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等学校教学参考书 仪器分析 (上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南开大学化学系《仪器分析》编写组 著
-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78
- 标注页数:428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71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高等学校教学参考书 仪器分析 (上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发射光谱分析1
1-1 光谱分析的一般介绍1
一、光谱的种类与光谱分析的内容1
二、光谱分析的特点及应用范围3
1-2 光谱分析的主要仪器设备5
一、光源5
(一)直流电弧发生器5
(二)交流电弧发生器7
(三)高压火花发生器9
(四)光源的选择14
二、摄谱仪16
(一)棱镜摄谱仪16
(二)光栅摄谱仪21
三、感光板27
(一)感光板的构造及照相过程27
(二)乳剂特性曲线29
四、映谱仪33
五、测微光度计35
六、光电直读光谱仪38
1-3 光谱定性、半定量分析40
一、原子结构和原子光谱41
二、光谱定性分析的基本原理48
三、元素的灵敏线、共振线、最后线及分析线49
四、光谱定性分析51
五、光谱半定量分析54
六、元素的光谱化学性质与元素周期表56
1-4 光谱定量分析58
一、谱线强度与试样浓度的关系58
二、内标法和分析线对59
三、光谱背景的影响及消除60
(一)工作曲线法63
四、光谱定量分析的方法63
(二)增量法64
(三)快速计算法66
五、光谱标样的制备及要求66
1-5 光源中发生的过程及其对谱线强度的影响69
一、光源中发生的过程69
(一)试样的蒸发过程69
(二)试样的激发过程72
二、谱线强度与光源中发生的过程的关系80
三、影响谱线强度的主要因素83
四、影响分析线对相对强度的因素88
五、试样组成及第三元素的影响91
六、光谱缓冲剂及光谱载体的作用94
1-6 光谱分析的灵敏度和准确度97
一、有关误差的几个概念97
二、光谱分析的灵敏度100
三、光谱分析的准确度102
1-7 几种提高光谱分析灵敏度、准确度的途径及有关光谱分析的发展趋向106
一、新型光源的使用107
(一)空心阴极光源107
(二)激光显微光源109
(三)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炬光源112
二、控制气氛的应用115
三、载体效应及热化学反应的应用116
四、化学光谱法118
五、光谱分析的发展趋向121
习题122
第二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24
2-1 概述124
2-2 理论基础127
一、基态原子数与火焰温度的关系127
二、原子吸收与原子浓度的关系130
三、原子吸收的测量方法132
(一)吸收线的轮廓及其影响132
(二)测量原子吸收的实际方法135
(一)光源137
2-3 仪器装置137
一、仪器的主要构件137
(二)原子化器140
(三)分光系统147
(四)检测系统147
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类型148
(一)单光束直流式148
(二)单光束交流式149
(三)双光束交流式149
(四)双波道或多波道式149
(五)利用塞曼效应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150
2-4 干扰及其抑制155
一、光谱干扰156
二、物理干扰158
三、化学干扰160
2-5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应用163
2-6 原子荧光分光光度分析简介173
一、基本原理174
二、仪器装置175
三、干扰及检出限179
习题179
3-1 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础180
第三章 可见和紫外分光光度法180
3-2 可见及紫外分光光度计183
一、可见及紫外分光光度计183
二、双波长分光光度计188
3-3 可见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应用193
一、混合物的分析194
二、在建立新分析方法和基础理论研究工作上的作用(络合物组成的确定)197
3-4 示差分光光度法205
一、光吸收法的测量误差206
二、示差分光光度法207
习题210
第四章 X射线荧光分析212
4-1 概述212
4-2 X射线的基本知识213
一、X射线的产生与X射线谱213
(一)连续X射线谱214
(二)特征X射线谱216
二、X射线的散射、衍射与吸收225
(一)X射线的散射225
(二)X射线的衍射226
(三)X射线的吸收228
一、X射线荧光的概念231
4-3 X射线荧光分析的基本原理231
二、X射线波长与元素原子序数的关系233
三、X射线荧光的分光235
4-4 X射线荧光光谱仪238
一、谱仪类型238
二、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方块图240
三、X射线发生器241
四、分光系统243
(一)测角仪243
(二)分析晶体246
(一)正比计数管248
五、探测系统248
(二)闪烁计数管256
(三)半导体探测器257
(四)联合计数管259
(五)各种探测器主要性能的比较260
六、记录系统260
七、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264
4-5 脉冲高度分析、计数统计学与强度测量264
一、脉冲高度分析265
(一)脉冲高度分布曲线265
(二)脉冲高度分布的移动267
(三)数学展开法268
二、计数统计学269
(二)标准偏差、可几误差、置信度270
(一)高斯分布270
(三)计数误差的计算272
(四)计数策略274
三、强度测量277
4-6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278
一、定性分析278
二、半定量分析278
三、定量分析279
(一)定量分析中的影响因素279
(三)内标法281
(二)外标法281
(四)增量法282
(五)散乱线补正法283
(六)数学方法283
四、定量分析应用举例289
(一)铜矿选矿流程控制分析289
(二)稀土元素分析293
(三)水中污染元素分析295
(四)催化剂分析297
习题298
5-1 电化学分析法299
第五章 电化学分析法引论299
5-2 化学电池300
一、原电池、电解电池、阳极、阴极300
二、电池的表示法303
三、可逆电池与不可逆电池303
5-3 相间电势、电池电动势与电极电势304
一、相间电势304
二、金属与含有该金属离子的电解质溶液之间的相间电势305
三、氧化-还原体系在惰性电极上的相间电势306
四、液体接界电势(液接电势)307
五、相间电势的正负号309
六、电极电势310
5-4 电极电势的计算312
一、奈恩斯特(Nernst)电极电势方程式312
二、电极电势的计算313
三、应用标准电势时的局限性316
5-5 电解和极化318
一、电解318
二、可逆电极与不可逆电极(可逆电对与不可逆电对)、平衡电极电势的稳定性319
三、极化321
习题326
6-1 基本原理328
第六章 电导分析法328
6-2 测量溶液电导的实验方法332
6-3 电导法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337
一、连续监测337
二、电导滴定339
三、高频滴定343
习题346
第七章 电势分析法和离子选择性电极348
7-1 溶液pH值的电势测定法348
一、基本原理348
二、玻璃电极电势的理论--膜电势的基本概念351
三、pH玻璃电极的选择性和优缺点353
7-2 离子选择性电极356
一、基本理论与实验技术357
(一)离子选择性电极的一般膜电势公式和选择性357
(二)重要的实验条件361
(三)测定方法364
二、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类型366
(一)固体膜电极367
(二)液膜电极371
(三)气敏电极374
三、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应用379
一、电势滴定曲线和滴定终点的确定383
7-3 电势滴定383
二、电势滴定指示电极的选择386
7-4 电势法的仪器和测量技术390
一、电势差计以补偿测量电动势390
二、酸度计(pH计)392
三、自动电势滴定计393
四、pH和pM标准394
习题395
8-1 电解分析的基本原理397
一、电解现象和电解分析法397
第八章 电解分析和库仑分析397
二、在电解分析中与超电势有关的一些因素401
三、获得良好金属析出物的条件402
8-2 常用的电解分析法405
一、普通电解分析法405
二、控制阴极电势电解分析法405
三、汞阴极电解分析法409
8-3 库仑分析法410
一、电解定律(法拉第定律)410
二、控制电势库仑分析412
三、恒电流库仑分析(库仑滴定)415
四、自动滴定微库仑计423
习题428
第九章 极谱分析法429
9-1 极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429
一、感性认识429
二、为什么叫做极谱分析法431
三、扩散电流、定量原理431
四、浓差极化的极化曲线方程式、定性原理434
(一)金属离子还原为金属汞齐的极化曲线方程式推导434
(二)半波电势的测定和极谱波的对数分析436
(三)络离子的半波电势437
五、外加电压-电流曲线和极化曲线的关系、参比电极的要求440
六、滴汞电极的特点441
9-2 极谱定量分析443
一、扩散电流尤考维奇(Ilkoviê)公式443
(一)线性扩散的扩散电流443
(二)尤考维奇(Ilkoviê)公式445
(三)尤考维奇(Ilkoviê)公式的讨论446
二、影响扩散电流的因素447
(一)毛细管特性447
(二)滴汞电极电势的影响448
三、干扰电流及及消除方法449
(四)溶液组分的影响449
(三)温度的影响449
(一)残余电流450
(二)迁移电流453
(三)极大现象454
(四)氧波455
(五)叠波、前波、氢波456
四、极谱分析中底液的选择457
五、定量分析方法458
(一)波高的测定459
(二)极谱定量方法460
一、无机极谱分析462
9-3 极谱分析的应用462
二、有机极谱分析470
9-4 新的极谱分析方法472
一、极谱催化波473
(一)可逆波、不可逆波、动力波、催化波473
(二)化学反应与电极反应相平行的催化波475
(三)氢催化波478
二、示波极谱485
(一)原理486
(二)仪器489
(一)交流极谱的基本原理493
三、方波极谱与脉冲极谱493
(二)方波极谱497
(三)脉冲极谱503
四、反向溶出伏安法505
习题509
一、色谱法简介511
二、色谱法的简单分类511
(一)组分(溶质)和固定液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511
10-1 概述511
第十章 气相色谱法511
三、气相色谱的特点513
10-2 气相色谱的过程514
一、气路系统515
二、进样系统518
三、分离系统519
四、放大与记录系统520
五、国产定型气相色谱仪及其性能521
10-3 检定器526
一、检定器的响应值528
二、检定器的敏感度530
三、对检定器的要求及各种检定器性能的比较533
四、热导池检定器533
五、氢焰离子化检定器539
六、电子捕获检定器542
七、火焰光度检定器简介544
10-4 气相色谱固定相546
一、固体固定相546
二、液体固定相--固定液550
(二)固定液相对极性的测定553
(三)对固定液的要求与选择原则554
(四)常用固定液及其使用方法557
(二)担体的种类和性能560
(一)对担体的要求560
三、固体支持物--担体560
(三)硅藻土类担体的预处理方法561
四、多孔聚合物类固定相564
10-5 气相色谱理论与柱操作条件的选择568
一、色谱馏出曲线及有关术语569
二、柱效能指标572
三、柱的总分离效能指标574
四、速率理论与影响塔板高度的因素576
(一)范氏方程576
(二)范氏方程各项的物理意义和作用577
(一)载气流速的选择579
五、柱操作条件的选择579
(二)载气性质的选择580
(三)担体的选择580
(四)固定液及其配比的选择581
(五)进样条件的选择581
(六)柱温的选择582
10-6 定性和定量方法583
一、样品的判断和处理583
二、各种定性分析方法585
(一)用已知物直接对照法定性585
(二)用文献的保留值数据定性587
(三)利用保留值随分子结构或性质变化的规律性定性588
(四)结合物理或化学反应定性590
(五)用不同类型检定器定性593
(六)结合其他仪器定性594
三、定量分析原理594
(一)定量分析的理论依据594
(二)峰面积的测量方法595
(三)校正因子的测定及其应用597
四、各种定量计算方法603
(一)绝对法603
(二)峰面积归一化法603
(三)外标法604
(四)内标法605
(五)内标标准曲线法607
(六)内加法608
(七)转化定量法609
(八)收集定量法610
10-7 气相色谱法的应用610
一、气体的分析及大气污染成分的分析611
二、石油、化工方面有机物的分析615
三、水质污染的分析617
四、无机物分析622
习题633
一、25型酸度计635
第十一章 仪器技术635
11-1 某些常用分析仪器的电子线路635
二、PHS-2型酸度计640
三、21-1型自动电位(势)滴定计645
四、883型笔录式极谱仪650
五、JP-1A型示波极谱仪658
六、WFD-Y2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672
七、SP-2305E型气相色谱仪680
二、仪器修理的一般要领680
11-2 仪器的维护与检修688
一、仪器的维护688