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职院校产学合作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专用技能人力资本形成的分析视角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高职院校产学合作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专用技能人力资本形成的分析视角](https://www.shukui.net/cover/46/32730257.jpg)
- 吴冰著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22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高职院校产学合作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专用技能人力资本形成的分析视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引论1
1.1 研究的背景与依据1
1.2 研究的问题与意义5
1.2.1 研究的问题5
1.2.2 研究的意义6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7
1.3.1 国内产学合作人才培养的研究综述7
1.3.2 国外相同或相近领域研究综述12
1.3.3 专用人力资本的研究进展和该理论对本书研究的适切性14
1.3.4 对现有研究的评析17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设计18
1.4.1 研究目标18
1.4.2 主要研究方法18
1.4.3 研究技术路线与逻辑结构19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21
2.1 人力资本理论基础21
2.1.1 早期人力资本思想回顾21
2.1.2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22
2.1.3 当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23
2.1.4 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技能”与“技能形成”概念24
2.2 新制度经济学基础24
2.2.1 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分析范式24
2.2.2 新制度经济学的治理机制与制度环境分析29
2.2.3 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专用技能”概念32
2.2.4 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技能形成与技能形成制度34
2.3 本书核心概念界定35
2.3.1 专用技能人力资本形成35
2.3.2 高职院校产学合作37
2.4 本章小结39
第3章 不同技能形成制度中的高职产学关系40
3.1 分析框架41
3.1.1 治理机制与产学关系类型41
3.1.2 技能形成制度与产学关系42
3.2 英国技能形成制度与高职院校产学关系45
3.2.1 早期工业化进程中的技能形成制度45
3.2.2 工业化成熟期的技能形成制度与高职产学关系48
3.2.3 英国技能形成制度中的高职产学关系53
3.3 美国技能形成制度与高职院校产学关系56
3.3.1 早期工业化时期的技能形成制度56
3.3.2 工业化成熟期中的高职产学关系59
3.3.3 美国技能形成制度中的高职院校产学关系66
3.4 德国技能形成制度与高职院校产学关系69
3.4.1 早期工业化与双元制技能体系的建立69
3.4.2 工业化成熟期中的高职产学关系73
3.4.3 德国技能形成制度中的高职产学关系76
3.5 我国台湾地区技能形成制度与高职院校产学关系79
3.5.1 劳动密集型进口替代/出口工业阶段79
3.5.2 重工业/技术密集型产业阶段81
3.5.3 经济自由化与知识密集型产业阶段82
3.5.4 我国台湾地区技能形成制度中的高职产学关系84
3.6 韩国技能形成制度与高职院校产学关系85
3.6.1 从进口替代到出口工业化阶段85
3.6.2 重化工业阶段86
3.6.3 经济自由化阶段87
3.6.4 韩国技能形成制度中的高职产学关系88
3.7 不同技能形成制度下的高职产学关系90
3.7.1 技能需求与产学合作动力90
3.7.2 技能形成制度与产学关系稳定性92
3.7.3 技能形成制度演变与产学关系变迁93
3.7.4 技能形成制度模式与高职产学关系类型94
3.8 本章小结96
第4章 企业主体对高职院校产学合作行为的影响99
4.1 理论分析框架99
4.1.1 企业人力资本专用性与技能需求99
4.1.2 企业所需技能专用性与获取方式100
4.1.3 企业技能获取方式与产学合作103
4.2 研究模型和设计106
4.2.1 研究概念模型和假设106
4.2.2 研究设计与数据说明107
4.3 样本数据统计描述109
4.4 实证检验与分析111
4.4.1 企业技能人力资本专用性对产学合作的影响111
4.4.2 企业合作策略、合作历史对产学合作的影响121
4.4.3 投资型企业与实质性产学合作123
4.5 结果与讨论123
4.5.1 假设验证结果小结123
4.5.2 结论与讨论124
4.6 本章小结126
第5章 办学主体对高职院校产学合作行为的影响127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128
5.2 研究设计与数据说明129
5.2.1 数据来源129
5.2.2 模型与变量说明130
5.2.3 数据(调查样本)的统计描述132
5.3 实证分析135
5.3.1 办学主体差异对产学合作行为的影响135
5.3.2 院校其他特征对产学合作行为的影响147
5.4 结论与讨论149
5.4.1 研究结论149
5.4.2 政策启示149
5.5 本章小结151
第6章 专业人力资本专用性对高职院校产学合作行为的影响153
6.1 理论分析框架154
6.2 研究设计155
6.2.1 研究假设与指标选择155
6.2.2 研究模型157
6.3 数据说明158
6.3.1 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158
6.3.2 数据统计描述159
6.4 实证分析167
6.4.1 专业人力资本专用性和市场需求对产学合作的影响167
6.4.2 学校专门化投资对产学合作的影响169
6.5 结论与政策启示173
6.6 本章小结174
第7章 学生个体技能人力资本对高职院校产学合作行为的影响175
7.1 理论分析框架176
7.1.1 个体技能人力资本专用性与产学合作176
7.1.2 个体可信承诺与产学合作178
7.2 研究假设与设计180
7.2.1 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180
7.2.2 变量设计与测量181
7.3 样本数据描述统计182
7.4 实证检验与分析184
7.4.1 产学合作对个体技能人力资本专用性的影响184
7.4.2 学生个体人力资本专用性对产学合作稳定性的影响188
7.4.3 学生个体契约对产学合作稳定性的影响191
7.5 实证结果与讨论194
7.5.1 实证结果小结194
7.5.2 结论与讨论195
7.6 本章小结196
第8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197
8.1 研究结论197
8.1.1 技能需求者——企业主体因素对高职院校产学合作行为的影响197
8.1.2 技能供给者——学校办学主体因素对高职院校产学合作行为的影响198
8.1.3 技能专用性——专业因素对高职院校产学合作行为的影响199
8.1.4 技能所有者——学生个体因素对高职院校产学合作行为的影响199
8.1.5 技能形成制度对高职院校产学合作行为的影响200
8.2 政策启示201
8.3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203
8.3.1 可能的创新点203
8.3.2 可能的不足203
8.4 研究展望204
附录1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企业规模划分标准205
附录2 顶岗实习和订单培养情况问卷调查(学生卷)207
参考文献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