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田赋问题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田赋问题](https://www.shukui.net/cover/53/32700019.jpg)
- 刘世仁著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80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4MB
- 文件页数:36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田赋问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田赋之沿革1
第一节 概论1
第二节 三代之田赋制度8
一 贡助彻法8
二 井田制之实行9
三 井田制之破坏13
第三节 两汉之田赋制度17
一 田赋18
二 算赋20
三 口钱21
四 更赋21
五 户赋22
第四节 南北朝之田赋制度23
一 晋武帝的户调法23
二 魏孝文的均田制26
三 北齐的授田制28
四 隋的田赋制30
第五节 唐代之田赋制度31
一 唐初之授田制31
二 租唐调法33
三 杨炎的两税制36
第六节 宋元明清之田赋制度39
一 宋初之五赋39
二 王安石的方田法41
三 元之赋制42
四 明之黄册与鱼鳞册43
五 万历之一条鞭法45
六 清代地丁之合并46
第二章 中国田赋之现状48
第一节 田赋之概额48
一 赫德对于赋额之拟议49
二 民国初年田赋之预算49
三 民八民十四两年度田赋之比较53
四 最近之田赋预算58
第二节 田亩之概数64
一 民国前之我国田亩统计64
甲 中国历代田亩人口统计表67
乙 清代各省田亩概数表70
二 民国以来之我国田亩统计73
甲 历年各省垦田亩数统计表73
乙 各省农户田地统计表81
第三节 田赋之现情85
一 田赋征收方法之概况85
二 现行征收丁粮之册票87
三 征收与册报之期间89
四 推收之重要及其积弊90
五 亩法与田赋之关系92
六 预征与借垫之弊害93
第四节 田赋之革新96
一 民国初年之改革96
一 改用银元征收96
二 规定征收费用97
三 取消遇闰加征97
四 减轻偏重赋额97
五 筹议清丈经过98
二 近年田赋之整理99
一 限制附加99
二 豁免旧欠101
三 禁止附捐104
四 举行陈报105
第五节 田赋之积弊105
一 关于征收方面106
1.匿款106
2.抗粮107
3.逃粮107
4.漏征108
5.飞洒诡寄108
二 关于图册方面109
三 关于粮串方面110
四 关于征收员方面111
五 关于粮户方面111
六 关于县官方面112
七 关于推收方面113
第六节 田赋之影响114
一 田赋及于农村经济的影响115
甲 摧残农民之生产力115
乙 减少农民之购买力116
二 田赋对于政治之影响118
甲 贪污的剥削118
乙 军队的压榨119
三 田赋对于地方财政之影响121
甲 影响地方收入预算121
乙 破坏财政的系统121
丙 违反国家的政令121
第七节 田赋划为地方税之理由122
一 第一理由123
二 第二理由124
三 第三理由124
四 第四理由124
五 第五理由125
第三章 中国田赋之理论127
第一节 田赋之性质127
一 田赋的特质127
1.收入的固定性127
2.对象的不灭性127
3.范围的普遍性128
二 田赋的普通性128
1.田赋是对物税128
2.田赋是收益税128
3.田赋为直接税129
4.田赋为不转嫁税129
5.田赋为地方税132
第二节 田赋之种类132
一 依土地的形态而分133
二 依课税对象而分133
三 按土地肥瘠而分136
四 按田赋用途而分136
五 按土地之利用情形而分137
第三节 田赋之原则138
一 财政上之原则138
甲 收入多额之原则139
乙 收入确实之原则139
丙 有发达力之原则139
二 经济上之原则139
甲 田赋不可侵入土地之原则140
乙 田赋不可妨害农民的生产力140
三 行政上之原则140
甲 正确之原则140
乙 便民之原则141
丙 省费之原则141
四 社会上之原则142
一 普及之原则142
二 公平之原则142
第四节 田赋之课税法145
一 面积课税法145
二 等级课税法146
三 收获课税法147
四 地价课税法148
五 佃租课税法149
六 收益清册法150
第五节 各国之田赋152
一 英国之田赋153
二 美国之田赋154
三 法国之田赋154
四 普鲁士之田赋155
五 奥大利之田赋156
六 日本之田赋156
第四章 田赋附加税之研究159
第一节 田赋附加税之沿革159
一 前清中叶之附加税159
二 前清末年之附加税161
三 民国初年之附加税163
四 近年以来之附加税165
第二节 田赋附加税之积弊及其整理166
一 历来征收附加税之标准166
二 田赋附加税本身之积弊167
三 浙江省核减各县田赋附加之办法168
四 江苏最近拟定整理田赋计划169
五 中央整理田赋附加税之决议170
第三节 田赋附加税之种类172
二十四省田赋附加税之种类173
第四节 各省田赋附加税之概况182
一 江苏等七省田赋附加之概况182
二 各省田赋附加税与正税之比率188
第五章 中国田赋之整理195
第一节 征收制度之改革195
拉西曼对于田赋积弊之意见196
一 征收方法的改良197
二 征收税率之改良199
三 征收机关之改良201
四 图册粮串之改良203
第二节 土地之测量与清丈211
一 经界局清丈办法211
二 财政部整理全国土地计划案213
三 浙江省土地测量216
四 清丈之程序223
五 清丈之利益225
六 清丈之困难226
第三节 土地之调查与申报227
一 土地之调查227
二 浙江省的土地调查229
三 土地之登记232
四 土地之申报235
甲 福建省的土地申报暂行章程236
乙 江宁县的土地陈报办法大纲241
五 土地陈报应遵守之原则245
六 财政部办理土地陈报之经过247
第四节 土地税之推行256
一 田赋改为土地税之必要256
二 田赋改为土地税之利益257
三 实施土地税之原则259
四 土地法中关于土地税之规定262
五 关于土地税之批评266
六 广东省实施土地税的情形267
第五节 整理田赋之程序274
一 第一期之整理方案276
二 第二期之整理方案279
三 第三期之整理方案280
第六章 中国土地行政概况283
第一节 中央土地行政概况283
一 关于促进行政事项283
二 关于土地立法事项287
第二节 各省市土地行政概况289
一 江苏省289
二 浙江省293
三 安徽省294
四 江西省295
五 河南省297
六 湖北省298
七 湖南省300
八 云南省301
九 福建省302
十 广西省303
十一 甘肃省304
十二 南京市305
十三 上海市307
十四 北平市308
十五 青岛市309
十六 江宁实验县311
第七章 最近之全国地政会议313
第一节 全国地政会议的意义313
一 召集的原因313
二 讨论的目标316
第二节 全国地政会议的始末321
一 开会的经过321
二 提案的内容322
第三节 结论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