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山西国土资源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山西国土资源 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12/32548113.jpg)
- 《山西国土资源》编写组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85
- 标注页数:551页
- 文件大小:53MB
- 文件页数:56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山西国土资源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自然概况1
第一章 地理位置和国土开发史略1
第一节 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1
一 地理位置1
二 行政区划2
第二节 国土开发史略5
一 秦汉及其以前时期5
二 唐宋时期6
三 元明时期8
四 满清时期12
五 民国时期21
一 全省水资源总量34
第二章 地质35
第一节 地层35
一 太古界35
三 古生界36
二 元古界36
四 中生界37
五 新生界38
六 山西的岩浆岩38
第二节 构造发展史40
一 构造发展阶段与成矿时期40
二 中、新生代构造运动与现代地貌的形成42
二 地震造成的地质灾害46
一 概说46
第三节 地质灾害46
三 其它原因引起的地质灾害49
第三章 地貌51
第一节 山西地貌的基本轮廓51
一 地貌的一般特征51
二 地貌形成和演变的一般趋势51
第二节 影响地貌形成和发展的因素52
一 岩石性质对地貌形态发育的影响53
二 外营力对地貌形态发育的影响53
三 地貌发育过程对地貌形态的影响54
第三节 地貌分区概述55
一 东部太行山地与间山盆地区55
二 中部断陷盆地区56
三 吕梁山地和晋西北高原丘陵区57
四 晋西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58
第四章 气候60
第一节 气候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因素60
一 气候的基本特征60
二 气候的形成因素61
第二节 气候要素65
一 气温65
二 降水71
三 日照、蒸发和风72
第三节 主要灾害性天气85
一 旱涝85
二 风灾88
三 冰雹90
四 霜冻92
第四节 气候分区概述94
一 晋北温带寒冷半干旱气候区94
二 恒山、五台山、芦芽山、吕梁山山地、暖温带冷温半湿润气候区95
三 忻州、太原盆地暖温带冷温重半干旱气候区95
四 晋西暖温带冷温轻半干旱气候区95
五 晋东南暖温带冷温半湿润气候区96
六 晋南暖温带温和重半干旱气候区96
一 河流水文99
第五章 水文99
第一节 地表水99
二 湖泊与水库107
第二节 地下水111
一 水文地质条件111
二 几种特殊类型的地下水115
三 地下水用现状和存在问题116
第六章 土壤116
第一节 山西土壤形成的环境特征121
二 植被特征121
一 气候特征121
三 地貌特征122
四 成土母质特征122
五 时间因素122
六 人类生产活动122
第二节 山西土壤的分布规律和发育趋势123
一 地带性土壤类型123
三 山地土壤类型124
二 隐域性土壤类型124
四 土壤分布规律图式125
第三节 主要土壤类型126
一 山地草甸土126
二 山地棕壤127
三 褐土127
四 灰褐土131
五 栗钙土134
六 非地带性(隐域性)土壤135
第四节 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137
一 土壤资源的一般特征137
三 合理利用土壤资源的途径138
二 土壤资源改良、利用的成就138
第七章 植被与动物界140
第一节 植被140
一 植物区系特征140
二 主要植被类型及其分布规律142
三 植被分区概述151
第二节 野生动物154
一 概述154
二 动物地理分区概述160
第二篇 山西自然资源162
第一章 煤炭资源162
第一节 概况162
第二节 含煤地层和煤田分布163
一 聚煤期及含煤地层163
二 煤层及其赋存规律165
三 六大煤田分布概况166
一 煤种及其分布170
第三节 煤炭质量及其利用170
二 煤的工艺特征171
三 煤中有害成分172
四 与煤伴生的有益矿产173
第四节 煤炭的勘探及其储量175
一 煤田的地质勘探175
二 煤炭资源储量177
三 煤炭开发展望179
第二章 金属矿产资源182
第一节 黑色金属矿182
一 铁矿182
三 金红石(钛)矿207
二 铁锰矿207
第二节 有色金属及贵金属矿产208
一 铜矿208
二 铝土矿221
三 铅锌矿227
四 钼矿228
五 金矿230
六 钴、银、锗、镓矿234
第三节 金属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237
一 黑色金属矿产的综合开发237
二 有色金属及贵金属矿产综合开发238
三 金属矿产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45
第三章 非金属矿产资源249
第一节 冶金辅助原料矿产249
一 熔剂石灰岩,白云岩249
二 硅石矿251
三 耐火粘土(包括高铝粘土、硬质粘土、软质及半软质粘土)、铁矾土253
四 其它冶金辅助非金属矿253
一 黄铁矿254
第二节 化工原料矿254
二 磷矿262
三 电石、尼纶用石灰岩264
四 芒硝、盐、白纳镁钒和卤水265
五 富钾岩石268
第三节 建材原料非金属矿269
一 石灰岩矿269
二 石膏矿274
三 云母279
四 长石矿280
五 石墨281
六 石棉矿282
七 珍珠岩、沸石矿283
八 水晶284
九 陶瓷粘土、高岭石285
十 其它建材原料非金属矿286
第四节 非金属矿产的综合开发利用288
一 基本情况288
二 资源利用情况288
三 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288
四 存在问题288
五 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远景291
第五节 油页岩、油气及地热292
一 油页岩(包括含油煤)292
二 油气295
三 地热资源299
二 太阳辐射的时空分布304
第四章 气候资源304
第一节 光能资源304
一 一般概况304
三 省境中间盆地的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306
四 光合有效辐射和日照时数307
五 太阳能的利用308
第二节 热量资源313
一 热量的分布和变化313
二 积温317
三 无重霜冻期324
第三节 降水量的分布和变化324
一 降水的地理分布324
二 降水的时间分配330
一 风的基本概况332
第四节 风和风能的利用334
二 风能的利用337
第五章 水资源341
第一节 水资源概况341
二 可控制利用的水资源数量351
第二节 开发利用现状351
一 水利工程设施358
二 水资源开发利用对工农业的影响358
第三节 水资源开发利用特点及存在问题362
一 开发利用特点362
二 存在问题362
第四节 解决供水用水不足的途径364
二 提高现有工程设施能力新建一批水源工程365
三 “引黄入晋”补充当地水源不足365
一 节约用水 保护水源365
第六章 生物资源366
第一节 森林资源366
一 森林资源现状366
二 森林资源的特点及评价372
三 发展林业的迫切性和可能性374
四 开发利用与林业规划375
第二节 牧坡草地资源377
一 草地资源概况377
二 草地资源分类378
三 牧草资源评价387
四 草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389
第三节 野生植物资源389
一 野生植物资源一般概况392
二 资源植物411
三 山西植物资源名录442
四 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482
五 综合评价483
第四节 陆栖动物资源483
一 研究简史484
二 动物区系组成及其分布特点485
三 动物区系历史演替487
四 主要鸟兽资源及其用途488
五 资源动物的益害关系探讨497
六 主要经济动物的经济评价497
七 野生动物的保护及合理利用499
第七章 土地资源525
第一节 土地资源的特点525
一 土地资源丰富525
二 山地丘陵多,平原少525
六 缺水少牧、耕地后备潜力小宜林、宜牧地潜力大527
第二节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527
三 黄土复盖广泛,土层深厚527
五 土水热在空间和时间上配合的不够协调527
四 土地类型复杂多样527
一 土地利用类型多样,耕地比重大,林牧地比重小528
二 耕地532
三 林地541
四 草地542
五 水产养植545
六 荒地545
七 其它用地545
第三节 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整治545
一 存在问题546
二 开发与整治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