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学习《自然辩证法》 上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学习《自然辩证法》 上册
  • 广东高校《学习<自然辩证法>》编写组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未知
  • 标注页数:246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25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学习《自然辩证法》 上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自然辩证法》一书介绍1

一、革命导师为什么要研究自然辩证法1

二、《自然辩证法》写作的历史背景5

三、《自然辩证法》一书的主要内容和体系结构14

四、学习《自然辩证法》的现实意义16

一 马克思主义与自然科学28

导言28

一、形而上学自然观必然破产,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必然胜利28

(一)近代自然科学产生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29

(二)资本主义手工业和工场手工业时期(十五世纪下半叶—十八世纪上半叶)自然科学的发展状况和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形成34

(三)资本主义大工业时期(十八世纪下半叶—十九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的进步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40

二、物质世界的辩证的无限发展进程47

(一)从原始星云到人类社会的辩证发展47

(二)人类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壮丽前程50

(三)宇宙是无限发展的53

《反杜林论》旧序。论辩证法58

一、《反杜林论》写作的原因和目的58

二、自然科学的发展迫切需要唯物辩证法的指导61

(一)唯物辩证法是唯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61

(二)从形而上学复归到辩证思维是自然科学和自然科学家摆脱混乱的唯一出路65

(三)自觉地学习和掌握唯物辨证法,做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67

[科学历史摘要]74

一、科学的发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状况74

二、自然观的发展及其与自然科学的联系,费尔巴哈哲学的局限性79

三、自然科学与宗教神学是根本对立的,自发的唯物主义不能彻底摆脱宗教神学87

[自然科学和哲学]89

一、对庸俗唯物主义的批判89

二、正确理论思维的重要意义93

三、对海克尔的形而上学机械论的批判99

四、自然科学家总是要受哲学的支配102

神灵世界中的自然科学104

一、“两极相通”——从经验论到唯心论105

二、蔑视辩证法是不能不受惩罚的110

二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115

辩证法115

一、辩证法是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规律118

(一)对立统一规律在辩证法中的地位119

(二)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黑格尔辩证法的根本区别123

二、量变质变规律125

(一)量变质变规律的基本内容125

(二)量变质变规律在各门自然科学中的具体表现130

(三)批判对量变质变规律的错误观点和态度134

[辩证法]136

[(A)辩证法的一般问题。辩证法的基本规律]137

一、对立统一规律137

(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38

(二)矛盾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141

二、量变质变规律144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144

四、唯物辩证法的几对范畴148

(一)同一性和差异性148

(二)偶然性和必然性152

(三)原因和结果156

[(B)辩证逻辑和认识论。关于“认识的界限”]159

一、辩证逻辑的一些基本原理159

(一)关于辩证逻辑的几个基本观点162

(二)关于思维形式的一些问题166

二、认识论的一些基本原理176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76

(二)认识过程的辩证法178

三 辩证的自然观193

运动的基本形式193

一、关于物质运动的基本原理194

(一)运动和物质不可分离,物质运动形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194

(二)运动的原因在于事物矛盾的相互作用196

(三)运动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197

二、吸引和排斥的矛盾是对立统一规律在非生物界的本质表现199

(一)吸引和排斥是非生物界一切运动的基本形式199

(二)非生物界各种运动形式的特殊矛盾202

三、“能”和“力”的本质,批判赫尔姆霍茨的形而上学的机械观207

(一)关于“能”的本质207

(二)关于“力”的本质209

(三)赫尔姆霍茨关于太阳系“力的蕴藏”及其丧失的计算中的错误211

[物质的运动形式。科学分类]213

一、关于物质运动的一些基本观点213

(一)自然界是运动着的物质世界213

(二)物质的本质是吸引和排斥的对立统一215

(三)物质的可分性与不可分性216

(四)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218

(五)运动和平衡的辩证关系219

(六)运动的形式的多样性及其相互关系222

二、关于科学分类问题222

(一)圣西门、孔德和黑格尔的科学分类方法223

(二)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科学分类的基本原则225

三、批判机械论自然观227

(一)“归结论”228

(二)海克尔的机械观231

运动的量度。——功234

一、理论思维对探讨自然科学概念、定理和定律的意义234

二、关于运动量度概念的形成和发展235

(一)笛卡儿派的观点236

(二)莱布尼茨派的观点237

(三)达兰贝尔的观点238

(四)十九世纪力学家的态度241

三、恩格斯对运动量度问题的评析242

四、恩格斯对功的概念的评析,批判赫尔姆霍茨等人的错误观点24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