三厅最近大部分工作人员已由汉撤退175

9.妇女慰劳总会迁渝办公175

10.战时儿童保育会总会迁渝办公,决定扩大收容范围,增制儿童棉衣鞋被175

11.中山文教馆总馆设北碚176

12.国立江苏医学院迁移,北碚开课:附属医院设在重庆附近176

13.益世报将迁渝177

14.国立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最近工作概况177

15.经济部地质调查所最近工作概况178

16.国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工作近况178

17.国立中央研究院地质调查所工作近况179

18.中央救济迁川学校179

19.国民党中央社会部编:全国性特种社团一览(1941年3月3日)179

20.东吴法学院将由沪迁渝186

21.灵修学院迁重庆186

22.校董会改组迁渝始末记187

23.协助迁校委员会工作报告188

24.军校西迁记188

25.迁川后之中央军校190

26.陪都文化界集会,迎内迁文化人,潘公展氏期勉努力配合抗战191

27.内迁文化人士首批抵渝191

28.陆军大学追悼西迁以来亡故教职学员士兵大会记191

29.中央政校在重庆193

30.教育法令国立各级学校迁校办法193

31.志母校化学研究所战时迁设北碚筹议经过196

32.重庆神学院迁校的经过198

四、出版报刊广播机构 电影厂199

(一)出版、报刊199

1.《海潮音》迁回重庆编发通告199

2.《黄埔周刊》迁蓉出版,于渝设立办事处199

3.内迁期中报馆在渝工作的剪影200

4.迁渝复刊的一点感想200

5.为本刊迁渝出版说几句话202

6.迁渝复刊告读者202

(二)广播机构、电影厂203

1.中央广播管理处派员至渝筹设短波大电台203

2.准函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广播事业管理处为在重庆筹设强力短波广播电台一案令仰遵照由204

3.准函为于重庆筹设强力短波广播电台勘定地址备具计划嘱转行重庆市府办理公告一案已转饬照办由204

4.中央广播电台在渝开始播音204

5.中国电影制片厂二周年纪念在重庆举行盛大纪念仪式205

6.电影检查所迁移重庆办公205

7.全国电影协会在重庆开会205

8.银行员业余生活:参观中国电影制片厂记206

五、电影院 剧院 电影放映总队207

(一)电影院207

1.上月离申成都入重庆,薛玲仙挟艺征蜀,在重庆一家小型电影院中表演207

2.重庆电影院详谈:幼稚落后尚在萌芽时期,最佳戏院等于上海光华207

3.谈谈重庆电影院208

4.电影院在重庆209

5.陪都国营电影机关动态210

6.一个大剧场,四个电影院:陪都正筹建中211

7.十四新片将上重庆银幕211

8.今年重庆影院新片排映之道212

(二)剧院212

1.剧运在重庆212

2.中央青年剧社的过去现在与将来213

3.国立戏剧学校近况214

4.中央青年剧社演员阵容216

5.孩子剧团在川西川北216

6.话剧在重庆218

7.重庆的剧运动态218

8.一九三九年重庆剧运总报导221

9.中央青年剧社的改组225

10.谈以重庆为中心的西南剧运:四一年新剧运动总检讨226

11.一九四零年重庆演剧的总结229

12.一九四一年重庆演剧的总结235

13.剧坛动态243

14.重庆剧团与剧人旅蓉四月总报告243

15.三月份重庆上演的话剧总评244

16.中央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三十二年度奖励剧本一览245

(三)电影放映总队246

1.中央电影摄影场与实验剧院合作办理电影放映站246

2.军委会政治部巡回电影队抵西放映抗战影片246

3.设电影放映站247

六、图书馆 博物馆 音乐 舞蹈 体育机构247

(一)图书馆247

1.中央图书馆在重庆建筑分馆247

2.国立中央图书馆重庆分馆建筑委员会组织规则247

3.国立中央图书馆迁移江津中白沙248

4.国立中央图书馆筹备处工作近况248

5.国立中央图书馆白沙民众阅览室概况(附图)249

6.国立北平图书馆由昆迁乡工作253

7.中央图书馆重庆分馆开幕253

8.中央图书馆陪都分馆定期开放253

9.金陵大学图书馆迁蓉经过及工作近况254

10.中央图书馆由渝还都255

(二)博物馆256

卫聚贤报告汉墓试掘经过——重庆汉墓甚多应加保护,拟具意见请设立博物馆256

(三)音乐257

1.重庆将设立国立音乐学院257

2.音乐歌曲在重庆257

3.中华交响乐团报送章程与工作报告书等备案并请支助经费呈(1941年6月—1942年4月)258

4.国立艺专音乐系迁川后264

5.重庆中华交响乐团举行二周年纪念音乐会264

6.社会音乐活动264

7.学音乐的一群265

(四)体育机构267

1.两江女体专在重庆267

2.两江体专267

3.指导重庆市举办元旦体育表演游行267

4.加强国民体育的实施268

5.建军与提倡体育268

6.核准大田湾建设体育场及花园案269

7.国民教育体育师资训练问题269

8.体育与修养271

9.社会部训令:组五字第二八三九号(三十一年七月二十九日):令各省社会处民政厅,重庆市社会局:据电称以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设立分会一案令仰遵照办理由272

10.教育部训令:第三二一一六号(三十二年七月三日):令各国立学校,省市教育厅局重庆市教育局:为供给体育教师及体育指导员必须应用之运动衣着令仰参酌办理272

11.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编制板羽球273

12.全国体育协进会召开理监事会273

13.理想中的青年运动员273

14.本府督工兴建之复兴关陪都体育场275

15.本会重庆市分会主办全市游泳比赛大会,九月三日在雨中热烈举行275

16.国立重庆大学体育科素描276

17.重庆市第四届运动会志盛278

18.教育部国民体育委员会民国三十三年度工作概况报告(1945年)279

第三章 战时文化概况281

一、国民精神总动员281

1.国民精神总动员纲领281

2.文化界与国民精神总动员288

3.国民精神总动员与忠孝的民族道德290

4.国民精神总动员中教育者应有的努力291

5.教育界对于国民精神总动员的责任293

二、抗战文化宣传运动295

1.军委会政治部与中宣部等单位合组的战地文化服务处组织章程(1938年7月)295

2.何公敢关于宣传站各总分站筹备经过及工作概况报告书(1938年11月)296

3.军委会政治部所属宣传工作团队服务规则与管理规程(1938年9月—1941年1月)303

4.军委会政治部所属宣传团队一览表(1938年)306

5.郭沫若、洪深为部属宣传团队奉令改编事致各抗敌演剧队电(1939年3月)307

6.陈诚关于部属演剧队配属各战区政治部管理何题电及郭沫若签呈(1939年4—9月)307

7.军委会政治部漫画宣传队矣于组织沿革与赴战区开展宣传活动情形呈(1939年5月)308

8.军委会政治部孩子剧团为请求赴四川农村工作致郭沫若函(1939年11月4日)312

9.军委会战地党政委员会为制定《文化备粮供应计划大纲》与《战地书报供应办法》致教育部函件(1939年11月30日)313

10.郭沫若签报保持孩子剧团川东川南工作报告呈(1939年11月16日)316

11.郭沫若关于将长沙儿童剧团改编并入孩子剧团呈(1939年12月16日)319

12.国民党中央社会部等单位关于组织文艺奖助金管理委员会函件及该会工作报告(1940年7月—1941年2月)320

13.军委会政治部孩子剧团报告组织经过情形呈(1941年1月14日)327

14.军委会政治部组织戏剧指导委员会有关文件(1941年2月)329

15.军委会政治部关于设立戏剧学院及话剧实验剧团的令函(1941年2月19日)330

16.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关于筹设戏剧教导团的文件(1941年3月)331

17.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何浩若关于将所属抗敌歌咏队改编为新中国合唱团的签呈(1941年4月15日)334

18.郑用之关于电影放映队从艰苦奋斗中争取胜利的报告(1941年12月5日)336

19.杨邨人关于军委会政治部电影放映队三年来工作情况的报告(1941年12月)337

三、战时的文化出版事业339

(一)国民党的统制政策与措施339

1.国民党中央出版事业管理委员会工作计划大纲(1939年11月10日)339

2.重庆市报纸、通讯社及杂志社登记一览表(1939年10月—1941年3月)341

3.四川省报纸、通讯社及杂志社登记一览表(1939年10月—1941年3月)348

4.中央文化驿站设置办法与组织分布状况表(1940年1月11日)352

5.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与各地党部直属的报社、通讯社分布地点及负责人名单(1940年)353

6.孔祥熙等在国民党五届中央八次会议提出的组织中央出版管理局以加强出版扩大宣传案(1941年4月1日)357

7.国民党中央秘书处为组织中央出版事业管理委员会并检查该会组织条例致行政院公函(1942年7月14日)359

8.重庆市书店概况登记表(1942年)361

9.成都市书店概况登记表(1942年)368

10.国民党中央宣传部试办管理出版事业计划纲要(1943年7月6日)374

11.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制定的各省市出版事业管理暂行办法(1943年10月)375

12.国民政府抄发《著作权法》致国史馆筹备委员会的训令(1944年4月27日)376

13.国民政府通饬施行《著作权法施行细则》的训令(1944年9月5日)378

14.军委会政治部转发修正《出版法》第四章 第二十二条的训令(1944年11月6日)380

(二)新闻统制380

1.行政院公布之《随军记者及摄影人员暂行规则》(1937年12月13日)380

2.国民党中央宣传部拟定之《中外新闻记者战地采访管理办法》草案(1938年)381

3.军委会政治部为施行《非常时期新闻检查规程及违检惩罚暂行办法》致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公函(1938年9月8日)383

4.吴国桢为检送《外籍新闻记者注册证规则》事致董显光函(1938年12月1日)384

5.抗战时期检查外国记者新闻电报准则(1939年)385

6.国民党中央秘书处检送《战时新闻检查局组织大纲》及《战时新闻检查办法》致各省市党部代电(1939年6月17日)386

7.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检发《未设邮电检查所地方党政军机关临时检查邮电暂行办法》的通告(1939年6月20日)387

8.行政院抄发《邮电检查施行规则》致侨务委员会训令(1939年7月10日)388

9.国民党中央宣传部检送《书店印刷店登记办法》意见书的函(1939年11月30日)389

10.国民党中央秘书处抄送《邮电检查施行规则》与《电报检查所组织规程》致社会部公函(1939年7月18日)389

11.国民党中央秘书处抄送各省市新闻检查所组织条例暨编制表致中央宣传部公函(1939年7月20日)392

12.军委会战时新闻检查局检送《战时新闻违检惩罚办法》致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函(1939年12月18日)394

13.军委会战时新闻检查局《修正战时新闻禁载标准》(1940年1月)395

14.军委会战时新闻检查局编报《民国二十八年度工作报告书》的函件(1940年4月20日)397

15.军委会战时新闻检查局重庆处关于成立以来的工作报告书(1942年11月28日)400

16.国民政府公布《新闻记者法》的训令(1943年2月15日)404

17.行政院颁布《非常时期报社通讯社杂志社登记管制暂行办法》(1943年4月)406

18.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颁行修正《战时新闻禁载标准》(1943年10月4日)408

19.各省市新闻检查规则(1943年12月24日)410

20.军委会新闻检查局民国三十一年十月至三十二年十月工作报告(1943年12月)411

21.战时新闻检查局一九四三年检扣《新华日报》稿件统计图表(1944年1月)421

22.战时新闻检查局一九四四年一至六月检扣《新华日报》稿件报告书(1944年7月)424

23.重庆新闻检查处检扣《新华日报》刊发应放弃一党专政与组织联合政府等稿件的有关文件(1944年10月)426

(二)图书杂志审查428

1.国民党《战时图书杂志原稿审查办法》(1938年7月)428

2.国民党中央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组织大纲(1938年7月21日)429

3.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颁布的通俗书刊审查标准(1938年7月)430

4.国民党中央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关于订定各地审委会初步工作纲要致教育部呈(1938年11月30日)431

5.国民党中央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书刊查禁理由提要(1938年12月—1939年1月)434

6.国民党中央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报送《图书杂志查禁解禁暂行办法》致教育部呈(1939年6月2日)445

7.国民党中央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审查工作指示录(1939年4月)446

8.国民政府公布的《战时图书杂志原稿审查办法(修正)》(1940年9月6日)451

9.国民党中央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民国二十七年十月至二十九年十月查禁书刊目录一览表(1940年10月)453

10.行政院修正公布的省市图书杂志审查处与县市图书杂志审查分处组织通则(1941年3月)481

11.国民党中央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民国三十年五月至十二月查禁书刊目录一览表(1942年1月)483

12.国民党中央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民国三十二年查禁的部分书刊目录一览表(1943年1—10月)489

13.国民党中央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奖励优良书刊剧本办法》(1943年2月16日)496

14.国民党中央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民国三十一年度工作考察报告(1943年)496

15.国民政府公布修正《中央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组织条例》的训令(1944年7月8日)498

16.军委会政治部奉发《战时出版品审查办法及禁载标准》《战时书刊审查规则》的训令(1944年7月)499

17.国民党修正抗战期间图书杂志审查标准(1938年7月21日)502

(三)戏剧电影审查503

1.七七少年剧团请拨发疏散费函及国民党中央社会部等密查取缔该团的文件(1938年9月—1939年10月)503

2.民族剧团报送简章与团务活动报告等致教育部呈及有关文件(1938年9月—1940年7月)507

3.国民党中央社会部拟订剧团组织要点致中央宣传部函(1939年11月7日)514

4.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为制定《戏剧剧本审查登记办法》及《电影剧本审查登记办法》等致中央秘书处公函(1940年3月21日)515

5.张仲友为组织建国戏剧教育巡回团报送章程等备案并请政治部收编呈(1940年8—12月)519

6.行政院修正《非常时期电影检查所暂行规程》(1941年3月8日)522

7.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关于审查戏剧及电影剧本应注意取材与作风方面的意见(1941年5月)523

8.周贵德等为组织中国实验歌剧团报送简章备案并请批拨开办费致教育部呈(1941年10—11月)523

9.行政院非常时期电影检查所三十一年度工作计划书(1942年)527

10.教育部实验戏剧教育队组织活动概况报告及有关文件(1943年1—7月)528

11.非常时期电影检查所为各地借故禁演苏联影片事致行政院呈(1941年2月18日)537

12.行政院非常时期电影检查所编报的禁映影片一览表(1943年)537

13.国立编译馆编:抗战期间的中国戏剧概况(1946年)538

(四)摧残进步书业与监视文化团体543

1.重庆市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与中统局关于生活书店的调查报告及社会部拟具的对策等文件(1939年5—6月)543

2.国民党中统局与社会部为侦查重庆生活书店及邹韬奋寓所的往来密函(1939年5—6月)546

3.国民党中央图审会与社会部为查抄沙坪坝生活书店往来文件(1939年7—9月)547

4.宪兵司令部政治部关于调查生活书店与《新华日报》组织情形致军委会政治部呈(1939年9月)549

5.国民党中央社会部为调查防范中央大学左倾文化团体与教育部往来密函(1939年7月)554

6.中统局关于重庆文化救国团体及共产党人活动情况的通报(1939年8月3日)556

7.国民党重庆市党部密报进步文化人士集会讨论宪政运动情形并请社会部派员共商对策呈(1939年11月17日)558

8.行政院交核中华图书公司等书店请保障书业安全纠正搜查书报违法行为函(1939年8月22日)560

9.教育部相菊潭关于执行蒋介石安置自港沪撤退来渝文化界人士三原则办法的签呈稿(1941年3月22日)562

10.军委会办公厅关于严加限制文化界人士购机票飞港活动的代电(1941年9月15日)562

11.沈钧儒在国民参政会提出保障文化出版事业案与国民党中央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办理情形等有关件(1941年3—4月)563

12.国民党中央宣传部抄发“周恩来通知左翼文人防范我政府屠杀政策”情报的公函(1942年6月30日)568

13.国民党中央宣传部抄送渝市读书、新知、生活等书店调查材料致三民主义研究会注意的令(1943年4月17日)568

14.王亚平、茅盾等文化界人士联名要求改进图书杂志审查办法及国民党中央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拟复意见等文件(1943年11月—1944年1月)569

四、战时的文化学术团体573

1.中国计政学会常务理事杨汝梅等报告会务状况呈及社会部批(1938年8—10月)573

2.国民党中央秘书处关于中常会通过《抗战时期文化团体指导工作纲要》备案事复社会部公函(1939年8月15日)578

3.国民党中央社会部关于饬令救亡团体分赴前线乡村开展工作事致各省市党部公函(1939年11月7日)579

4.教育部为拟定抗战时期文化团体总登记办法大纲与社会部往来函件(1939年12月—1940年2月)580

5.黄奋生、顾颉刚等为发起组织中国边疆学会呈与国民党中央社会部批(1940年7月—1941年11月)583

6.军委会战地党政委员会为组织战地各级教育文化协会致社会部公函(1940年9月26日)589

7.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关于加强社会文化团体党组织及其活动的提案(1941年4月1日)591

8.中华林学会报告迁渝后工作概况并请补助常年经费呈与中央社会部批(1941年7—10月)592

9.中国气象学会章程与团体概况报告表(1943年7月30日)596

10.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检报迁渝后的会务工作报告与团体概况报告表的呈(1943年4—12月)598

五、战时体育601

1.中华体育学会报告会务活动概况呈(1938年12月—1939年1月)601

2.国民党四川省党部检送该省体育会章程与指导员总报告书等资料致中央社会部备案的公函(1939年12月29日)604

3.全国国民体育会议宣言(1940年10月15日)608

4.教育部公布修正国民体育委员会章程(附委员名单)(1940年5月27日)610

5.行政院交办国民参政会建议普及国术训练增强抗战基本力量案的通知单(1941年12月—1942年5月)611

6.教育部体育委员会对国民党九中全会之工作报告稿(1941年12月)613

7.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报送三十年度工作计划致行政院备案呈(1941年6月)615

8.教育部国民体育委员会民国三十三年度工作概况报告(1945年)617

六、战时宗教619

1.若斯:缙云寺里汉藏教理学院出家学生访问记(1938年6月6日)619

2.行政院交办国民参政会第二次大会建议注意佛教文化案致教育部笺函(1939年4月19日)620

3.军委会政治部为防止敌伪利用宗教文化进行侵略与国民党中央社会部往来密函(1940年1—2月)621

4.国民党中央社会部关于整理中国佛教会意见致蒋介石函件及国民政府文官处复函(1940年6月)622

5.重庆慈云寺乐观建议组织战时僧众服务团及国民党中央社会部办理经过情形有关文件(1940年5—8月)627

6.中国佛教国际宣传步行队拟赴西邻各国开展抗日宣传活动致中央社会部备案呈(1940年10月13日)634

7.国民党中宣部国际宣传处关于协助解决从沦陷区撤至西南后方之美国传教士事致蒋介石呈稿(1940年11月—1941年3月)637

8.国民党五届八次会议主席团关于加强国内各民族及宗教间之团结以达成抗战建国成功目的之施政纲领案(1941年4月2日)638

9.支那内学院蜀院概况报告表(1944年5月)639

10.世界佛学苑概况报告表(1944年5月)640

11.重庆天主基督教爱国人士组织慰劳救济动员委员会开展慰劳救济将士工作的函件(1944年12月15日)642

七、文化区的抗日救亡运动643

1.重庆文化界救国联合会已决定改组643

2.重庆文化界救亡协会成立643

3.重庆文化界救亡活动644

4.兵役宣传工作在江津645

5.为响应陪都各界端午节劳军647

6.江津妇女热烈献金648

八、抗战“四坝”648

(一)沙坪坝648

1.旅行沙坪坝648

2.重庆和沙坪坝649

3.关于沙坪坝无线电台:参观纪录之一650

4.关于沙坪坝无线电台:参观纪录之二652

5.一个新兴的文化区:沙坪坝653

6.沙坪坝杂写655

7.庆祝新约声中沙坪坝青年馆开幕659

8.沙坪坝青年馆的使命和任务660

9.中央大学消息661

10.八载沧桑——沙坪坝学府生活的透视662

11.沙坪坝上的茶馆664

12.“五四”在沙坪坝,文艺晚会情绪极为热烈665

13.郭沫若先生在重庆沙坪坝讲演:我们需要怎样的文艺666

14.重庆的文化区——沙坪坝668

15.八年来的沙坪坝:介绍一个抗战期中突起的文化区669

(二)夏坝672

1.复旦大学教育系研究本区教育之工作大纲672

2.抗战中的复旦大学673

3.重庆复旦大学675

4.嘉陵江畔的复旦大学675

6.复旦大学在黄桷678

7.夏坝之夜680

8.夏坝拾零681

9.夏坝风光682

10.夏坝风情画682

11.寂寞的夏坝,冷落的华西坝685

12.美丽的夏坝之一角——复旦大学的女生生活685

13.胜利振奋了夏坝,复旦大学师生狂欢记(转载八月十五日重庆世界日报)687

(三)白沙坝688

1.江津白沙镇一瞥688

2.避免空袭各校纷纷迁移,省立教育学院迁移江津白沙说不确689

3.国立女子师范学院筹备近讯:设七系一专修科,院址将勘定白沙690

4.梁漱溟在白沙讲演690

5.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将在白沙建筑地理研究所690

6.陈独秀在江津691

7.国庆日在白沙691

8.白沙万人合唱记盛692

9.四川白沙举行邮票展会693

(四)梁滩坝693

1.青木关民众教育馆成立693

2.教育部附设青木关民众教育馆概况693

3.青木关民教馆筹设耆老会702

4.青木关民教馆举行社会教育座谈会702

5.参加青木关留学生讲习会记702

6.青木关会所之处置705

7.儿童教育馆是怎样创始的:教育部附设青木关小学儿童教育馆的回忆705

第四章 战时文化组织709

一、中央文化运动委员会709

1.筹组文化运动委员会直隶本部709

2.文化运动委员会举行成立大会709

3.中央文化运动委员会第一次文化动态广播710

4.中国国民党中央文化运动委员会为慰劳在缅作战的将士711

5.七年来的中国抗战文学711

6.新中国文化运动中的中央文化运动委员会716

二、东方文化协会719

1.东方文化协会在渝成立719

2.献给东方文化协会720

3.东方文化协会选举太虚大师为名誉理事721

4.东方文化协会为响应苏联科学院会员电代电721

三、文化事业组722

1.文化事业组的工作点滴722

2.文化事业组的工作:正在进行的工作723

3.两年来的文化事业组725

四、国际文化合作协会726

1.国际文化合作协会缘起726

2.国际文化合作协会征求本部会员727

3.国际文化合作展望728

4.国际文化合作协会成立,蒋主席训词以文化促进世界大同729

五、文化工作委员会730

1.文化委员会文化工作队暑期文化工作计划730

2.中央宣传部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关于各抗战根据地文化人与文化人团体的指示731

3.文化工作委员会举行文化讲座732

4.政治部文化工作委员会对敌工作座谈会732

5.文化工作委员会纪念歌德736

六、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737

1.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章737

2.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宣言738

3.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发起趣旨739

4.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补报组织章程及会员名册工作计划等备案呈及社会部批答(1938年9—10月)740

5.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报送会务状况报告书备案呈(1938年9月12日)753

6.国民党中央社会部关于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今后工作要点指令(1938年10月21日)755

7.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周年纪念“精诚团结,抗战到底”756

8.纪念文协成立一周年757

9.确立抗战文艺政策758

10.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周年纪念——组织笔部队759

11.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周年纪念:战斗一年759

12.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周年纪念,论新形式与旧形式——为周年特刊作760

13.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周年纪念:大家应更多出点力761

14.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周年纪念——小献议762

15.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报送会务报告及第二届理事名册备案呈(1939年6月)763

16.作家战地访问团筹组经过及其出发情形有关文件(1939年2—6月)765

17.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呈报送作家战地访问团工作概要呈(1940年3月18日)768

18.国民党中央社会部为作家战地访问团建议加强战区文化宣传工作事与河南省党部往来函件(1940年4—5月)772

七、中苏文化协会774

1.中苏文化协会四川分会的成立774

2.如何加速中苏文化的交通:谨献于中苏文化协会会员大会之前775

3.中苏文化协会会章、会务报告与有关文件(1938年9月—1940年3月)776

4.中苏协会设立中苏文化图书馆786

5.中苏文化协会四川分会职员表786

6.发刊词790

7.中苏文化协会四川分会周年纪念献词791

8.怎样开展今后的工作792

9.中苏文化协会第三次年会速写793

10.孙会长哲生在中苏文化协会第三次年会的讲词794

11.中苏文化协会的工作和立场兼答《大公报》对我们的勖勉795

12.中苏文化协会儿童之家开幕797

13.略谈苏联的漫画艺术:为中苏文化协会苏联漫画展览作799

14.中苏文艺交流之促进(郭沫若)801

15.中苏木刻之交流(季植)803

16.中苏文化协会举行陪都各界庆祝苏联革命建国第二十八周年纪念大会孙会长致词805

17.高尔基逝世十周年纪念晚会:一九四六年六月十八日在重庆中苏文化协会806

八、中英文化协会807

1.中英文化协会救济英国灾民807

2.中英文化协会召开干事会议807

3.中英文化协会在港大设奖学金额808

4.中英文化协会开会808

九、中美文化协会809

1.中美文化协会成立809

2.中美文化协会盛举809

3.中美文化协会欢送美大使809

4.中美文化协会:登记旧会员征求新会员,并将举行联谊会辩论会810

十、其他中外文化协作团体810

1.中德文化协会组织缘起及会务报告等有关文件(1938年9—10月)810

2.中波文化协会理事郭有守报告会务活动状况呈与社会部批(1938年9—10月)813

3.中法比瑞文化协会组织章程与会务工作报告及有关文件(1939年3月—1941年12月)816

4.中国中暹协会理事长周启刚报送工作计划大纲等呈及国民党中央社会部文化事业科审核意见的签呈稿(1939年11月)819

5.回教南洋访问团马天英抄报中马文化协会章程及执事名单致教育部翁之达函(1941年3月)821

6.中缅文化协会章程、组织通则、职员名单及会务状况报告书(1944年10月)824

十一、文化劳军运动委员会829

1.文化劳军运动宣传标语829

2.推进文化劳军运动,蒋委员长颁发训词830

3.文化劳军运动业已收到捐款七百万元,先建立军中播音宣传网830

十二、中国史学会830

1.中国史学会开成立大会830

2.中国史学会成立大会点滴831

3.中国史学会工作近况833

4.中国史学会成立之期年833

5.中国史学会章程(附表)834

6.中国史学会成立大会纪念录(民国三十二年三月二十四日)836

7.期刊介绍:《中国史学》(第一期)(中国史学会编)838

十三、中国书学研究会839

1.中国书学研究会概况839

2.中国书学研究会研究工作计划大纲839

3.中国书学研究会近讯842

4.中国书学研究会近讯843

5.与中国书学研究会论书函844

6.中国书学研究会举办全国国立中等学校书法竞赛经过845

十四、新运妇女指导委员会847

1.致重庆新运总会妇女指导委员会并转全国各妇女团体电847

2.新运妇女指导委员会最近又举办一高级干部训练班847

3.新运总会妇女指导委员会为三八纪念告全国女同胞书847

4.新运妇女指导委员会三年工作总结849

5.新运妇女指导委员会松溉纺织实验区织造羊毛毯852

6.重庆新运妇女指导委员会庆祝成立三周年852

7.新运妇女指导委员会853

8.新运妇女指导委员会拟派荣誉军人服务队工作人员前来本会实验雨伞工厂学习制雨伞工作854

9.妇女界大小事854

10.新运妇女指导委员会举行二周年纪念展览854

11.新运妇女指导委员会工作八年(节选)854

十五、中国边疆文化促进会859

1.中国边疆文化促进会之成立859

2.中国边疆文化促进会一年来工作报告(民国二十九年七月)860

十六、国际妇女协会862

1.国际妇女协会举行义卖862

2.蒋夫人覆美大学妇协会电862

十七、中国天主教文化协进会863

1.中国天主教文化协进会在渝市成立妇女工作委员会863

2.重庆天主教文化协进会筹备庆祝田枢机863

3.中国天主教文化协进会概况863

十八、中国回教救国协会864

1.中国回教救国协会第二届理监事名单864

2.希望于中国回教救国协会者865

3.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员代表大会代表推举办法866

4.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宣传纲要867

5.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宣传工作实施办法867

6.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告全国回胞书870

7.中国回教救国协会章程871

8.中国回教救国协会第二届全体会员代表大会宣言873

9.中国回教救国协会第一届全体会员代表大会(节选)875

十九、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893

1.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成立经过893

2.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各地分会组织规程895

3.国民党重庆市党部为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积极进行抗敌戏剧宣传演出请予嘉奖呈(1939年2月15日)896

4.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报告举行第二届年会并改选理监事情况呈(1939年3—4月)898

5.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关于举办第二届戏剧节办法呈及国民党中央社会部批(1939年9—10月)900

6.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庆祝三十三年戏剧节的日程903

7.携起手来,更勇敢地前进: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三十三年戏剧节广播词904

二十、中华全国电影界抗敌协会906

1.中华全国电影界抗敌协会成立大会专辑:大会宣言906

2.中华全国电影界抗敌协会致苏联电影界书907

3.中华全国电影界抗敌协会为恢复工作报送会章等备案呈(1940年3月15日)908

4.国民党中央社会部孟健民关于奉派视察中华全国电影界抗敌协会情形的签呈(1940年4月9日)910

5.国民党中央社会部关于中华全国电影界抗敌协会备案事致教育部公函稿(1940年4月12日)911

6.中华全国电影界抗敌协会为活动经费困难申请津贴呈(1940年10月9日)911

二十一、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912

1.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912

2.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举行会员总登记,征求各地新会员912

3.木刻界消息913

二十二、中华全国漫画作家抗敌协会914

1.中华全国漫画作家抗敌协会于去年底在渝补行成立大会914

2.鲁少飞等为筹组中华全国漫画作家协会致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呈(1939年3月)914

3.国民党中央社会部关于改定鲁少飞等筹组中华全国漫画作家抗敌协会事致内政教育两部函稿(1939年5月4日)915

二十三、中华全国美术界抗敌协会918

1.中华全国美术界抗敌协会报送会章及理事名册筹备案呈(1939年3月8日)918

2.国民党中央社会部孟健民关于中华全国美术界抗敌协会备案事的签呈(1939年4月22日)920

第五章 对外宣传922

一、对外宣传概况922

1.战时对外宣传大纲922

2.抗敌救国宣传大纲924

3.抗战周年纪念宣传大纲924

4.国际反侵略运动宣传大纲926

5.关于对外宣传928

6.教育部令饬搜集对外宣传照片929

7.分函各部处详列对外宣传刊物转告侨胞订阅以广宣传930

8.扩展宣传照片对外推销930

9.中日对外宣传的评价930

10.第十九届国际合作节宣传大纲932

11.第二十届国际合作节宣传大纲936

12.第二十一届国际合作节宣传大纲937

13.第二十三届国际合作节宣传大纲939

二、中央广播电台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941

1.中央广播电台在渝开始播音941

2.长期抗战之心理建设:在重庆中央广播电台讲演941

3.对南洋侨胞报告抗战必胜之各方情(二八.八.一八于重庆中央广播电台播音)945

4.二期抗战的重心(二十八年五月三十一日在重庆中央广播电台讲词)946

5.中苏两大民族联合起来为反侵略而斗争(在中央短波广播电台对苏广播的广播词)948

6.所谓“东亚协同体的真面目”(朱秘书长于十月十九日在中央广播电台讲词)949

7.我们的外交方针(王委员宠惠于十月十九日在中央广播电台讲词)951

8.从抗战胜利的趋势说到侨胞今后应有的努力(吴委员铁城十二月十三日在中央广播电台对侨胞播讲词)952

9.国际广播电台暂行节目时间表954

10.林主席三十年元旦训词:在中央广播电台向国内外同胞广播原词958

11.国际广播电台每日播音节目时间表960

12.国际电信会议我代表提议,广播电台呼号第一字改为B字963

13.我国国际广播电台更改频率963

14.国际广播电台每日播音节目时间表964

三、在华日本人民反战同盟与对日宣传967

1.中国西南的日本反战同盟967

2.在华日本人民反战同盟969

3.反战同盟到渝971

4.日本在华反战同盟之活动971

5.在华日本人民反战同盟西南支部,月初由桂来渝,五日起在国泰戏院公演三幕日语剧《三兄弟》972

6.日本的先觉者——在华日本人民反战同盟宣言972

7.鹿地亘悼在华日本人民反战同盟殉难同志文974

8.在华日本人民反战同盟西南支部为慰劳中国英勇抗战将士公演《三兄弟》敬告中国各界人士书975

9.在华日本人民反战革命同盟会宣言976

10.一个日本反战同盟盟员前线工作报导978

11.欢迎日人反战同盟,前线工作队回渝大会记979

第六章 战时文化的变化与进步983

一、抗日救亡文化983

1.论抗日文化统一阵线983

2.全国文化界抗日统一运动988

3.部令各校师生利用假日下乡宣传抗日989

二、抗日民主文化990

1.抗战建国纲领与民主前途990

2.中央关于开展抗日民主地区的国民教育的指示992

3.战争中的民主政治994

4.抗战三年来的民主运动995

5.民主政治在抗战中的进步:本届国民参政会的成就1005

6.一切应当为了粉碎日本的进攻(张一麐先生在参政会致词)1007

7.中国民主精神的表现1008

8.我之对于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008

9.中国民主同盟对时局宣言1010

10.中国民主同盟主席张表方在招待外籍记者席上的谈话1011

11.中国民主同盟在抗战胜利声中的紧急呼吁1013

12.介绍中国民主同盟:“为中国实现民主团结”1015

13.评中国民主同盟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018

14.说明中国民主同盟的缘起主张与目的(三十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发表于成都新中国日报)1020

15.中国民主同盟重庆市支部成立宣言1021

第七章 大后方战时文化1022

一、边疆文化建设区站制度1022

1.西北文化建设的基本工作1022

2.展开西北文化工作的几点商榷1024

3.湟中回教促进会民众识字处素描1028

4.发展西北新闻事业之我见1029

5.指导民族剧团从事边疆文化工作1033

6.设置边疆文化博物馆1033

7.从建设边疆说到如何沟通汉藏文化及联络感情1034

8.中国边疆文化1036

9.边疆文化建设区站制度拟议1049

二、川康文化建设方策1055

1.西康省政府补助县立民众教育馆及私立学校文化团体经费审查委员会组织规则(案经第二十一次省务会议通过,二十八年六月二十日公布)1055

2.新西康文化建设刍议1056

3.西康宁属边民的种类及文化教育1058

4.由辽绝荒芜的边关,成西南文化的中心1065

5.中英庚款组川康考察团1066

6.川康建设方案(节选教育部分)1067

7.川康文化建设方策1070

8.私立川康农工学院改为国立成都理学院1076

9.西康民族基本文化之沟通1076

10.西康科学考察团出发调查1078

11.教育部筹设西康技艺专校1078

12.西康省各县普及教育文化事业人员奖惩规则(经十八次省务会议通过,廿八年五月廿五日公布)1078

13.川康建设问题(节选“川康之教育建设问题”)1080

14.实施川康边民教育计划大纲1083

三、四川复性书院1086

1.复性书院与马一浮先生1086

2.蒋委员长创设复性书院1086

3.复性书院征选肄业生1087

4.复性书院开创消息1087

5.论复性书院讲录1087

6.蒋主席手创复性书院近况1090

7.复性书院:由川迁杭,暂设办事处于葛荫山庄1091

四、云南民族文化书院1091

1.战时产生的民族文化书院1091

2.民族文化书院开学1094

3.民族文化书院之创设1094

4.蒋委员长提倡复兴民族文化——创立民族文化书院1094

5.民族文化书院1095

6.民族文化书院春季开学1095

五、云南民众歌咏团1096

1.一年来云南的话剧运动与歌咏工作1096

2.云南战时民众教育的新手段1098

六、云南金马剧社1100

1.昆明剧坛动态1100

2.金马剧社诞生打泡戏“江山美人”1100

七、广西建研会1101

1.广西建设研究会一年来概述1101

2.广西建设研究会三周年报告1106

3.广西建设研究会开“三民主义文化运动”座谈会1121

八、藏民文化促进会1122

1.藏民文化促进会请补助经费1122

2.藏民文化促进会的抗战工作1122

3.拉卜楞的藏民文化促进会1122

4.藏民文化促进会近讯1125

5.藏族文化促进会成立112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