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跨文化视野中的交际学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跨文化视野中的交际学研究
  • 胡一著 著
  • 出版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48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6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跨文化视野中的交际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跨文化交际学综述1

第一节 跨文化交际学的兴起与发展1

第二节 跨文化交际与跨文化交际学6

第三节 影响普通交际的要素7

第四节 什么是文化8

第五节 宏观文化和微观文化11

第六节 文化的特征12

第七节 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范畴13

第八节 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意义15

第二章 文化与跨文化交际21

第一节 文化身份21

一、文化身份的定义和形成21

二、文化身份的内涵23

三、文化身份的研究意义27

第二节 动态文化观29

一、动态文化观的要点29

二、动态文化观的研究意义31

第三节 文化相对主义33

一、文化相对主义产生的背景与主要观点33

二、文化相对主义的特质与面临的危机35

三、文化相对主义的超越37

第四节 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38

第五节 东西方在人际交流上的差异54

第六节 东西方文化差异与家庭代际关系73

一、代际的“断裂”与“和合”73

二、中西家庭教育方式和教育导向比较76

第七节 东西方的建筑风格与文化差异85

第八节 中国墙与美国墙88

第九节 东西方价值观的比较92

第十节 中西文化交流114

一、中西文化第一次实质性的文化交流——利玛窦与跨文化交流114

二、东学西渐的文化使者——马可·波罗119

三、莱布尼茨的中国情结121

四、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仰慕124

五、罗素与中国文化127

六、歌德与中国文学132

七、雨果与圆明园134

八、第一个到哈佛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戈鲲化137

第三章 语言与跨文化交际140

第一节 词汇与文化140

一、英汉词汇的翻译与文化差异140

二、英汉词汇与文化联想意义145

三、英汉语人名的文化内涵149

四、英语词汇发展与文化因素152

第二节 跨文化交际中的英汉数词165

一、英汉数词中的文化内涵165

二、英汉数词的吉凶象征意义176

三、英汉数词与文化心理差异178

四、英汉数词中的社会文化因素183

五、英汉数词的语用意义对比187

六、英汉习语中数词的运用189

第三节 从植物词的象征意义看英汉文化差异193

一、象征意义相同的英汉植物词194

二、象征意义不同的英汉植物词196

三、象征意义部分重合,部分错位的英汉植物词200

四、只在英语中有象征意义的植物词201

五、只在汉语中有象征意义的植物词203

六、英汉植物词的象征意义与文化差异205

七、含有英汉植物词习语的翻译208

第四节 英汉习语的文化内涵211

第五节 英汉习语的翻译与文化差异231

一、直译238

二、意译241

第六节 颜色词在英汉语言中的文化象征意义242

一、黑色词在英汉语言中的文化象征意义245

二、白色词在英汉语言中的文化象征意义247

三、黄色词在英汉语言中的文化象征意义250

四、红色词在英汉语言中的文化象征意义252

五、绿色词在英汉语言中的文化象征意义254

第七节 《圣经》典故与文化内涵256

第四章 规范与跨文化交际265

第一节 规范的定义265

第二节 社会规范的范畴266

一、民俗267

二、道德规范267

三、法律规范268

第三节 研究文化社会规范的意义269

第四节 东西方文化模式差异与风俗习惯271

第五节 东西方文化差异与禁忌276

第六节 东西方宗教规范差异280

第七节 中西文化中的面子观283

一、西方文化中的面子观283

二、中国文化中的面子观284

三、中西面子观比较287

四、参与面子与保持独立性面子的策略290

五、面子与中西言语策略292

第八节 中西文化习俗比较294

一、花语与中西方文化习俗294

二、中西婚礼习俗301

第九节 中国的春节与西方的圣诞节309

一、春节的习俗与文化内涵310

二、圣诞节的习俗与文化内涵314

三、西方圣诞节的饮食习俗319

四、结语320

第十节 中国的寒食节与西方的复活节321

一、中国的寒食节与火321

二、西方的复活节与火324

第五章 非言语交际326

第一节 什么是非言语交际326

第二节 非言语交际的类型327

第三节 非言语交际的功能328

第四节 非言语交际的研究意义330

第五节 非言语交际方式的文化差异332

第六节 副语言交际与文化差异361

第七节 非言语交际与教学365

第八节 东西方空间观比较368

一、空间观与文化差异368

二、人际活动空间与文化差异369

三、空间位置与文化差异371

四、空间的布局与文化差异372

五、私人空间与文化差异374

六、空间、方向与文化差异376

第九节 东西方时间观比较377

一、线形时间观377

二、环型时间观379

三、时间使用差异381

第六章 全球化与跨文化交际383

第一节 文化帝国主义:全球化的“陷阱”383

第二节 全球化、多元文化、“和而不同”原则390

一、全球化与多元化的悖论390

二、警惕文化霸权主义391

三、“和而不同”原则是全球多元文化交流中不可或缺的原则393

四、“和而不同”原则在中外文化交流和中国文化史中的作用395

五、“和而不同”原则在多元文化的融合和创新过程中的作用397

六、美国模式的启示400

七、“和而不同”原则为共建全球多元文化发挥积极作用401

第三节 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华和合文化402

一、和合学的基本思想404

二、和合思想有助于促进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发展405

三、和合思想有助于促进世界各民族的共同发展406

四、全球化为中华和合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机遇408

五、结语409

第四节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自觉与文明对话409

一、全球化时代的文明冲突409

二、全球化进程呼唤文明对话和文化自觉411

三、西方的反思和文化自觉413

四、中国的反思与文化自觉417

五、文明的对话是东西方沟通的桥梁419

第五节 全球化时代中的跨文化交际与文化自觉421

一、文化自觉是全球化时代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价值目标422

二、文化自觉理论的内涵——文化的平等意识424

三、文化自觉理论的内涵——文化的反思意识426

四、文化自觉理论的内涵——文化的互补意识428

五、文化自觉理论的内涵——文化的发展创新意识430

六、文化自觉能力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能力431

第六节 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432

参考文献44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